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毛泽东的“矛盾统一性”范畴中的“建设性思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建设性论文,范畴论文,矛盾论文,思维论文,毛泽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众所周知,马克思、恩格斯将唯物辩证法的本质(核心)界定为:“批判的和革命的”、“否定的否定”(第一个界定);列宁、毛泽东将唯物辩证法的核心(本质)界定为:“对立统一规律”(第二个界定)。在当前特别强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谐世界的新时代条件下,更进一步解读这“两个界定”,就会发现:
马克思、恩格斯的“界定”,固然是开创了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思维,却在批判性思维中蕴涵着深厚的建设性思维,为后来的马克思主义者将批判性思维提升到建设性思维,提供了开放、多维、强劲、鲜活的基因。列宁、毛泽东的“界定”,则是在继承批判性思维的基础上,实际上直接凸显出了建设性思维,从而开创了从批判性思维提升到建设性思维的深刻转型。
列宁、毛泽东,特别是毛泽东,继承批判性思维,主要是以肯定“对立统一规律”中矛盾“对立性”范畴而作为实现方式的;而其直接凸显出的建设性思维,则是通过揭示、阐释、探讨、透视在“对立统一规律”中,矛盾“统一性”范畴的内涵、趋势、状态、演化,而作为实现方式的。下面主要就此建设性思维的实现方式作一些解读。
实现方式之一:通过揭示“对立统一规律”中矛盾“统一性”范畴的丰富内涵,直接凸现出建设性思维
列宁揭示:“对立面的同一(它们的‘统一’,也许这样说更正确些?虽然同一和统一这两个术语的差别在这里并不特别重要。在一定意义上二者都是正确的),就是承认(发现)自然界的(也包括精神的和社会的)一切现象和过程具有矛盾的、相互排斥的、对立的倾向。要认识在‘自己运动’中、自生发展中和蓬勃生活中的世界一切过程,就要把这些过程当作对立面的统一来认识。”[1]
列宁在这里以热情洋溢的建设性逻辑,采用了“自己运动”即自己推动自己、“自身发展”即自身提升自身、“蓬勃生活”即极具生命力的生活、“一切过程”即过去、现在、将来的有机联接等等动态表述,揭示了矛盾“统一性”,即“对立面的统一”的丰富内涵。这些表述的字里行间,充盈的主要都是指引人们去肯定什么而不是一味地否定什么、要做什么而不是一味地不做什么、将会是什么而不是一味地将不会是什么等,显露了厚重的建设性思维。
毛泽东揭示:“同一性、统一性、一致性、互相渗透、互相贯通、互相依赖(或依存)、互相联结或互相合作,这些不同的名词都是一个意思,说的是如下两种情形:第一、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每一种矛盾的两个方面,各以和它对立着的方面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第二、矛盾着的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各向着其相反的方面转化。这些就是所谓同一性。”
所谓矛盾“统一性”,指的是矛盾着的双方的互相依存、互相转化,这是人们早已非常熟悉的内涵。但在曾经的解读中,往往将矛盾互相依存理解为它们只是一种保守性的矛盾互相依存,是应该尽早打破的矛盾互相依存;将矛盾互相转化理解为它们只是一种对抗性的矛盾互相转化,是应该断然摈弃对方的矛盾互相转化。这是非常严重的误读。有必要再来读一读人们读得不多的毛泽东的另外两段话。
