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编辑的“信息处理”_信息处理论文

论编辑的“信息处理”_信息处理论文

略论编辑的“信息处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编辑论文,信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 G23

综观古今中外的编辑史实,无一不是从事对作者提供的转化信息(或曰“文本信息”,“客体信息”)进行“处理”和“传播”的。这两项活动中,“信息处理”是编辑工作的中心。其质量优劣,不仅决定传播的成败,而且还是体现编辑水平,衡量编辑价值,展示编辑精神风采和生命的重要特征和标志,这是学界专家同仁的共识。但观近年来的有关讨论和研究,大多借助其它学科的成果、方法进行阐释,且局限于信息的“文字处理系统”。本文从“编辑主体”自身的思维运动出发,对编辑信息处理的性质、特点和规律试加探讨。

一、编辑的“信息处理”

编辑的“信息处理”,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狭义上讲,就是指“审稿”这种“编审”活动;从广义上讲,则是编辑主体面对时代和社会存在与需要的主、客观世界的一种“编审”活动。这种活动,不单涉及文字信息的增、删、改、饰问题,更主要的是表现为一种高级的智能思维活动。这种过程,既不完全等同于作者的构思、提炼,而要求更客观,更本质地把握世界;也不完全等同于受众的审美性鉴赏,而要求摒弃个人主观的情感、意志、知识与兴趣等,属于编辑主体自己对输入的文字符号和社会信息系统的一种真实、客观的特有认知。这种认知,在逻辑上可简称为“对认知的认知”,即“审察性认知”;在宣传上可称之为“导向性认知”;在组织学上可称之为“审美性认知”……的一种高级思维与认知,是编辑进行选题策划、文字处理、编排组织的基本依据,也是体现编辑水平的基本条件。进行这种认知,不仅需要编辑主体直接面对主、客观世界去进行体验和把握世界发展的基本规律及其发掘主体多维功能的技巧、方法,作出选题方面的策划与思考;而且需要编辑主体直接面对“客体信息”去进行接受和反馈,调动自身的知识与经验作出取舍方面的判断、评价、调整与加工。这种“上揆之天,下验之地、中审之人”的考察、调查、详查、细究,乃至修正的审察活动,是理性的、思维的,同时也是感性的、直觉的。其“审”意为“考察、调查”;其“察”,借为“鉴”,意即“镜子”。其审察是用“大脑”去观照——详查、细究客体信息的活动。这种感知活动从一般意义上看,同科学的认识活动虽有区别,但也服从认识的一般规律,做到在实践基础上的感性与理性认识的统一。然而从“修正”——“涤除玄览”(即怀疑、寻找和消解“客体信息系统”的局限性)角度看,这种感知活动则又具有“严谨、合理的想象力处理者”的性质。因为它需要下功夫分析与综合“客体信息”异于其它信息的“这一个”,而不是“那一些”。同时还要求所传达的信息要合乎“道”的自然性和自发性,以及那种对经验共鸣的理解的依据……因此,尽管它服从认识的一般规律,并且方法也多种多样,但在编辑的审察性思维中,非常规思维往往能起到特殊作用,尤其是直觉、反思、侧思、灵感、想象等显得更为突出。并在编辑主体的科学创造活动中扮演着十分重要而目前又不为人所察觉的“角色”。同仁们总结的不同角度的诸如“验算法”、“逻辑法”、“察辞法”、“目击法”、“比较法”、“刨根法”、“查新法”以及信息与时代——时效性;信息与主题——选择性;信息与引导——导向性;信息与角度——多样性、活跃性;信息与阵地——使命性等等即是其证。

基于上述,笔者以为所谓“编辑的信息处理”,是包蕴编辑主体的审察性认知的文字符号处理。由于这种处理是以“涤除玄览”为目的的,所以它是一种以审察认知为主导的文字符号处理。

二、审察性认知的实质与内涵

从审察的概念可知,编辑的审察性认知的实质不仅仅是承担传统意义的“信息甄别’式的服务工作,更主要的还在于它肩负的“消解文本信息的局限”的任务,具有信息研究的性质,因而是一种更高层次的信息生产活动。

