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基于核心素养的研究论文_朱晓珊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基于核心素养的研究论文_朱晓珊

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区新江中心小学 361026

摘 要:小学数学中的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小学数学要适应国家的教学改革,关注核心素养,在实际教学中灵活运用。

关键词:核心素养 小学数学 计算教学

计算能力的高低就是组成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部分,使小学生的数学能力得到提高是数学教学工作最为重要的一项工作。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计算教学是学好数学的基础。锻炼学生的计算能力一个重要的部分就是课堂教学中的计算。因此,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的核心素养,不但适应了社会的要求,并且也符合教学的要求。

一、关于核心素质的小学计算教学的价值取向

1.算理和算法: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核心内容。

在小学的初级阶段学生已经基本了解了有关的基本的数字和运算,到了小学高年级计算的程度也往更深层次的迈进,计算上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平。计算能力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基础知识的掌握,计算是贯彻小学整个教学阶段的必备技能,为以后能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有一个很好的铺垫。所以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教授的不仅是如何计算以及运用怎样的计算法则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交给学生一个运算思路的问题培养学生的运算思维,锻炼他们的运算能力。正是这样要求的核心素养,老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应注意课堂活动的丰富多彩、课堂形式的多样性有助于知识点的讲解,在讲解问题时不单单是要讲解这个问题还要对问题进行拓展讲解,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这其中蕴含的知识点。

例如在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12×23,在没教之前,很多孩子都会,那么基于这样的起点,我们应该教会孩子什么?让孩子明白竖式计算的每个数表示的是什么?让孩子结合点子图圈一圈画一画,相应的数对应的是哪些点子,这才是计算教学的重中之重!在之后的学习过程中,孩子们才能学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做题速度明显提上去。学生只有了解了普遍存在的计算中的算理,在计算技巧的使用上会更加灵活自如,计算的步骤会更加地明确,在做题的过程中找到适合自己的解题思路。

2.会算和用算:小学数学计算的根本要求。

学生在学习知识的时候会面临着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就是学生清楚明白了知识。

第二个阶段就是学生对知识的一个消化吸收的过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个过程就是教师讲解知识的过程,对知识进行条分缕析的过程,在这个阶段学生会系统地学习到有关的计算技巧和计算原理。

第三个阶段就是理论应用于实际的过程,把学到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

二、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核心素养目标设计

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学生素质的提高也需要数学知识的渗透,这个也是核心素养的目标要求。这样就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发现数学知识点和实际生活的联系,通过实际生活渗透知识点,这样数学教学也不会枯燥。

例如“两位数加两位数”,枯燥的计算课,以学生实际材料作为数学学习的情景,通过春游前的准备、乘车到游乐园游玩等一系列环节,把整堂课自然地串成一个生活情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从学生们在课堂上兴趣盎然、积极投入的表现看出,他们是那么喜欢这样的课堂。可见,创设问题情景是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手段。学生都很高兴,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进行小组讨论,增加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课堂与生活相连接,这样的教育方式既还原了生活场景,又锻炼了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看到运算就在实际生活中,深刻地认识到了算理和算法的作用,引导学生深入学习。从生活出发去讲解知识,理论联系实践让学生学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学生的计算水平明显提高。

三、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核心素养过程设计

要想使核心素养在数学教学上得到很好的应用必然会遇到诸多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们进行不断的努力,努力地研究适合的教学方法,使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核心素养相结合。小学生阶段,小学生对外界充满了好奇,思维活跃,喜欢新鲜的事物,容易被一些新奇的事物吸引,所以好动,学习效率低下。因此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就要依据学生的特点,设计课堂时不要沉闷没有生气,体现出活泼生动的特点来。

例如,在教学“能被7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教师改变了教学方法,让学生作为“小老师”向老师进行提问,进行快问快答的游戏,并对学生们说:“随便你们说出一个数字,我都能快速判断它是否能被7整除。”,开始的时候学生都不相信老师说的话,随着学生提出的数字越来越多,他们对老师越来越感到惊奇,都忍不住问道:“老师,你是怎么做到的啊?”由于学生迫切的想法,想要知道老师是怎么做到的,这时老师就可以利用学生强烈的好奇心进行之后的课堂教学,使他们用最短的时间掌握能够被7整除的数的特征,并在快问快答的游戏模式学习中巩固了学习效果。这样的讲课方式,丰富了课堂内容,营造了课堂学习氛围,学生学习兴趣被调动,有利于巩固教学。

四、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核心素养评价设计

传统的教学过于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根据成绩分为好学生差学生,对于教师的评价也是基于学生的成绩评定。评价的方式过于单一。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不是把学生培养成只知道考高分的机器,通过学到的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所以,核心素养要求的就是把教育偏离的轨道扳正,回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使学生不仅会学习,还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以后进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结束语

核心素养在课堂上的良好应用任重道远,需要教育工作者适应改革发展的要求,把核心素养贯彻落实到教学的课堂上,使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提高,为教育的发展出力。

参考文献

[1]李星云 论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构建——基于PISA2012的视角[J],(5)。

[2]蓝艺明 小学计算教学价值取向的变化与对策[J].教育导刊(上半月)。

[3]蓝艺明 从知识习得的维度探析小学计算教学[J].课程教学研究,2016,(8)。

论文作者:朱晓珊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8年7月总第27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9

标签:;  ;  ;  ;  ;  ;  ;  ;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基于核心素养的研究论文_朱晓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