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泥混凝土作为建筑工程使用最为广泛的结构材料之一,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结构的安全、使用寿命以及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混凝土施工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但混凝土又是一种不能马上被后续检验工作完全证实是否合格的产品。在水泥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会受到不同方面因素的影响,经常发现一些质量通病,主要表现为蜂窝、麻面、空洞、露筋、缝隙及夹层、缺棱掉角、表面不平整及强度不够等。因此,如何最大限度地根除质量通病,保证工程结构安全,是工程施工人员需要掌握的。
关键词:水泥混凝土;工程;质量
一、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1.1水泥
水泥有多种品种、标号应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的要求和实际使用部位的环境条件,选择适当的水泥品种和标号。水位变化区的外部混凝土、构筑物的溢流面和经常受水冲刷部位的混凝土、有抗冻要求的混凝土,应优先选择普通硅酸盐水泥;大体积内部混凝土、位于水下的混凝土要求水泥的水化热小,含碱量低,通常选择矿渣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火山灰硅酸盐水泥等。优先选用旋窑水泥、散装水泥,水泥强度等级应与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相适应。高强混凝土应优先选择高标号水泥进行试配。水泥运到工地应按标明的品种、强度等级、生产厂家和批号分别贮存,同时向厂家索取质量保证资料。
1.2砂
细骨料砂,要重点检查其质地、级配、细度模数、含泥量和有害物质含量。当砂料中有活l生颗粒时,必须进行专门试验,以防止发生碱一骨料反应。砂粒应质地坚硬、清洁、级配良好,使用山砂或特细砂时,应有试验依据。砂的细度模数控制在2.4—3.0范围内对节省水泥和保证混凝土和易性最为有利。结构用砂含泥量一般不应超过3%,有害物用质(云母、有机物、硫酸盐等)含量不应超过2%。
1.3石子
粗骨料石子,应重点检查其质地、级配、针片状颗粒含量、含量泥量及最大粒径。粗骨料的极限抗压强度不得小于混凝土强度等级的2.0~2.5倍(普通混凝土为1.2~1.5倍)。为防止骨料严重分级,生产粗骨料时可将其分为(5~20)mm、(20-40)mm、(40-80)mm、(80-120)(或150)mm 四级。但在使用时,粗骨料最大粒径不得超过构件断面最小尺寸的1/4及钢筋净距的3/4;对于混凝土实心板,最大粒径可以是板厚的1/2,但不得超过50 mm;对于少筋或无筋结构,应选择较大的粗骨料粒径。
1.4水
凡是不能饮用的水,应在水质化验和抗腐蚀试验合格后,方可用于拌制混凝土。污水、工业废水、PH值小于4的酸性水和硫酸盐含量超过水重1%的水,不能用于拌制混凝土。对预应力混凝土的施工用水,更样着重控制。
1.5外加剂
首先,应检查外加剂生产厂家的生产许可证,质量保证料和有相应资质的检测单位出具的性能试验报告。其次,在混凝土外加剂使用前,应进行试配并进行试验检验,以复验混凝土外加剂与工程所有水泥是否相适应,以及是否满足施工要求的混凝土性能和有关设计要求指示(如抗渗标号等)。另外,应注意混凝土外加剂使用说明的有效日期、防止过期失效的外加剂用于工程。同时,要严格控制剂量,不得随意添加,在搅拌混凝土时,掺加外加剂的混凝土搅拌时间应适当延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6粉煤灰活性混合材料
应选用II级以上质量的粉煤灰,选择合理的使用部位和掺量。大体积内部混凝土、水下、水上部位混凝土可以使用,有抗冻融要求及抗冲耐磨要求的混凝土应经论证并采取措施方可使用。粉煤灰掺量主要取决于原材料质量、使用部位、环境条件等因素,具体掺量要根据设计要求,通过试验进行技术论证后确定。
二、混凝土配合比的质量控制
