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德育应立足于学生素质的培养_德育教育论文

高校德育应立足于学生素质的培养_德育教育论文

高校德育教育要以学生素质发展为创新之本,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要以论文,之本论文,素质论文,德育教育论文,高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知识经济的形成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给人类的社会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同时也对教育和人的素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相对于应试教育而言,提出和提倡素质教育是我国社会正逐步形成的全新的教育理念。从1985年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指出的:“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全民族的素质。现代世界的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实际上是科技与人才、民族素质的竞争……”,到1999年6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都提出并强调了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性,由此也凸显了我国社会对素质教育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关注。本文立足于高校德育教育面临的现状和创新需要,结合新时代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新要求,探索德育教育的创新与大学生素质发展之间的关系。

一、高校学生素质教育的特点及面临的新形势

教育学认为,素质是个体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伴随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通过个体自身的认知活动和社会实践而形成的较为稳定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品质,是个体的基本潜能和修养。素质教育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而逐步提出并提倡的,它体现了我国教育观念的逐步发展,也体现了在教育体制的不断变革中教育战略的逐步完善。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素质教育的落实和成效的取得,还需要我们在理论和实践上进行不断的探索。

随着我国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以及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迅猛发展,社会对于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与此同时,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也开始面临一系列新的挑战,表现出新的特点。

其一,素质教育的环境更加开放、背景更为复杂

市场经济和经济在全球范围内的运行给人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带来的影响是广泛而复杂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新的技术手段的不断产生,使人们在增强适应和改造环境能力的同时,也加快了改造其思想和行为的进程。青年大学生是社会中最敏感、最乐于接受新生事物、并且最易受影响的群体,任何与他们的生存、生活、学习和交往有关的因素的变化,都有可能直接影响到他们的思想和行为。

尤其是加入世贸组织以后,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宏观环境的变化,将促使对外开放和市场化程度的加快以及国内改革力度的加大,在贸易自由化的不断推进以及外资的不断进入之后,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面临着多种经济成分的不断冲击,而经济成分的多样化又势必要求多元的利益表达途径并形成多样化的利益群体,这是产生政治民主化和思想文化多元化的优厚土壤。社会主义是一个开放的体系,社会主义的内涵中包含着民主的政治、开放的思想和繁荣的文化,然而,入世以后的我国社会面对的是140多个资本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其中包含着多元的思想观念、价值判断和情感评价的冲击,还包含着来自西方敌对势力的“西化”和“分化”的图谋,这些都是我们的外部教育环境在开放的形势下复杂化的表现。

其二,素质教育的内容更为丰富、任务更加艰巨

一方面,随着世界各国间教育和文化交流的日益广泛,我们的教育空间不断得到拓展,加强素质教育的理念不断得到深化。在高等教育发展国际化、大众化和多元化的趋势下,各高校都力图保持自己的特色与优势,分工渐细的学科门类要求素质教育应具有侧重点并加强针对性,这就要求教育内容的丰富多彩与生机勃勃。

另一方面,深入地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对人的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新要求,这迫使我们的教育从传统的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中走向与人的全面发展有关的一切方面,新的历史时期,要求我们所培养的大学生是健康的大学生,学生应该在知识技能上、心理素质上、对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上以及道德水准上都是一流的,这就要求高校能把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的目标,培养具备综合素质的新型人才。

再者,市场化的环境所带来的竞争和争夺是激烈而残酷的,对于大学生来说,积极地寻求自我提高和实现全面发展是应对竞争的必经之路,但是如何在选择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的同时正确处理好物质利益上的得与失、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处理好索取与奉献的关系,在向往自由的同时多一份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少一份对金钱和享乐的崇拜,是对青年大学生提出的新要求,也是素质教育在新形势下面临的新任务。

