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我国房屋建筑工程的规模与数量都有显著的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房屋建筑工程的功能结构提出较高的要求,在房屋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是最常见也最重要的材料,混凝土的材料分部情况和密实度直接影响着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为了进一步提升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水平,本文将立足于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的现状,深入研究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技术应用。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预防措施
引言:近年来,建筑施工技术日益发展,与此同时,混凝土工程的比 重日益增多,因此,如何提高其施工质量是确保整个建筑工程质量 的关键一环。本文首先阐述了混凝土优缺点及施工技术应用的必要 性,然后简单介绍了几种混凝土施工方法,接着分析了混凝土施工 技术要点,最后提出加强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措施方法。旨在进 一步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以及建筑工程质量。
一、建筑工程混凝土技术概述
建筑物的质量能否验收合格和建筑工程混凝土技术有着密切的 关系,建筑工程混凝土技术是整个施工技术的支撑点和关键点,因 此在施工中必须得到施工人员的高度重视。在实际实施中,主要分 为四个阶段。首先是混凝土的搅拌配置,将水、砂石、水泥等原材 质通过科学的配合比进行配置。其次是安装模板,模板是混凝土成 型的必要工具,要完全按照施工方案进行安装模板,要保证模板的 有效性。然后是浇筑工作,在模板安装后进行浇筑,将原材料经过 搅拌机充分搅拌后,置入模板中。最后是拆卸模板验收,混凝土浇 筑完成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完全干透凝固,这时可以将模板拆除, 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二、房屋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
(一) 拌和混凝土 在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中,拌和混凝土是其一个重要环节, 这是因为一旦拌和不规范,将会导致混凝土质量无法达标,进而影 响建筑工程建设质量。在拌和混凝土的过程中,为了确保其质量, 我们需要在大规模拌和前进行试拌,即根据之前试验所确定混凝土 配比开展试拌,随后将试拌所获取混凝土样品予以检测,待其满足 建筑工程建设要求后,将其配合比最终确定下来。
(二) 建筑工程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 作为胶凝原料的混凝土而言,需要与水以及外加剂按一定比例 的配合,才可以更极致地发挥混凝土的性能,对于混凝土而言其可 以满足建筑工程施工方面的生产步骤简单以及价格便宜耐用方面需 求,混凝土的优点就是可塑性好,其可以通过模板的辅助来灌注成 各式各样以及各种尺寸的建筑结构,并且在于整体性方面有着较好 的体现以及混凝土具备了耐久性以及耐火性的良好特点,对于耐久 以及耐火性而言其非常适用建筑工程,混凝土的维护费用低也对建 筑工程有着较好的造价帮助,因此在于这些优点的集成,造就了混 凝土在建筑工程中的广泛应用,当然混凝土并不是完美的,其也存 在着相对的缺点,比如混凝土容易构成裂缝、灌注的结构自身重量 相比塑造的钢木结构要大,抗拉强度低、对于室外施工容易受到外 界环境因素的影响以及气温的影响、新旧混凝土的连接不易、在于 施工期间以及使用期间混凝土的修复比较困难、这些问题对于建筑 工程整体质量也是有着不可小视的影响,也是待解决的问题,并且 在于建筑行业也是较为棘手的处理事项。
在混凝土搅拌时,施工人员要做好浇筑部位的模板、钢筋、预 埋件及预留孔洞位置的检查工作,将模板上杂物清理干净,对缝隙 部位进行修补,要保持模板的湿润度,检查设备是否稳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一切准 备就绪,待搅拌完成后立即进行浇筑,浇筑时要保证混凝土不会出 现间歇状况,要持续进行,否则一旦间断,初期灌注的混凝就会凝 固,再次浇筑时就会产生严重的质量问题。浇筑完后施工人员要仔 细检查钢筋表面的是否污染,同时要检查混凝土的浇筑密度是否均 匀,避免模板空间出现空缺。
(三)混凝土养护 在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中,混凝土养护是一个极为重要的 环节。混凝土养护质量的优劣、时间长短的控制均在很大程度上影 响着整体混凝土的强度。在混凝土强度增长期,保持其表面水分极 为重要。而往混凝土表面洒上适量的水不仅能够促进水泥水化,提 升混凝土的耐久性和强度,还能防止因混凝土表面过干而出现裂缝 等质量问题。在传统的养护方法中,较为常用的有高温高压养护、 常压蒸汽养护、自然养护等。近年来,施工用水不断减少,以往的 养护方法已难以满足混凝土养护的需求,所以,混凝土养护剂等新 型养护技术应运而生。将该种养护剂均匀喷洒在混凝土表面上,可 以有效阻隔空气,减少水的蒸发,从而使混凝土利用自身的水分水 化,以起到养护的作用。通常情况下,对于胶凝材料中掺有矿物掺 合料的混凝土以及大体积混凝土,应保证其养护时间在28d以上。 此外,在冬季也需要保证混凝土养护时间在28d以上,随后可根据 空气潮湿的程度和温度的升高等变化,可以核实将混凝土养护时间 缩短为21d、14d,但必须确保在7d以上。在冬季进行混凝土养护 时,严禁直接将水浇到裸露位置,应当使用保温材料或塑料薄膜等 来做好保湿保温工作。
三、建筑工程中混凝土裂缝的预防措施
(一)温度裂缝的预防措施 混凝土的内外温差相对较大,就会造成内部和外部的热胀冷缩,混凝土内部不断扩张,就会在表面形成一定的裂缝。
温度裂缝的形成是随机的,而且裂缝的大小也各不相同,受到外界温度的影响也不一样。为了避免出现温度裂缝,在混凝土搅拌的过程中,要尽量加入加缓凝剂,减慢混凝土的凝固时间,这样可以避免水化热的集中出现。另外,在混凝土中加入少许的钢筋或者纤维等也会使混凝土的温度裂缝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二) 干缩裂缝的预防措施 由于水泥浆中水分蒸发而造成的混凝土不同程度的裂缝被称为干缩裂缝。干缩裂缝的出现对混凝土的抗渗性造成了严重影响,对钢筋的锈蚀也会影响混凝土的承载力和耐久性。为了减少干缩裂缝的出现,在水泥的选取中可以选择收缩量较小的中低热水泥和粉煤灰水泥,相对减少水泥的用量。另外,控制好水灰比也会相对减少混凝土的干缩,如果加入适量的减水剂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沉陷裂缝的预防 沉陷裂缝的产生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有可能是填土不够结实造成的,也有可能是混凝土中浸水造成的沉降。由于模板与模板之间的支撑距离比较大,也会导致支撑底部的不稳定而形成沉陷裂缝。特别是在冬天,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为了避免混凝土的沉陷,在施工过程中对于松软不结实的土质要进行加深巩固,增强进入冻土里的支撑模板的硬度,使整个支撑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提高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应该加强房屋建筑 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研究,针对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遇到的 问题,提出解决措施,并强化混凝土施工的规范,从而提高房屋建 筑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梁华锋.钢筋混凝土结构在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建筑中的作用及施 工技术的分析[J].建筑知识,2016(7):411-43.
[2]周玮.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及后浇带技术浅析[J]. 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10):119-121.
论文作者:张盛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1
标签:混凝土论文; 裂缝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模板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房屋论文; 钢筋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