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镜技术监视下治疗内踝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_陈吉

南京市浦口医院骨科 210031

摘要:目的:分析关节镜技术监视下治疗内踝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接诊的内踝骨折120例,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研究组患者采用关节镜技术辅助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复位内固定方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结果:研究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3%,对照组为28.3%,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统计学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为85%,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技术辅助治疗内踝骨折效果高于传统切开复位手术,可降低术后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关节镜;切开复位;内踝骨折

踝关节的关节间隙小需要特殊器械处理,相对膝关节镜,踝关节镜的临床应用相对较少。踝关节镜技术早期多用于踝关节的检查、取出游离体以及清理关节[1]。随着关节镜技术的发展,踝关节镜手术的适应证逐渐拓宽。为进一步观察关节镜技术下内踝骨折的临床效果,本文选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接诊的内踝骨折患者120例,对其使用不同治疗方法,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7年2月接诊的内踝骨折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研究组男性35例,女性25例,年龄20~65岁,平均年龄(42.1±3.8)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27例、运动损伤22例、跌伤11例。对照组男性36例,女性24例,年龄20~66岁,平均年龄(43.2±3.9)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26例、运动损伤24例、跌伤10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患者取仰卧位,患肢外旋,分开双足,使伤侧内踝向上。充分暴露切口后,沿内踝前侧做一长约4~5cm的弧形切口,下行向后绕过内踝远端。注意保护大隐静脉及隐神经。分开皮瓣后暴露骨折位置。然后用巾钳夹住骨折块牵引,露出关节腔,将腔内血肿和碎骨屑清理干净,检查骨折端有无软组织嵌入,若有嵌入应先分离取出。复位时,由助手牵引,医师用巾钳夹住骨折块复位,同时纵向夹住骨折两端保持复位。使用螺钉固定较大的骨块,小骨折块可采用克氏针内固定,在骨折块钻一孔,与胫骨纵轴成45°角,斜向对侧钻孔并打入螺钉。研究组患者采用关节镜技术辅助治疗:所有患者进行硬膜外麻醉。于前外侧及前内侧入路,使用30°2.7mm的踝关节镜及小关节器械。先清理关节内的淤血,由外向内逐层检查踝关节,将游离的骨折碎片和脱落的软骨清理干净,然后自踝尖将内踝骨折块推移至外上方,通过关节镜观察分离骨折端复位,保持关节面的平整,使用克氏针自内踝尖进入骨折近端。若有内固定误入关节腔的情况,应调整克氏针的方向重新固定;若骨折仍有少许分离,可使用AO螺钉进行加压固定,术后用弹力绷带包扎,使用石膏托固定。护理人员在早期可指导踝、趾关节进行功能锻炼。

1.3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n,%)与计量资料(`x±s);{采用SPSS16.0系统软件统计分析资料;其中计量资料用(`x±s)表示,并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治疗对比 研究组患者复位优良58例,未见不愈合及关节面不平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3%,对照组患者复位优良者43例,不愈合2例,关节面不平及其他15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8.3%。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踝关节骨折的治疗目的是帮助患者恢复其功能,同时避免后期发生创伤性关节炎[2]。踝关节的诊断依据主要是患者的症状体征及X线检查结果。X线是诊断踝关节骨折的重要依据,CT对复杂踝关节骨折有较好效果,尤其是CT三维重建,可以提供骨折端移位及关节面塌陷情况,有利于医师进行术前评估,改善手术方案,提高利复位的成功率[3]。踝关节骨折治疗的最佳时间是伤后6h~2d,踝关节软组织肿胀不明显,关节内滑膜肿胀轻,视野清楚,骨折容易闭合复位,为了减少踝关节出血肿胀,手术前可以使用冰敷及外固定[4]。内固定前关节间隙较大,镜下观察比较方便,完成内固定对,关节比较稳定,探查难度较大,所以在手术时应该注意,尽量在内固定完成前处理好关节软骨损伤。通常情况下,前外侧入路及前内侧入路可以满足常规手术需求,如果需要进行内固定,可以增加后外侧入路,拓宽镜下观察的范围[5]。

踝关节骨折伴软骨损伤是内踝骨折的重点内容。造成内踝骨折多为外界间接暴力所致,韧带附着点撕脱骨折,或者距骨与胫骨撞击,不同的暴力程度遭造成胫骨关节面损伤的程度也不同,暴力强度的会造成内外踝或后踝骨折,暴力强度不足以造成骨折就会引发关节软骨损伤[6]。关节软骨损伤是形成关节炎的主要因素,为了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应重视软骨损伤的治疗。X线片对于关节软骨损伤的判断帮助较小,而术中关节镜可以发现大部分的软骨损伤,并进行治疗,从而降低关节炎的发生率。根据本次研究结果可见,研究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3%,对照组为28.3%,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统计学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为85%,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明关节镜在内踝骨折治疗中的作用。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内踝骨折手术中使用30°广角2.7mm镜头具有一定优势,尽管其视野比4.0mm镜头小,但是足够观察内踝的骨折情况,其优点是体积小,方便在关节腔内操作,无需牵引踝关节,还可以通过镜鞘进水,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不断折断镜头。

综上所述,关节镜技术辅助治疗内踝骨折效果高于传统切开复位手术,可降低术后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胡丹,郝跃峰,司卫兵等.关节镜技术监视下治疗内踝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J].临床外科杂志,2016,24(9):693-695.

[2] 谢杰,黄彰,熊高鑫等.关节镜监视下治疗内踝骨折[J].实用医学杂志,2011,27(22):4110-4112.

[3] 汪国栋,孟乘飞,陈磊等.改良关节镜前内侧入路有限切开内固定治疗内踝移位骨折[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5,17(6):539-540.

[4] 冯仕明,王爱国,张在轶等.全踝关节镜技术治疗Tillaux-Chaput骨折的疗效分析[J].中华创伤杂志,2016,32(12):1080-1084.

[5] 张勇,朱明生,杨林等.踝关节镜在踝关节骨折治疗中的价值[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2,12(9):822-824.

[6] 刘子桃,江涛,陈善创等.关节镜辅助下空心钉内固定治疗伴后踝骨折的踝关节骨折[J].创伤外科杂志,2016,18(8):475-478.

论文作者:陈吉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7

标签:;  ;  ;  ;  ;  ;  ;  ;  

关节镜技术监视下治疗内踝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_陈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