其三,素质教育的载体更为多样、手段更为先进

由于广播、电视、报刊以及网络等大众传媒的发展,学校的课堂教育对于青年大学生的影响变得越来越有限,形式不断翻新的传媒有如“潘多拉宝盒”,影响着青年人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在大众传媒的作用下,青年大学生获得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广泛,但与此同时这也造成社会舆论导向的弱化和大学生对社会权威认同感的日益缺乏,并对传统的以单向式为主的教育方法提出了严重挑战。就拿我们所熟知的因特网来讲,它的内容几乎涉及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正以其特有的方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和组成部分。无疑,它既是新的技术手段,又是重要的外部环境,不断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载体的多样化和先进性对素质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素质教育能够培养学生开阔的视野和接受、掌握新生事物的能力,也要求教育的实施者能够充分利用新的技术手段为学生提供更新的教学内容、创造更佳的教育效果。

二、德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素质作为人的一种基本品质结构,具有很强的复合性,因此,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使学生在获取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能在智慧、品格和能力等方面得到综合提高。而大学生所处的身心发展阶段则决定了高校开展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在于培养学生坚定、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健康良好的精神状态、积极创新的意识和能力以及适应社会的能力,由此,德育教育就处于素质教育的核心位置上。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不断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提出这一点,是从我国社会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出发的,是新时代赋予高校教育的新任务,也是德育本身的内容、功能和价值所决定的。

其一,从我国社会自身的发展来看德育的核心地位

在国内,从90年代初至今,我国社会正经历市场经济体制从逐步确立到完善的发展阶段,体制转轨所带来的影响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这些变化又要求我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体系能紧跟形势的发展,而意识发展的独立性又使之与体制的转轨和观念的转变处于不同步状态之中,由此,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相适应的思想体系和价值观念,已成为社会取得进一步良性发展的活力来源。作为社会未来发展的生力军的青年大学生,应逐步确立起自主的、平等的、开放的、竞争的、法制的意识,确立良好的社会人格和职业道德,在充满诱惑的社会生活中保持知荣辱、辨善恶的素质和品格,这也是德育教育的重要任务。

在世界层面,由于各种经济因素的全球性流动,世界市场已越来越不可分割,世界经济正逐渐成为一个整体,全球化既给世界经济带来了繁荣和发展的机遇,也加强了各国之间在经济、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交流,但是,当今的经济全球化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引导和推动的,他们以平等之名行霸权之实,向全球强制推行只利于自己的国际游戏规则,并借助经济的对外扩张推行其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在全球资本主义的感染下,不少青年人开始崇拜西方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而理想和信念却逐步淡化;青年人在对外部世界的接触中感知了西方社会的繁荣却也多了一份对社会主义的观望和抵触,这是社会离心力孳生的土壤。对此,素质教育的责任是培养学生具有开阔的视野和清醒的头脑,能自觉抵御西方腐朽文化的侵蚀。

其二,从时代对高校人才培养的要求来看德育的核心地位

我们所处的时代特征是在和平前提下世界各国的共同发展,但是这种发展既包含有经济领域的竞争与合作,又有政治领域的分化与组合,以及文化领域的冲突与融合,这些新情况、新问题都构成了高校教育的新环境。现实的情况是,经济的全球性流动往往容易使一些人淡忘国家意识、淡漠民族身份,消解对传统的认同感;而科技的全球性发展与交流也要求人类能加强对新技术应用的道德约束,经济领域的游戏规则又对完善的人格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全球化把社会公德教育扩展到国际范围,使国家主权观、国家利益观和国家安全观等成为新的德育内容。它要求我们所培养的青年学生既有扎实的知识功底,又有较强的实践能力;既具有强烈的民族情感,又能有全球的视野和全局的观念;既有对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高度道德责任,又有遵循现代市场规则的人格表现,这些都是高校德育教育的时代内容。

德育的核心地位还体现在社会对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要求上,人的知识含量往往体现着个体素质的内涵,而人的德性品质则体现着个体发展的方向。与德育的实施紧密相联的道德,是社会的意识形态,它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并对社会存在具有反向的作用,因此,先进的意识对社会存在起着促进作用,而落后的意识则起阻碍作用,一个掌握了先进的技术和文化而在道德和人格上存在缺陷的人,往往会给社会的和谐与安宁造成巨大的威胁。因此,我们的高校不仅应该重视建设完备的学科体系和知识传播渠道,更要把德育放在核心的位置上,在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使我们所培养的大学生,既具备聪明才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又受过完整、系统的道德教育;既会“做事”,更会“做人”。

