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高等教育中的社会不平等_大学论文

论我国高等教育中的社会不平等_大学论文

略论我国高等教育中的社会不平等,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等教育论文,不平等论文,我国论文,社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高等教育不平等的主要现象

据统计,1995 年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在校生总计547.7万人,约占适龄人口(18~21岁,共计8426万)的6.5%。 根据国家教委“九五”计划,到2000年,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的本、专科在校生达到650万人,占同龄人口(8125万)的比例为8%。从这组数字可以看出,目前我国100名同龄青年中只有6、7名能上大学, 到2000年100名同龄青年中也只有8名能上大学。教育专家指出,95%以上的孩子先天素质差别不大,全世界都如此,中国也不例外。按这一结论,应该是绝大多数的青年都具有进入大学学习的先天素质。目前,美国正在普及高等教育,到本世纪末,约有90%~95%的高中毕业生可上大学。日本在90年代,也有70%以上的高中毕业生上大学。这些事例也说明,大多数青年上大学不存在智力方面的问题。那么,为什么我国目前只有极少数的青年经过严格的考试筛选才获得进入大学学习的资格?这一现实,反映出高等教育中的不平等。接受教育是人的基本权利,广义的受教育包括接受高等教育。从表面上看,考试入学,择优录取,在分数面前机会均等。实际上,这只是一种人为的规则,是在大前提不平等的条件下制造一种平等的环境,这是同龄青年在迈向高等学府门槛中的一种不平等现象。

另外,高校在校生已开始实行缴费上学,每名全日制本科生每年交的学费是2000元,只是上大学成本费的1/4。按这个比例算,实际上在校本科生四年的成本费应该是3.2万元,而目前只交0.8万元,国家财政补贴了2.4万元。实际上这也是社会福利的一部分。 国家的财政收入来自税收,纳税者是广大的民众。假如纳税者的家庭有一个孩子上大学,则可享受2.4万元的福利,假如有两个孩子上大学,则享受到4.8万元福利,假如纳税者的家庭没有孩子上大学,则享受不到这项福利。纳税的是广大民众,而目前只有极少数的家庭(同龄青年中7%~8%)能享有这项福利,因此,从社会福利的角度看,这又是一种不平等。

二、高等教育不平等的主要原因

高等教育中的不平等现象,究其原因,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

从客观原因看,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要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正在从农业经济向工业化过渡。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奋斗,到1995年国民生产总值人均达573美元, 人民的生活有了很大改善,综合国力得到提高。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美国是一个普及高等教育的国家,1995年国民生产总值人均27466美元;日本也是一个普及高等教育的国家,1995 年国民生产总值人均40737美元; 我国在现代化的进程中面临着追赶世界水平的任务,各行各业的发展都需要资金投入,而且人口多、底子薄,必然影响到教育的投资。多少年来,中国的教育投资一直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甚至低于印度等一些亚洲国家。即使我国教育投资占GDP的4%。也还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相当于发展中国家80年代中期的水平。1996年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为1672亿元,1997年为1863亿元。在有限的教育经费中,从1996年的教育经费总支出看,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经费支出约占54%,职业教育约占11%,普通高等教育约占19%。1997年的支出分配也大致是这一比例。 从中可以算出, 用于高等教育的经费大约占20 %, 1997年大约是370多亿元。12亿人口的大国, 就这么点经费办高等教育,支撑1032所普通高校和1080所成人高校办学,维持547 万大学生的学习。无疑,教育经费的紧缺,制约着高等教育的发展,满足不了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渴求,使高等教育成为教育内部的“瓶颈”。导致中小学素质教育难以推开,应试教育改变不大,“择校生热”温度不减,“高收费”屡禁不绝,“就近入学”遭受阻力,中小学课余作业繁重。这一切的主要原因在于为了最后争夺高等学府的空间,在于高等教育供不应求。

从主观原因看,高等教育能否得到更大的发展,与教育思想观念也有密切的关系。可以说,有什么样的高教等教育观念,就有什么样的对待高教的方针与政策,从而影响到高等教育的发展速度。我国高等教育目前只能容纳适龄人口的6%~7%,属于精英教育。从办学思想观念看,长期以来,高等教育是培养准干部的场所,由国家按计划统一招生与分配,大学毕业生按国家行政干部定级拿薪。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这种状况有了变化。但还有一些传统的思想观念和做法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办学与发展。如高等教育中英才观的传统思维定势对大众化教育思想的抵触,当一些学者提出高等教育应当变精英教育为大众教育,扩大高等教育发展规模,以满足社会对高等教育的要求时,便遭到一些异议,理由是国家的经费不允许,就业安排有困难,教育质量难以保证等等。这样的教育思想观念,必然会影响到教育政策,从而影响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

三、缓解高等教育不平等的主要思路

制约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也是互相影响的,客观因素为主观因素提供了不求进取的根据,主观因素使得当客观条件发生变化时,也不会去利用客观条件或积极改变客观条件。因此,要解决我国高等教育中不平等的社会问题,既要解决客观方面的问题,也要解决主观方面的问题。

