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中赢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528400
摘要: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监测是检验建设单位执行“三同时”制度的重要手段,是建设项目能否通过环境保护验收必不可少的重要依据。本文就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监测工作进行探讨,为建设项目做好竣工环保验收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建设项目 竣工 环保验收
前言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是对建设项目建设期、试生产期的环境保护工作进行验收监测,是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进行环保验收的主要技术依据。建设项目对环评报告书(表)中环境保护要求执行和落实程度决定着环保验收的能否通过。因此,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工作要严格按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表)的要求进行,严格按照环境监测技术规范要求工作。
一、当前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验收准备工作不充分
验收的前期准备工作是工程验收工作的基础,将对工程验收的质量带来一定的影响。
建设项目环保验收的前期准备工作主要包含收集资料与勘察现场。
和建设项目相关的技术文件,收集的越丰富、细致,那么对项目的了解就更加的深入,在勘察现场时应该注意的问题就更加的清晰。
收集资料的过程,也就是了解建设项目的一个重要过程。
勘察现场必须对环境保护的诸多环节与方面,进行逐个的检查,例如机构的设置、配置设备、环保设备以及日常检查等情况。
然而,在实际的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工作中,工作人员常常出现项目资料收集不齐全,对建设项目现场的检查不够细致等情况,这在一定程度上对验收监测方案的确定极为不利,严重影响了环保验收工作的质量与水平[1]。
1.2环评对策和实际情况相脱离
在一些建筑项目中,其所给出的环评措施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因此导致措施无法全面贯彻落实。
在建设项目竣工之后和环评阶段相比较,存在较为普遍的变更现象,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有设计变更而导致的调整;或者是因为一些项目的环评与批复要求缺乏针对性,进而导致验收监测工作周期的拖延。
1.3验收执行标准不够规范
在环评报道中,对建设项目运行之后的排放标准给出了明确的规定,给出了国家和地方对环境质量与污染物、环境影响评价等方面的要求,这和当时的污染治理技术现状、经济水平相一致。
在建设项目竣工之后,环评批复规定排放标准与污染物排放现行执行的标准不一样,因为认识情况的不同,国家并未给出较为清晰的规定,在具体执行时较为复杂,不够规范。
二、工程情况对于验收监测结果的影响
对于项目建设过程中的环境监测工作,一般的监测数据来源都是通过对建设项目的所采取的样本,进行技术性的准确分析,最后观察样本在特定的时间段与空间中所发生的变化,来进行初步的检测的;如果监测的样本并不是该项目当中收集的,或者是一些完全没有代表性的样本,那么最后的检测数据也就没有准确性可言。
对于监测的样本来说,首先其工况应该达到符合验收的标准,其次物料的质量也要与建设之前的设计概况基本同步,同时环保设施也必须要保证处于正常的运行状态。在验收监测的过程中,把握好验收工程的运营工况以及工段的尺度,是有效确保验收数据准确的前提。
除此之外,样本的采集规范与否,也会对最后的监测结果造成极大的影响;对于工程建设项目的验收监测而言,样本的采集过程实践性较强,环境样本的收集与分析,每一个环节只要稍不留意,就很容易发生误差,并且,由采样而引发的误差严重时还可能彻底改变监测作业最后的结论;所以, 我们在进行采样的时候一定要使用专门的容器,并进行容器之间的分类;同时还需要对采集同样样品的容器进行不同污染浓度的划分,这样才能够最大化的减小对监测结果的干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对于如何做好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在此提出几个建议:
1、营造更有利的政策法律环境,建议制定适应形势发展、可操作性强的新验收监测规范并配套实施细则,同时制定验收监测结果的评定标准,使验收监测程序化、规范化和易操作。比如水电类项目环评时极其重视的水文情势、水温变化,实际在竣工验收中往往不能够体现,这就需要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验收规范,重视蓄水阶段验收的重要性,生态流量的下放,规定要靠流量在线监测设备监控落实。