其三,从国际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来看德育的核心地位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世界各国纷纷开始对本国的教育进行总结、反思和改革,国际社会的教育理念出现了一次深刻的变革,在对教育的功能和价值作重新认识的基础上,把教育的视野从智力领域扩展到了非智力领域,提出了教育要着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思想,目前,各国在教育实践中都普遍十分重视德育的地位和价值,虽然出于国情的需要,各国的德育目标、德育课程设置和实施德育的手段各有不同,但都把德育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上。

日本政府在《21世纪的教育目标》中明确指出:“只有重视思想素质的培养,才能保证人才的健康成长。”美国政府于1993年2月成立的全国品德教育联合会,提出“只有有道德的公民才有能力建立一个民主、自由的政体”的教育理念;在小布什政府曾提出建立高达2500万美元的品德教育资金来促使思想品德教育进入美国校园;州立纽约大学的心理学家托马斯?科纳利认为:“教育始终有两大目标——使孩子聪明,使孩子品德好”。英国政府则把“德行、智慧、礼仪和学识”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各国政府对德育的地位和价值的普遍重视既反映了国际范围内经济的发展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也是许多西方国家对过去忽视德育教育做法的深刻反思。这种新的形势,对我国高校的德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必须置于高校各项工作的核心地位,才能跟上世界各国教育的前进步伐,为完成时代的使命作出应有的贡献。

三、德育创新的定位与途径

青年大学生是社会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我们进行现代化建设的高素质后备人才,面对国际、国内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形势,面对高等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趋势,高校德育教育也必须在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同时积极创新,通过确立德育的素质教育观来应对新的挑战。

高校开展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是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这种全面发展既是学生个体各项素质的综合发展,又指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从而避免由应试教育重考试、重智育、重尖子所造成的学生个体发展的片面性和学生整体发展的不平衡状况。素质教育还应以促进学生主体意识的增强为出发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向来是学校教育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通过实施素质教育,增进学生的主体意识,可以避免应试教育对学生束缚过多而造成的学生创造力的缺失,从而使学生形成完善的性格和高尚的内心世界,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制定和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决定》明确了素质教育的目标和任务,因此,坚持知识、能力和各项素质的辩证统一,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主体意识的增强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也是高校德育创新的基本定位。我们可以依托德育在实施过程中目标、内容和方法的创新来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其一,目标创新。目标的创新是指高校教育应改变观念,从专业教育和职业教育中走出来,把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德育的目标。

首先,目标创新并不意味着要在我国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总体目标之外另起炉灶,事实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决定了创新后的目标与原有的总体目标应是一个统一的体系,高校德育作为传播社会意识形态的正规途径,其目标既取决于社会的政治经济,又服务于社会的政治经济。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国际政治格局多极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的今天,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的竞争和争夺都异常激烈,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客观实际也决定了意识形态领域内的矛盾和斗争还将继续存在,这些历史和现实的因素决定了我们的目标创新只能是建立在总目标基础之上的创新,我们要培养的还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目标的原则不变而在具体要求上的创新与改变。

其次,目标的创新包含了对教育实施的进程作一系列的调整和改变,这种改变,一方面包括设置合理的课程结构。目前,一些高校正在刍议的学分制改革,既是高校教学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可以体现高校培养人才目标的调整和改变。就是要使选课建立在发展和完善自身综合素质的宗旨上,使学生实现“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再者,目标的创新还包括对德育的总目标进行具体的化解,体现目标的层次性。我们可以根据大学生的年龄、年级和已有的思想修养来确定教育目标的分类分层,也可以根据学生所学专业的不同来确定教育的目标,还可以根据高校实施德育教育的各职能部门的具体分工来确定工作目标,具体的可以包括:“两课”教育的育人目标,专业课的育人目标,班主任的德育目标,学校管理部门的德育目标等,通过对可实现的目标进行有层次的、有差别的分类施教,逐步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完善。

其二,内容创新。高校是学校的正规教育对青年人产生影响的最后一道门槛,学校教育的有效实施与有效影响将对青年人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产生巨大的影响,而要做到这一点,德育内容的创新是重要一环。

