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对比糖尿病诊断应用生化检验、常规检验的临床价值,以期能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36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检验方法的区别,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尿液检验,选择干化学葡萄糖氧化酶法,观察组采用生化检验,主要包括糖尿量实验、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清葡萄糖、血清甘油三酯、果糖胺值等检验项目,对比两种检验方式的有效性。结果:数据显示,观察组、对照组临床诊断有效率分别为97.06%、79.41%,相对于对照组来说,观察组临床诊断有效率明显较高,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临床应用生化检验进行诊断,其诊断有效性明显优于常规尿液诊断,能促进诊断准确率明显提高,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奠定良好的基础,值得全方位推广应用。
【关键词】糖尿病诊断;生化检验;常规尿液检验;应用效果
Biochemical examination in the diagnosis of diabetes clinical application
Edited (646200), luzhou, sichuan hejiang city people's hospital
【 abstract 】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diabetes diagnosis of the clinical value of application of biochemical inspection, regular inspection, in order to provide basis for clinical treatment. Methods: randomly selected from December 2014 to December 2014 were treated 136 cases of diabetic patient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ccording to the testing method of the difference between patients,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control group adopted routine urine test, choose dry chemical glucose oxidase method, observation group USES the biochemical test, mainly including diabetes amount experiment,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fasting serum glucose, serum triglyceride, fructosamine values, such as inspection items, compared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two kinds of inspection methods. , according to data from the results: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in clinical diagnosis of efficient 97.06%, 79.41% respectively,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clinical diagnosis of efficient observation group was obviously higher, obvious data contrast difference between group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 the diagnose diabetes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biochemical test, the diagnostic efficacy is superior to conventional urine, can promote the diagnostic accuracy rate improved obviously, for clinical treatment, which has laid a good foundation is worth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 key words 】 diabetes diagnosis; Biochemical examination; Routine urine test; Application effect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中糖尿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对患者生存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是目前公共卫生组织极为关注的一个问题。糖尿病属于代谢性疾病,其发病与生物作用受损、胰岛素分泌缺陷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患者临床症状以饥饿、消瘦以及血糖高等位置[1]。由于糖尿病需要终身接受治疗,导致机体长时间在高血糖的状态内,会严重损伤机体的重要器官,高糖环境可促进细菌繁殖,若不及时控制,会出现眼病、肾病、脑血管疾病以及心血管疾病等并发症,造成患者致死率、致残率明显增加,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产生一定的威胁[2]。通过分析相关研究资料得知,及早确诊糖尿病疾病,并通过针对性的措施控制血糖水平处于正常状态内,不仅能明显改善患者的治疗预后,还可降低并发症发生概率。以往临床主要是通过常规尿液检验进行临床诊断,但具有操作复杂、操作繁琐、检出速度慢等缺点,临床应用价值不高[3]。近年来,随着临床开始普及以及推广生化检验技术,并广泛的用于糖尿病疾病的临床诊断中。本文对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分别采用生化检验、常规检验进行确诊,结果证明,生化检验在检出率、减轻患者痛苦方面有着更为明显的优势,现对比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组研究对象的临床数据均来自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到我院接受治疗的136例糖尿病患者,所有患者均按照自愿原则选择检验方法,根据患者选择的检验方式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8例。观察组68例患者中男40例,女28例,年龄为48~80岁,中位年龄为(69.66±8.54)岁;病程为3个月~15年,平均病程为(7.44±1.23)年;1型糖尿病30例,2型糖尿病38例;对照组68例患者中男35例,女33例,年龄为47~80岁,中位年龄为(68.54±8.34)岁;病程为4个月~15年,平均病程为(7.99±1.65)年;1型糖尿病32例,2型糖尿病36例;所有患者与1999年WTO制定的《糖尿病治疗指南标准》对于糖尿病疾病的诊断标准互相符合;将合并肾功能不全、其他代谢性疾病、免疫系统、胰腺炎、影响血糖水平疾病等患者全面排除出本组研究之外;本组研究对象临床存在皮肤瘙痒、口干、消瘦“三多一少”、多尿、多食以及多饮等症状。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疾病分型、病程、诊断标准、排除标准、临床症状、分组依据等临床资料的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临床可比价值较高。
