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安全隐患不仅威胁建筑施工安全与质量,同时对施工人员乃至整个施工企业都造成严重的影响。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每年建筑安全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数以亿计,而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更是无法估量。因此,必须及时跟进安全技术,配备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基于此,对建筑施工安全技术以及防护措施的研究意义显著。文中对建筑施工安全技术与防护措施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技术;防护措施
1导言
安全管理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关键的内容,属于系统性管理工作。施工安全不仅关系到建筑施工能否顺利进行,同时还关系到施工人员、周边人群的安全。因此,为了保证施工安全,必须采取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采用安全技术,做好预防性防护。
2建筑施工安全技术与防护措施的重要意义
通过建筑施工安全技术与防护措施的落实,能够预防和减少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几率,提高施工人员安全生产技术水平,增强施工人员安全生产意识,确保施工人员自身安全健康,提供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提高生产效率,创造企业安全生产价值,丰富安全文化知识,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加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实现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另外,通过安全技术及防护措施,能够提升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让施工人员提升自我素质,帮助施工人员树立安全意识,及时的发现安全隐患,保护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3现阶段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3.1安全管理模式不够合理
目前,很多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模式依旧采取粗放式管理,同时管理机制也不够完善。例如,一些施工企业为了能够中标,往往将价格压得越来越低,尽管能够中标,但必然会减少在安全施工方面的投入,导致施工安全无法得到保障,更容易引发安全事故。同时,在具体施工中,有些施工单位一味的赶进度,导致施工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滋生安全隐患。
3.2安全意识较差
很多施工企业往往忽视了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同时也没有依照安全需求采取安全防护,没有制定安全应急预案。一旦发生意外,就会导致施工管理人员无法有效的做好撤离工作,导致严重的安全损失出现。同时,很多施工人员安全意识相对薄弱,即使发现了安全隐患,也往往心存侥幸,没有及时的上报给有关人员,导致安全事故发生。
3.3建筑施工管理人员没有落实建筑施工全过程中的安全检查工作
没有针对施工过程中事故易发点加强安全检查与安全防范,也没有设置旁站式监控,导致整个施工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存在很多安全隐患无法得到有效的处理,往往是到验收时才发现问题的存在,那时候再进行补救,不仅增加安全成本,还会导致更多无法挽回的损失。另一方面,施工管理人员往往都是事后控制安全管理与控制,当出现重大的安全事故或问题才开始重视安全管理工作,这种“亡羊补牢”的做法不科学,只会带来更大的损失。
4建筑施工安全技术与防护措施
4.1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教育培训体系,做好安全检查工作
施工单位主要负责人依法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施工单位的项目负责人对建设工程项目的安全施工负责,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确保安全生产费用的有效使用。施工单位应当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2做好施工组织设计工作,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合理组织施工安全作业
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是建筑工程前期的主要内容之一,是指导全局、统筹规划建筑工程施工活动全过程的组织、技术、经济文件,是施工生产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保证各项建设项目顺利地连续施工并从而多、快、好、省的完成施工安全生产任务的前提。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编制安全技术措施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方案,对于基坑支护与降水工程、土方开挖工程、模板工程、起重吊装工程、脚手架工程、拆除、爆破工程及其他达到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要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附具安全验算结果,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后实施,由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现场监督。
合理组织施工作业,做好施工平面布置。施工现场要合理组织施工作业面,避免出现相互干扰;合理组织作业人员,合理编制作业面的工种、技术等级;合理安排作业流水线,避免危险交叉作业等。做到既安全文明,又合理使用平面和空间。
4.3坚持预防性试验开展的常态化,做好机械设备的保养维护工作
所谓预防性试验,主要是对建筑施工现场所需的各种机械设备、施工器具以及原材料等,在应用于建筑施工之前或施工中进行的绝缘性能和机械强度等方面的试验,是有效预防带病设备和不合格原材料在建筑施工中应用的主要措施之一,因此必须坚持预防性试验开展的常态化。为确保建筑施工中各机械设备使用的安全高效性,必须对各种机械设备进行定期保养和维护检修工作,确保其性能始终处于最佳状态,从根本上保障机械设备程控人员自身的安全。此外,除加强建筑施工机械设备的维护和保养以及维修外,还应及时淘汰落后的高耗能的建筑施工机械设备,尽可能的选用环保节能的新型机械设备来替代,并在进入施工现场之前做好各方面的性能检测与试验,建立资料档案,选派专业人员进行科学规范的维护和保养以及维修,做到有据可查,有理可依。
4.4严格按照现行建筑施工现场安全规范标准搭建临时性的建筑物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搭建各种临时性的建筑物的不可或缺的,因而在搭建这些建筑物时应与施工作业分开设置,并在一定的安全距离之外。比如建筑施工现场的办公与生活区,就应与施工作业进行分开设置,在确保安全距离的同时还应确保办公与生活区域的安全性,对于员工的生活和饮食区还应与国家相关卫生标准相符,严禁在在建建筑物内搭建临时性的员工宿舍,且施工现场采用的活动板房的相关材料必须具有合格的质量。此外,施工企业还应严格按照我国法律法规,对施工现场产生的噪音、废气、粉尘、固体等采取隔离防护措施,并尽可能的避免在夜间作业施工,若工期紧张则更应采取更加专业的防护措施将其给人们群众生活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
4.5严格实行安全考核制度
建立安全考核制度的目的在于提升施工人员安全意识,保证施工安全与质量。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必须建立完善的安全考核制度,同时保证制度的落实,配合有效的奖罚制度,推动文明施工工地建设。另外,企业必须在安全设施方面加大投入,全面落实安全防护,做好对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的防护预防工作,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巡视、整改等一系列安全工作。
5结束语
总之,近年来建筑工程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同时也给建筑施工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安全技术与防护措施是保证建筑施工安全的重要途径,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必须对建筑施工人员进行严格的培训与考核,提升其安全意识,同时制定有效的安全责任制度,保证各项制度的落实,提升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崔伟强.浅谈建筑工程基坑开挖及防护技术措施[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12(8):102~104.
[2]张会民.浅谈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与技术[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23(2):71~73.
[3]程飞.浅谈影响建筑施工安全因素以及相应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5,23(8):74~76.
[4]任宏.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管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5.
[5]杨文柱.建筑安全工程[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
论文作者:赵珂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3
标签:建筑论文; 措施论文; 施工安全论文; 作业论文; 安全生产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防护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