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探究论文_贾晓萌

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探究论文_贾晓萌

身份证号码:13013319900926XXXX

摘要:随着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对水资源需求量越来越大,水资源作为生命必不可少的物质,解决建筑的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可以保证最基础的给水和排水工作,还可以降低建筑成本。在这一背景下,解决给排水问题上应当引进高技术,切实将理论与现实相结合,用科学的办法解决这一难题。

关键词:节水节能技术;建设工程;给排水施工

引言

节水节能技术在建筑给排水施工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避免水资源的浪费,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效率,提高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促进绿色建筑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推动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

1节能节水技术在建筑给排水中应用的必要性

1.1应用节能节水技术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需要

作为一个典型的缺水国家,水资源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产能力,因此其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来讲显得尤为重要。根据我国的区域经济分析来看,我国东部地区发展比较迅速,尤其是部分东部沿海地区,其发展速度和发展水平都是其他地区不能比拟的,这得益于丰富水资源的利用;再看我国西部内陆地区,水资源的严重短缺不仅制约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农业活动、工业活动的发展都受到了很大程度的限制。因此可以看出,经济发展速度与水资源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作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行业,建筑业在其建筑施工过程中对水资源的耗用量达到了我国水资源总量的1/3,因此在建筑工程中加强节能节水技术的应用是十分必要的,这将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产生有利影响。

1.2应用节能节水技术是保护环境的需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进步,很多工业企业的发展步伐也逐渐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以提高。然而,在这一过程中,工业企业产生的大量污水、大量气体污染,人们在生活中产生的大量污水,都对我国的环境产生了很大程度的污染,其中水资源的污染也直接导致水资源的日益短缺。在这种情况下,建筑业需要率先表态,在其建筑施工过程中加强对节能节水技术的应用,这样不仅能够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而且减少了污水的排放,对于我国的环境保护而言显得十分必要。

2建筑给排水中常见的问题

2.1用水管理不到位

建筑给排水施工过程,不仅施工时间长,而且用水量较大,用水管理不及时和不到位都使得水资源的浪费,难以做到有效的节水。虽然施工中明确规定了节水的要求,但是难以达到具体要求的效果。这种情况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施工人员认识不足,节水技术应用不足造成的。用水过程不注意节约,水资源浪费较为严重。

2.2给排水设备问题

建筑施工给排水系统设备由于使用时间较长,部分设备疏于维护,设备管材使用不达标情况也有发生,长此以往,给排水设备容易出现腐蚀或渗漏情况,不仅造成水资源浪费,还会造成水质污染,影响用水。

2.3给排水系统施工中的问题

给排水施工过程中,给排水系统应根据规定要求进行划分。但是由于实际工程施工的问题,存在卫生器具配置问题从而造成的水资源浪费。如果给排水系统管道设计不够合理,容易使管道在水流和振动的作用下导致管道受损,容易造成渗漏的情况,影响管道使用寿命,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3节水节能技术在建筑给排水施工中的应用

3.1强化给排水循环系统

雨水、中水以及再生水是重要的水资源,在强化节水节能理念的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这些非传统水资源的重要作用,强化给排水循环系统,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尽可能的减少对地下水的应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建筑工程给排水施工的过程中,可以设计汇集管道和安置相应的净水装置,以充分发挥其功效,对雨水、中水等水资源进行截污回收和就地处理,使其达到规定的水质标准,并将其应用到清理社区路面、绿化等领域,在强化给排水循环系统的排水功能,节约建设管理成本的同时补充地下水资源,环境生态环境的压力,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立。

3.2优化给排水系统配件

在设计建筑工程的给排水系统的过程中,相关设计人员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实地勘查,充分了解建设区域的地质土壤和水文状况,明确自然环境对施工材料的腐蚀情况,在优先选择环保绿色管材的同时,挑选耐腐蚀性较轻以及抗氧化效果的管道,以避免给排水管道的破损和污染风险。与此同时,施工人员在优化给排水系统的过程中,还要遵循“绿色建筑”的建设理念,注重对节能式用水设备的选择,减少管道及阀门泄露问题的发生几率,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和资源的消耗,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以提高建筑给排水建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3.3完善热水供应系统

建筑的给排水工程的主要职能之一是满足居民日常生活对热水的需求,考虑到热水在管道输送过程中,受到温差变化的影响会加快热水的散热速率,导致大量水资源的浪费。基于这种客观情况,相关的工作人员要完善局部热水供应系统,尽可能的缩短管线的长度,并应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对管道进行保温,减少不必要的水资源消耗。与此同时,还要优化建筑中的集中热水供应循环系统,依据《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中相关要求,结合实际的工程建设需求,从经济性和实效性的角度,巧妙灵活的选择干管循环、立管循环和支管循环三种循环方式,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无效冷水的排放,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3.4规范对超压出流的控制

传统的建筑给排水工程会赋予相关配件一定的压力值,并规定其具体的范围,但是对超压出流问题却缺乏明确的界定,从而产生静水压力过大,实际水资源流量超过额定流量的现象,也成为“隐形”的水量浪费。为了切实的解决该问题,在建设给排水工程的过程中,要依据超压出流的实际情况,制定明确具体的压力范围,设置给水超压减压装置,利用安装孔板、压力调节阀或减压阀等方式,使建筑给排水系统的压力值始终维持在稳定的区间范围之内,减少“隐形”水量的浪费。另外,安装高品质的节水节能水龙头,也能够使竖向分区的水压分布更加均匀,避免超压出流。

3.5加强管道堵塞的防治

落实对管道堵塞的治理工作能够为用户提高健康舒适的生活工作环境,促进我国的城市化建设。首先,在安装给排水管道的过程中,相关的施工人员要严格遵照施工图纸的要求,落实节水节能设计理念,安装好相应的地漏堵塞口,防止垃圾杂物的流入;其次,施工人员要严格规范自身的行为,增强自身的职业道德和环保意识,不随意的丢弃施工废料和垃圾,从源头规避堵塞风险;再次,施工人员要遵循绿色建设理念,选择性能良好、质量优越的透气管,提高对水封保护和防护工作的重视程度,并在此基础上,开展高效的通水试验,检验水压的适应性与匹配性;最后,对于已经存在堵塞问题的管道,施工人员要及时进行修整或更换,以保障管道流水的通畅性。

结语

总之,节能节水技术在建筑给排水中的应用是十分必要的,它不仅能够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推动我国经济发展,而且能够保护环境,符合当前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基于此,建筑企业必须通过多种措施加强节能节水技术在建筑给排水中的应用,在加压设备、节水工具、节水系统、热水资源的获取等各方面进行完善,确保实现建筑工程的绿色化、生态化。

参考文献:

[1]刘梦.建筑给排水设计中节水理念的应用分析[J].装饰装修天地,2018(15):168.

[2]丁力刚.节能节水技术在建筑给排水中的应用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14):5229.

[3]李津.建筑给排水工程中节能节水技术的应用[J].建筑技术开发,2018(12):75-76.

论文作者:贾晓萌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3

标签:;  ;  ;  ;  ;  ;  ;  ;  

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探究论文_贾晓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