首先,审察性的认知活动,无论是实践的广度,还是理论的深度,都是在作者提供信息的基础上的一种全方位开拓。“甄别”以“识别”为基础,需要更高的境界,更深邃的目光、更丰富的实践经验;而“消解文本信息的局限”,本身就意味着对“文本信息”的内容形式的修正与开拓。这种“修正”与“开拓”,离了编辑主体对信息的专门研究,显然是无法也是不可能做到的。编辑科学发展史表明:自书、刊诞生以来,古今编辑工作者与作者相互配合,对信息的建设、开发做出了重要贡献,建立起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辉煌文化大厦。编辑工作者也由不自觉到自觉地作出了许多积极的研究与实践,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因此,世界各国都把编辑出版作为科研管理编制,把编辑技术作为一门科学确定下来,其内涵也由以往的“小儿科”、“雕虫小技”扩大到科研的全过程;国家新闻出版部门不仅依据编辑力量的强弱,赋予了不同层次的职责,而且还建立了“出版职称系列”的机制,规定了相应的审察资格等方面的政策和法律效力,应当说是有一定道理的,也是可以作为“信息研究说”的实践依据的。

其二、审察在学术界基于不同的理解和解释,可能会产生不尽一致的表述方法。但通过各种探索手段、理论与方法,按照时代和社会实践的需要,对信息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和加工等综合性研究,如对主题或成果的新颖性、科学性、适用性、艺术性等的研究,形成“真、善、美”的信息流体,为人类和社会提供决策依据和智力支持,大抵是可以认同的。

其三、审察是一种远比抽象(具象)认知或实践理性更基本,独立性、创造性、科学性更强的认知。譬如我们审一篇文稿,首先意识到“我在审稿”。在审的过程中,我们同时形成了关于从事“审”这一行动的概念——弄清现象世界因果链或相关联的一部分,以及伦理学、美学的选择,判定该现象是被引起的还是自由的。只有后来,才把它与“选题”、“结构”联系起来,进行“构想活动”和“展示活动”,寻觅和凸现“客体信息”的特点、功能及其与他物的关系,它的自身存在等等。这样做,一方面要求编辑主体必须把它们纳入相应的科学、艺术、文化范畴的“想象”,强化以事物自身为基础的认识观念;另一方面,由于审察是在精神、意识领域内进行的,具有精神性,并且这种精神——意识活动意味着把事物与人的意识分离,形成基于文化意义上的观念形态和价值观。因此不但需要主体严格按照事物本来面目去认识事物,而且更要求主体依据是否适用于可能遇到的任何情境,具有普遍性意义的范畴,把事物与人的意识作进一步分离、联系。虽然这一工作对编辑主体来说,是间接的、服务的性质,有“隐性”的特点,但它的生产性是不容忽视的。因为大凡精神产品,都有一个从感觉材料到概念、体系的运动过程,都需要“处理者”来承担——将感觉材料同精神范畴的结合而逻辑地排列感觉材料的人。如果说,作者依据自身内外界输入的信息,经过分析、综合,诉诸文字符号——用一定的语义句法模式组成文字符号信息系统,予以外化,是属于康德所说的“想象力的处理者”,那么,编辑的怀疑性感知与“涤除玄览”——寻找和消解“客体信息系统”自身的局限,不仅本身就是一个“想象力的处理者”,而且由于它需要下功夫分析与综合客体信息矛盾及其异于其它信息的“这一个”,因而还是一个“严谨合理的想象力处理者”,即重要的精神生产者。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科学性。如前所述,编辑的审查意识和审察认知,是以怀疑性直觉经验为主体特征的。著名科学家马赫认为,这种直觉经验是科学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直觉经验向概念(或意象)转化,或直觉到科学原理的形成时,“最强的直觉与最大的抽象陈述力的结合独自构成伟大的自然探索者”〔1〕;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也说, 获得作为演绎出发点的原理,没有逻辑道路可循,只有通过那种对经验共鸣的理解为依据的直觉才能达到〔2〕。科学家的这些体验和论断, 是编辑科学的存在、发展和立论的依据。因为对编辑审察来说,那种对经验共鸣的理解为依据的本质是相通的。

第二、创造性。编辑在审察过程中的创造性,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说明,其一,直觉经验是精神的最高形式。虽然目前一般论者多将其视为“下意识”思维活动,并认为是最高创造力的思维,也有人说它是非理性思维,但从审察的角度看,它应当是科学的一种怀疑精神。按照精神表现形式的由低到高次序——逻辑、数学、实验和直觉的排列,直觉居于最高形式的地位,具有最高创造层次和创造力;其二、直觉经验的最高创造力,能够把握最难把握的东西——“善”。尽管目前科学理性只承认逻辑、数学和实验理性,但由于它们都不能够达到“善”的境地,所以终有一天科学理性必将接受直觉为理性,与此同时,更由于直觉认识可以超越经验僵化的樊篱,可以使经验上升为原理或模式的卓越创造功能,也必将成为科学生产的法宝,理性至善的明灯而跻身于科学殿堂的“堂主”之位。

