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土木工程技术质量控制措施研究论文_杨璐,丛晓忠

高层建筑土木工程技术质量控制措施研究论文_杨璐,丛晓忠

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天津 300450

摘要:高层建筑土木工程作为一项综合、系统、复杂的工程,在施工技术与现代化水平不断发展的当下,工作人员必须具备与时俱进的精神,不断完善自我,提高自身素养,从各个细节中保障工作正常进行,推进建筑行业稳定、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高层建筑;土木工程技术;质量控制

高层建筑符合时代发展的趋势,但却也增加了技术质量监管的难度。就施工方而言,一方面要强化自身综合实力建设,以真正达到了施工要求,提升质量保障;另一方面,还应制定科学合理的质量监督管理措施,做到硬件与软件的结合,实现全面技术质量监督管理。

1.高层建筑土木工程施工特点分析

1.1地基工程要求比较高

要保证建筑的稳定性,就需要对地基的处理提高要求。对于高层建筑来说,施工级别越高,它的桩基可能就越深。比如在一些超高层建筑中,地基的深度有可能就超过了20m。而在高层建筑工程中,基础的类型也分为很多中,一般比较常见的有筏形基础、箱形基础,如果是直接将建筑的基础埋设在没有风化或是微风化的地方,可以选择条形基础或者是单独桩基。

1.2施工工艺要求比较高

在高层建筑的施工中,如果要将施工技术体系有效的完善,就应当对施工过程中的工艺、结构类型以及结构材料等进行充分的考虑。对于不同种类的高层建筑而言,其所采用的实际施工技术也不是完全相同的,对于施工工艺的要求是比较高的。此外,对于高层建筑来说,也应当保证其具有良好的物质技术与施工条件,这样的话才能够使得建筑工程的质量得到有效的保证。

2.高层建筑施工技术分析

2.1高层建筑钢筋工程施工技术分析

现代建筑工程施工周期长,规模大,技术复杂,钢筋工程施工难度较高。钢筋工程作为工程的骨架,高质量的钢筋工程是保证建筑寿命和实用性的关键,建筑施工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中获得更多的机会,就要做好钢筋工程,通过科学的施工质量管理来实现,以期提高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每一批钢筋进场时,钢筋表面应清洁无损伤,无铁锈,无污染;必须有出厂合格证,经过检测单位复检合格后才可使用。

钢筋绑扎顺序:梁、板模板轴线标高复核→梁、板钢筋绑扎→预留线管→检查验收。钢筋绑扎时,需根据现场情况在模板上用粉笔标出箍筋或分布筋的位置,并以此作为参照来绑扎。如果在模板未支好前绑箍筋,可在焊接好的主筋上,按图纸要求用钢尺测量并分好箍筋绑扎点,并用粉笔标出相应的位置,而后即可进行箍筋绑扎。绑扎钢筋、焊接质量及加工形状,必须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钢筋搭接长度按设计要求安装绑扎,并严格控制位置,柱子钢筋上口应设置锁口箍筋,焊接牢固且保证轴线位置正确;各种负弯矩筋,应用点焊焊接牢固,防止移位倾倒。

双层钢筋上下要保证用“几”型钢筋支撑,梁、板钢筋都应该垫块,以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符合设计要求。现浇悬挑构件时,上部钢筋严禁踩踏,并设置钢筋凳支稳;剪力墙钢筋采用电渣压力焊施工,施工过程中必须确保柱的主筋上下同轴,并且焊接符合强度要求。钢筋绑扎后,应仔细参考图纸进行检查,重点检查钢筋规格、数量、锚固长度、焊接部位等,记录好检查数据。

支模前,质检员用质检专用力矩扳手,按规定的扭力值对抽检的接头数量进行检查,要求钢筋连接质量100%合格,如有一根钢筋的连接质量达不到规定的扭力值,则要将该构件全部接头重新扭到规定力矩值,并且钢筋接头的丝扣外露部分不得超过一个完整丝扣。板、基础底板和基础梁,每500个接头为一批,不足500个时也做一批,每批需要抽检三个接头,要求钢筋的连接质量100%符合要求,否则必须查明原因。

2.2高层建筑高大模板工程施工技术分析

模板在使用前需预先找平,可以防止模板使用时位置不准确,减少漏浆、烂根现象的发生。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对工程中所使用的模板及其配件数量、种类进行确认,不合格的模板和未经过检验的模板禁止在工程中使用。模板在清理干净后,要对模板表面涂抹脱模剂,脱模剂的使用需由专人负责,并对有问题的模板进行清理和维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1墙体模板安装