毛泽东揭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对立统一。所谓对立统一,就是不同性质的对立的东西的统一。比如水,是由氢和氧两种元素结合的。如果没有氧,光有氢,或者没有氢,光有氧,都不能够搞成水。听说现在已经定下名称的化合物就有一百多万种,没有定名称的还不知道多少。化合物都是不同性质的东西的对立统一。社会上的事情也是这样。”[2]
如果不是抱有先入的偏见,实事求是地而不是主观臆断地解读这段话,就会发现,它是采取建设性的态度启示人们:在矛盾“统一性”的互相依存的视野中应该看到,不仅存在着极大数量的积极性的矛盾互相依存,这些是应该长久保护的矛盾互相依存,而且还存在着更多需要不断创造、多维综合才能发现的矛盾互相依存,这些是应该着力建构的矛盾互相依存。所以,在并不否定确实有那些保守性的矛盾互相依存,它们是应该尽早被打破的矛盾互相依存的同时,更建设性地强调这类矛盾互相依存的存在,并肯定它们是积极的、合理的、待建的、变革的矛盾互相依存的存在,这才是对矛盾“统一性”的互相依存内涵的真切解读。理解了这其中所凸显出的建设性思维,恐怕才是真正理解了毛泽东理论揭示的本意所在,尽管在实践上由于错综复杂的原因,还没来得及正确地、完整地去这么做。
毛泽东揭示:“生产转化为消费,消费转化为生产。生产就是为了消费,生产不仅是为其他劳动者,生产者自己也是消费者。不吃饭,一点气力没有,不能生产,吃了饭有了热量,就可以多做工作。马克思认为,生产就包含着消费,新产品的生产就是原材料的消费,机器的消耗,劳动力的消耗。生产与消费,建设与破坏,都是对立的统一,是互相转化的。鞍钢的生产就包含消费,几十年就要更换设备。播种转化为收获,收获转化为播种。播种是消费种子,种子播下后,就向反面转化,由种子变为秧苗,以后收获,又得到新的种子。要举丰富的例子,搞几十个、百把个例子,来说明对立的统一和互相转化的概念,才能搞通思想,提高认识。”[3]
不仅这一个生动的例子,还要几十个、百把个例子,建设性思维溢于言表。这里对生产与消费、吃饭与工作、产出与消耗、播种与收获等互相转化例子的论述,非常通俗地、深刻地揭示出:有许多具有建设性的矛盾互相转化,不仅不是对抗性的矛盾互相转化中的反对对方、打倒对方、消灭对方,也不是非对抗性矛盾互相转化中的那种消解对方、削弱对方、融合对方,而是矛盾互相转化中的支持对方、巩固对方、强化对方,在矛盾互相转化中达到互补、共建、双赢的境界。试想一下,建设性的生产与消费的矛盾互相转化会是什么情景?只会是在互相支持、巩固、强化对方的图景中,生产与消费的互补、共建、双赢的建设性境界。所以,同样在并不否定确实有那些对抗性的矛盾互相转化,它们是应该断然摈弃对方的矛盾互相转化的同时,更建设性地强调这类矛盾互相转化的存在,并肯定它们是众多的、现实的、更新的、高明的矛盾互相转化的存在,这也才是对矛盾“统一性”的互相转化内涵的真切解读。只有理解了这其中所凸显出的建设性思维,恐怕也才是真正理解了毛泽东理论揭示的本意所在,尽管也在实践上由于错综复杂的原因,在某些方面只注重了对抗性的矛盾互相转化,犯了“左”倾的错误。
实现方式之二:通过阐释“对立统一规律”中矛盾“统一性”范畴所代表的总体趋势,直接凸显出建设性思维
列宁阐释:“辩证法是一种学说,它研究对立面怎样才能够同一,是怎样(怎样成为)同一的——在什么条件下它们是相互转化而同一的,——为什么人的头脑不应该把这些对立面看作僵死的、凝固的东西,而应该看作活生生的、有条件的、活动的、彼此转化的东西。”[4]
对于“对立统一规律”,除了不能将其单一理解为矛盾“对立规律”,它既涵括矛盾“对立性”范畴,还涵括矛盾“统一性”范畴以外,还有一个十分有趣的内在排序的问题。请注意,这个规律叫做“对立统一规律”,而不是叫做“统一对立规律”。这绝不仅仅是个语词表达中约定俗成的先后排列问题,也绝不仅仅是个具体时间发生上谁在前谁在后的问题,而是清晰地说明了一个谁代表总体趋势的问题,可惜以前众多解读对这一点是不够清晰的。
