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阅读中因果与转折关系理解差异的实验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因果论文,中文论文,实验研究论文,差异论文,关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文章编号:1001-4918(2009)02-0073-77中图分类号:G442文献标识码:A
1 前言
文本阅读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一个重要途径。前人的研究认为,文本阅读的重要过程是把当前加工的信息与文本先前给出的信息相整合,以形成连贯的心理表征[1]。而文本连贯过程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知觉文本中逻辑关系的能力[2]。
Van den Broek[3]认为,我们理解世界的一个必须要素就是认识我们所遇事件之间的关系。的确,从纷繁复杂的信息中进行组块分类,并且认识这些信息之间的关系,是一种能力。不少研究者探讨了逻辑关系在阅读理解中的重要性。Hubbard[4]的研究发现,学生的连贯性写作与逻辑关系的理解知觉有高度相关;Irwin[5]的研究发现,不少阅读能力差的大学生在推导句子逻辑关系上仍然有困难;也有研究表明,非连续性关系比连续性关系的理解要难得多[6];Elizabeth[2]在2006年以大学生为被试的研究验证了Fahestock等人的结论,认为读者理解转折关系最难,因果关系次之,说明关系最容易。
何为逻辑关系?Winter[7]的定义是:“有两个单元,语义上彼此有联系,其中一个单元补充说明另一个,如因果关系”;其次,1983年Fahnestock[6]提出了一个分类,后来这个分类得到了Murray的完善,这个分类为“视第二个单元是否满足读者的期待分为连续性关系和非连续性关系”。连续性关系“代表了正常的期待”,非连续性关系“让读者有点意外,在意料之外”,如转折关系属于非连续性关系,因果、并列、说明属于连续性关系。因果关系是典型的连续性关系,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一般有“因此”、“由于”、“所以”。在转折关系中,后半部分的观点与前半部分是相反的,“在意料之外”,是非连续性的。常用的关联词有“但是”,“然而”等。Fahnestock的研究表明,读者对非连续性关系的理解要比连续性关系的难。因为它们呈现的是与先前给出的信息相反的观点,不如与前半部分相对应的连续性的意思容易理解。
Elizabeth的研究是运用问卷法进行的,他在以英语为第二语言的研究中,发现转折关系的理解最难,因果次之,说明最容易,那么这个结论是否适用于第一语言,是否在汉语中会出现同样现象呢?本研究选取逻辑关系中的两种:因果关系和转折关系,运用实时研究技术,考察在句子层面和篇章层面下,读者对这两种关系的阅读理解有无差异。
根据Gernsbacher[8]的结构构建理论(Structure Building Framework),阅读的目标是为了建构一个连贯的心理表征,当前信息和先前信息连贯时,读者更容易激活相似的记忆组块,因此,当前信息更容易映射一个新结构。相反,如果当前信息和原有信息不连贯时,那么就不容易激活相似的记忆组块。在不连贯情况下,整合加工信息的时间比连贯条件下就多。基于上述观点,可以假设:第一,若阅读转折句的时间长于阅读因果句的时间,则说明对转折关系的理解比较难;Tulving[9]曾提出线索依赖性提取的概念,即一个线索能直接和有选择地激发记忆中的信息。研究者认为,再认判断的作出是基于线索依赖性的提取,如果探测词或其意义已经编码进去,那么探测词会很快地激活从句子编码进去的信息,导致读者对探测词作,出快速的肯定反应。假若在某种关系条件下探测词的反应时较慢,则表明探测词难以提取表征,该条件关系难以表征。所以本研究的假设二是,若对转折关系中的探测词的反应时间显著长于因果关系条件下,也说明转折关系难以理解。
