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眼科医院 山西 太原 030002)
【摘要】目的:观察氯吡格雷联合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以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5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门诊收治时间平均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辛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氯吡格雷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血脂指标及C反应蛋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给予氯吡格雷联合辛伐他汀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氯吡格雷;辛伐他汀;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09-0232-02
不稳定型心绞痛属于急性冠脉综合征,该病发病急,病情发展快,极易诱发心肌梗死或突发性猝死,危及患者生命。因此,早期诊治及预防尤为重要。本文选取15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氯吡格雷联合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现详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6年7月—2017年7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15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收治时间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75例。其中对照组男46例,女29例;平均年龄(52.5±6.5)岁;平均病程(4.5±2.0)年;观察组男47例,女28例;平均年龄(55.3±6.0)岁;平均病程(4.2±2.5)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相差较小(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经检查确诊为不稳定型心绞痛;且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排除严重肝肾损伤者;急性心肌梗死者;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者等。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硝酸酯类、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低分子肝素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辛伐他汀片治疗,每天一次,每次10mg,睡前口服。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辛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辛伐他汀用法及用量同对照组,氯吡格雷片每天一次,每次75mg,早晨口服。两组均用药2个月,观察患者临床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
观察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血脂、C反应蛋白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疗效评定:显效:心绞痛症状消失、心电图显示正常、心绞痛分级改善超过2级;有效:心绞痛症状改善、心电图基本恢复正常、心绞痛分级改善1级;无效:心绞痛症状、心电图检查结果及心绞痛分级较治疗前均未改善。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两组患者所得数据均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采用百分率表示,卡方检验;血脂及C反应蛋白指标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t检验;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采用P<0.05表示。
2.结果
2.1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
对照组75例患者,显效28,有效35,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84%。观察组75例患者,显效40,有效29,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2%。两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
2.2 两组血脂及C反应蛋白指标比较
对照组治疗前TC、LDL-C及C反应蛋白分别为:(6.2±0.7)mmol/L、(3.3±0.8)mmol/L、(13.5±1.3)mg/L;治疗后TC、LDL-C及C反应蛋白分别为:(5.7±0.6)mmol/L、(3.0±0.8)mmol/L、(6.8±1.2)mg/L。观察组治疗前TC、LDL-C及C反应蛋白分别为:(6.1±0.8)mmol/L、(3.4±0.7)mmol/L、(13.6±1.2)mg/L;治疗后TC、LDL-C及C反应蛋白分别为:(5.0±0.5)mmol/L、(2.6±0.8)mmol/L、(4.0±0.9)mg/L。治疗前两组血脂及C反应蛋白指标相差不大(P>0.05),治疗后两组血脂及C反应蛋白指标均有改善,且观察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2.3 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对照组75例患者用药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观察组75例患者,出现1例恶心呕吐,不良反应发生率1.3%。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心内科常见的一种疾病,其病理变化是动脉粥样斑块破裂,并形成血栓。若不及时有效的控制病情发展,则会导致患者心肌梗死、猝死等。以往临床针对不稳定型心绞痛常给予硝酸酯类、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低分子肝素等常规治疗来改善患者冠脉痉挛症状,及时溶栓处理,虽有一定的临床效果,但仅可作为短期窗口期用药手段,后期仍存在较高动脉粥样斑块破裂的危险。
辛伐他汀对肝细胞中胆固醇的形成有抑制作用,可调节脂质代谢,控制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同时降低血浆中C反应蛋白浓度,对斑块炎性反应有一定的抑制作用[1]。氯吡格雷可抑制血小板的受体结合、刺激血小板腺苷环化酶、抑制血小板聚集[2-3]。因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脂类代谢失衡,血脂水平较高,故可与降血脂类药物连用,预防斑块形成和心绞痛发生。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血脂及C反应蛋白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知,氯吡格雷联合辛伐他汀,可抑制血栓形成,改善脂质代谢,并预防动脉粥样硬化,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朱圆圆.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3,11(11):96-97.
[2]于亮亮.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30):132-133.
[3]章莹,刘洁云.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与安全性[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7,(11):1489-1490+1493.
论文作者:赵健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3月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9
标签:心绞痛论文; 辛伐他汀论文; 不稳论文; 患者论文; 两组论文; 对照组论文; 格雷论文; 《医药前沿》2018年3月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