在“对立统一规律”中,能代表总体趋势的不是矛盾“对立性”范畴,而是矛盾“统一性”范畴。所以列宁建设性地提出了,辩证法就是这样一种学说,是研究“对立性”怎样成为“统一性”的,在什么条件下成为“统一性”的,而不是相反。在弄清谁代表总体的趋势下,起码应该在头脑中并延伸到实践中,要由主要是批判性思维,走向主要是建设性思维,由主要是矛盾“对立性”范畴为主导地位,走向主要是矛盾“统一性”范畴为主导地位,而不是相反。
毛泽东也是如此阐释:“辩证法中心任务,在研究对立的相互渗透即对立的同一性。由对立转到同一:战争是双方对立,同一是双方和平;国家是双方对立,同一是国家消灭。因为处在一个过程中对立互为条件,经过斗争克服对立,所以能变成同一性。在民族矛盾尖锐的条件之一,国共对立却变成同一性,而转化为统一战线。统一战线与侵略战线的对立,在民众起来与世界革命条件之下,却将变为同一性而转化为世界和平。因为客观现实一切过程都是由于矛盾的对立与转向同一性,转向否定之否定。他们本是生动的、附条件的、可变动的、互相转化的东西,所以人的悟性这样去观察。”[5]
毛泽东在其著作中很少应用“悟性”这个词,而在这里用了,且是在其阅读由原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家西可洛夫、爱森堡等著,由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李达等译的《辩证法唯物论教程》(中译本第三版)时,写批注时用的,说明毛泽东是一边研读、一边思考,在理性的升华中开启自己的“悟性”,这也提醒后人在解读毛泽东的原意时,也需要有“悟性”的流淌,解读出他思想上最深刻的、甚至还没来得及明确表达的内蕴。
诚然,毛泽东是同意讲“共产党的哲学就是斗争哲学”的,也讲过“没有矛盾和斗争,就没有世界,就没有发展,就没有生命,就没有一切。老讲团结,就是‘一潭死水’,就会冷冷清清。一潭死水好?还是‘不尽长江滚滚来’,后浪逐前浪好”?还讲过先进和落后之间的斗争,“社会制度的先进和落后之间的斗争,科学技术的先进和落后之间的斗争。由社会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是一场斗争,是一个革命。进到共产主义时代了,又一定会有很多很多的发展阶段。从这个阶段到那个阶段的关系,必然是一种从量变到质变的关系。各种突变、飞跃都是一种革命,都要通过斗争,‘无冲突论’是形而上学的。”[6] 曾经将矛盾“对立性”范畴放到一个很高、很高的权威地位。
但是,毛泽东仍然在“悟性”上挑明了“一切过程都是由于矛盾的对立与转向同一性”,建设性地提出了辩证法的中心任务,就是研究怎样由矛盾“对立性”范畴为主导地位,走向由矛盾“统一性”范畴为主导地位,要掌握好这个总体趋势。这里的矛盾“统一性”范畴所代表的总体趋势,颇具新意地凸显的建设性思维有两点表现。试以战争与和平为例,来做“悟性”式的解读。
一点表现为:战争是双方对立,和平是双方统一,要由双方对立转化为双方统一,即由彼此不相容的对立状态,转化为彼此相容的统一状态,需要双方都以建设性的思维做出和解式的实践,不然就可能是双痛、双损、双伤、双亡。如有的民族间的战争冲突,除了对立,还是对立,以血还血,以牙还牙,冤冤相报何时了。无数在战火中已经消逝和正在消逝的生命可能还在混沌之中,而旁观者清。这些旁观者只要不是怀着不可告人的目的,难道不应该呼唤:两个伟大民族及其应运而生的伟大人物呵,大家都多来一点建设性思维和建设性和解吧,现在除了以这样或那样——哪怕是对自己过去的某些信仰进行否定——的建设性自救和它救外,没有别的出路。