被试在句子条件下的理解受到的影响因素较少,这样能更加准确反应理解差异产生的原因,但这两种关系又常常出现在具有一定上下文的篇章中,所以,在篇章层面进行研究能反映真实的自然情境阅读条件下对两种关系理解的差异。那么,在这两种层面探讨因果和转折关系理解的差异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或规律性。所以本研究分布以两个实验从句子和篇章层面进行了探讨。
2 实验1
2.1 方法
2.1.1 实验目的
在句子层面考察被试对因果句和转折句理解的差异。
2.1.2 被试
被试为华南师范大学本科生38名,男女各半,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无阅读障碍,母语为汉语。
2.1.3 实验设计
实验采用单因素两水平被试内设计。自变量为逻辑关系的两个水平:转折关系和因果关系,因变量为对这两种关系的句子的阅读时间以及对探测词的反应时。
2.1.4 材料
实验中的材料为自编材料,所有材料都为句子。邀请20名不参与正式实验的大学生对材料进行了因果和转折程度的等级评定。用1~5点计分法,1为程度很低,2为程度较低,3为中等,4为程度较高,5为程度很高。统计后,选取平均值大于3的句子作为实验材料。因果和转折关系的句子各30句,句子分为两半部分。两种关系的句子的后半部分是相同的。探测词为句子后半部分的其中一个词语。为了避免因探测词成分、词性造成的影响,所以选用了同一词性的词语作为探测词。材料举例:
转折关系:他三岁失去了听力,但是在音乐创作上颇有成就。
因果关系:他自小接受音乐的熏陶,所以在音乐创作上颇有成就。
探测词为:创作
填充句举例:
填充句1:女儿从幼儿园回来了,她开心地向妈妈讲述幼儿园中发生的事情。
探测词:建造
填充句2:莉莉不喜欢和别人交往,她喜欢安静地做自己的事。
探测词:转动
所有句子的目标句长度基本相同。60句正式阅读材料按拉丁方分配分成两组,每组各有15句因果关系的句子和15句转折关系的句子。38名被试一半阅读A1B2的材料,另一组阅读A2B1的材料。除了正式的实验材料外,还有30句填充句,填充句的长度与实验材料的基本相同,但不具有上述转折与因果关系特征。填充句阅读完毕后,也要完成一个探测任务,但是探测词是在填充句中没有出现过的。
2.1.5 程序
利用移动窗口技术,句子逐渐呈现在计算机屏幕中央,被试的任务是按照自己的速度阅读在计算机屏幕上的句子。被试左右手的食指放在键盘的f和j键上,首先呈现一个红色的注视点,而后出现一个句子,被试读完一句,按空格键呈现下一句。即每次按键每个窗口出现的是一个小句子,这两个小句子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因果句或转折句。两个小句子呈现完毕后,将呈现一个持续时间为500ms的注视点,注视点消失后会出现一个探测词,要求被试又快又准地判断这个词是否在刚才呈现的两个小句子中出现过。若出现过,则按f键,若没有,则按j键。“+”出现后,表示出现下一组句子。程序自动记录被试阅读目标句的阅读时间和对探测词的反应时。实验大约持续12分钟。为使被试熟悉程序,在实验正式开始前完成一个练习。填充材料和练习材料的数据不计算。为鼓励被试能仔细阅读实验材料,事先告诉被试个别句子后面有一道理解题,要求被试认真回答。这种随机设置的理解题,一方面让被试认真阅读,但又并非每道题后面都设置,这种适当题量能让被试减轻阅读的负担,更有助于实验的进行。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基于被试的T检验
记录探测词的反应时和正确率以及目标句的阅读时间。对探测词判断的正确率都在80%以上,没有出现正确率与反应时权衡的现象。删除平均阅读时间在2个标准差之外的极端数据,共删除总数据的2.6%的极端数据。删除反应时间在2个标准差之外的极端数据,占总数据的5.2%。用SPSS11.0进行统计。被试在不同水平下对目标句的阅读时间与对探测词的反应时见表1。
3 实验2
