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下的是“跳蚤”收获的却是“龙种”——从《背影》的落选看初中语文教科书的选篇标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的是论文,却是论文,教科书论文,跳蚤论文,背影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3年9月12日《北京青年报》报道:鄂版中学语文教科书编辑人员以多数学生认为《背影》中“父亲不遵守交通规则,随意翻越铁路线”和“父亲形象不够潇洒”为由,将《背影》逐出课本。一时间论家纷起,莫衷一是。《背影》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篇经典回忆性纪实抒情散文,1933年被商务印书馆选入初级中学用基本教科书《国文》第三册,建国后又曾两度被选入初中语文教科书:第一次为1951年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初中第四册语文课本第二课”;(注:黄庆生.一篇很不好教的课文——〈背影〉.人民教育,1951.3)第二次为1982年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初中语文课本第三册第三课”。《背影》究竟能否作为初中语文教科书的选篇呢?下面笔者以建国后《背影》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语文教科书中的一出一进为经线对该问题作一些讨论。
第一个时期(1951~1982年):《背影》是一篇很不好教的课文
1951年《人民教育》第3卷第3期发表了黄庆生的《一篇很不好教的课文——〈背影〉》,文中详尽阐述了他教《背影》一课的备课过程及课堂教学的失败。
针对黄老师在课堂上的失败,《人民教育》的编者提出了一个敏感的问题:“《背影》是表现小资产阶级不健康的感情的,在现在实在没有选作教材的必要,语文课本中是不应该有它的地位的,这是一。第二,作者(黄庆生)断然要教这篇文章,就不应该从文章本身中去追求什么正面的健康的思想教育目的,而应该把这篇文章当作表现小资产阶级感情的典型作品来加以深刻的批判,提高学生的批判能力。”(注:黄庆生.一篇很不好教的课文——〈背影〉.人民教育,1951.3)此文的发表在语文教学界引起了广泛的争论,为此《人民教育》第3卷第6期又组发了6篇文章,并根据大家的争论总结出两个问题:1.这篇文章到底该不该选入语文教材?2.既然现在已经选入了,应该怎样教?
以陈士黉先生为代表的多数人认为《背影》是不应该选入教科书的。理由如下:第一,语文课本是学生学习的范文,不能等同于文学选集,既是范文就应该注意内容与思想的健康,至少不能与时代要求相抵触,思想性应该是选文的第一个标准;第二,《背影》是小资产阶级的作品,它宣扬父子间的私爱,充满了小资产阶级感伤主义的情绪;第三,《背影》在文字技巧上有很强的感染力,愈是这样就愈能以父子之私爱和感伤情调来影响青年学生,“我们就愈应该根本从课文中把它排斥出去”;(注:《人民教育》编者.对〈背影〉的意见.人民教育,1951.6)第四,《背影》不能起到根除学生头脑中旧的思想意识的作用,从教学的观点来看更应该把它删除掉;第五,初中的语文教材应通过范文培养学生的革命人生观、文学兴趣,使他们学会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而《背影》一文是不能完成这些教学任务的;第六,《背影》并不是新文学运动以来比较成功的作品。
闵耀汉先生与张海帆先生认为《背影》的思想感情虽然不太健康,但文章还是有许多可取之处的,不能因这一点就将它排除在语文教材之外。闵耀汉先生认为:第一,“朱自清的《背影》是新文学运动以来比较成功的文学作品,有些片段描写很不错,在文章作法技巧上,很可以使学生吸取些经验。至于不健康的感情部分,正好进行批判,通过分析课文中人物的思想活动,阐明爱的阶级性,借以引导同学从温情、软弱、狭小的私爱中解脱出来。”(注:闵耀汉.有了问题要和大家一起商量.人民教育,1951.6)第二,“《背影》是新文学运动以来的作品,是可以选来讲的。如果认为基本上并不反动,只是在内容方面有某些缺陷的作品就要摒弃在语文课本之外,那么编选人对我国的文学遗产将无法处理。”(注:闵耀汉.有了问题要和大家一起商量.人民教育,1951.6)不能因为教者认识水平上的限制就摒弃文学史上的一些优秀作品。
张海帆先生认为:第一,作品反映的是二十年前的不健康的感情,不是今天的不健康的感情,因此在目前还是有选用的必要,可以通过对它的批判来肃清青年学生中存在着的旧思想意识;第二,《背影》在课本编排的目次方面安排很好,它的前一课是《母亲的回忆》,后一课是《达尼亚和他的祖母》,形成了前后夹攻,彼此照应,可以更好地教育学生;第三,避而不谈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只有彻底的谈才能解决问题。所以《背影》这一课在目前还有选读的必要,通过这一篇旧教材肃清目前仍存在的旧影响。”(注:张海帆.问题在于教者的思想水平.人民教育,1951.6)
《人民教育》的编者在《对〈背影〉的意见》一文中就“既然现在已经选入了,应该怎样教”的问题做了如下回答:第一,以课文内容联系现实进行思想教育应该因文章的内容而异;第二,教师们在教授《背影》一课时,如果遇到什么困难或问题,可以与学校的教学研究小组共同讨论解决;第三,对于课后的“思考、讨论、练习”中的问题要具体分析,不可模糊概念;第四,只批判《背影》的思想感情,却对其文字技巧大作颂扬的教学方法,对初中学生来说是有害无益的。
