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文地质问题能够对建筑物耐久性、安全性和稳定性产生严重的影响,且岩土工程事故很多是由于地下水情况而发生的,所以必须要对岩土工程相关的水文地质问题进行明确,把握岩土体及建筑物由于水文地质情况而受到的影响及作用,制定合理、有效的预防措施和治理方法,为日后的设计工作、施工过程以及后期养护提供有力的支持,尽可能降低水文地质问题造成的危害。
关键词:水文地质;危害;对策
引言
由于地下水环境脆弱,对建设项目选址制约明显,因此需要充分发挥水文地质专业工作者的优势,协助工程建设项目选择合适的地址,尽可能避免和减少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风险。地下水环境评价中重视基础地质和水文地质的调查研究,在建设项目前期各阶段的工作中主动介入并提供相关的技术经验支持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一、工程地质、地貌勘察概述
水文地质勘查。在工程地质勘察过程中,需要进行施工土层特点的深入性了解。比如在南方工程实践中,由于该区域的夏季降雨集中,降雨量非常大,土层比较湿润,这需要勘察人员进行地下水问题的深入性了解,提升地质勘察工作水平,做好工程质量的控制工作。需要严格落实工程的相关标准,获得工程的初步勘察数据,制定合理性的勘察方案。
二、勘察中水文地质的主要危害分析
(一)岩土性危害
①水位上升:导致水位上升的主要原因包括地质、人为、水文气象因素,或者是几个因素综合引起。潜水面上升之后,将给岩土工程带来非常多的危害,岩土体产生崩塌,内部特性也会产生崩溃,从而造成强度和稳定性降低地下洞室也慢慢的被水淹没,基础物逐渐上涨,从而直接对建筑物的稳定性产生影响。②水位下降:一般来说,地下水位降低都是人为因素导致。社会建设生活工作过程中的人类大面积的抽取地下水;或者采矿过程中抽取地下水来处理矿床。这些活动都将造成地下水位快速降低的问题,导致地面崩裂、塌陷和沉降,严重的威胁到建筑物的安全稳定性。
(二)对岩土工程的危害
我们都了解地下水不是一成不变的,地下水会跟随着自然环境进行水循环以及转移。天然环境作用下,地下水动水压力基本上维持在一个平衡的状态中,地下水变化十分缓慢,地下水动水压力也始终维持着稳定,不会出现骤然变化情况,也并不会给岩土和建筑工程带来非常大的损坏。可是人的活动一旦影响到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产生变化,那么将破坏动水压力平衡,如果这个平衡破坏过分严重,将给周围岩土性质带来更大的破坏,从而将降低建筑物质量。
(三)潜水位上升的危害
潜水位上涨,容易导致水文地质灾害。有些情况中,因为降水量过大以及人工排水系统泄漏原因,容易导致周围的河流水位上涨。潜水位上涨与地下水位上涨有些相似之处,都将给土壤带来一定的侵蚀,从而导致土壤软化,从而导致土基稳定性产生变化,甚至产生下落变形的现象,这样出现性质变化的土基,直接威胁着建筑物的安全性。
(四)水位波动带来的危害
地下水水位波动带来的危害主要有三点,其一是影响土体的密度,地下水水位的超过建筑物的地基,则会使地基周围的土壤密度降低,影响地基的稳定性。其二,地下水水位的频繁波动会使建筑物的建筑材料更快的腐蚀,从而降低了建筑体的使用寿命。其三,地下水水位的波动会让岩土层发生变形等,常此以往,这种变形情况得不到解决,则直接会导致地裂问题的出现,影响到工程建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水文地质问题的预防和治理措施
(一)制定勘查规划
预防和治理水文地质问题,减少因为水文地质问题出现的工程损害,那就首先要在工程地质勘察中作中加强对于水文地质问题的重视程度,对地下水的种类、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以及地下水周围的地质因素进行详细和深入的调查研究,从而得知工程勘察区域的,详细水文地质数据,以便更好的对该区域进行勘察后的分析工作。此外,通过数据的分析和整合,制定完善的工程修复建议和措施,避免水文地质问题进一步扩大或严重。
(二)优化勘察手段
科学技术永远是第一生产力,这点在预防和治理水文地质问题中也同样适用要在工程地质勘察中预防和改善水文地质问题,首先便需要发现地下水文地质中存在的问题与安全隐患。这就需要先进的设备和检测技术来进行分析,需要进一
步加强水文地质勘查工作的资金投入,以不断购买和丰富先进的勘测设备。同时投入科研资金研究出更好的勘探技术和理论,最终更为有效的发现地下水文地质隐藏的问题和隐患。
(三)加强监管力度
一般来讲,从工程性质上看,地质勘察监管工作属于技术咨询类工作。为保证地质勘察效果,要求监管人员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和熟练的操作。但从当前看,地质勘察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勘察流程不符合规范。故而,工程施工中应将重点放在勘察流程的监管上。
(四)保证水位正常
工程施工中,一旦出现潜水位不稳定现象,将严重影响工程质量,因此,需高度重视此问题,若操作中出现管道渗漏,需立即修复。针对地下水位下降问题,也要引起重视,尤其是地下水的抽取、采矿的管理,一旦发现违规现象,立即纠正,并加大相关人员的教育培训力度,从根本上规避施工隐患。此外,需加大水理性质的研究力度,通过对其分析、测试,得出准确性的数据,保证地下水分析的真实性。
(五)加强各方面的管理及监督
根据相关的分析可以看出,水位的升降以及变化是造成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所以相关部门和单位要对地下管道等设施进行定期的巡视和检查,一旦发现渗漏的情况要在第一时间修复。组织监察小组对于矿场以及厂房进行调查,严格杜绝违规抽水的现象,以防地下水位下降对建筑物和其他工程造成威胁。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对各项物质的要求也在逐渐增加。尤其是对于工程质量的建设来说尤为关注。此种条件下,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工程的建设安全以及使用安全意义重大,尤其是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直接影响着工程建设的进度和使用。这就需要提高对地质勘察工作的重视度,规范地质勘察流程,优化地质勘察技术,加大地质勘察监管的力度,在提高地质勘察效果基础上,保证工程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周良政.试论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水文地质危害分析及对策[J].世界有色金属,2018(10):175+177.
[2]周良政.试论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水文地质危害分析及对策[J/OL].世界有色金属,2018(10):175+177
[3]张瑞刚,方李涛.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水文地质危害分析及对策探微[J].有色金属文摘,2015,30(06):142+144.
论文作者:王智嘉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8
标签:水文地质论文; 地下水论文; 水位论文; 地质论文; 建筑物论文; 工作论文; 工程地质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