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和全身应用激素治疗突发性耳聋耳鸣近期疗效的比较分析论文_刘王方

(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人民医院五官科 云南昆明 650000)

【摘要】目的:评估以全身型应用激素、局部型应用激素两种方法开展突发性耳聋耳鸣对症治疗的近期效果情况。方法:在评估病学资料及有关数据条件下,将2015年5月~2016年5月因患突发性耳聋耳鸣入本院施行激素治疗的病人73例划分成两组,即实验组37例(37只患耳)、对比组36例(36只患耳),两组都先施予基础性药物治疗,实验组于病人鼓室注入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对比组则以静脉注射方法予以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跟踪访问三个月,评比两组给药法的近期疗效数据。结果:实验组总计33例有效,占比89.19%;4例无效,占比10.81%。对比组总计17例有效,占比47.22%;19例无效,占比52.78%。实验组有效率情况优越于对比组,差异明显(P<0.05)。两组的无效病例都没有耳鸣病情严重化现象出现,全部病人未出现全身性继发症。结论:比起全身性输液给药的疗效而言,以鼓室局部注入激素的方式对突发性耳聋耳鸣病人实施治疗,可获得更佳疗效。

【关键词】激素治疗;突发性;耳聋耳鸣;局部给药;全身给药

【中图分类号】R764.4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19-0283-02

耳鼻喉科临床中突发性耳聋属多见性病症,其英文简写是“SHL”,又可简称作突聋[1]。为了探究优质、科学的给药方法,本文将2015年5月~2016年5月因患突发性耳聋耳鸣入本院施行激素治疗的病人73例划分成实验、对比两组,两组先施予基础性药物治疗,实验组于病人鼓室注入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对比组以静脉注射方法予以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评比两组给药法的近期疗效及有关数据情况,现将此次调研内容呈现如下。

1.对象及方法

1.1 分析对象

以2015年5月~2016年5月因患突发性耳聋耳鸣入本院施行激素治疗的病人73例为探讨对象,所选病例经耳科专科的听力测试、抗声阻测试及体格检查,并接受过头部CT、耳声发射等项目检测,被鉴定患有主观性耳鸣。在评估病学资料及有关数据条件下,划分成实验组37例(37只患耳):男20例、女17例,年龄介于25~79岁间,平均是(43.7±17.26)岁;突聋发作时间在0.5~6天间,平均(3.7±2.14)天。对比组36例(36只患耳):男18例、女18例,年龄介于24~77岁间,平均是(42.4±16.87)岁;突聋发作时间在0.4~6天间,平均(3.5±2.11)天。上述病例各基础性资料比较没有突出差异(P>0.05),两组可开展同期对照评比。

1.2 方法

两组都予以组内病人血管扩张剂、营养神经类药物,此前提下,实验组以鼓室局部给药法开展激素治疗,操作是:每间隔1日予以1次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规格:1mL/瓶)于鼓室注入药物,持续给药5次。病人仰卧在操作台之上,将患耳向上露出,清理消毒患耳的外耳道,借助耳内镜查看鼓膜基本状况,并将沾涂上麻醉药剂的小型棉球贴于鼓膜上,实施麻醉操作,静待20分钟取掉棉球,这个时段内握紧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的外装瓶子实施加温,谨防病人于施药时出现眩晕问题;然后取鼓膜前部的下象限位置缓缓注入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由耳内镜探查到药液流向鼓室中,待药液彻底浸润圆窗部位停止施药。每次使用药物剂量在0.5~0.7mL间。施药完毕后20分钟,病人患耳维持向上状态。

对比组以全身性输液的方法给药,于病人静脉处注入甲泼尼龙琥珀酸钠,使用剂量0.8mg·kg-1·d-1,用药6天后减量,日减8mg,总计用药10天。

1.3 效果判别

给药3个月后,如果病人突聋耳鸣体征得以彻底消除,视为治愈;如果病人突聋耳鸣体征有所消减,且听力提升2级或以上,视为有效;如果病人突聋耳鸣体征未见消减或出现病情严重化迹象,视为无效。

1.4 统计学研究方法

运用SPSS 21.0版统计软件对本次所有相关的调查数据予以整合处理,当中,(x-±s)表示计量数据,(n/%)表示计数资料;运用χ2检验组间计数资料的对比,计量资料比较通过t检验,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时表示为P<0.05。

2.结果

经两种激素给药法的治疗后,实验组37例总计33例有效,占比89.19%;4例无效,占比10.81%。对比组36例总计17例有效,占比47.22%;19例无效,占比52.78%。评比发现,实验组有效率情况优越于对比组,差异明显(P<0.05)。两组总体疗效数据如表所示。另外,两组的无效病例都没有耳鸣严重化现象出现,仅听力维持不变,且全部病人没出现全身性继发症。

3.讨论

SHL发作突然,事先没有任何突出的体征表现,约在几天、几个小时或几分钟内出现,但病发主因不明,听力降低幅度超出20dB[2]。从激素治疗突聋疾病的角度上讲,对内耳施予糖皮质类激素,能起到消肿、消炎方面的给药疗效。由于内耳的微型血管及细胞组织处于肿大(或水肿)状态,激素可使小血管血流量较快上升,以缓解内耳供血、供氧不足的有关问题[3]。比起全身性输液给药的情况而言,鼓室局部使用激素更具优势,具体有以下几点:(1)能轻易穿过血屏障,提升内耳施药浓度。(2)药物直抵内耳,给药位置更正确。(3)没有显著不适反应出现,施药安全性较强[4]。

本调研活动所得结果是,实验组总计33例有效,占比89.19%;对比组总计17例有效,占比47.22%。实验组有效率情况优越于对比组,差异明显(P<0.05)。两组全部病人都没出现全身性继发症。

综合以上报道,以鼓室局部注入激素的方式对突发性耳聋耳鸣病人实施治疗,既可取得较好施药效果,又可减少不良症状,值得进一步推荐及实践应用。

【参考文献】

[1]黄员福,薛梅,欧锦添,等.前列地尔配合早期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耳鸣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21):109-111.

[2]岑锦添,曾祥丽,黎志成,等.突发性耳聋治疗过程中听力损失加重的临床特点及病因分析[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4,35(6):874-879.

[3]张静,江文霞,张爱芬,等.预见性告知护理对改善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的焦虑状态效果观察[J].吉林医学,2013,34(17):3439-3440.

[4]黄卫,高轶昳,庄文杰,等.穴位注射结合西医常规疗法对突发性耳聋患者短期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6,13(10):95-98.

论文作者:刘王方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

标签:;  ;  ;  ;  ;  ;  ;  ;  

局部和全身应用激素治疗突发性耳聋耳鸣近期疗效的比较分析论文_刘王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