理解不仅仅是在句子层面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对文章涉及的内容建构丰富的情景表征。Cain[10]和Oakhill等人提出阅读水平的一个重要“瓶颈”是在篇章水平。实验1仅仅从句子水平上探讨对两种关系的理解差异。那么在篇章水平中是否存在呢?为此,设计了实验2。实验2的假设是,若在转折关系条件下,对探测词的反应时长于在因果条件下,则说明转折关系理解较难,难以通达。
3.1 方法
3.1.1 被试
被试为华南师范大学本科生38名,男女各半,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无阅读障碍,母语为汉语。
3.1.2 实验设计
实验采用单因素两水平被试内设计。自变量为逻辑关系的两个水平:转折关系和因果关系,因变量为对在这两种关系条件下对探测词的反应时。
3.1.3 材料
实验中的材料为自编材料,邀请了28名大学生对材料进行了因果和转折程度的等级评定。用1到5点计分法,1为程度很低,2为程度较低,3为中等,4为程度较高,5为程度很高。统计后,选取平均分大于3的段落作为实验材料。因果和转折关系的段落各12段,探测词为段落里背景材料的其中一个词语。
材料举例如下:
她在一家纺织工厂里上班,微薄的收入只够维持日常的生计。上有年岁已高的双亲,下有两个待上学的小孩。丈夫又在一起意外中受伤,失去了劳动力,这无疑给这个家庭带来了更大的经济负担。
因果:原本不富裕的日子就过得更紧巴巴了。每天都要精打细算,数着米粒下锅。
转折:但是她仍然大手大脚地花钱,从来都没有为这个家庭的未来着想过。
探测词:负担
12段正式的阅读材料按拉丁方分配分成两组,每组各有6个转折关系和6个因果关系的段落。如同实验1,38名被试一半阅读A1B2的材料,另一组阅读A2B1的材料。除了正式的实验材料外,还有12个填充段落,填充段落的长度与实验材料的基本相同,但不具有上述转折、因果关系特征。填充段落阅读完毕后,也要完成一个探测任务,但是探测词是在填充段落中没有出现过的。
3.1.4 程序
利用移动窗口技术,把篇章的句子逐句呈现在计算机屏幕中央。篇章中一个完整的句子较长,一般由两到三个逗号隔开的句子组成,阅读一个完整的句子需要在几个窗口中完成,所以无法精确计算所考察的句子的阅读时间,故在实验2不以阅读时间作为因变量。其余程序如实验1。被试按照自己的速度阅读在计算机屏幕上的句子,左右手的食指放在键盘的f和j键上。屏幕首先呈现一个红色的注视点,而后出现一个句子,被试读完一句,按空格键呈现下一句,篇章中所有的句子呈现完毕后,将呈现一个持续时间为500 ms的注视点,注视点消失后会出现一个探测词,要求被试又快又准地判断这个词是否在刚才呈现的所有句子中出现过,即整个段落中有无出现。若有,则按f键,无则按j键。“+”出现后,表示出现下一组段落的句子。程序自动记录被试阅读对探测词的反应时。为使被试熟悉程序,在实验正式开始前完成一个练习。填充材料和练习材料的数据不计算。为鼓励被试能仔细阅读实验材料,事先告诉被试个别段落后面有一道理解题,要求被试认真回答。这种随机设置的理解题,一方面让被试认真阅读,但又并非每道题后面都设置,这种适当题量能让被试减轻阅读的负担,更有助于实验的进行。实验材料的探测词都是曾出现的,因此,正确的反应都是f键。填充材料的探测词是没有在材料中出现的,相应的,正确的反应为j键。实验程序并不介绍探测词位置分布是因为探测词一般位于篇章中倒数第二个长句子中,如果事先告诉来访者探测词的位置,则难以避免来访者只重点阅读后面有探测词的句子,这样就违背了认真阅读段落的目的。
3.2 结果与分析
记录探测词的反应时和正确率,对探测词判断的正确率都在80%以上,没有出现正确率与反应时权衡的现象。删除反应时间在2个标准差之外的极端数据,占总数据的2.6%。用SPSS11.0进行统计。被试在不同水平下对探测词的反应时以及阅读时间见表2。
4 讨论
