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为一种全新的以学生健康为主题的教学理念,体育新课程标准倡导以学生为主题,帮助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爱好习惯的教学目标。本文提出将游戏引入小学体育教学改革创新之中,全面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的一种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引入游戏 体育教学 教学模式
掌握体育知识技能,需要经过一个阶段乃至更长时间的巩固训练方可,而这一过程需要教师通过精心设计,释放学生的张扬个性,为体育课堂增添情趣,从而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兴趣。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引入游戏情境化教学,通过特定的游戏情境,能够确保学生维持在较高的学习情趣当中,从而进一步促使他们身心发展得健康与和谐。
一、引入游戏,有助于激发小学生的基本活动能力
在体育课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各种游戏与走、跑、跳、投等身体基本活动表现相结合,促进学生对自己所学的技能加以巩固锻炼,从而能够有效地用于实践。
例如在小学体育课上引入“十字接力”游戏,一方面让学生在奔跑中锻炼体能,另一方面还能利用弯道跑及传接棒的接力来锻炼学生的反映能力。
又如可以利用“通过障碍”的游戏来进一步锻炼学生跳跃、钻行以及奔跑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令学生在游戏娱乐的同时还有效锻炼了自身的体能。
二、引入游戏,可以调动学生对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作为人们对一定事物带有一种趋向性的心理特征,兴趣是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等学习的根本动力。特别是体育教学之中,学生的体育兴趣尤其重要。
作为教师应当努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通过不断地模仿与实践,让学生从中有效学习体育技能,从而使得自身身体素质得到有效增强。而将趣味游戏引入体育技能训练当中,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游戏应当与学生的生理及心理特点相符,并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游戏内容,使得教学过程尽量丰富多彩、活力新鲜,令学生切实领会到体育的乐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比如,在耐力跑的教学中,体育教师可以将追逐跑、蛇形跑以及绕操场对角线跑等游戏引入该项目教学中,增加耐力跑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完成该项目的积极性。通过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使课堂氛围变得充满活力,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精神。
三、引入游戏,有助于学生的智力发展
选择在小学生体育课堂上引入与学生身心发展相适应的游戏,同时有助于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研究证明,文化课只对人体大脑左半球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然而体育锻炼却能同时令人体左右脑得到均衡发展。并且在体育训练中,将一些游戏活动贯穿其中,同样有利于人体的智力开发。
比如,在对学生腿部进行训练时,可以将跳房子、方块跳等趣味游戏贯穿其中,让学生的肢体及智力均得到协调发展。
又如在激发学生的上肢潜能时,可以将实心球投准游戏引入教学中,令学生身心轻松愉快的同时还能有效提高自身的素质,并进一步增强自身的智力。通过改变体育游戏的条件及环境,使得学生智力得到进一步发展,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进一步确保学生的身心健康。
四、引入游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
思想道德品质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环节。体育教学需要教师更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顽强性及独立性。
例如将包含丰富思想道德教育的趣味游戏引入体育教学之中,利用游戏的规则及设计构思,让学生在参与体育游戏中逐渐增加与学生间的合作关系,并让学生在遵守游戏规则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品质。
此外,体育游戏,还能令学生的公平、公正以及合理竞争意识得到有效培养。通过体育运动,学生掌握体育知识技能并锻炼自身的体质,同时教师利用趣味游戏的功效,指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手段来锻炼自身的素质,并进一步磨练自身的思想道德品质,如此便能有效促进学生智力的开发及培养良好的性格。
在体育教学中,依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引入趣味游戏,一方面能够有效消除疲劳和放松身体,另一方面还能进一步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团结拼搏的精神、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及养成良好的思想品质。由此可见,趣味游戏的推广,能够为学校体育教学提供更为丰富的教学方式,切实达到良好教学效果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吴闯 小学体育教学中游戏模式的创编与应用[J].体育时空,2013,(17):84。
[2]周海涵 谈小学体育教学中游戏的运用[J].新课程(小学版),2012,(10):48-50。
[3]李琳 游戏对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影响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3,(7):210-211。
论文作者:王永凯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9年6月总第3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2
标签:游戏论文; 学生论文; 体育论文; 教学中论文; 智力论文; 还能论文; 小学论文; 《素质教育》2019年6月总第3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