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文化内涵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论文_刘英才

植物文化内涵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论文_刘英才

身份证号码:37078119830316XXXX

摘要:园林四要素分别为地形或山石、建筑、水系和植物,其中,植物是数量最多面积最大的要素,也是唯一具有生命的元素。合理巧妙地配置植物,能极大增强园林景观的灵动性,促使园林景观富有生气,古朴传统元素得以传承,并且充满青春的活力。植物在景观设计中,除了形式上的组合搭配外,更重要的是其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必须要加以发掘和利用,从而丰富园林植物文化意蕴,提升景观在自然生态科学发展观和美学意义上的崇高境界。

关键词:园林植物;文化意蕴;景观设计

1.园林植物之美

1.1形态之美

从形态角度看,大多园林植物的形态美都是天然的、独一无二的:有的高大雄壮,有的小鸟依人,还有的奇特飘逸……。在植物景观中,树形是景观建设的要素之一,它可以使园林艺术达到更高的境界,如树冠有椭球形、尖塔形、柱形等,姿态各异。有些树木虽外形较差,但只要通过人为加工美化,就会变得别有韵味,如油松修成宝塔形,就会给人一种全新的视觉效果。园林植物的叶子也具有极其多样的形状,具有不同的大小,能产生不同的装饰效果。例如椰子、蒲葵等均具有明显的热带情调,大型掌状叶令人感觉平淡,而大型羽状叶却使人欢快、活泼。园林植物的花也形式各样、大小各异,增添了许多欣赏的趣味。

1.2 色彩之美

从色彩的角度看,园林植物各个部位中叶色观赏价值较高,季节更替所产生的丰富叶色变化难以用文字描述,即使画家的技法多么精湛,也不能调出其所有的丰富多变的色彩。花的颜色种类繁多,屡见各异,花色也因复杂多变而使人产生独特的内心效果。例如,娇艳的一串红如火如荼,给人以热情兴奋;洁白的滨菊清高自傲,让人望而却步。果实的色彩有着更为突出的观赏意义,“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苏轼的这首诗展现给人一番五彩缤纷的丰收喜悦景象。枝干的观赏价值虽不如花、叶、果实那样高,但是一些植物的枝干也是很独具一格、颇有特色的,如白桦、红瑞木、金丝垂柳等。

1.3季相上的变化

春天繁花似锦,夏天绿树成荫,秋天姹紫嫣红,冬天银装素裹。植物不同的时令,颜色与形态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犹如一卷动态画卷。一年四季的景色都处在变化当中,多姿多彩的植物就像是一个魔术师一样,变换出形形色色的美景,总给人以赏心悦目。“曲曲一弯柳月,濯魄清波,遥遥十里荷风,递香幽室。编篱种菊,因陶令当年;锄岭栽梅,可并庚公故迹。导幽移竹,对景莳花”。体现一年四季当中观赏植物的变化,从而体现了动态的时间感受。一种植物在不同的时间表现出的形态各异,以荷花为例,初夏时,“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盛夏时,“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暮秋时,“秋阴不散霞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不同的季相变化使植物花叶形状、枝条形状、轮廓形状、姿态形状、色彩形状处于动态的变化之中,能够进行开敞空间、半开敞空间、封闭空间之间的转换。植物各个季节生长状态的不同所表现的枝条疏密的不同从而表现出“漏景”的动态之美,利用园林植物不同季节所形成的空间不一样的特点,可以组合成多种季相空间,视线封闭时能令使用者专注于对本空间的体验;视线开阔时,在利用本空间的同时又能欣赏到另一空间的景观。这为园林在一年中提供给使用者的功能增加了可能性,既有私密的空间供休闲,又有开敞的空间供观赏。

1.4嗅觉上的动态美

每种植物有每种植物所特有的香气,大致可分为清香、浓香、幽香。园林景观是由不同的植物所构成的,行走在园内犹如行走在不同香味的环境当中,园林植物散发出天然的气味,香气扑鼻,沁人心脾。春天有宋朝朱继芳《辛亥二月望祭斋公因游甘园》的“朝霏作雨连天湿,春气熏人到骨香。四望水亭无正面,有花多处背湖光”。描写的是春季香气熏人的氛围;梅、兰、竹、菊四君子中,兰被认为最雅,绿叶幽茂,柔条独秀,无娇柔之态,无妩媚之姿,幽香深远,馥郁袭衣,清香而色不艳,兰花香有清雅、醇正、袭远、持久的特点,号称“香祖”、“王者之香”;微风拂面带来高骈的“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令人陶醉在沁人蔷薇花香中。植物的香若有若无,似远忽近之间。香气之踊跃是动态的,是一种姿态,一种心境,园景为之跃动,心灵为之跃动。金秋时节是桂花盛开时节,金粟万点,飘香溢芽,看花闻香,悦目怡情,给人以无尽的嗅觉美。寒冬腊月有王安石的《梅》中“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描写的是在园子里享受微风送来梅花的阵阵清香。

2.园林常见植物的文化寓意

2.1谐音吉祥的植物

汉字作为一种表意文字,具有音义二维性。同音字、谐音字众多。同音、谐音现象的存在既丰富了汉语言的表达手段,又变花草树木为有情众生之一,藉由它们可以一窥园主的审美旨趣、志向情操。朴树意寓以朴持家,紫薇意指紫气东来,女贞树谐音女眷守身如玉。这些都是因名寓意美好而备受园林青睐的植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托物言志的植物