另一点表现为:战争与和平是对立,和平是统一,由对立与统一的对立状态,转化为统一状态,这是任何人都阻挡不了的历史潮流,因为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世界上谁不希望和平!这也充分表现出矛盾“统一性”范畴所凸显的建设性、稳定性、肯定性、永恒性等特征,确实是从总体上顺应了历史的必然要求。再如果联想到世界从近代以来的历史,尽管世界性的大战争有两次,局部性的小战争数不胜数,但谁又能否认愈来愈成为世界主流的和平与发展趋势呢!当今的世界,是个需要走向矛盾“统一性”范畴为主导,走向建设性思维的世界;当今的时代,是个正在走向矛盾“统一性”范畴为主导、走向建设性思维的实践的世界。
实现方式之三:通过探讨“对立统一规律”中矛盾“统一性”范畴的存在状态,直接凸显出建设性思维
再细化一点探讨,毛泽东大致将矛盾“统一性”范畴的存在状态又更具体分为三种:有差别的矛盾“统一性”范畴存在状态、两重性的矛盾“统一性”范畴存在状态、总是转化的矛盾“统一性”范畴存在状态。在对这每一种存在状态的理解中,若缺少了建设性思维,则无法做到逻辑上自洽。
关于有差别的矛盾“统一性”范畴存在状态,毛泽东探讨:“‘差别不是矛盾’的说法不对。应说一切差别的东西在一定条件下都是矛盾。一个人坐椅摇笔濡墨以从事作文,是因人与作文这两个一定的条件把矛盾的东西暂时地统一了,不能说这些差别不是矛盾。大师傅煮饭,把柴米油盐酱醋茶在一定的条件下统一起来。店员与作家也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统一起来。半工半读,可以把工、读统一起来。差别是世上一切事物,在一定条件下都是矛盾,故差别就是矛盾,这就是所谓具体的矛盾。”[7]
差别是不是矛盾?毛泽东做出了肯定性的探讨。那么,差别是什么样的矛盾呢?是表现为在一定条件下,差别成为矛盾“统一性”范畴存在状态的矛盾。这也是毛泽东做出的很有启发意义的探讨。由此逻辑路线,似可反过来探讨:矛盾“统一性”范畴存在状态之一,是表现为有差别的矛盾“统一性”范畴存在状态。要营造这样有差别的矛盾“统一性”范畴存在状态,需要一定条件。而这样的一定条件,就是以建设性思维去构想,并以建设性实践去营造。如:人、坐椅、笔墨、作文等四者是四种有差别的存在,要将它们变成为有差别的矛盾“统一性”范畴存在状态,就要以建设性思维去构想,它们四者能不能被统一起来,怎样才能有序地、适度地被统一起来,并且还要用建设性实践去营造,将它们四者实在地、创新地统一起来。
在此,毛泽东的探讨中似乎有一点小小逻辑矛盾还需说明:毛泽东认为,人、作文两者,是实现此时此地有差别的矛盾“统一性”范畴存在状态的“一定条件”。那么,另外两者,坐椅、笔墨,是否也应该是此“一定条件”呢?按照同样的道理,也应该是的,因为缺了这两者,也不能实现此有差别的矛盾“统一性”范畴存在状态。如此一来,人、作文、坐椅、笔墨,四者都成为“一定条件”。可这样一来,问题又出现了。尽管有了这四者的存在,但若它们都只是作为个体差别的存在,只是孤零零地停放在那里、互不搭界,也还不能实现此有差别的矛盾“统一性”范畴存在状态。那么严格地说,这四者并非真正的“一定条件”,而只能是作为个体差别存在的四个“要素”。所以,还应该有真正的“一定条件”起着构想和营造的作用,它被这四者即并非真正的“一定条件”隐约地遮蔽着。这真正的“一定条件”是什么呢?只能是建设性的思维和实践。因此,更符合逻辑性的完整探讨,其表述应该是:所谓有差别的矛盾“统一性”范畴存在状态,是在建设性思维和实践的“一定条件”的构想和营造下,将作为个体差别存在的各个“要素”,有机地组织和联接为一个整体。