2、对环评及批复提出的措施要实事求是的落实。对环评及批复肯定要严格落实,这是无疑的,但对于提出的具体环保措施就要在发展中落实,要创新地落实,要随机应变!对于不切实际的要求在变通中落实。比如煤矿环境影响评价中,提出储煤场是露天设计;煤矸石全部综合利用,不设煤矸石尾矿库;矿井水完全综合利用,但在竣工验收过程发现,为减少粉尘污染,原设计的露天储煤场改为了封闭的储煤仓,这是对环境有利的,可行;项目建设有煤矸石尾矿库,因为煤矸石的产生、排放和利用之间存在时间和空间的差异,利用煤矸石进行工业化生产有数量和质量的要求,而中、小型煤矿一般不具备建设的条件,所以项目业主只有先建设煤矸石尾矿库,而环评对此没有描述,验收过程就需要重点关注尾矿库是否达到相关环保要求。很多矿区矿井水涌水量很大,而回用途径不多,完全综合利用也不切实际,多余的矿井水净化后排到自然界,可以重新参与水的循环,对生态环境起到一定的恢复作用。
3、利用多种渠道搭建互动桥梁
加强公众参与工作。通过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表或企业公示、网络平台等形式征求意见,并把意见写入监测或调查报告中,反馈给项目单位和负责验收的环保部门。竣工验收监测引入公众参与机制,不仅可以使各项环保检查情况更为准确,也可以提高人民群众的环境意识。环评单位也应参与竣工验收工作,不断总结、积累工作经验,因地制宜提出切实可行的环评措施,环保行政管理部门应从验收结果与环评预测结果的偏差等方面,对环评单位进行考核,促进环评单位从立足实际的角度开展工作,同时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在批复意见时根据具体情况,给出符合客观实际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批复意见。
4、建立健全施工期环境监理体系
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发[2011]35号)也明确提出,要建立建设项目全过程环境监管制度,全面提高环境保护监督管理水平。施工期环期环境监理是一种先进的环境管理模式,它能和工程建设紧密结合,使环境管理工作贯穿整个工程施工期,使被动的环境管理变为主动的环境管理,变以往环保工作的末端控制为过程控制,大大缩短了环境问题发现与解决的时间周期,有效地控制了工程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开展施工期监理应重点关注:施工期间防尘、防噪声等对周边敏感点影响和相应采取防护措施;弃渣场水土流失防护措施;工程设计出现重大变更情况;环评批复提出的环保措施建设情况;隐蔽工程现场情况记录等。
5、建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制度,将后评价成果不断反馈环评与验收,达到持续改进。项目后评价工作不仅对于指导新项目立项、调整在建项目计划、完善已建项目等方面可以起到重要的作用,而且对项目决策、政策制定、机构改革等高层次管理的改进和提高都将产生重大的影响。在项目建设前期环境影响评价的决策阶段,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对项目作出是否可行决策都是基于历史、现状的实际和未来的预测。在未来的事物未发生时也就是项目建设和营运之前,可以通过多方面的分析,运用合适的预测方法进行一定程度的推断。但是总有一些不确定性因素未在预测分析的系统之内,这些不确定性因素对预测结论的影响可能是多种多样的。环境后评价在项目的末端、在新的起点上对公路营运期未来的环境影响(例如交通噪声)进行预测,减少了不确定因素,可以纠正项目前期环境影响评价的模式和方法中参数取值(例如交通量、车型比、敏感建筑与公路的距离及高差等)的不准确性,预测结果更加可靠和符合实际。这正是环境后评价较之于环境影响评价所具有的优势之处。
结束语
在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环境管理工作也越来越深入,因此,对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监测也会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监测人员应本着客观、公正的工作态度,在验收监测中为环境管理把好关,要用真实的数据,反映真实的情况,对建设项目环境污染状况做出客观、公证的评价。
参考文献
[1]周宇翔,蒋耀梅,杜敏敏.我国石油类异常监测数据质量的分析.环境与科学导刊,2017.2.
[2]霍欢欢.监测数据的审核及结果的分析与判断.四川省环境保护,2012.3.
[3]刘子惠.在建设项目环保验收监测质量当中的TOC问题分析.中国环境监测,2015.9.
论文作者:谢敏辉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9
标签:建设项目论文; 环境论文; 环评论文; 工作论文; 环境保护论文; 项目论文; 评价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