基于这场辩论,1952年的初中语文教材删去了《背影》一课,直到1982年,《背影》这篇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典范之作才又重新走进了初中语文教科书。
第二个时期(1982~2002年):《背影》是一篇至真至爱至美的散文
改革开放以来,初中语文教科书的选文标准随着时代的变迁及语文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变革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年《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1980年《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1986年《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1990年《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修订本)》的选文标准均提出了“思想内容好、语言文字好、适合教学”等三个标准。第二阶段,1992年《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融合了前几个教学大纲的选文标准,提出了“文质兼美,语言文字要合乎规范,难易适度、适合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等四个标准。第三阶段,2000年《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200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从五个方面规定了现代文选文的标准: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难易适度,适合学生学习;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鉴于教学大纲中选文标准的变化,《背影》在1982年再次走入教科书。下面从文质兼美,语言文字的典范性,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难易适度、适合学生学习四个方面来探讨《背影》作为现代文选篇的典范性。
一、文质兼美
《背影》在“父亲的舐犊之情”“儿子的感念之情”“对父亲的理解与认同”三个方面透出文质兼美的特性。
1.父亲的舐犊之情
多数论者认为《背影》的主题是写父爱的,文章抒写了父亲对儿子的关怀和爱护。关于这一点,朱自清在阐述《背影》一文的创作动机时已经谈得非常清楚,在文学评论界及语文教学领域也已成定论。
2.儿子的感念之情
20世纪90年代初,蔡跃锐发表文章指出,《背影》渗透着对父亲的感激思念之情,在此之前人们把评论的焦点集中到了父亲对儿子的关爱之上,从而忽略了文中所“隐匿着款款情深绵绵敬意的儿女之爱”,他把造成这种片面理解的原因归为“课文中朱先生使用了第一人称‘我’……这样使得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往往很容易将‘我’和作者等同起来,以至于认为这仅仅是作者对父爱的颂扬”,“如果我们站在冷眼旁观的角度就会发现除了盈盈父爱之外,还有拳拳儿女之心。”(注:蔡跃锐.无言的感激——〈背影〉新探.中学语文教学,1992.3)
韩茹也有同感:“《背影》中作者没有直接诉说自己的感恩心情,相反却不断地叙说自己悔恨的情绪,后悔不该责怪父亲‘说话不大漂亮’,‘心里暗笑他的迂’,谴责自己‘那时真是太聪明了’。这种后悔和自责,含蓄地反衬出作者对父亲的思念之情。”(注:韩茹.真诚·含蓄·适度——从〈背影〉看朱自清散文的特点.中学语文,1998.11)稍后,陈风华在《“背影”的人文精神》一文中论述了文章所隐含的儿子对父亲的孝敬、思念之情。
3.对父亲的理解与认同
20世纪90年代末,有人提出:把《背影》的主题确定为“父爱”只是浅层的、表面的理解,它的深层内涵应该是作者对父亲的理解、认同。王荪曾这样说:“《背影》的主旨并不单是停留在别离之情的叙写上,而是借别离之酒杯,浇心中的块垒,把长期郁积心头的对父亲的太沉太重的情感得以释放或偿还。因此,作者面对的就不是一场单纯的父子别离,而是父与子,子与父的灵魂交流、人格碰撞、伦理顺逆、代沟差异的重新审视与评估。为一个潦倒、迂拙、背时寒酸的父亲画一素描,向他表示一个不肖之子追悔莫及的忏悔和深深的理解与敬意。”(注:王荪,张晓云.重新探析〈背影〉的文化意蕴与艺术魅力.教学与管理,1997.1、2)
段崇轩先生也认为《背影》的深层内涵应该是儿子在饱受了人生磨砺、为人父后对自己父亲的理解与认同。他在《走近父亲》一文中写道:“这篇散文的深层内涵,在于表现了朱自清对父亲的理解和认识,在难以忘怀的父亲‘背影’中感受到了父亲那坚忍不拔的生存精神和踏踏实实的人生态度,传达出作者对父亲的一种怀念、自责和忏悔。通过回忆父子惜别这典型情节,儿子终于走近了父亲、理解了父亲。”(注:段崇轩.走近父亲.语文教学通讯,2001.17)
冯玉强从心理学的角度,剖析了《背影》一文的审父意识,认为这篇散文所表露出来的父爱不是简单意义上父爱子的亲情,而是作者站在儿子的角度与父亲的角度,对父亲的一次再认识。在这个审视的过程中,儿子慢慢地走近了父亲、理解了父亲、认同了父亲。
