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美国农业生态保护及生态农业建设的考察报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生态农业论文,美国论文,生态保护论文,考察报告论文,农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美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也是世界上第一大农产品出口国。虽然现在美国农业劳动力只占全国总劳力的不足3%, 农业产值只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 但是美国对保护农业后备资源和农业生态建设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水平上都是名列世界前茅的。在河南省生态农业试点工作全面开展之际,由省定六个生态农业试点县主要负责生态农业建设的同志和省生态农业建设专家指导组成员组成的考察团一行11 人,
于1996年5月17日至6月3日赴美国考察了农业生态保护和生态农业建设。 考察团先后访问了加利福尼亚州、内华达州、宾西法尼亚州、伊利诺斯州、新泽西州和华盛顿,考察了山地、平原自然生态系统、茂林国家红杉森林公园,参观访问了嘉新(Chia Sin)农场,并同中美友好协会负责人就农业经济方面的合作项目进行了磋商。现报告如下:
一、美国的自然生态保护与管理
美国国土面积广阔,地形复杂,地区差别很大,不仅有肥沃的平原和山间盆地,而且有高原、沙漠和山地。大体说来,美国西部以山地高原为主,约占本土总面积的1/3,东部以平原低地为主, 其中又可分为西面的大平原、 中央低地和东面的阿巴拉契亚山地。 全国耕地面积约28亿亩,平均每人12.6亩;牧场面积26亿亩,平均每人16.4亩。美国政府很重视自然生态的保护,尤其是农业生态系统的保护和建设,这是他们吸取了破坏生态的沉痛教训后才日益重视的。
美国中南部大草原属半干旱草原类型,年降雨量500mm左右, 在历史上曾是肥沃的天然牧场。由于大量移民涌入, 过度放牧和开垦, 到19世纪后期,风蚀已十分严重。1934年5月, 美国发生了一场历史上罕见的特大风暴(尘暴),席卷了全美2/3的大陆,约9亿亩耕地受灾,全国为之震动。自然的惩罚,使美国政府深切体会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重要。为治理风沙危害,改善生态条件,同年7月, 罗斯福防护林工程宣布实行。至1942年工程告一段落,8年植树2 亿多株, 营造防护林带28962公里,保护农田162万公顷,直至目前,美国营造的防护林带总长约16万公里,面积达65万公顷。历史的教训,给美国各阶层留下了深刻印象。随着经济的发展,美国政府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的意识不断提高,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陆续制订了农业保护计划、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计划等,进一步加强了自然生态建设。在治理的同时,美国政府还十分注重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的建设,保护物种的多样性。自1903年美国建立第一个国家野生生物保护区起,到目前,全国共有联邦政府管理的国家公园344处,总面积近3300万公顷; 国家野生生物保护区443处,总面积约3700万公顷。另外有80 多处全国著名的名胜区,还有3100处小型的州立公园。全国大大小小的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达9360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1/10。在我们考察所到之处极目所见,不是茂密的森林,就是如茵的草地、牧场,除了农耕地,看不到大片裸露的土地,城镇乡村空气清新,尘埃极少。公共建筑和私人住宅周围,都有比较宽敞的空地,种植树林花草或铺设草坪。在旧金山,我们参观了加利福尼亚州的茂林国家红杉森林公园,这个位于闹市近郊的森林公园有上千株古老的红杉,直径2m左右,高50~60m, 最高一株达122m,历经沧桑,据园中树木解析,树龄达千年以上。红杉与赤杨共生,下层为月桂树、橡树,藤本及青苔分布其间,是不可多得的森林自然演替群落,为自然生态科研和国民生态环境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基地。
