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市政;施工质量;安全;管理
1市政工程的特点
1.1作业场所多变,作业环境复杂。市政工程施工既有城市立交等高空作业,也有地铁等地下空间施工;既有跨河流的大桥施工,也有穿越山体的隧道工程;既有一次性作业,也有改造、整治等维护内容;既有主体工程,也有管线配套施工;既有郊区空旷的作业场面,也有市区交通拥堵地段的作业环境。因此,市政工程的作业环境有着相当程度的复杂性,这给安全管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1.2高处作业难度大,影响面广。城市市政高架、桥梁项目施工,不仅存在高空作业,而且往往下方两侧道路作为车辆、行人的交通要道,通行不断,对脚手架安全、高空吊装等都产生较大影响。安全事故一旦发生,往往可能伤及过往车辆及行人,影响面大,给社会带来一定损害。
1.3施工作业方法多样性。由于地理条件、地质情况等的不同,即使是同一种作业项目,其施工作业方法也可能不同,这也导致了安全技术及质量控制上存在很大的不同。
1.4作业环境差。市政工程由于露天作业情况较多,受天气、温度影响较大,气候的变化往往会严重影响到施工和生产安全和质量。
1.5人员安保知识贫乏。目前,市政一线工人大量从农民转化而来,缺乏市政工程施工经验,自身安全保护知识缺乏,对不良行为自控能力较差,人员流动性大,缺乏一系列的安保知识教育和安保制度的约束,容易造成这类群体中安全事故的发生。
2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
2.1制订合理的管理程序,做到规范施工
制订完善的管理步骤,规范不同环节的操作,认真开展技术交底。开工前要准备详细的各种资料。对实际施工中各种环节都要做出严格规定。要严格控制原材料的采购、使用,做好工程验收。
2.2提前做好质量预控,明确质量控制点
影响市政道路施工的因素数不胜数,因此在实际施工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现场技术人员要根据实际施工情况,准确掌握图纸与技术应用。在预测施工中可能出现问题的前提下制订针对性应对策略,将其控制在初始阶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及时监督施工质量
做好施工现场的监督与巡视工作,这是提高工程施工质量的有效手段。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要增加巡视次数、抓住关键部位、检查施工细节、控制施工重点,只有增加巡视次数才能随时了解工程施工情况,才能及时发现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采取解决措施,抓住关键部位如如何处理地下障碍物、遇有软弱地质采取的措施、压实路基情况等,检查施工细节如各个接头部位、边角部位。控制施工重点如混凝土是否合格,一旦在巡视中发现问题要及时报告相关部门,规定整改时间,做好复查工作。
2.4利用试验掌握施工中的各种数据
利用现场击实试验掌握市政道路施工中常用的灰土、水泥的稳定性,利用试验得到各个施工环节的准确参数。认真对待试验检测工作可以提高工程施工质量,开展试验务必在施工现场进行,将试验所得数据及时记录在案,为以后工程验收积累材料。
2.5保证工期和质量的协调发展
市政道路施工为了尽量减少对交通的影响,要求施工单位加快施工进度,因此存在一定的倒排工期情况。要与有关部门积极取得联系,做好交流与沟通工作,争取得到对方的理解,才能不断提高管理能力,将缩短工期与提高质量有机结合在一起。不能为了提前完工而将质量置于不顾。争取一次验收通过,实际上也等于加快了施工进度,力求开始施工时就严格要求质量,时间分配争取均衡。
2.6及时养护分项工程,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
分项工程是整体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完成的分项工程依据有关规范标准要做好养护工作,在管理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要坚决依据施工计划进行,做到规范操作、严格管理、实行奖惩、落实检查等,才能有效提高市政道路施工质量。今后还需学习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的理论知识,进一步充实自己。在实际工作中要敢于担责、勇于创新、不畏艰苦、迎难而上,要做到实事求是,要热爱本职工作。
3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安全管理
3.1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
拥有一个完备的管理体系是道路施工安全的有效保障。所以目前,我们首先就要完善管理制度。在完善管理制度的时候,要按照不同施工建设团队的不同施工情况,进而保障制度能在实践中落实。并且相关安全管理人员要严格监督制度的落实情况,施工人员也要严格执行,按照要求进行工作。与此同时,要建立健全相关法规,用法律武器强行落实安全管理制度。进而提高道路施工的安全性,减少事故的发生次数,来保障工作人员以及人民群众的安全。
3.2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的素质能力
在市政道路施工建设安全管理中,安全管理人员是极其关键的一部分。其素质能力对整个市政道路施工建设安全有很大的影响。所以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的素质能力也是极其必要的。对安全管理人员专业技能培训,加上专业技能考核来强制性的强化专业知识。在者,对安全管理人员的实践能力进行培训,强化安全管理人员的责任感。最后建立健全奖惩机制。建立模范带头作用,有效的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的能力与于素养。进而提高道路建设施工的安全性。
3.3加强材料的管理
材料道路建设的重中之重。没有材料一切都是空谈。所以要加强材料的管理。在进行购买材料的时候,一定要做好事前准备工作,要了解到供应商的商品的质量、供应商的口碑与供应商的售后服务情况。同类的材料要多进行比较,选择出价格最低质量最好的材料。在购买过程中一定要严格,对质量标准一定要严格把关,检查商品是否变质、受潮。在购买之后要材料进行分类,避免因为材料分辨不清而引起的错误。从而提高市政道路建设施工的安全性。
3.4加强施工的管理
在建设施工过程中一定出现不同的危险。所以要根据突通的危险等级进行划分。使施工人员对不同的工作的危险程度认识得更加彻底,进而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同时在施工处贴上醒目的标语,提醒每一个人。让无关人员远离施工现场,避免无关人员的伤亡。而且,施工人员要做好滋生的安全工作。施工时要戴安全帽,穿工作服,尽可能的减少危险事故的发生。施工团队还要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学习最前沿的施工技术,加强内部交流。确保道路安全施工的进行。
4 结束语
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和管理人员一定要本着安全第一的原则,严格按照安全生产规定进行操作,树立施工质量及安全意识;监理人员要根据现场施工动态,定期对现场施工稳定性和安全性进行评估,及时查找缺漏,将可能发生的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市政道路工程质量及安全关系到城市发展质量和稳定,是为人们创造安全出行环境的前提,是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因此每一个接触工程施工的人员都有责任保证工程质量及安全。
参考文献
[1]刘新成.市政道路工程项目中的质量管理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
[2]石赞.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监管研究[D].吉林大学,2015.
[3]陈军祥.市政道路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15.
论文作者:万光辉1,王淑潇2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8
标签:作业论文; 市政道路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材料论文; 也有论文; 施工质量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