关于两重性的矛盾“统一性”范畴存在状态,毛泽东探讨:“两重性,任何事物都有,而且永远有,当然总是以不同的具体的形式表现出来,性质也各不相同。例如,保守和进步,稳定和变革,都是对立的统一,这也是两重性。生物的代代相传,就有而且必须有保守和进步的两重性。稻种改良,新种比旧种好,这是进步,是变革。人生儿子,儿子比父母更聪明粗壮,这也是进步,是变革。但是,如果只有进步的一面,只有变革的一面,那就没有一定相对稳定形态的具体的动物和植物,下一代就和上一代完全不同,稻子就不成其为稻子,人就不成其为人了。保守的一面,也有积极作用,可以使不断变革中的植物、动物,在一定时期内相对固定起来,或者说相对地稳定起来,所以稻子改良了还是稻子,儿子比父亲粗壮聪明了还是人。但是如果只有保守和稳定,没有进步和变革一方面,植物和动物就没有进化,就永远停顿下来,不能发展了。”[8]
在人们既有的对于事物两重性的理解中,习惯将其中一方看成是起积极作用的,另一方看成是起消极作用的,起积极作用的一方总是起积极作用的,起消极作用的一方总是起消极作用的。这种理解本身就是消极的而不是积极的,即是没有凸显建设性思维的。毛泽东在探讨保守和进步、稳定和变革等两重性时,具体地以新种与旧种、稻子还是不是稻子,儿子与老子、人还是不是人的生动例子说明:保守、稳定的一方,在一定条件下固然起消极作用,但在一定条件下也起积极作用,并且是起着一定的人和一定的事物是否能存在下去,“人命关于”——“物命关于”的天大的积极作用的。这种对于事物两重性的矛盾“统一性”范畴存在状态理解本身,才是积极的而不是消极的,实质上凸显出了建设性思维的重要性。建设性思维在这里所发挥的功能,就是以强调传承、相继、负载、联接、催发的方式,做到化消极为积极,化否定为肯定,化消亡为新生。
关于总是转化的矛盾“统一性”范畴存在状态,毛泽东探讨:“有限转化为无限,无限转化为有限。古代的辩证法转化为中世纪的形而上学,中世纪的形而上学转化为近代的辩证法。宇宙也是转化的,不是永久不变的。资本主义要转变到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又要转变到共产主义。共产主义社会还是要转化的,也是有始有终的,一定会分阶段的,不会固定不变的,将来或许要另起个名字。只有量变没有质变,那就违背了辩证法。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不是经过发生、发展和消灭的。猴子变人,产生了人,但整个人类最后是要消灭的,它会变成另外一种东西,那时候地球也没有了。地球总要毁灭的,太阳也要冷却的,太阳的温度现在就比古代低得多了。二百万年以来我们处在第四纪冰河时期,冰河一来,生物就大批死亡。现在南极大陆下面有很多煤炭,可见古时候那里是很热的。事物总是有始有终的,只有两个无限,时间和空间无限。无限是由有限构成的,各种东西都是逐步发展、逐步变动的。”[9]
总是在转化,具体事物的转化是有限的,整个事物的转化是无限的,转化的有限性与无限性的结合,总能够表现出建设性和凸显出建设性思维么?可能有观点会得出结论:从低级向高级转化,从死亡向新生转化,确实是能够表现出萌芽、生长、创建、树立、更新等建设性及其建设性思维,但是诸如向着太阳冷却、地球毁灭、生物死亡、人类消灭等等方面的转化,是不能够表现出建设性及其建设性思维的,有的只是破坏性和不知道是什么思维。这种观点的偏颇,恐怕主要在于只是站在已知有限的视域,来展望有限转化的前景。
其实,我们现在所指称的太阳、地球、生物、人类等等,只是我们的太阳、我们的地球、我们的生物、我们的人类等等。那么,试一试站在未知无限的视域,暂且用“我们的”话语系统来表达,还有没有“他们的太阳”、“他们的地球”、“他们的生物”、“他们的人类”呢?且是无数个的呢?如此来展望无限转化的前景,该是表现出何等神秘、遐想、再生、激发、雄起、召唤、广纳等等式的建设性场景,该是需要何等广博、深邃的建设性思维才可能企及之一角。
