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性面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对策分析论文_铁梅

周围性面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对策分析论文_铁梅

铁梅

(贵州省黔东南州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贵州 凯里 556000)

【摘要】 目的:对周围性面瘫病人的早期康复护理对策进行研究。方法:收集我科室的周围性面瘫病人共76例进行研究,并把他们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病人给予急性期按摩和恢复期功能锻炼,然后对比两组病人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在经过4周的治疗后,实验组病人的功能得分及临床症状的改善以及病人的满意程度均大大优于对照组,有明显差别(P<O.05),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结论:对于周围性面瘫的病人采取早期康复治疗和护理能够大大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和病人的生活质量水平,值得在临床上大为推广。

【关键词】周围性面瘫;面肌功能训练;康复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8-0228-02

目前我国临床上最常见的面肌麻痹就是周围性面瘫,它好发于任何年龄段,主要致病因素就是病人茎乳突孔内急性非化脓性的面神经损害。此类疾病起病迅速,在发病后数小时或1~2天内即达高峰,主要表现为病人患侧面部表情运动全部丧失,患侧额纹消失,并且鼻唇沟变浅,不能皱眉与闭目,口角下垂并歪向健侧,鼓腮漏气,吃饭时偶有口角漏液现象[1]。本次实验中对于我科室的周围性面瘫病人积极进行早期康复治疗和护理,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现作以下简单汇报:

1.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收集我科室的周围性面瘫病人共76例进行研究,其中男性45例,女性31例。他们的年龄在22-78岁之间,平均为43岁。把他们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病人给予急性期按摩和康复期功能锻炼,对照组则给予通常的护理。所有病人均经临床肌电图确诊为周围性面瘫,并且全部是初次发病,其病程在1~4周之间。对比两组病人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

1.2 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对于两组病人均进行消炎、活血、营养神经、抗病毒等药物治疗,主要药物为地塞米松、叶酸、阿司匹林、阿昔洛韦以及维生素B1等。

(2)心理护理:医护人员应该耐心向病人讲解此类疾病的发病诱因,发展过程以及预后,减轻病人的不良心理情绪,同时积极鼓励病人,增加其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积极配合治疗。

(3)早期康复治疗和护理:对于实验组病人采取以下治疗措施:

①急性期按摩:病人起病后第1天要立即对其患侧面部的肌肉进行按摩,首选使用热水擦洗病人面部,然后用拇指沾少量50%乙醇从面部分3条线反复进行按摩。第1条:耳前区沿发际向上到病人的前额;第2条:从耳前区斜向上至眼角,再由耳前区水平到鼻尖;第3条:从耳前区斜向前下至口角。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注意力度要适中,动作要轻柔,以充分刺激肌肉组织,病人皮肤感到发热为止。同时手法要柔.以患者感、微热为止。

②恢复期功能锻炼:发病第2周后应该嘱咐病人自行对着镜子进行面肌功能训练[2]。主要包括用力抬眉和皱眉、用力闭眼,循环进行紧闭眼与轻闭眼,尽量缩小鼻孔,最后练习唇部运动。

1.3 评价方法

①临床简易评定法:[3]按照我科室自制的简易面神经评定标准对病人的病情进行评估,主要内容包括观察病人的额纹,嘱咐病人皱眉、闭眼、吹哨、鼓腮、微笑,然后病人在示齿、静止时分别观察其鼻唇沟、人中等10项,每项总分为3分,若病人面部表情肌运动减弱则得2分;仅仅有运动者得1分;没有任何自主运动者得0分。完全恢复说明病人得分在27~30之间,为优,部分恢复的病人得分在21~26分之间,得分低于20分的为中,无恢复为差。②对病人进行肌电图检查:对所有病人分别在起病3天内和4周后做面神经肌电图检查。

2.结果

实验组病人在经过临床简易评分变化治疗4周后,其功能得分和满意程度大大优于对照组,有明显差别(P<0.05),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表l治疗前后临床简易评分变化表(i士s)

组别例数治疗前治疗后

实验组3811.85±0.6426.13±0.52

对照组3812.13±0.5217.02±1.03

P>0.05<0.05

3.讨论

目前临床上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主要方法就是药物和理疗治疗为主。据相关研究人员表明,指导病人进行正确按摩并且积极加强锻炼为新内容的早期康复治疗和护理是治疗此类疾病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对病人面部表情肌的恢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处于急性期的病人适量进行按摩能够促进其面部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从而减少面神经受压症状;处于恢复期的病人积极进行功能锻炼能够防止面部肌肉的萎缩,并且对于因面神经麻痹而导致面肌不协调的病人也有一定的矫正作用。

本次实验中,采用我科室自制的按摩及功能锻炼治疗周围性面瘫的评分准则对病人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它能够准确地反映出周围性面瘫病人的病情恢复程度。神经的水肿和脱髓鞘病变是面神经炎病人的早期病理改变,病情严重者会出现轴突变性。脱髓鞘病变导致病人的神经传导潜伏期大大延长,然而轴突变性则主要影响波幅的高低。对于周围性面瘫的病人可能出现潜伏期延长或波幅降低,但是也有可能出现以上两种表现。神经受损的程度可以用波幅降低的程度表示,这可以帮助医生判断病人的预后。本次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组病人经过早期按摩及功能锻炼后,其评分大大优于对照组,有明显差别(P<0.05),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大大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和水平,值得在临床上大为推广。

【参考文献】

[1] 刘晓岚,林志瑜. 周围性面瘫的中医护理[J]. 中医药导报,2014,13(71):87-89.

[2] 金艳芳. 护理因素对周围性面瘫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J]. 护理研究,2013,18(24) :135-137.

[3] 麻丽华. 梅花针与针灸结合药物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观察[J]. 全科护理,2014.58(36):334-335.

论文作者:铁梅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1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9/15

标签:;  ;  ;  ;  ;  ;  ;  ;  

周围性面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对策分析论文_铁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