1.2方法
对照组糖尿病患者通过常规尿液检验方法进行临床诊断,发放集尿杯,叮嘱患者选择中段尿液20ml,选择迪瑞H-100型尿常规分析仪对尿蛋白、尿糖、尿酮体、白细胞、红细胞等常见项目进行全面检测,并通过显微镜实施镜检,仔细的记录所获得的检查结果[4]。
观察组糖尿病患者通过生化检验方法进行临床诊断。由医护人员采集患者的静脉血后,分别检测患者空腹血浆葡糖糖、糖尿量实验、血清甘油三酯、糖化血红蛋白、果糖胺等临床指标,选择全自动化分析仪作为本次检查的检测仪器,相关操作体现如下:(1)糖尿病患者果糖胺测定的工作利用硝基四氮唑蓝还原法来完成;(2)测定糖化血红蛋白工作通过亲和层析法来完成,将血红蛋白添加在层析柱后对其中糖化血红蛋白参数进行测量;(3)要求患者在接受检查前12h停止饮食,静坐5~10min等待后进行血液采集,分别采集2份5ml的血液,在2h内完成血清分离工作,在4h内完成测定血清甘油三酯的工作;(4)糖尿量的测定采用口服法来完成,在患者进食24h后采集空腹静脉血2ml,并让患者将80g葡糖糖与200~300ml温水混合后口服,在4min内饮用完毕,通过空腹血糖水平作为依据,如果患者在2h内尿糖能恢复且以阳性呈现,则作为糖尿量降低判定;(5)叮嘱患者禁食12h后,进行空腹静脉血样的采集,于清晨采集2ml静脉血,并采用氧化酶法完成检验,低血糖症的判定标准为空腹血糖低于2.8mmol/L,高血糖的的判定标准为空腹血糖大于7mmol/L,医护人员需要对血液标本进行3次检验,选取中间值作为判定参数。
1.3临床观察指标
由统一的医护人员全面观察以及统计对照组、观察组的临床检验结果,并将临床诊断结果作为判定依据。临床检验结果与临床诊断结果处于一致的状态则作为有效判定;若临床检验结果与临床诊断结果不一致,则作为无效判定,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不同检验方式的有效率。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30.0统计学软件对本组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数据作分析统计,通过率(%)表示计数数据,以卡方检验,若P<0.05,则表示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数据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临床诊断有效率为97.06%,无效率为2.94%;对照组临床诊断有效率为79.41%,无效率为20.59%,观察组、对照组临床诊断有效率、无效率对比具有明显差别(P<0.05),详细数据如表1所示。
表1 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临床诊断效率
3 讨论
糖尿病疾病可能会因为环境、遗传等因素致病。通过分析相关统计数据得知,我国女性糖尿病患者、男性糖尿病患者的发病率分别为8.8%、10.6%,若患者发病后,不能有效的控制疾病的进展,则会造成微血管病变以及大血管病变,慢慢进展称肾功能衰竭、肢端坏疽、心血管病变以及脑血管病变等并发症[5],严重的会出现双目失明等后果,不仅使患者整体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还会导致家庭经济负担明显增加[6]。由于糖尿病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加上患者对于糖尿病疾病的知识缺乏足够的了解,导致近我国糖尿病疾病发病率以逐年上的趋势呈现,且受到早期诊断率不高的影响,使患者容易出现合并症,严重的会因前期不能控制疾病而出现死亡的情况。因此,及时确诊,并实施针对性的干预是必然的发展趋势[7]。目前,糖尿病临床诊断主要是通过尿液检验、血糖检验以及生化检验等来完成,常规尿液检验虽然能发挥诊断价值,但是其诊断准确率不高,加上复杂的操作,无法与临床诊断的需求互相符合。随着我国生化检验技术的快速发展,被广泛的用于糖尿病的临床诊断中,且发挥的作用较为明显。相对于常规尿液检验检验来说,其具有操作快捷简单、费用经济等优势,同时还能够有效的测量空腹血浆葡糖、糖尿量实验、血清甘油三酯、糖化血红蛋白、果糖胺等临床指标[8]。果糖胺测定具有快速、经济等优势,可有效的评价控制病情的情况,能有效的反应平均血糖水平,特别适用在血糖波动大或者妊娠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诊断中。虽然糖化血红蛋白存在一定的缺陷,但是可以利用血清甘油三酯来辅助,对血清甘油三酯检测时发现存在升高的情况,则表示患者可能为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能反应血糖控制的情况,利用获得的参数可掌握患者是否合并并发症,在调整血糖时可作为指导依据,对有效区别应激性血糖增高、妊娠糖尿病有一定的帮助。对糖尿量进行检查时,若发生参数下降的现象,则表示患者可能会出现糖尿病,可以叮嘱患者采用规律饮食、增强运动、规范作息时间等方式来合理调整,从而降低糖尿病发生率。据分析本组研究结果得知,观察组通过生化检验后66例有效,有效率高达97.06%,而对照组仅54例有效,有效率为79.41%,观察组诊断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研究表明,糖尿病临床诊断中应用生化检验测定血清甘油三酯、糖耐受实验等方面的指标能够为临床确诊提供良好的依据,对提高诊断符合率具有促进的作用,值得全方位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段海平.相关生化检验项目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v.24;No.130 08:20-21.
[2]胡俊.糖化血红蛋白与果糖胺在妊娠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J].当代医学,2012,v.18;No.266 03:11-12.
[3]丁建娥.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在临床糖尿病诊断中的价值对比[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v.26;No.200 20:4701-4702.
[4]霍美英.临床糖尿病诊断中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的价值对比研究[J].糖尿病新世界,2016,v.19 03:1-3.
[5]王景莲.分析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在临床糖尿病诊断中的价值比较[J].糖尿病新世界,2016,v.19 10:61-62.
[6]张凡,牛震丙.常规尿液检验与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对比[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 14:194-195.
[7]胡洪兰.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在临床糖尿病诊断中的价值比较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5, 03:81.
[8]楼小伟,董芳.血清胱抑素C在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评价[J].当代医学,2011,v.17;No.234 07:2-3.
论文作者:何丽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3月下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17
标签:糖尿病论文; 患者论文; 生化论文; 对照组论文; 血糖论文; 血红蛋白论文; 尿液论文; 《医师在线》2017年3月下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