毛泽东前面的一大段探讨,是在一次有部分中央领导人、部分地方领导人、中央有关部委领导人参加的会议上的讲话。他为什么要讲得那么广、那么远、那么奇?毛泽东随后作了解释:讲这些,是为了解放思想,把思想活泼一下。脑子一固定,就很危险。要教育干部,中央、省、地、县四级干部很重要,包括各个系统,有几十万人。要多想,不要死背经典著作,而要开动脑筋,使思想活泼起来。毛泽东提倡解放思想,提倡将思想从落后状态和单纯本本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这具有批判性思维的特点,但其目的是要开动脑筋,使思想活泼起来,鼓建设性及其建设性思维之风帆。
实现方式之四:通过论述“对立统一规律”中矛盾“统一性”范畴的辩证演化,直接凸显出建设性思维
列宁论述:“主观主义(怀疑论和诡辩论等等)和辩证法的区别在于:在(客观)辩证法中,相对和绝对的差别也是相对的。对于客观辩证法说来,相对中有绝对。对于主观主义和诡辩论说来,相对只是相对,因而排斥绝对。”[10]
列宁的这段论述,是在那段著名的论述后面,即矛盾对立面的斗争性是绝对的、矛盾对立面的统一性是相对的论述后面,紧接着而写出的。并且还使用了黑体的“注意”二字,以引起人们重视,提醒要将前后两段论述结合在一起深入理解,不能仅仅只理解其中一段,以免陷入理解的误区。
列宁的这段论述,指明主观唯心主义怀疑论、诡辩论同唯物主义辩证法,在绝对性和相对性问题上是有原则区别的。主观唯心主义怀疑论、诡辩论认为在一切条件下: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差别就是绝对的;绝对性就只是绝对性,相对性就只是相对性;绝对性中没有相对性,相对性中没有绝对性。唯物主义辩证法认为在一定条件下: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差别也是相对的;绝对性不只是绝对性,相对性不只是相对性;绝对性中有相对性,相对性中有绝对性。
联系列宁的两段论述,批判主观唯心主义怀疑论、诡辩论的错误理解,清理曾经有过的模糊理解,就能更深入地考察,从而更准确地得出唯物辩证法的表达:在一般条件下,矛盾对立面的斗争性是绝对的,矛盾对立面的统一性是相对的。这并不错。但还要进一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而申明,在一定条件下,矛盾对立面的斗争性既可以是绝对的、又可以是相对的,矛盾对立面的统一性也既可以是相对的、又可以是绝对的。此申明又可以简化为:在一定条件下,矛盾对立面的斗争性是相对的,矛盾对立面的统一性是绝对的。
按照这样的表达和申明,“对立统一规律”的辩证演化,就可以有两个表达公式。一个表达公式为:事物的矛盾运动,总是从斗争性到统一性再到斗争性的无限循环过程,其中每一次循环,都将事物推动到一个更高的发展阶段。另一个表达公式为:事物的矛盾运动,总是从统一性到斗争性再到同一性的无限循环过程,其中每一次循环,都将事物推动到一个更高的发展阶段。
这两个表达公式,决不仅仅是表面上排序的不同,而是从“对立统一规律”的辩证演化角度,表明了“两个界定”还是具有明显区别。第一个表达公式突出了“第一个界定”,即突出了马克思、恩格斯将唯物辩证法的核心(本质)界定为“批判的和革命的”、“否定的否定”,从而突出了批判性思维。第二个表达公式突出了“第二个界定”,即突出了列宁、毛泽东将唯物辩证法的核心(本质)界定为“对立统一规律”,从而突出了建设性思维,特别是从“对立统一规律”的辩证演化角度,再深入到矛盾“统一性”范畴的辩证演化过程,直接凸显出建设性思维。在这里,同样并不是贬低矛盾“斗争性”范畴,也不是抛弃批判性思维,而是以矛盾“斗争性”范畴为中介,在继承批判性思维的基础上,以矛盾“统一性”范畴为出发点和最终目标,出发点是建设,最终目标是建设,极大地凸显出建设性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