由此可见,科学家们关于直觉思维的论据,应当说从一个特定的侧面为编辑的创造说,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脚注。

第三,独立性。对于编辑的审察——信息处理来说,似乎根本不在于精神的超越,而在于提倡客体信息所传达的符号信息要合乎“道”的自然性、自发性,及其所倡导的人的行为取法“道”的自然性和自发性,要对抗种种认识的局限性、处理的局限性和“妄为”行为。但这并不意味编辑一点也不讲求精神的超越。恰恰相反,编辑十分注重超越。其表现在于:他努力追求满足现实世界人们的心理需求,乃至解决现世的种种实际问题,以获得广泛的受众和广泛、持久的社会精神价值的目标——取法于“道”的现世“真、善、美”的追求上。因此,也有自己的特定精神空间和独立的社会地位。然而,由于这种超越在一般情况下是以间接形式出现的,或附着于“客体信息”,或出现于幕后的编辑方针、计划、组稿活动等等,因此其独立性在社会看来似乎不太明显。

综上所述,编辑的信息处理——审察性认知,实际上就是一种对“认知的认知”式的信息研究活动。由于这种认知,研究带有更根本、更深刻、更普遍的性质,因而具有独立性、研究性、创造性和科学性,而且应该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来研究。

三、审察的过程、特点和规律

编辑的审察认知,大体要经历接受信息、反馈信息、规范信息等三个过程。

(一)接受信息。从发生认识论的观点看,编辑对客体“文字符号信息系统”的感知,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与文法相应的阅读能力,即相应的文字、图表、语言、语法知识,否则,就不能接受信息。很难想象一个对计算机一无所知的人能看懂计算机语言、程序的;必须花费一定的时间,发出“阅读”的动作。通过“阅读”这个“中介”,才能建立主体和客体之间的联系,使二者相互作用。由于编辑的“阅读”是非欣赏性的“阅读”,因此,花费的时间,消耗的生命能——脑电波是不可不注意的微观现象;只有作用于输入的知觉客体信息并改变它时,才能认知对象,才叫做接受式反馈。就是说,这种“反馈”需要进入两个境域:一是按照辩证唯物论的“反映论”原理,对输入的客体对象如概念、形象、符号、结构、功能及思维方式等——进行“反映”。这种“反映”是一种与主体已存储的知识、经验信息(或曰“知识块”)之间的拓扑映射,即能动反映。因为主体反映“客体”,一般是以客体能传递到主体的信息为“中介”,并把与之相关的、自身所感觉到的客体对象信息,分成知觉对象信息域和知觉对象外的背景信息域等两个信息域。例如输入的客体指令性信息——其性质、结构、特征、思维方式等,与相关学科知识是否吻合?该信息的意向如何?能否与现实发生联系?是否既指向过去、现在,又指向未来?是否符合美学原则的外化?以及如何外化等等。因此编辑主体的审读认知,实质上是编辑主体意识中的多种参照物——大量相关的社会信息的一种拓扑映射和输入,具有“整合”性的再加工、再创造性质;二是直接参与外化。编辑主体将大脑审读的结果,设想的意见,方案运用编辑的程序和语言,直接参与增、删、改、饰等,或用编辑的手段进行有目的的弱化或强化,以及直接参与输入客体信息的改组、重组等创造性工作,使之较原系统发生部分的量变或质变。只有这样,才算是认识对象,才算是接受式的反馈。

上述个体发生认识论的条件表明,编辑的审察性认知,并非被动接受的认知,而是积极的主动的探究性认知,进行这种认知,一要付出高强度的体力精力;二要以“高品位”、“高档次”为追求目标,主动奉献与之相关的大量信息;三要直接或间接参与其中的加工与创造。尽管有时输入的“客体信息”比较完满,但作为精神生产劳动,编辑的认识发生过程都是一样的,只不过在外化过程中的加工创造方面,有程度不同区别罢了。

