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 655000
摘要:深入探讨糖尿病的临床护理中,糖尿病护理小组的临床有效性与作用。笔者选取2013年7月—2014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1例糖尿病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并作为比较组,对其实施常规护理服务;选取2014年7月—2014年12月成立糖尿病护理小组后,来该院接受治疗的41例糖尿病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并作为探究组。对其实施相应综合护理服务。对比两组病人护理效果满意度。结果显示探究组病人在经过糖尿病护理小组护理服务后,病人对护理效果的满意度高达100%;比较组病人在经过常规方式的护理服务后,病人对护理效果的满意度达到83.72%。同时在在血糖控制的有效率等指标方面,探究组病人,相较于比较组病人在以上方面情况明显要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糖尿病的临床护理中,成立护理小组,给予小组成员予以相应的护理知识及技能的培训,能够有效的提升护理中的临床有效性,提高病人对护理效果的满意度。
关键词:糖尿病;护理小组;临床有效性
糖尿病具有非常高的发病率,且在各个年龄段群体中都有发生,其中尤以中老年群体发病率最高。该病的病理形成机制十分复杂,当前主要认为是由于病人机体胰岛素分泌缺陷而诱发的,病人由于缺乏正常水平的胰岛素分泌,致使其血糖含量长期处于较高水平,出现尿糖、多尿、多食,及多饮等症状。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控制,其病情恶化到一定程度,将会导致其他人体重要器官受到损伤,并引发多种严重并发症,对病人的生命健康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同时由于长期患病,病人也易形成焦虑、抑郁及恐惧等不良心理,这不仅给病人带来承重心理压力,也极大负面影响到了病人的生活质量,因此加大对该病临床治疗及护理的相关研究,有着重要意义。该文选取 2013年7月—2014年12月来该院接受治疗的82例糖尿病病人作为研究案例,探究在糖尿病的临床护理中,糖尿病护理小组的护理作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取 2013年7月—2014年12月来该院接受治疗的82例糖尿病病人作为研究案例,合成探究组41例,其中女 20例,男 21例,年龄从35~85 岁不等,平均年龄(59.3±5.2)岁;比较组 41例,其中女 19例,男 22例,年龄从 41~81 岁不等,平均年龄(59.5?5.7)岁。两组病人在性别、年龄,及病程病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
比较组病人给予常规方式的护理服务。探究组病人给予糖尿病护理小组的综合护理服务,其主要内容及方法如下:①成立糖尿病护理小组。有内分泌科室护士长带头,作为组长,成立糖尿病护理小组,其成员还包括 3名其他科室护士长,作为副组长,以及若干护士。在责任划分方面,组长和副组长负责对护理人员进行糖尿病相关知识及及技能的培训,护理人员负责相应的日常护理工作。②小组成员的培训。组长和副组长首先接受糖尿病相关护理知识及技能的培训,其培训级别为省级,培训次数为 3 次。在组长和副组长接受完培训后,分别轮流组织护理人员开展糖尿病护理相关知识及技能的培训,每周一次。其培训方式是专题知识讲座,及护理知识和技能竞赛等,通过这些培训方式,有效提升护理人员对疾病护理知识及技能的掌握,从而有效提升其护理工作质量。③综合护理服务的实施。糖尿病护理小组成员在接受培训后,要结合病人的实际情况,对病人实施相应的综合护理服务,其内容主要包括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健康宣教等[1]。饮食护理方面,护理人员要结合病人实际情况,指导病人健康的饮食结构,指导病人多食用富含维生素及清淡易消化食品,诸如水果、蔬菜等,严禁病人食用辛辣、刺激,及多盐和高糖类食品,以有效控制病人血糖水平[2]。心理护理方面,由于病人长期患病,其易形成焦虑、抑郁及恐惧等不良情绪,因此护理人员应加强与病人的沟通交流,了解其内心需要,并尽可能满足病人的合理需要,给予病人充分尊重,严格保守病人的隐私,结合病人的实际情况,予以相应的心理辅导,从而缓解病人心理压力,使其以积极心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及护理工作[3]。健康宣教方面,由于病人缺乏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了解,因而其对于疾病及其治疗会心存恐惧,因此护理人员要告知病人关于疾病及其治疗流程、有关注意事项等相关知识,让病人有个心理准备,以缓解其不良情绪,并指导病人正确的日常血糖控制技巧等。同时向病人讲述该院成功护理该病的案例,以提升病人战胜疾病的自信心。此外,要想有效控制病人血糖含量,护理人员还应结合病人实际情况,指导病人科学的运动锻炼方案,并结合病人病情进展情况,合理调整其运动量及运动方案。
