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急性脑梗死62例疗效观察论文_牛贯林

(西山煤电集团古交矿区总医院 山西 太原 030200)

【摘要】 目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的效果进行探讨,总结临床经验。方法:选取6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分析,均为我院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间所收治,按照治疗方法的差异性对其进行分组,分别设定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依次采用阿司匹林治疗和联用氯吡格雷治疗,每组31例患者。结果:从治疗总有效率进行对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即(96.77%)>(70.96%),数据差异比较大,(P<0.05);从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变化情况、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进行对比,治疗前,两组数据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比较大,(P<0.05)。结论:为了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建议临床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应采用联合方法进行治疗,即:阿司匹林+氯吡格雷。

【关键词】 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急性脑梗死

【中图分类号】R741.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34-0176-02

以发病急、病情复杂、病死率高为主要特征的急性脑梗死,属于临床常见病种,通常主要是由于供应脑部血液的动脉出现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使得血管狭窄甚至闭塞所致。病情发生时,患者以肢体麻木无力、言语障碍、头晕等为主要表现,如果延误治疗可引起偏瘫、失语等,严重者会引发呼吸循环等疾病,随时威胁生命安全。因为该病各个年龄段均可能发生,且多数患者在几分钟内就能达到病情的高峰期,所以,常规单一治疗方式,已经不能有效控制病情[1]。实验选取6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其中采用联合方法(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在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及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方面占有较大的优越性,现将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1年内(2015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共62例进行分析,入院时,均依据临床表现,头颅CT检查、头颅磁共振扫描等检查确诊为急性脑梗死,且患者及其家属均对本组实验知情,并签署同意书;排除严重心、肝、肾并发症者,血液系统疾病者等。将其按照治疗方法的差异性进行分组,对照组31例患者中,女性和男性分别占:10例、21例,患者最小年龄为46岁,最大年龄为79岁,平均(63.51±2.34)岁,NIHSS评分在5~20分之间;观察组31例患者中,女性和男性分别占:12例、19例,患者最小年龄为44岁,最大年龄为82岁,平均(64.28±2.92)岁,NIHSS评分在5~20分之间。

1.2 方法

1.2.1对照组 该组的每位患者采用拜阿司匹林进行治疗,用法:每次100mg,每天1次,5天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2]。

1.2.2观察组 该组的每位患者均采用拜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进行治疗,其中阿司匹林用法同上,氯吡格雷用法:每次75mg,每天1次,5天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3]。

1.3 观察指标

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情况、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治疗总有效率。详细记录相关数据并比较,以此评估治疗方案。

1.4 疗效评判标准

对所有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进行分析,具体划分为四个等级:基本痊愈:患者NIHS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减少在90%以上,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体征恢复正常;显著进步: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显著改善,体征基本恢复正常,NIHS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减少在46%~89%之间;进步:患者NIHSS评分减少在18%~45%之间,临床症状及体征与治疗前相比,有所改善;无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无任何变化或加重,NIHSS评分减少18%以下。

1.5 统计学分析

应用专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分析实验涉及到的数据信息,计量资料描述过程中用t检验,计数资料描述过程中用χ2检验,依次用均数加减和百分比进行表示,数据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 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进行比较

观察对比发现: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无明显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数据组间差异明显,t检验,证明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见下表1。

表1 治疗前后两组临床指标对比 (x-±s)

3.讨论

研究表明:急性脑梗死的发病机制相当复杂,常因血液、血管、血液动力学异常,导致大脑动脉狭窄或堵塞[4]。由于直接影响患者的脑神经功能,极易导致运动障碍、语言障碍、意识障碍出现,如果治疗不及时,将会对后期生活质量造成严重不利影响。目前,临床对此类病群治疗时,重点强调保护脑组织和脑神经细胞,在此基础上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提高治疗总有效率。

阿司匹林具有镇痛、抗炎、抗血小板聚集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药物进入人体后,可迅速起效,有效防止脑部血管堵塞。但有文献研究证实: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单纯应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时,虽然能够取得一定的疗效,但在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方面的效果并不理想[5]。氯吡格雷是血小板聚集抑制剂的一种,药物机制表现在:短时间内有效抑制纤维蛋白原和黏蛋白受体的结合,抑制血小板聚集,并且在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结合实验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的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且以96.77%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96%。数据说明: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大于单纯阿司匹林的治疗效果,联合方案可作为一种理想治疗方案,在临床有进一步推广的价值。

综上,为了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建议临床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联合方法进行治疗,即阿司匹林+氯吡格雷。

【参考文献】

[1]刘福英.急性脑梗死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临床效果[J].医药前沿,2016,6(08):97-98.

[2]陈金金.急性脑梗死运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联合治疗的观察[J].今日健康,2016,15(04):150-152.

[3]庞越.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08(13):114-115.

[4]杨秋立.氯吡格雷联用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效果分析[J].医药卫生,2016,12(05):140-140.

[5]刘德翠.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梗塞的疗效分析[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01(10):16-16.

论文作者:牛贯林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12月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8

标签:;  ;  ;  ;  ;  ;  ;  ;  

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急性脑梗死62例疗效观察论文_牛贯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