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优化探究活动的策略研究论文_陈秋忠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优化探究活动的策略研究论文_陈秋忠

陈秋忠(福州市永南中学 福建 福州 350018)

摘要:优化探究活动是激活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有效途径,需要我们每一位道德与法治教师在实践中及时地更新教育观念,不断反思、不断探索,从而促使探究活动在提高道德与法治课的教育教学效果上发挥更大的作用。本文就如何优化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探究活动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探究活动;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 (2019)12-051-01

改善课堂教学结构,优化探究性活动,使学生在深入体验情感的过程中获取知识,这是新课程所倡导的理念,也是当前教学改革要关注的课题。因此,一堂道德与法治课的成功与否往往取决于教师能否引导学生合理有效地开展探究活动。可在很多情况下,老师预期的设想往往与课堂实际的生成有着较大的差距,这就促使我们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优化探究活动,以进一步激活道德与法治课堂,让广大学生都能从中受益。

一、精心设计,把握探究活动安排的量

探究活动的设置与开展是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知识学习、智力的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而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探究活动的设计,增加学生的参与,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领悟知识,这是合理的,也是必要的。

但在具体的实践行为中,却出现了异样的状况:有的教师把整节课变成了“问题”课,从开始导入到最后结束,都是通过学生的讨论与探究来完成,使学生疲于应付;有的教师在短短的一节课里,安排过多的教学活动,如一会儿讨论,一会儿表演,一会儿又合唱等等,把课堂搞得象集市一般,纯粹是“为活动而活动”。类似这样的的活动,是与“以促进学生发展”的指导思想是相背离的,也就根本谈不上真正的兴趣和积极性。相反,却极有可能使该探究的地方没充分展开,没必要花大力气的地方却大做文章。一节课下来,让大家明显感受到安排学生探究活动的量真是太多了,可其教学效果却只是适得其反。

因此,一堂课中探究活动的安排必须是适量的,不应求多求杂,也不应该只注重起外在表现形式,更多的应注重其内在本质。要根据教材的结构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有所取舍,精心设计好相关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充分根据相关知识,使探究活动在有限的时间内发挥最大的作用。

二、准确选择,突出探究活动的点

探究活动的设置要有一定的切入点,要让每一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思考和行动。探究的内容可包括对课堂上的某一个教学点进行自由交流;对某一专题进行专门研讨;对某一活动进行深刻感悟;对某一试题解答的关键点进行激烈讨论;对某一段话、思维的敏感点进行思维碰撞等等。可是,要注意不要不切实际,让探究活动“泛滥成灾”。既不要用“高难度”题目吓唬人,也不要用“小儿科”糊弄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要通过一定的学生熟悉又感兴趣的情景材料,设置具有探究性的问题,鼓励学生小组合作、互相弥补,完成探究活动。

这就要求探究活动的点的选择必须准确合理,并且要适时适度。一般说来,在一节课中选择一到两个点作为探究设置点比较恰当,落脚处往往在教材的重难点处或道德情感教育敏感处。这既能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活跃气氛,又能激发学生思维和价值冲突,取得较为理想的教育效果。

如在“爱在家人间”教学中,探究活动的设置点应该重点放在“沟通传递爱”这部分内容上,这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因此值得探究,而“爱的碰撞”又易形成相对立的正反两面观点,所以可以探究,即通过学生分组合作讨论,利用激烈的辩论、相应的情景再现等来完成,充分展示探究活动给课堂带来的魅力。

因此,要保证探究活动的实际功效,教师必须充分理解每一部分教材的知识内涵与基本思想,把握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积累水平,明确具有探究意义的切入点,有效地组织好探究活动的全过程。

三、立足过程,确保探究活动开展的质

在探究活动过程中,如果活动安排量适中,设置点的选择能切中要害,那就能在很大程度上引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增强他们探究的动力,提高探究活动开展的实效。但是,探究活动中往往会存在质量不高、价值不大的现象,把探究和活动人为地割裂开,变成了有活动没探究,为活动而活动,表面上热热闹闹,其实质上却缺乏知识思维价值和道德判断价值,这样的探究活动,更多的只是停留在认知的低层面上。

因此,我们说探究活动是一种有别于接受性学习的方式,它重视的是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变结论为过程,让学生在探究中获得较深层次的情感体验,建构知识并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发挥探究活动的真正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哪怕是一次完全失败的探究,也是极其有价值的。

四、关注全体,提高探究活动参与的面

在探究活动中,教师要考虑到学生发展的多种需求,鼓励学生用适合自己的方式来参与并展示自己的成果,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潜能,都能从活动中、合作中、探究中获得收益。可以说没有渴望、没有参与、没有收益、没有发展的课堂不会有生机,它只能带给大部分学生枯燥和乏味。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鼓励和引导全体学生参与,让每位学生都能成为探究活动的主人。当然,这与探究活动设置的难易度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而言,如果设计的探究活动难度太大,目标定位不准,学生就会对挑战任务缺乏信心,不同层次的学生也就表现出了冷热不均的现象,参与讨论与回答的只是几位优等生,其他同学或默默无语或窃窃私语,成了陪衬者和旁观者,根本没有兴趣和能力参与探究活动,这样的探究活动最多只能是部分同学的成功,其余学生根本谈不上真正有意义的参与与体验。

由此看来,教师在设计探究活动时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相应的认知水平,既有所突出,又要注意难易层度适当,能突出个体,更是要面向全体学生,鼓励全员参与,让每位都有话可说,有话能说,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在互动中共享探究的快乐。

总之,优化探究活动是激活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有效途径,它给学生带来更多探索乐趣的同时,也对教师的素质、专业水平和创新精神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每一位道德与法治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反思,及时更新教育观念,使探究活动能够在提高道德与法治课的教育教学效果上发挥最大的作用。

论文作者:陈秋忠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12月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8

标签:;  ;  ;  ;  ;  ;  ;  ;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优化探究活动的策略研究论文_陈秋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