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各项措施的落实与实施,美国从联邦到州、县都有相应的管理机构,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管理系统。防护林与水土保持工作由联邦农业部统一领导,农业部下属与此相关的主要业务管理机构,有林务局、水土保持局、农业科研局及技术推广服务局。各州、县都有相应的机构。林务局与水土保持局在农业部归属自然资源和环境部长助理领导,林务局主要负责国有林地的经营管理及州和私有林地的管理,水土保持局主要负责私有土地的治理。此外,联邦政府内政部设有土地管理局、鱼类及野生动物保护局、矿产办公室,负责管理牧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及矿区等。
美国联邦政府将自然生态保护视为一项重要工作,管理机构健全,自上而下形成完整的管理体系,林务局、水土保持局、土地管理局及鱼类和野生动物保护局等管理部门分工明确,而又互为补充,充分体现了美国政府对自然生态保护与治理工作的重视。
二、美国的农业生态经济政策及经济导向
从历史上看,20世纪30年代初是美国农业生态经济政策的转折点。从那时起,美国政府的注意力从单纯的农用公有土地的分配明显地转到了农业资源保护方面。这种转变,一方面是由于到本世纪20年代,美国的可耕种的公有土地基本上已经分配完毕,另一方面是由于已经开发的农业资源,特别是土壤、植被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水土流失现象加剧,化肥、农药的大量施用引发水质污染问题的出现。
农业资源保护作为一种政策被提出来还是在30年代中期的“尘暴”以后,“尘暴”以及随后连续3年的特大干旱,给人们敲响了警钟, 迫使人们不得不正视保护农业生态资源问题,从而加速了制定农业生态经济政策、法律的进程。1934年6月,国会通过了泰勒放牧法。 这个专为公有林地放牧区制定的法律,明确提出了限制过度放牧以免造成水土流失的问题。1936年2月,国会通过的“土壤保护国内配额法”, 在土地生态保护政策上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法律规定:凡是把种植“消耗地力的”作物(主要是属于“生产过剩”的农产品,如谷物,棉花和烟草等)的土地转种“增强地力的”作物(主要包括豆科作物和牧草)的农场主,政府每英亩平均发给10美元的补贴。从此,把农用生态资源保护和控制生产的政策结合了起来。一直到1943年,农业资源保护补贴都是为了保护农用生态资源和帮助控制农业生产这两个目的,并且还积极鼓励和推广各种先进的耕作方法,后到1971年,该项政策扩大为农村环境援助计划,提出了具体措施。如:对一些因过牧引起水土流失(风蚀)的牧场,控制和减少载畜量,努力增加植被;有水土流失的农耕地,不犁翻土地,使用除草剂除草,实行免耕法;庄稼收获后,秸杆留在农田里,防止地表径流的侵蚀和风蚀。水土流失严重的耕地,停止耕种,植树种草,政府给予补贴。同时,根据地力,水土流失情况和对农产品的需求,联邦和州政府通过农产品补差销售或对紧俏农产品的种植补贴,对农作物的种植进行经济导向。
美国的农用水资源污染问题曾一度也是非常严重的问题, 直到1965年才通过了第一个关于保护水资源的法律——水法。由于农业生产过程本身又是水资源污染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控制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源、保护水质的问题也就成了农业生态保护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美国农业生产过程对农用水资源的污染主要来自三个方面,政府针对这三个方面分别制定了不同的立法和政策。
第一,由于广泛使用杀虫剂引起的污染。所谓的杀虫剂包括各种用于控制害虫、真菌、线虫、杂草、鼠类以及各种食肉兽类的化学药剂的总称。从50年代以来,为了控制危害农作物的这些有害生物,美国杀虫剂和除草剂的施用量分别增加了10倍和20倍,杀虫剂的使用之所以如此高速度增长,主要是它们促进了农作物产量的提高。但是,许多杀虫剂是剧毒药物,直接危害人和牲畜,并通过污染水源又危害其他生物,对人畜和其他生物带来严重的威胁。针对农业生产中的这种污染,美国国会从70年代起通过了一系列法律。其中1972年通过的联邦水污染控制法和联邦杀虫剂控制法是水资源保护的两项主要立法。
第二,大型牲畜饲养基地造成水资源污染。这种饲养包括经营肉牛、奶牛、猪、羊和家畜的生产育肥基地。这是一种产业的定点污染源。根据1972年联邦水污染控制法的授权,环境保护署制定并于1976年宣布了“控制地面污水排放准则”,为了执行控制定点污染源准则,环保署还制定了全国消除污染排放制度,要求经营者根据当地的水文资料、土壤、气候和通常的废水管理措施来选择自己的处理系统。