首先,要以德育理论课内容的与时俱进来提高教育的时效性。

我们应该准确把握国际国内形势发展的全局,从培育“四有”新人的目标出发,赋予德育教育新的时代内容。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民族传统、理想、道德、成才、择业等是德育理论课的传统范畴,而当我们走进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社会实践的时候,却发现这些传统的范畴在现实中遇到了严峻的挑战,因而,与时俱进就成了理论课应有的品格。

内容的与时俱进除了根据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及时更新和调整传统的理论范畴之外,另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我们应该结合大学生个体发展所处的年龄阶段,从他们的实际需要出发,逐步把人际交往、健康与人生、心理与人生等内容融入德育的范畴。据不完全的统计,就我国而言,名校学生中存在心理障碍的比例一般都高于普通高校,名校学生都是来自各地中学的尖子,特别是在如何继续保持领先的问题上难以安慰进了名校以后相对落后的自己,于是各种心理问题就随之而来,做好这些方面的疏导工作是学生个性发展对德育创新提出的要求。

其次,要以日常性德育教育内容的创新来提高教育的针对性。

在课堂教育之外,大学生的课余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与此同时,他们也不断接受着包括校园文化、各种社会现象以及社会思潮的洗礼,从实践来看,要在学校与社会的界限日渐淡化的今天,在日常生活中向大学生进行有效的德育教育,内容的创新是至关重要的。

过去,我们通常采用参观、走访的形式让大学生接受比课堂教育更为感性的历史事件和现实案例,但是我们也常常做不到持之以恒,没有真正认真地总结、感悟,其结果是能想到的可去的地方都去过了,但是走过场式的较多而收效甚微。日常性德育教育内容的创新当然也包括能找到更新的、更有时代意义的新的参观、访问地,但更应该注意的是如何有效实施这些日常教育。事实上,任何与学生日常的学习和生活有关的事例都可以成为德育教育的内容,比如清华学生的泼熊事件;比如大学校园内无人售报箱无人花钱买报的现象;比如大学教室每学期开学都清洗一新的课桌到了学期结束总会充斥低俗的课桌文化的现象等等,无不可以成为日常德育教育的好主题、好内容。

其三,方法创新。德育教育要使学生达到“知”而“信”,并进而“行”,需要有恰当的教育手段和方法,而一些新的技术手段的产生和发展也为我们的方法创新提供了物质前提。

初步总结我校开展德育教育的经验,我们可以发现,取得的成绩是明显的。我们的“两课”教师所倡导的“理论还原法”、“问题引导法”等方法已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校的一些职能部门也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和社团活动把以德育为中心的素质教育开展得有声有色,如新闻学院开展的以“绿色新闻”为主题的职业道德教育活动,还有“大学生法律援助活动”、“苏州河治理活动”、“云南少数民族遗传资源调查活动”、“上海市再就业工程调查”等活动,大学生们通过社会实践并结合所学的专业知识,以亲身的体验和直接的参与锻炼了自身的各方面素质。

因此,作为方法的创新,德育教育应结合理论突出实践,通过实践,使大学生从书本走向实践,从课堂走向现实生活,这样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积累社会生活的经验,并完善自身的素质。这种实践可以是纳入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课外活动;可以是创造某种财富的劳动活动;也可以是走出课堂,倾听校园名人的治学与人生感悟,在复旦,谢希德教授“治学与做人”和陆谷孙教授“学好外国语,做好中国人”的讲座就曾感染了一大批学生。

近年来,网络的飞速发展给传统的德育教育所带来的挑战是前所未有的,用顾海良同志的话来讲就是:我们不能再沿用传统的德育观念和方法,必须针对网络的特点进行创新,否则将丢失阵地。网络的现有影响力已不是我们用传统的“堵”和“封”能解决的了,面对网络,我们能做的更应该是合理的利用,我们可以利用网络的交互性特点,与学生开展思想交流,及时发现真问题;我们也可以通过网络形象生动地分解原来枯燥的理论,使之成为传播我们主流意识形态的有力工具,唱响主旋律。当然这样做需要我们能拥有一批网络时代的德育工作者队伍,通过参与网站建设设立不同的讨论主题,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

标签:;  ;  ;  ;  ;  ;  ;  ;  ;  

高校德育应立足于学生素质的培养_德育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