本研究通过两个实验探讨了中文阅读中因果与转折关系的理解差异。实验1在句子层面上探讨了两者的阅读时间及在这两种条件下对探测词的反应时,得出了转折句的阅读时间显著长于对因果句的阅读时间的结果。实验2在篇章层面进行探讨,结果显示,转折条件下探测词的反应时间显著长于因果关系条件下的反应时。实验结果表明了转折关系较因果关系难形成表征。该结果与前人所得的研究结论一致。这一结果可用结构建造理论(Structure Building Framework)的观点来解释。Gernsbacher[8]提出的结构建造模型认为,语言理解的目的是要建构一个连贯的心理表征,包括奠基、映射和转移三个过程。首先,利用最初输入的信息建构一个基础结构,当新输入的信息与原结构较为一致时,就把新信息映射到该结构上,从而使原结构不断发展,当新信息与原结构不一致时,则转而建立一个新的子结构,即为转移。建立新的结构需要认知加工,所以读者减慢了对材料的理解。由于在转折关系中,句子的转折部分的信息与原有信息不一致,所以要建立新的结构,在构建新结构的过程,需要消耗时间,所以在转折关系条件下,阅读时间要长,对探测词的反应时也长。而由于因果关系的信息与原有信息结构一致,只需要在原有结构上不断发展,所以在因果条件下对探测词的反应时较短。
这一结果也可以用Van den Broek[11~12]提出的风景模型来解释。他认为,连贯标准受读者自身因素的影响如期望等的影响,为此,根据Fahnestock[6]对连续性与非连续性的定义,可以这样推断,如果在句子出现的情景是在读者期望下,即属于连续性的句子,那么建立连贯的表征比较容易,在读者的期望之外,对连贯的表征建构较难。因果关系属于连续性关系,是在读者的期望下,所以建构连贯的表征比较容易,而转折关系属于非连续性关系,所以建构表征比较难。
O'Brien[13]的研究证明,当目标行为和背景信息的描述相冲突时,读者阅读目标句的时间会长。这是由于背景痕迹被目标句所激活,当读者试图将目标句信息与激活了的不一致的信息相整合时,他们就体验到阅读的困难,导致难以表征。在本实验2中,因果关系和转折关系条件下的背景材料是一致的,探测词也是来自背景材料。被试阅读完背景材料和相对应的转折或因果关系的句子后,再对背景材料的探测词作出反应。根据他的理论,由于转折关系下的信息与背景材料的存在很大的不一致性,读者要进行整合就比较困难,从而导致对背景材料下的探测词反应时间长。
记忆文本加工理论普遍认为,一旦文本出现矛盾或者读者出现理解困难,都会使连贯中断,此时,读者就有意识地激活相应的背景信息进行整合,维持连贯性。由于篇章中转折关系存在与背景信息的不一致,连贯中断了,要激活相应的背景信息进行整合,消耗了更多的时间,导致在转折关系下的对目标句的阅读时间和探测词反应时延长。
为何在句子层面,在两种关系条件下探测词的反应时没有差异呢?可能的原因是:由于材料中呈现的句子只有一句话,缺乏语境。先前给出的信息并不丰富,与后面构成因果或转折的信息没有构成非常的一致或不一致的关系。并且因句子简短,信息量不大,且在句子呈现完毕500ms后就作出判断。这存在一个可能,句子信息仍然停留在短时记忆阶段,并没有进入长时记忆阶段,不需要消耗额外的认知时间进行信息的整合提取,所以对探测词的反应时没有差异。未来的研究可以在目标句后加入干扰句,确保先前的信息已经进入了长时记忆。
本研究是在实验条件下进行的,缺乏自然的情景,是否能运用眼动技术从而在更自然的情景中探讨逻辑关系的理解过程?另外,因果关系和转折关系的理解差异是否受文章体裁的影响?在说明文、记叙文和议论文中,读者的理解有无差异。不同的主题对这两种关系的理解有无影响?不同专业背景的读者阅读这些关系有无差异?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总的而言,本研究以Gernsbacher提出的结构建造模型为理论基础,探讨了中文阅读中的因果关系、转折关系理解差异的机制,表明了在阅读中,当前后的关系是连续的表征时,读者更容易理解,即结构建造理论中的“映射”。而当不连续与原有信息不相一致时,读者需要更多的时间即“转移”过程来达成理解。
5 结论
在句子水平上,阅读转折句时间显著长于因果句的阅读时间,但在两种条件下对探测词的反应时没有差异;在篇章水平上,转折关系条件对探测词的反应时显著慢于因果关系条件。因此,无论在篇章层面还是句子层面,转折关系的表征难于因果关系的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