1.3统计方法
该次研究中,所涉及的相关数据均采用 SPSS13.0数据包进行处理分析,表示,计数资料用[n(%)]表示,组间比较用χ2检验,以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病人血糖控制有效率比较
探究组病人在经过糖尿病护理小组护理服务后,其在血糖控制有效率方面:有31例(72.09%)显效,有11例(25.58%)有效,有1例(2.33%)无效,其血糖控制的有效率高达(97.67%);比较组病人在经过常规方式的护理服务后,其在血糖控制有效率方面:有 16 例(37.21%)显效,有18例(41.86%)有效,有9例(20.93%)无效,其血糖控制的有效率达到 79.07%。探究组病人,相较于比较组病人,其在血糖控制有效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3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具有较高发病率的临床病症,由于人们不健康饮食结构,及不良生活习惯养成等因素,该病的发病情况,在我国有呈逐年增加的态势,且有呈年轻化的趋势,据一项统计数据显示,该病已成为继心血管疾病,以及肿瘤疾病之后,我国第三大流行性疾病。该病的病理形成机制较为复杂,当前主要认为其是由环境因素,及遗传因素等共同作用诱发的,同时经研究发现病人机体内分析系统,出现代谢紊乱,也是诱发该病的重要因素。该病的主要临床症状反应有血糖水平升高、多尿、多食及乏力、口渴等,由于该病不能彻底治愈,加之该病恶化到一定程度后,会对病人的血管、心脏,及肾脏等多个人体重要器官产生损害,影响其功能的发挥,从而导致多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因而该病严重的威胁着病人生命健康安全,及阻碍病人生活质量的提升。因此加大对该病临床治疗及护理的相关研究,给予病人进行相应的综合护理服务,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有效控制了病人血糖水平,提升病人对护理效果的满意度,提高了病人生活质量。
4总结
本文笔者研究结果显示,探究组病人在经过糖尿病护理小组护理服务后,探究组病人,相较于比较组病人,在护理效果满意度及血糖控制有效率方面明显要好。糖尿病的临床护理中,糖尿病护理小组的临床有效性与作用,有着积极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熊学勤,罗碧霞,郑晓玲.糖尿病护理小组在糖尿病人临床护理中的作用[J].西部医学,2013(7):1095-1097.
[2]王莹,肖雪娜,王贺青.糖尿病护理小组在糖尿病人临床护理中的作用[J].现代养生,2014(6):241.
[3]李明,徐晓峰,王丽苇.糖尿病护理小组在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中的作用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15(5):242-243.
[4] 黄淑华,阳爱芳,张翠娟,罗文静,张东常,谭力学. 糖尿病护理小组在糖尿病人护理中的作用分析[J].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5(08)
[5] 张亚玲. 糖尿病护理小组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作用分析[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21)
[6] 肖芳芳. 糖尿病护理家园对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的影响[J]. 健康之路. 2015(12)
[7] 薛艳艳. 糖尿病护理小组在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 吉林医学. 2014(30)
论文作者:许仙梅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22
标签:病人论文; 糖尿病论文; 小组论文; 血糖论文; 作用论文; 有效率论文; 护理人员论文; 《健康世界》2016年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