第三,无定点污染源造成的污染。所谓无定点污染源主要是指雨水和灌溉水经过耕地,然后夹杂着杀虫剂、肥料、废物,各种营养物质以及其他物质汇入河流湖泊而造成的水质污染。此外,土壤流失也属于此类污染。对于农业生产中的这种污染,1977年,对污染控制法和修正案提出了一个农村清洁水计划。根据这个计划,政府与那些为减轻无定点污染源污染而自愿执行最佳管理措施的农场主分摊一部分费用。此外,为鼓励农场主采取措施,还承诺给农场主以税额减免,发给具有某些特殊优惠权的“绿票”等。目前,已有些地方正在制定强制性的最佳管理措施以控制无定点污染源对农业生态资源的污染。
三、关于生态农业和农场经营的考察
美国农牧业发达,生产水平较高、设备较现代化的农场很多,目前,全国共有217.6万个农场。近几年来,随着生态环境意识的提高, 涌现出了许多生态型农场。
我们在美期间,访问了位于新泽西州的嘉新农场。这个农场离纽约140公里,濒临大西洋,自然地理条件较好,纬度同我省相差不大, 地势比较平坦,土质较为疏松。农场主查里斯·黄50年代毕业于台湾一家农业大学,后移居美国,现经营土地380英亩,大田主要种植玉米、 大豆和绿肥,实行轮作、休耕制和秸杆还田,缓坡地重视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农场有两个现代化温室和两个一般的温室。 全部经营雇用8个生产工人,一般农活都是机械化操作。现代化温室占地900 多平方米,全为钢架结构,农业专用薄膜覆盖,室内电子控制喷雾用水,根据栽培植物生长周期和空气湿度自动将经过稀释的高浓度、成比例肥水和有机杀虫剂喷成雾状。温室内有两个大水箱,压力很大(每平方英寸6 ~7公斤),以保证全温室所有喷雾装置的压力。冬季用暖气调节温度, 夏季用电扇、排气扇通风。种植的花卉,蔬菜主要供应临近的城市。温室内1平方英尺(929cm[2])营业额高达10美元,一季仅温室内种植作物营业额高达10万美元,一年种植两季,四个温室每年纯利润20余万美元。大田一年种植一季,采用休耕作业,整地、播种、施肥均为机械化。农场的空闲地(相当于我国农村的“四旁”空地)全部种草绿化,并适时刈割美化。
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促进了各个农场专业化商品性生产的发展。美国一些农场主,他们种的小麦和自己生产的水果全部卖给公司商人,自己再去市场购买面包、水果罐头;自己养的猪和鸡,从来不自己宰杀食用,长到规定的标准后出售给专业公司,自己再到商店去买猪、鸡肉,专业化非常明显。
由于农场经营在整个美国经济社会中尚属利润较低的经营行业,为防止农业生产萎缩,保证整个经济的正常发展和农业后备资源的持续利用,美国政府在财政、税收、信贷上都给予农场主以优惠,以鼓励和刺激农场主经营农业。财政上,主要采取目标价格补贴,保证农场主销售农产品的最低收入价格;灾害补贴,是联邦政府对因自然灾害而不能播种或严重减产的农场主的补贴;播种面积削减补贴,农场主以保护土壤为目的,停耕20%以上的耕地,政府补贴停耕土地正常产量的50%的现金或实物;水土保持补贴,农场主将耕种粮食的土地改种树木或草,政府将付给一定的补贴或租金,目的是为了让受侵蚀的土壤退耕,减少农产品的供给,保护水土资源,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
美国的农业税收对农场主的农业投资可以提供许多优惠,从而增加农场主收入,提高他们对农业投资的积极性。农场主通过税收政策可以得到以下优惠,一是延期纳税,如可以将一部分尚未出售或虽已出售但未收到现金的产品延至下一年度纳税;二是减税,如对用于购买机器设备、生产用房及饲养1 年以上的牲畜开支可以作为资本开支从当年收入中全部扣除,而不需要像工业中在一个很长时间内分期扣除;三是免税,按照法律规定,出售农业固定资产的所得可以免除60%收入的赋税。此外,与非农业遗产相比,在农场遗产的纳税方面也有较大的优惠。
在信贷方面,美国政府先后成立了政府的农业信贷机构或扩大原有机构的农业信贷业务,以直接贷款支持农场主的生产活动,资助农产品储存设施、农村住房建设,优先贷款用于农业生态保持项目等。此外,政府还为私人银行提供农业信贷保证等等。
四、体会与建议
美国国土面积与我国大体相同,但两国国情却差异较大,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农业建设方面,他们积累了不少的经验,有许多地方值得我们借鉴。我国和我省农业人口居多,农业生态保护和生态农业建设方面需要做的工作很多。鉴于我们的国情和省情,对他们的经验我们应有选择地吸取。通过这次考察,我们有以下体会和建议:
