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基层水务管理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有必要对其现存问题及相关对策展开深入研究与探讨,并采取最优化的实施措施,达到事半功倍的水务管理效果。本文概述了相关内容,分析了我国水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水务管理的目标和解决措施。望该课题的研究,对后续相关工作的实践能够起到借鉴与参考作用。
关键词:基层水务;管理;问题;对策
1前言
在基层水务管理工作中,其具体管理方法的制定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系统性工作,如何取得最为理想的效果,保证顺利进行,备受业内人士关注。本文从实际出发,结合相关先进理念,对该课题进行了深入研究,阐述了个人的几点认识。
2水务管理概述
2.1水务管理对象
水务管理不仅是对水资源本身进行管理,还包括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等环节,比如说防洪排洪、污水处理、水环境保护以及水生态建设等工程都离不开水务管理工作。所以水务管理对象具有动态化、多目标性的特点,水务管理中包含对各个子系统的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2水务管理的目标
水务管理的目标首先是建立水务一体化管理体制,制定完善的水务管理法规体系,提高水源的利用率,从而实现保护水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目的。其次是能够充分发挥政府的监督作用和市场调节作用,在政府的推动下能够建立起水权和水市场的有偿使用制度,最终形成节水型社会。其次是通过水务管理工作能够满足社会不断发展下对水的需求,同时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从而维护水生态系统的平衡,保障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生产生活需求,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2.3水务管理内容
水务管理内容是通过对水务客体的管理,能够实现对水安全、保护水环境和水生态、水市场以及供用水四项工作的优化管理。水务管理工作是系统性的工作同时也是比较复杂性的工作,在管理工作中需要设计水资源的方方面面,同时工作中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水务管理内容最终是为水务管理目标而服务的。
3我国水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3.1水务管理体制上的不足
3.1.1认识不足,基层相关的水资源管理部门的管理意识淡薄,没有恪尽职守地管理好基层的工作;除此之外农民为了保护自己自身的经济利益,常常做出一些破坏水环境的举措,例如对水利机构的产权不认同,自发地为了谋取自身利益在河坝或者湖泊搞水利养殖等产业,或者搭建房屋、开垦农田等。这些行为都是源于农民自身的认识不足,相关的管理部门也没有完成教育管理的职责,导致基层的水务管理工作难度加大,造成了水环境污染等现象。所以面对农村严重的水利纠纷的处理,尤其是在基层,要以正确的水法来对水资源进行权利的确认。但是这是一件高难度的事情,所以就需要在依照规定的基础上,根据具体情况做出适当的调节。
3.1.2水务管理的职能不对口,管理的各个层面存在欠缺,没有做到管理到位。
3.1.3水务管理的法规不够完善,技术规范体系不健全,出现问题之后没有处理相关问题的法律依据,这就造成了无法可依的局面,给一些违反水务管理法规的行为提供可乘之机。
3.1.4资金的投入不足,缺乏资金支持,造成了市场化程度不高的局面,难以满足市场经济带来的需要。
3.1.5基层居民的节约用水意识薄弱,缺乏水资源保护的意识,水资源浪费现象严重。
3.2基层水务管理问题的具体表现
3.2.1争水问题屡见不鲜,争水问题从古至今在我国一直存在。有个人之间的、上下游之间的、左右岸之间的、甚至有地方之间的和省与省之间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比如在古代的上下游之间,据《蓝田县志》记载,封建时代的蓝田县,地主豪强们为了保证自身利益,不断助长河流周边居民的不合,“争水之案,层见累出”,使村民的矛盾加剧,导致社会动荡不安。而在近代争水问题依然迫在眉睫。关于近代农村中的田地灌溉纠纷问题,费孝通认为,灌溉用水的管理问题十分复杂。由于每个人都想得到足够多的灌溉用水,就会想尽各种办法,例如降低自家田地的水平面,這就引起了很多的争执。
3.2.2从防洪排涝的角度来看,大多数的基层防洪排涝的标准比较低,这就会使调蓄能力不足,而且相关的损失补偿制度也不够完善,居民的防灾减灾意识也不够明显,缺乏应对的经验。
3.2.3在基层的居民的用水习惯中,广泛存在浪费的问题,再加上供水的设备老化,使供水效率也下降了。用水上缺乏科学合理的用水指标,合理地用水体系还需要进一步建立合理的水价收取标准,进一步提高供水效率改进节水措施,来应对节水潜力还没有发挥出来的问题。
4水务管理的目标和解决措施
4.1水务管理的目标
4.1.1建立完备统一的水务一体化的管理体系,完善水务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对我们赖以生存的水环境以及水资源多加保护,维护水环境的平衡以及生态系统的平衡,努力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4.1.2最大可能地发挥政府的监管作用以及市场的调节作用,均衡两者的作用效果,建立水权以及水市场的收费使用制度,努力把社会打造出经济型、节水型的氛围,推动建设节水型社会的步伐。
4.1.3满足经济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对水资源的需求,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维护生态平衡,对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扎实的基础保障。
4.2水务管理的措施
4.2.1政策的执行力度是传统的水务管理中都会采用的措施,除此之外行政手段的执行也是其他手段具体实施效果得到保障的重要环节。
4.2.2经济措施,就是指利用税收、水价的波动、以及信贷等类似经济杠杆类型的手段,来进行可行性的调节,以此来达到对用水结构的调节,规范和控制生产者在水资源的开发中的行为。适当调节合适的水资源分配比例,促进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达到节约用水、合理用水的理想境界,对有害水资源的行为进行严厉的惩治,对有利于水资源保护的行为进行大力提倡和奖励,提高对水的利用效率。
4.2.3技术上的改进,现代科技社会的发展决定了我们必须在水务管理的问题上与时俱进,积极结合科技水平的发展把水务管理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现代化,利用高科技的发展来处理问题。掌握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现代理论,熟悉信息技术、监控技术、决策技术以及模拟技术等。利用科技的进步提高对水务管理的效率。
4.2.4法制措施,基层水务管理是一门处理水利纠纷的“艺术”。这与社会的发展以及地域文化的影响有很大的关系。基层在水务管理上面之所以会有那么多的问题,这与农民一贯的认识和正式制度之间的差异是分不开的。比如在河堤产权上面的争执,在法律规定中是属于相關的管理部门的,但是这并没有得到农民的认可,所以就导致了在管理的时候出现了一系列不必要的麻烦与问题。所以,必须要对权力进行确认,落实法律的作用。其次妥善处理历史遗留问题,改变农民一贯的错误看法,构建全新的基层水务管理格局。
4.2.5多个部门合理地配合。水务管理如果只有水利局或者某个单一的部门来管理的话,就无法在短时间内有效地解决问题,所以必须各个部门合理地配合工作才能提高办事效率。比如水资源的保护工作需要水利部门以及环保部门之间相互配合才能够完成任务。
5结束语
总之,在当前各种条件下,基层水务管理工作实践中依旧存在着多方面的问题,我们应该从这些问题的实际情况出发,深刻分析其产生的多方面原因,统筹并进,多措并举,克服该项工作中的诸多难点问题,进而获得最为优化可行的实施策略与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春明,王立坤,马君岭.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6(21):88-89.
[2]王公军,王纪江.冠县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的问题及对策[J].山东水利,2014,10:45-46.
[3]黄玲.达川区实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的问题与对策浅析[J].南方农业,2016,09:206+208.
论文作者:王妍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5
标签:水务论文; 水资源论文; 基层论文; 用水论文; 工作论文; 管理工作论文; 措施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