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误伤临床分析论文_汪波

51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误伤临床分析论文_汪波

(江苏省盱眙县第二人民医院普外科 江苏 盱眙 211751)

【摘要】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误伤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在我院2005年1月~2015年12月912例LC的临床资料中,发生51例误伤,分析误伤原因。结果:胆管误伤26例、血管误伤19例、胃误伤1例、肠系膜误伤4例,小肠误伤1例。结论:术者责任心不强、操作不规范、 经验不足、未严格控制好手术适应症、胆囊三角区致密粘连、解剖不清等是造成误伤的重要原因;根据术者实际能力掌握好适应症、严格规范操作是防止误伤的重要方法,LC困难时及时中转开腹手术,可以明显减少误伤。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误伤

【中图分类号】R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5-0173-02

本人对2005年1月~2015年12月共912例LC进行统计分析,共出现误伤的病例有51例。发现手术者责任心不强、操作不规范、经验不足、未严格控制好手术适应症、胆囊三角区致密粘连、解剖不清等是造成误伤的重要原因;术者进行腹腔镜手术之初,误伤率并不高,中转率较高,随着一定经验的积累,自认为技术成熟了,适应症也逐步放宽了,贪图虚名追求缩短手术时间而不规范操作,误伤率随之增加,后期,操作者吸取了教训,控制好适应症并规范操作,误伤率明显下降,现总结我们的临床经验如下。

1.临床资料

胆管误伤26例:2例为胆囊息肉,18例为结石性胆囊炎,其中8例为急性发作,10例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病例中有3例发作超过72小时,慢性胆囊炎病例中有7例为萎缩性胆囊炎;26例中,有腹部手术史11例。胆管误伤为肝脏胆囊床上浅表分支胆管(右肝3级胆管)19例、发自右肝1级胆管的副肝管1例、肝总管误伤5例、胆总管横断伤1例。考虑分支胆管误伤为自胆囊床剥除胆囊时太靠近肝脏,电凝误伤了浅表三级胆管;副肝管误伤是在LC中未能发现副肝管,将其与周围组织一起被电凝;肝总管误伤均为力求彻底止血电凝热效应误伤胆管壁,被热效应误伤管壁在72小时左右脱落形成胆漏,引起腹痛而被发现;1例胆总管误伤为横断伤,是胆总管清晰可见,被初操作者将其误认为胆囊管。胆总管被横断后未能及时发现,在术后20小时因腹痛和黄疸被再手术发现;其余25例均在术后72小时左右因突发腹痛被再手术发现。处理:分支胆管误伤行腹腔镜下分支胆管远、近端缝合术加腹腔引流术,术后48小时拔管;副肝管误伤行腹腔镜下副肝管钛夹夹闭加腹腔引流术,术后48小时拔管;肝总管热效应误伤行腹腔镜下肝总管“T”管引流术加腹腔引流术,术后2~4天拔除腹腔引流管、3个月拔除T管;1例胆总管横断伤,开腹行胆肠吻合术加腹腔引流术,术后5天拔除腹腔引流管。

血管误伤19例:胆囊动脉误伤18例、门静脉损伤1例,均在术中被发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胆囊动脉误伤者,有15例为胆囊炎急性发作,3例为萎缩性胆囊炎,出血胆囊动脉残端腹腔镜下难以分离出,考虑为未靠近胆囊分离胆囊动脉,加之炎性水肿明显,离断胆囊动脉后近端残留过短,难以游离出残端,担心电凝会热效应误伤胆管壁均中转开腹处理,术者左手拇指和食指夹住肝十二指肠韧带,控制肝固有动脉控制出血后,仔细寻找胆囊动脉残端予以结扎;1例门静脉误伤病例,为胆囊炎急性发作,分离Calot三角时出血,予以钛夹夹闭无效,予以电凝止血,仍然无效,出血更明显,未用纱布压迫临时控制出血,而用分离钳盲目夹住肝十二指肠韧带控制出血,待中转进腹后发现为门静脉误伤,予以人造血管修补,由于出血量大、输血多,出现DIC,经抢救无效而死亡。

胃误伤1例:患者为阑尾穿孔手术后,原切口在右侧中下经腹直肌切口,脐孔插入气腹针建成气腹,自剑突下插入穿刺戳卡时因胃与腹壁粘连难以进入,换方向重新置入,分离粘连后见胃前壁被戳卡误伤,出血,未见胃内容物流出,在腹腔镜下予以缝合,在LC后,留置引流管7天未见胃漏予以拔管。