托物言志通过对客观物体的描写,寄托抒情主体的感情、愿望和志趣,运用“比德”赋予无情的草木以有情。园林植物的选择充分体现出了这一点。最常见的当属“四君子”———梅兰竹菊。“四君子”不仅本身自然形态潇洒优美,更重要的是它们被赋予了一种道德情操、人格力量和文化内涵。梅花因“凌寒独自开”和暗香浮动的自然特征而被比作了不畏严寒、不惧风雪的理想君子。兰因幽然生空谷、形态清逸不俗被赋予了幽芳高洁的人格特征。竹外直中空,不卑不亢,是高雅志士、是节操的象征。菊傲霜斗雪,不与群芳争艳,更是无数遭受人生曲折的中国仁人志士最励志的植物意象之一。

2.3纯观赏性植物

受天人合一、师法自然的哲学观影响,园林植物文化还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让园林造景自然而无斧凿之工。园林造景的诸要素(山水、叠石、建筑、诗文、植物)之中,四时观赏性植物的因势栽种最能体现园林艺术的不工之工。园林从实用的“园圃”走向审美,筑园艺术大量吸收了诗格和画理。陈从周先生就曾指出“园之筑出于文思。园之存,赖文以传”。郭熙的《林泉高致》针对绘画,提出了四时山水的具体特征:“春山澹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这段画论在扬州个园的四季假山的植物品种上体现充分。春山以笋石配栽翠竹,清新活泼;夏山以太湖石配植枫杨和广玉兰,青翠如滴;秋山以黄石配红枫和松柏,明净清爽;冬山用湖石配腊梅和南天竹,惨淡如卸妆。植物巧妙地装点并柔化了叠石假山的硬与空,使得原本人工的假山呈现出四季枯荣,与自然融为一体,达到了画论中所谓的“木有四时,春英夏荫,秋毛冬骨”。

3.景观植物配置中文化意蕴的体现手法

3.1景观意境的创作

植物材料往往是景观设计中的画龙点睛之笔,景观所体现的“精、气、神”是需要“配植”去协调景观,从而提升整个景观的“意境”。意境的呈现主要是植物自身的文化内涵与设计者的审美观、价值观、人生观相互融合,并通过一定的造景手法反映到自然园景中。例如,名著《红楼梦》的作者将数10种传统名花“配植”在大观园里,又将数10首吟花诗词贯穿于小说中,以此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刻画人物性格,并作为中介表达作者的感情,出神入化地将植物的自然美转化成文学艺术美。因此,大观园的“文雅”印象,随着这些“配植”更深刻地留在了大家心里。

在诗词歌赋等文学作品、各种绘画作品以及雕刻、铺地、器皿的装饰纹样中,都能找到富有文化意蕴的植物身影。于是,我们在园林景观设计创作中,便可选用这些具有涵义的植物来抒发情怀,利用绿植景观突出主题景点。这种造景技巧能寓情于景,丰富景观的人文内涵,使园林环境充满诗情画意,也衬托出园林绿植造景的人文意境美。

3.2主题景观的营造

以植物为主题的景观形式主要有专类园及各类以植物为主题的花展花节,通过这些主题景观的营造,可以充分发掘植物的文化内涵,展现园林意境。植物专类园主要见于植物园中,包含特定的主题内容。以搜集、展示、观赏植物为主,兼顾生产、研究的植物主题园。植物专类园既能丰富植物景观,强化园林主题,又能进行科学研究和普及,同时,又是植物种质资源保存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基地。还有一种艺术形式,是在植物园中再次开辟植物园,是一种附属于植物园之中的“植物园”,也可以称其为“园中园”。为了方便管理,人们将其分化成若干个“区”,其目的是为了突出另一类植物的特殊性。由于我国园林景观事业发展飞快,除了专门的植物园以外,城市的路边植物园正在为城市景观增添美景,城市路边公园发展越来越快,从而为城市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如樱花专类园的无锡太湖鼋头渚风景区杭州花港观鱼的牡丹园等。

每年节假日和花卉盛开时节,专类园及公园所举办的各类花节花展也是重要的文化和艺术活动,且对于弘扬植物文化具有重要作用。如洛阳牡丹花会、北京桃花节、扬州琼花节、全国菊花展览、全国荷花展览等及各地大大小小公园所举办的各类春季、秋季花展等。举办各类花卉展览和花会,以花为媒、借花传意,传承爱花、赏花、养花、种花的优良传统。此类主题旅游等相关活动,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植物文化相关产业的发展。

结语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也在逐步增加,现代的人们大多渴望回归自然,享受宜居的环境。而植物作为园林中最基本的元素,在设计中应最大限度的运用植物造景,中国风景园林强调动静结合,静中寓动,动中求静,静态景物中有动感,动态事物里蕴藉着无限清幽纯朴的静谧之趣。植物作为动态的生命景观,在景观的塑造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合理的植物配置能够达到春可踏青,夏可赏荷,秋闻桂香,冬寻寒梅的景观特色,做到季季有景可赏,提现出园林植物的动态美。

参考文献:

[1]吴昊,刘新燕,林丛.植物配置表达园林景观的文化性[J].分子植物育种,2018,16(24):8230-8234.

[2]项奕.高校校园植物景观文化的内涵以及营造[J].现代园艺,2018(24):88-89.

[3]邱巧玲,古炎坤,古德泉.文化视角下的岭南园林植物景观营境[J].广东园林,2018,40(05):8-11.

论文作者:刘英才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20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20

标签:;  ;  ;  ;  ;  ;  ;  ;  

植物文化内涵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论文_刘英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