1.坚持自力更生为主、国家补助为辅的方针,把我省生态农业建设工作推向新阶段。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农业建设工作是一项造福社会的事业。美国搞生态建设,虽然主要依靠经济手段,但也不是由政府统揽一切,尽管国家财力雄厚,但在资金投入上,土地所有者和经营者都承担了一定的义务,我们搞生态农业建设,要靠我们的政治优势。在当前国力有限的情况下,要充分发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运用行政的、法律的、经济的手段,深入动员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依靠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推动生态农业建设工作向纵深发展。同时也应看到,广大农民还不富裕,各级农业管理部门财力不足,生态农业建设工作又是一项长效、持续性的工作,尤其是试点县的工作,具有一定的示范性、探索性。因此,在可能的条件下,国家在经济上给予一定扶持是必要的,这是进一步调动农民群众积极性,加快我省生态农业建设的一个重要条件。
2.山区生态农业建设,控制和治理水土流失,应坚持以生物措施为主,工程措施为辅,生物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针。控制和治理水土流失,是山区生态农业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我省生态农业建设试点县中,辉县市、灵宝市、内乡县位于太行山和伏牛山区,新密市、孟县有部分丘陵区,这些县市程度不同地都有土壤侵蚀现象。我国和美国的经验都证明,要从根本上治理山区水土流失,必须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综合进行治理。生物措施耗资少,效益大,而且能长期发挥生态经济作用。美国在财力雄厚的情况下,也十分注意水土保持投资的效益,我们更应该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应把山区生态农业建设与小流域综合治理结合起来,注意乔、灌、草相结合,用材林与经济林相结合,加大治理力度,把山区生态农业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3.生态农业建设应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走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道路。美国由于人少地多,农产品过剩,政府对农业生产和生态保护给予许多倾斜政策,因此,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上,一般较多考虑生态效益,较少地考虑经济效益;而我国、我省的情况与美国大不相同,农业生态环保不能只顾及生态效益,而置农民群众的经济利益于不顾。因此,生态农业建设应坚持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原则,在具体项目上,应遵循食物链规律、生物共生互惠规律和废物多层次加工利用,变粗放经营为集约经营,促使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提高生物产出率和单位面积产出量,通过生态农业的一系列措施,提高农民群众的收入水平,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步增长。
4.通力合作,密切配合,充分发挥部门的职能作用。根据我们现行的体制,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农业建设上,参与的主要职能部门有农业、林业、水利、环保、计委、科委、财政等局委,应当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作用,各尽所能,各出其力,相互协调,保持有关政策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共同搞好我省生态农业建设工作,促进我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标签:农业论文; 生态防护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土地污染论文; 控制环境论文; 三农论文; 考察报告论文; 工作管理论文; 美国政府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