楼层放线→弹控制线→模板底部找平→隐检验收、交接检→组装内外模板→安放纵横龙骨及穿墙螺栓→固定斜拉支撑→调整垂直度→固定模板、拧螺栓→进行自检→预检验收→混凝土浇筑、模板维护→检测混凝土强度→拆模→清理模板、刷脱模剂→下道工序施工。模板上每隔一定距离应钉上搭头木,防止模板因为踩动、混泥土振捣发生变形。

2.2.2框架梁模板安装

在进行模板安装时,首先从底层向上引出楼层轴线和标高线,并进行柱和墙的轴线、水平控制线的放线,把轴线引到梁底部。在进行模板支撑的过程中,为了保证梁的尺寸和位置符合要求,应拉水平通线和结构线来对梁标高进行核对。当梁跨不超过4m时,梁底中部要按照1‰—3‰的标准起拱。梁的侧模要与楼板模板连为一体,当梁高超过一定标准时,要在梁中加设穿墙螺栓,一般情况下穿墙螺栓竖向距离应在450mm左右。

2.3钢筋混凝土工程中施工管理要点

2.3.1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钢筋混凝土工程使用的材料主要有水泥、骨料、混凝土外加剂和水等,所有进场的材料都要有证明产品质量的文件,不合格材料不得进场,更不可在工程中使用。

(1)水泥。在水泥进场之前,需要对水泥的产品、等级、包装生产日期等进行检查并具备产品证明文件。当甲方或者监理方对水泥质量产生怀疑时,要对其质量进行检查;根据有资质第三方的监测结果,对其抗压性、抗折强度、安定性等相关指标进行检测,水泥的相关性能参数必须满足设计文件的要求。

(2)骨料。钢筋混凝土的骨料主要有粗骨料和细骨料;通过对骨料的物理、化学性能进行检验,以保证砂石材料的产地、品种、规格及其所包含的颗粒级配、密度、含泥量、骨料的碱活性等符合要求;粗骨料的最大粒径要小于结构截面最小尺寸的1/4,小于最小钢筋净距的3/4。

(3)混凝土外加剂。在选择钢筋混凝土外加剂时,要根据施工工艺、气候、混凝土性能等,考虑原材料性能、配合比等因素,确定外加剂的掺量;不同品种的外加剂要根据类别分别存储,外加剂运输过程中,要做好运输和存储,避免外加剂受到污染。

2.3.2混凝土施工配合比控制

提高混凝土单位水泥使用量,可以增加混凝土的刚度和和易性,但是水泥对成本的影响比较大,水泥含量过大会增加混凝土体积变化率;水泥用量过少,又会使混凝土体积变化率过小。因此,施工过程中要对水灰比、水泥用量进行严格控制,对混凝土的水灰比、石子最大粒径进行分析计算。

2.3.3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主要通过事前控制、事中质量控制两个方法。浇筑前质量控制要根据浇筑面积、浇筑工程量、施工机械、浇筑顺序等进行认真分析,确保万无一失。当拆摸过早、混凝土强度不足时,会对混凝土结构产生重要影响,造成钢筋混凝土发生缺角、开裂、甚至塌陷等。钢筋混凝土工程养护和拆模过程中,要按照混凝土强度合格设计要求进行。

2.3.4浇筑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

钢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要坚持开盘鉴定制度,完善开盘鉴定制度;浇筑过程中,旁站监理人员要对混凝工程施工进行监督,对已拌和好的混凝土中不能再加水。混凝土泵送时尽量不要中断操作,特殊情况出现停泵的,泵送中断时间不能超过45min;混凝土落差不能太大,当混凝土落差大于3m时,要使用混凝土溜槽下落,保证混凝土出口尽量垂直下落。

结束语

土木工程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施工环节。在实际的施工中,工作人员需要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研究。从而实现工程质量的有效控制,提高建筑工程的安全稳定系数。这对高层建筑工程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对建筑工程领域的发展也起到促进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辉。浅析高层建筑中土木工程技术质量控制措施[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2016(14)

[2]董文彬。高层建筑土木工程技术质量控制措施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23)。

论文作者:杨璐,丛晓忠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2

标签:;  ;  ;  ;  ;  ;  ;  ;  

高层建筑土木工程技术质量控制措施研究论文_杨璐,丛晓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