混凝土配合比的控制包括对混凝土的配合比的设计和试配。设计配合比时,除应考虑符合水泥混凝土所处部位的工作条件,并分别满足抗压、抗裂(抗拉)、抗渗、抗冻、抗冲耐磨、抗风化和抗侵蚀等设计要求的规定外,还应满足施工和易性要求,并采取措施合理降低水泥用量。在配合比的设计和试配过程中还要综合考虑多重因素,如冬季拌制时要考虑温度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需适当选择防冻剂。在夏季,应考虑外加剂的选择对混凝土的强度等级的影响。水泥混凝土设计时的基本原则为:最小单位用水量原则。水灰比是决定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特别是抗渗性和抗冻性)的主要因素。在满足和易性的条件下,力求单位用水量最小。最大石子粒径和最多石子用量原则。根据结构物的断面和钢筋的稠密程度以及施工设备等情况,在满足和易性的条件下,应选择尽可能大的石子最大粒径和最多用量。最佳配料级配原则。应选择空隙率较小的级配,同时也要考虑料场的天然级配,尽量减少弃方。水泥混凝土的核心技术就是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合理的配合比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必要条件。
三、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施工是形成建筑实体的过程,也是决定最终产品质量的关键阶段,要提高混凝土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就必须狠抓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工程项目施工涉及面广,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影响质量的因素很多,使用材料的微小差异、操作的微小变化、环境的微小波动,机械设备的正常磨损,都会产生质量变异,造成质量事故。工程项目建成后,如发现质量问题又不可能像一些工业产品那样拆卸、解体、更换配件,更不能实行“包换”或“退款”,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对工程质量的控制就显得极其重要。要保证砼的质量,除施工前进行大量的料场复查工作和最佳砼配合比试验,在施工现场还应作好以下工作:对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在筛分现场及拌和系统前进行成品料检测,其目的是检验其质量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和设计要求,如不符合质量要求时,需采取措施或调整砼施工配合比,或改变生产工艺以保证砼的质量,检验抽样应当是经常的和随机的。砼拌和现场质量控制,砼拌和现场施工质量是确保砼施工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原材料合格的基础上.应对以下项目进行控制和检测:①称量设备和称量的准确性。要定期检验,并保证每盘砼各种材料都已准确测量。②砼拌和物的容重和含气量:检测砼拌和物容重的目的是校验砼配合比和提供监控计算资料。通过检验料仓砂、石骨料含水量、做坍落度试验来调整砼用水量以满足设计配合比要求应达到的容重。含气量的检测则需要经常进行,其变化范围控制在±l%。含气量过小,砼和易性和耐久性都不能满足;含气量过大,则砼强度损失增大,通过监督外加剂的配制使用,调整外加剂用量,来满足设计要求。③记录砂、石骨料、水泥及砼出机温度,防止砼产生裂缝。对发现的不符合规范标准要求的问题,如石子超、逊径过大.分析原因是网筛不合格或堆放不符合要求:砂、石骨料含水过大应降低砼用水量,应降低多少等等,然后根据检测结果对砼施工配合比进行调整,并及时通知现场操作人员,以保证每盘砼都是经过检测的合格产品。
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想保证水泥混凝土的质量,除了以上需注意事项外,人的质量意识也是很重要的。施工现场要禁止无相关资质的人员上岗操作,对图省事、碰运气、不懂装懂、有意违章的行为必须及时制止,进行严格的控制。试验、质检各部门要基本覆盖所有质控点,不但对原材料的生产、进货、存放等各个环节进行质量检测,而且还要将现场混凝土质量控制作为重点。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混凝土结构施工规范》GB50204-2002,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1.
[2]交通运输部、中交第一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公路桥梁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人民交通出版社,2011.
论文作者:胡高昂,刘捷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9
标签:混凝土论文; 骨料论文; 水泥论文; 质量论文; 粒径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强度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