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家庭教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论文_陈苗苗,王靖

陕西省宝鸡市康复医院

【摘 要】目的:探讨家庭教育因素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过程带来的影响,以及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起到的促进作用。方法:将经本院收治并以达到临床痊愈标准的精神分裂患者114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前组63人,后组51人,对干预组家属实施为期两个月的家庭教育,并在患者出院后实施周期为1年的随访计划,观察和评定两组患者康复效果。结果:干预组的总体生活质量及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该病症的总体康复效果起影响作用的因素多样化,而家庭教育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能够显著促进患者自主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精神分裂患者;家庭教育;生活质量综合评定

精神分裂症是是精神疾病中主要分类,其特点是病情严重、迁延难愈且反复发作。大量的医学研究证明,科学的护理干预与家庭教育对患者的预后与康复过程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作用,可有效的控制复发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目前在临床上已得到了广泛的重视。本次研究针对家庭教育环节对患者康复起到的促进作用展开分析,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我院在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间收治并已经达到临床痊愈标准后即将出院的患者114例,其中男性62例,女性52例;年龄最小21岁,最大64岁,平均年龄42.6岁;所有患者均无严重躯体疾病或智能障碍,且其陪护家属愿意参加本次调研活动;将患者分为干预组63例和对照组51例,所有患者在出院时经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两组患者无显著差异。

1.2 干预内容

所有患者在达到临床治愈标准后准许出院,并在出院前接受了常规的康复指导,并按照医嘱发放药物,叮嘱患者各种注意事项。干预组则在完成了以上常规指导后,对其家属进行了系统的家庭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

(1)研究小组制定了患者对于家庭需求的调查表,在由患者本人完成调查后,将分析结果通知家属,其中包括治疗与护理、安全与家庭氛围、家属情感理解与支持、经济支持等16项内容。向家属宣教精神分裂患者对于家庭环境的特殊需求,以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常用方法与意见。

(2)通过宣教,使家属提高自身的家庭责任感,更主动的参与到患者的日常生活管理中,如管理精神疾病药物、确保患者按时按量用药,并能够了解相关药物的效果与副作用,在此基础上能够对其疗效进行大致的评估。

(3)帮助家属合理的安排患者的作息习惯,使其了解平稳规律的作息对于患者精神状态稳定起到的积极作用,向他们介绍患者病情复发的先兆特征,使其能够提前做好预防工作。

(4)使家属了解帮助患者积极参与康复训练的重要性,让患者在生活中尽可能的做一些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可有效的培养患者的社会生活技能基于对周围环境的适应能力。

(5)培训家属合理的利用各种媒体渠道和方法,向患者传输新的社会信息,帮助患者重塑对社会环境的认知能力。

将以上内容编制成册并让家属学习掌握,并同时采用周末集体培训的方式,让患者家属分批次完成全部的家庭教育课程,全过程为3个月,之后对患者状态的随访通过电话、微信和门诊复查等多种方式展开,每月1次,随访时间1年。

1.3 测评方法

在经过为期1年的随访后,向所有患者发放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为干预效果评估提供依据。向患者反复说明参与调查的目的和意义,在获得患者同意后使用统一方法和指导语完成调查评估。

2 结果

发放的问卷包括五项主要内容,其分别是躯体功能、心理功能(包括精神紧张度和正负性情感等5项)、社会功能(包括社交与支持和娱乐与学习等5项)、物质生活。调查结果表明两组调查对象在物质生活维度方面的五个因子的得分无显著性差异,而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方面干预组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得分,具有统计学差异。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康复过程实际上是社会再适应与健康行为再建的过程。它的预后和发展,直接关系到家庭和社会的安定,做好其防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家庭健康教育,宣传精神疾病发生的原因、症状、治疗康复及预后知识,也可利用各种主流媒体宣传和普及精神卫生知识,提高家属对精神疾病的科学认识水平,为患者提供有利于康复的家庭、社会气氛,以延缓或减轻患者的社会功能衰退和精神残疾程度,使其保持较高的生活质量,重返社会。

本研究结果提示,经过系统家庭干预后,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显著提高。通过家庭健康教育使患者感受到医护人员的关心,增强对精神疾病患者的人文关怀,提高患者自尊和自我效能、积极应对社会歧视的能力,达到减轻患者精神痛苦和负性情绪,促进患者康复目的。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又可使患者自发参与到更多的社会活动中去,使得周围群众了解到患者也能够创造一定的社会价值,从而对患者付出更多的包容与关怀,从而形成了一种促进患者康复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何极,路英智,刘回顺,等.精神病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社,2000:619-620.

[2]李素华,余学,朱玉星.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7,22(3A):49-50.

[3]于青,陈冬云.系统早期干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6,20(8A):51-52.

[5]李凌江,张亚林,杨德森,等. 社区人群生活质量研究-Ⅱ方法学及社区人群的总体生活质量[J]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5,9(4):186-190.

[6]颜文伟.Kay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J].上海精神病学,2015,2(增刊):17-20.

作者简介:王靖、1990年1月6号,女,陕西宝鸡人,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本科,高护,现供职于陕西省宝鸡市康复医院,主要从事护理工作。

陈苗苗(1986一02-10)女,陕西宝鸡人,毕业于陕西西安交通大学,本科,高护,现供职于陕西省宝鸡市康复医院,主要从事护理工作

论文作者:陈苗苗,王靖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9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5

标签:;  ;  ;  ;  ;  ;  ;  ;  

浅析家庭教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论文_陈苗苗,王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