解决客观方面的问题最突出是要解决经费不足。国家财政投入有限,光靠国家投入扩大办学规模,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显然于近期内难以实现。因此,我国实现高教大众化在经费方面的困难,只能从多方面入手来解决,即国家、社会、个人三方面都增加投入,这样才有可能缓解困难,促进高教的发展。

国家方面,政府的财政投入已有了具体指标,本世纪末教育投入达到GDP的4%。按1997年的比例,可从1863亿元上升到4000亿元,按20%投入高等教育,即800亿元, 高等教育经费财政投入的数额将翻一倍多。

社会力量方面,民办高校目前已有1230所左右,在校生250 万人以上,但到1996年能颁发国家承认大专学历文凭的只有21所。在1996年一年里,民办高等学校就增加了40%,发展速度比较快,但据1998年中国成人教育协会民办高等教育委员会在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的103 所民办高校调查反映,民办高校还有不少问题。如民办高等教育第一线人员中,年龄在60岁以上的离、退体人员占56%,年龄结构老化,后继者接班问题尤显重要。又如,在校生总数偏低,中、小规模的民办学校约占被调查学校总数的63.1%。再如,校舍面积小,多数不超过9000平方米,有70所长期租用校舍,缺少实验设备、专职教师,教师绝大部分为兼职教师,图书数量也偏少。由于办学条件的限制,不少民办高校招生难,教学质量难以保证,教学管理不规范,严重影响了民办高校的发展。民办高等学校是依靠社会力量发展高等教育,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一条重要途径。对于这条路子,政府应加强管理,择优给予一定的资助。具体说来,就是对民办学校的办学条件,要严格审批标准,在设施、教师队伍、教学管理等方面要有达到保证最低限度教学质量的要求。要加强检查督导,对办学质量较差的要限期整顿。对于办学条件较好,教学质量有保证,教学管理较规范的民办学校要及时授予颁发学历文凭资格,在办学条件方面给予支持。对于具备有颁发学历文凭资格的民办高校,国家应在财政上给予资助,扶持发展,对这类学校可实行民办公助。

个人方面,现在高校在校生每年缴的学杂费只是成本的1/4,国家要贴补3/4,而现在就业情况已和过去不同。过去由国家统一分配,基本上分配给全民所制的单位,个人不能自主择业。现在国家分配的政策放宽了,可以自主择业。从1999年起,允许高校毕业生到其他各种经济所有制的企事业单位就业,取消以往在出行业系统、跨地区、到非国有制企业等三个方面的就业限制。这样的政策就等于上大学纯属个人行为,与国家花钱培养大学生最后由国家分配使用的情况发生了根本的转变。现在大学毕业生的口号也发生了变化,由五六十年代的“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演变成了“到国外去,到公司去,到挣钱最多的地方去”。目前,一些三资企业、公司月薪比较高,对大学毕业生有吸引力,毕业生选择外企、私人公司、企业的人越来越多。因此,国家补贴上大学的成本费应根据大学毕业生就业政策的变化而有所调整。可按将来分配的去向制定不同的收费标准。如师范、矿业、军校、警校类专业国家仍要统分的,可免交学费,由国家培养并由国家分配使用;而国家不需统分的专业,可按培养成本数1/2收费;如达不到某一录取标准,但接近录取线的可全额收取成本费上学。这样做,个人方面基本能承担,更能体现公平,使学校增加办学经费,利于提高办学效益。

总之,根据国情,采取多渠道方式利用社会资源,就会缓解中国高等教育迈向大众化进程中的一些困难。

解决主观方面的问题最主要的是要转变观念。是进一步扩大高等教育的规模,变精英教育为大众教育,还是坚持质量第一,稳步发展,这反映出目前高等教育存在着突出的数量与质量如何协调发展的问题。一些人认为,高等教育应当把质量的追求放在对数量的追求之上,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有的还援引西方发达国家目前在高等教育中重新重视质量,以质量代替数量的价值观来论证这一理念。提出扩大高等教育规模的人其实也不是不要教育质量,只是要强调,目前高等教育在质与量两方面,从社会需求来看,量已成为矛盾的主要方面。笔者基本上赞同后者。至于西方发达国家目前在高等教育质与量方面强调质量,这是符合其国情的。在已经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或者是普及阶段,强调质量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当数量已经能基本满足需要时再强调数量已经没有意义了。而中国的情况却不同,是数量太少,远远满足不了需要,导致教育方面产生种种弊端,造成高等教育的诸多不平等。马克思主义分析社会问题的一个方法,就是要把问题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国情不同,高等教育发展的阶段不同,就不能简单照搬西方现成观点来评论自己的事情。质与量是一对矛盾,任何时候都将存在。质量可以说是高等教育永恒的主题,是永无止境的目标。当我们具体地根据国情来看待我国高等教育的状况时,无疑地,数量的要求在现时已成为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加快高等教育发展已经成为一个紧迫的问题。打个比方说,在我国1960~1961年困难时期,首先解决的是有饭吃问题,还是解决选择吃精白面和粗面粉问题,对于有过饥饿经历的人来说,这个选择是不困难的。