肠系膜误伤4例,小肠误伤1例:此5例均为脐孔直接插入戳卡(非自动回缩戳卡)以后发生,在探查时被发现,1例小肠误伤者见小肠壁有一约0.3cm大小穿孔,行腹腔镜下肠修补术加腹腔引流术,留置引流管48小时拔除,1例肠系膜误伤见有一1cm大小裂伤,有渗血,腹腔镜下缝合之,另一例因伤口小,未见出血,未予处理。

2.结果

51例意外误伤病人,45例在腹腔镜下手术处理,6例中转进腹,死亡1例,治愈50例,存活16例经随访1~10年,恢复良好。

3.讨论

意外误伤是LC手术难免会遇到的,其中胆管和血管误伤是LC手术常见并发症。吴青松等[1]归纳了国内102篇文献,共报道LC手术189 236例,分析认为胆管损伤发生比例为0.5%~1%。随着腹腔镜手术在各级医院逐步推广,技术日益成熟,国内外学者、专家为腹腔镜规范化诊疗,提出了很多建议,但普遍认为,避免的关键是以预防为主。

3.1 LC手术引起胆管误伤的因素

(1)胆道解剖因素:由于副肝管出现率高(6%~20%),其误伤在LC手术中最常见,其中95%发自Calot三角区的右肝管,通常变异有3种:经Calot三角入肝总管(5.3%);入胆总管(0.2%);直接入胆囊管(2.9%)。另外,副肝管较细、胆囊管过短并呈漏斗型几乎直接连于胆总管上、胆总管偏细(<0.4cm)、肝门处脂肪组织过多,也都是手术特别是LC手术中容易出现胆管误伤的危险因素[2]。

(2)疾病因素:胆囊、腹腔炎症以及手术后严重粘连,特别是Calot三角区的纤维增生性粘连、急性炎症水肿、术中出血、结石在Hartmann袋内嵌顿、Mirizzi综合征等。

(3)技术因素:初学者经验不足,操作不熟练,对危险因素认识不足,思想麻痹,稍熟练后就盲目自信。

(4)适应症把控不严:在不是很熟练时就盲目放宽手术适应症,急性炎症期组织水肿明显,手术易致出血;慢性萎缩性胆囊炎组织较硬,分离困难,胆管和血管常因组织粘连牵拉移位,较易引起误伤。

(5)操作不规范:在出血时,为止血电凝或钳夹易误伤胆管和血管,特别是在Calot三角区浆膜层未充分打开情况下盲目分离钳夹深部组织;为求速度快,不按照规范操作,减少操作步骤,易引起误伤和漏诊。

3.2 预防

Troidl[3]建议:使用30°腹腔镜可以提供良好视觉;少用电凝或者电凝时远离肝脏、胆管等重要结构,既可以降低肝总管热损伤发生率,又可以分离出细小的副肝管;近胆囊解剖Calot三角,即在胆囊壶腹- 胆囊管交界处分离,尽可能避免在胆囊管和胆总管交界处分离。方驰华等[4]提出三管一孔一脏器的充分显露标准,否则中转。笔者做法是:术中常规从胆囊管下缘近胆囊打开Calot三角区浆膜层,将前后浆膜层全部切开,再解剖Calot三角区结构,充分显露胆囊管、胆总管、肝总管、胆囊动脉,尽量少使用电凝,若组织水肿明显,结扎胆囊管和胆囊动脉时尽量用慕丝线,少用钛夹,以防施夹时因力量过大产生切割,对担心会出现胆漏者留置引流管;解剖不清及时中转进腹;术后严密观察。

【参考文献】

[1]吴青松,刘吉佳,谢文彪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管损伤的现状分析[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05,11:207-209.

[2]朱定荣.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损伤6例临床分析[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0,16:33-34.

[3] Troidl H. Disasters of endoscop ic surgery and how to avoid them: error analysis. World J Surg,1999,23:846-855.

[4]方驰华,朱明德.重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管损伤[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6,6(10):727-729.

论文作者:汪波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12月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4

标签:;  ;  ;  ;  ;  ;  ;  ;  

51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误伤临床分析论文_汪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