(二)反馈信息。用认识生成论的观点,进一步分析反馈信息的成因与过程,可以得出编辑的审察是一种以人脑为基础的心理发展最高水平的心理活动的结论。语言文字以及数字符号的信息系统,都是属于人所创造的信息,都是人的意识活动的产物〔3〕。 现代神经生理学等科学的发展,确定了人脑是个信息加工处理器。脑对信息的分析、综合、储存和提取,是人类感觉、知觉、思维、想象、回忆和记忆等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美国著名心理学家T.C鲁和J.F传尔顿在谈到大脑皮层的一般机能时写道:“大脑作用不同于简单反射活动的东西。感觉信息长期储存着,时而出现在大脑的输出中,与较近期的信息不可分离地交织在一起。正是这一性能乃是学习和记忆,语言和认识过程的基础”〔4 〕。因此,编辑对文字符号信息系统的审察,是以心理活动为基础的,也是理智、意识和情感的统一的心理意识活动,并且还是以人脑为基础的心理发展最高水平的心理意识活动。因为这种意识,在宏观上要与一定社会和人类的审美高度趋于一致。它不仅表现在要能及时、准确地辨识和选取代表社会和人类发展方向的新信息,而且表现在他代表社会和时代所作的不断追求精神产品“高品位”的特定目的;鼓励竞争,引导精神生产和生活方向的社会责任,以及代表社会、时代要求的价值取向,道德观念和思维方式的选择,理性与非理性的判断等真、善、美尺度的把握上。因而这种意识是一种最高层次的意识;其二,在微观上它虽有私人或个人性质,但由于它是集体意识、个体意识、个体无意识的混合物,其能动性、统一性和指向性则更为强烈。目前,脑科学尚处于实验研究阶段,其深层机制尚未被认识,因此,我们以前只能从它的物理特征与精神特征上作些描述:

1、物理特征。由于编辑主体是人,当然具有医学生理学、 生物心理学所揭示的下述物理特征(1 )编辑意识也是多种参照物按某一拓扑结构的映射,也具有信息的整合性。但在众多参照物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其统帅和核心;(2)编辑意识活动也是川流不息的, 也具有一定的连贯性;(3)在集中的兴奋状态下,易产生创造性思想, 并在具体条件下能成功地发现和解决以前所不能发现和解决的问题;(4 )在各种感官的信息量大量减少,网状组织的激活水平降低,皮层抑制占优势以及脑内催眠物质增多时,意识水平则呈下降趋势,并逐渐转化为各种不同水平的无意识状态;(5)当注意集中于某一事物时, 当前其它事物的信息处于被抑制的无意识状态;而当注意从该事物转移到其它事物时,则该事物的信息处于无意识状态;(6)意识活动要消耗脑电波,但“脑电波”也控制和调节着一些内脏器官的活动。

2、精神特征。 这一特征主要表现在编辑意识活动的强烈能动性和指向性上,具体如:(1 )编辑的特定意向不一定与其行动发生直接的联系,有时也会瞬息发生变化;(2 )编辑意识也可以上穷碧落下黄泉,有时也不完全依赖客观对象信息;(3)编辑的主观先验认识、 思维定势和期望因素等,也常常干扰其审察活动。若先验因素过强,旧的思维定势束缚严重,期望值过高,常常会阻碍“映射”;若输入信息与已有信息准、全,且期望一致,不仅会加快对客观对象的知觉速度,而且还易于实现所期望的满意目标;(4)社会需要、 内在情感和内外环境接受的各种信息,即意志、情感、理智是编辑决策、编辑创造的主要动力。

上述认知生成的特征表明,编辑审察过程中的信息反馈,实质上是高层次审美关照、高级心理活动的产物。它同一般生成式认知相比还存在不同级别的质的区别。

(三)规范信息。从产品形式系统看,不仅什么样的文字符号信息系统有什么样的载体予以适应,而且不同的产品系列都有不同的规范要求。这种要求既有时代性特点,又有社会性的要求。因此,编辑的审察,不仅要注意客体信息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而且要顾及其体载、风格、文法和语言及其重点的美化,以利于社会受众的接受和理解,以及精神向物质的转化,实现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上述三个过程实际上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这里为了说明审察——信息研究的心理过程的方便,才分开来说。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编辑的信息处理是以审察性认知为基础的文字符号信息处理。信息处理具有信息研究的性质,有自己的独特意识及其物理、精神特征,可以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来研究。由于信息处理是编辑工作的中心工作,因此编辑学的内部规律和系列,是由编辑的审察性认知科学带头的其它相关学科组成的。

注释:

〔1〕Emst Mach,The science of Mechanics,P35 Trans,byThomas.I.Mc cormack.The open court publ.CO.1974。

〔2〕《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第541—542页。

〔3〕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人民出版社,1961, 第124页。

〔4〕《医学生理学和生物物理学》上册,科学出版社,1978年, 第411页。

标签:;  ;  ;  ;  

论编辑的“信息处理”_信息处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