目前,高等教育的规模、数量需求问题之所以特别突出,主要原因还是我国的经济水平有了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提高,对科学文化有了更多的需求。同时,受教育程度越高,寻找理想职业的机会就越大,报酬就越高,这一现实趋向也刺激了人们的高教热。另外,青年人受高等教育不仅有就业的价值,还有婚姻的价值,在婚姻市场中高学历也具有某种竞争力。此外,由于能享受高等教育的只是少数同龄青年,物以稀为贵,因此受高教育不仅具有明显的功利性,还有能为家庭与个人赢得某种声誉的精神作用。由此看来,受高等教育的价值不仅仅表现在物质领域,还具体地表现在精神领域。这些因素极大地刺激着青年对上大学的渴求,也刺激着家长为子女在这方面所作的投资。

从社会需求看,现代化社会首先需要现代化的人,人的现代化程度与受教育的程度也有正相关关系。高等教育不仅仅把知识传授给了当代的大学生,也把现代的观念与价值传给了他们,影响着他们对传统与现代文化的种种选择。为适应未来的挑战,现代化的事业也需要大批受过专业训练的劳动者,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知识的快速更新,需要进入现代化社会的青年人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高等学校是帮助这个时代的青年人适应社会的重要场所。

因此,中国的高等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面临着来自世界与国内快速发展的挑战。高等教育如果能放弃精英教育模式的观念,放弃计划经济时代留给高校招生、分配的传统观念,放弃偏重考虑经济需求较少考虑个体的文化需求的观念,增加点大众意识、社会平等意识、人权意识、人文精神,或许高等教育在中国社会发生历史性巨变的关头能作出比以往更多的贡献。最近,教育部公布,1999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招生计划安排130万人,比上一年增长近20%, 其升学率将比1998年提高5到6个百分点,是1986年以来国家安排增幅最大的一年。这是规模不断扩大的好趋势。在规模扩大的同时,高等教育也在积极探索多种形式、多种模式和多种机制的发展途径。1999年的招生就有相当的数量安排在高等职业教育方面,以便培养更多面向基层,面向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职业岗位的实用型、技能型人才。

至于高等教育规模扩大了,就业安排不了,会出现知识失业,影响社会稳定等等,这些还是那种上大学政府就得包就业的观念在作怪。现在既然大学生就业已经开始实行自主择业,可以到私企、外企、三资公司等,为什么还要包就业?有的学者提出:学校招生、培养同就业分离,学生入学和学习期间并不享有就业指标,学生毕业证明其获得学历资格,而就业则根据用人单位需要和毕业生的实际能力。高中毕业后升学还是就业就属于个人选择。这样,升学和就业由政府行为转变为学生个人行为,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更有可能受社会需求调节,大众化有可能更快实现。这个思路比较开阔灵活,适应现在毕业形势的需要,有关的政策也大体如此。

办学的人要改变分配观念,求学的大学生也要改变就业观念。一些大学毕业生择业只考虑大城市、大机关、大公司、效益好的大型企业;一些来自农村的毕业生,找不到自己理想的单位,就呆在县城里也不就业。这种状况,大概也是高等教育精英模式的结果。物以稀为贵,待价而沽。如果我国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或者到达更先进的地步,进入普及阶段,我想大学生毕业就业就会变得很实际。在我国,大学生是多了还是少了,可与国外作一些比较。1996年,我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仅占总人口的3%,同期,发达国家达到30%~50%。相比之下, 差距还是较大的。国务院1998年《关于认真做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中也指出:“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总体需要相比,我国的大学生不是多了,而是少了,相当一部分基层机关、企事单位大学生的比例还比较低,人员结构不尽合理。”的确是这样,许多基层组织需要大学生,而大学生又不肯下去。一些原籍农村的学农林的毕业生也不愿回农村去施展才华。因此,从就业的角度看,大学生本人也要改变就业观念,处理好社会需要与个人发展的关系,把自身的价值与社会的需要更好地结合起来。另外,上大学也可考虑不转户口、不改变身份,户口与上学脱勾,与就业挂勾。转户口、转粮油关系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现在上大学已无粮油关系,还转户口干什么呢?21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难道还要保留科举取士的遗风吗?

教育属于文化范畴,对教育的追求也就是对文化的追求。中国都市里的百姓从对衣、食、行、住的追求转向对文化的追求,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把对高等教育的追求从投资与消费的意识,进而上升到实现人的基本权利意识,提升到促进社会平等原则更广泛实现的意识,这又是社会理念的一大进步。现代化的滚滚潮流把世界的高等学府从社会发展边缘推到社会发展的中心,中国也不例外。唯有打破常规,松解自我束缚,顺应时代需要,高等教育才能不负社会与大众的期望。

标签:;  ;  ;  

论我国高等教育中的社会不平等_大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