综上所述,论者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了《背影》所蕴涵的子对父、父对子的复杂情感,将《背影》所负载的亲情之美呈现在读者面前,使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年龄阶段的读者,在《背影》的反复捧读中多方面地感受传统文化的熏陶,领悟《背影》所蕴涵的人格魅力。
二、语言文字的典范性
教学大纲要求选入教材的现代作品在语言文字方面合乎规范,在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等方面具有典范性。《背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1.匠心独具的选材美
《背影》选取“父亲的背影”这一独特的视角,行文中突破了文人写离情别绪的樊篱,取材出人意料,抒情又在情理之中。吴小秋认为:“作者观察细腻,选择角度精当,以‘人人笔下所无’的‘背影’,写出了‘人人心中所有’的父爱,虽然写法出人意料,但那真挚的父子之爱却在情理之中,这正显示了朱自清有着独特的艺术创造力。”(注:吴小秋.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谈〈背影〉的艺术构思.山西教育,1982.8)对朱自清散文了解最深的叶老说过:“每回重读佩弦兄的散文……我常常想,他这样的经验,他这样的想头,不是我也有过的吗?在我只不过一闪而逝,他却紧紧抓住了。”(注:叶圣陶.朱自清新选集序.文艺报,1982.5)
2.灵巧回环的结构美
《背影》灵巧、精美、回环的结构布局,常常为世人称道。开头以“背影”起笔,结尾又以“背影”收笔,这种灵巧的回环结构,是朱自清散文典型的风格。文章以“背影”为核心,又以车站送行的“背影”为高潮,围绕这根主线,凡是和父亲背影无关的事情都不写,凡是写出来的事情又都同父亲的背影相关。值得注意的是作者笔下的背影,不是静止的而是动态的,人物的感情在动态的“背影”中自然流露,如果不对它加以深思是悟不出它内在的感情底蕴的。
3.质朴含蓄的语言美
《背影》的语言美是家喻户晓的,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朱自清散文的语言风格。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质朴美,一是含蓄美。文中无论叙事还是对话,用语都十分简短、朴实、明白,可以说字字饱蘸情感,句句蕴涵真意。论者多注意到父亲那简短的五句话,而忽略了作为反衬人物的“我”的语言,正是由于“我”的话语,才反衬出“父亲”那“不大漂亮”的语言。“这些对比描写衬托出父亲对儿子的关心,也勾勒出我当时由于幼稚,不懂事,往往对老人在琐事上的关心不理解。这正是用自己的无知来反衬父亲对儿子的怜爱之深。”(注:子玉.〈背影〉琐谈.牡丹江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1)
4.冷暖和谐的色调美
多种色彩、多种情调的和谐统一能给人以美感。《背影》全篇运用白描的手法,色彩极其素淡,文字极其朴素,营造了惨淡、低沉、苦涩、凄凉的气氛,青灰的色调烘托着人物感伤的情绪。就在这凄冷的色调和素洁的色彩上,“朱红的橘子”“紫毛大衣”的耀眼暖色,使读者精神一振。也正由于这一“红”一“紫”的渲染,烘托出了浓浓的亲情,“反衬了家道中落、父子离别、无心品尝的凄凉情景,使读者更能感受作品中弥漫着的凄楚氛围;同时它又代表了父亲那一颗在冰凉的世态中极力温暖儿子的心。”(注:岑健.〈背影〉魅力新说.语文学习,1987.12)
三、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
《背影》虽然读来浅易,所写又为生活中常见之事,但朱自清却用那平实质朴的语言,赋予这件小事浓郁的文化内涵和时代信息。
1.“背影”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亲情美
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文化为核心,重礼仪、厚人伦的儒家文化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情感表达,决定了人们在亲子之爱的表达方式上具有重行为、轻言词、深藏含蓄的特点。这种表达方式,往往是爱得愈深,藏之愈厚,表之愈隐,有时甚至相互隐藏、羞于言表,所以容易被人忽视,不易被人感觉到。“背影”在生活中无言、负重的特质,最好地表达了“父爱”的含蓄和厚重。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背影”浸染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色彩,袒露出民族情感表达方式的独特之处。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才理解朱自清先生为什么见到父亲穿着“深青布棉袍”努力攀爬车站月台的情景便潸然泪下,随之“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的感情。
2.“背影”的服饰文化——父子的一块栖息地
服饰可以让人在都市和社会的繁杂、迷茫、慌乱中,寻找到一块属于自我的栖息地,时代的特征会通过一定的服装款式在人们身上打下人文礼俗的烙印。这个烙印就是一个时代社会人群的政治地位、经济地位的标志。《背影》中父亲的“黑布小帽”“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不正是封建社会沿袭下来的穷苦读书人的典型服饰吗?一连三个“布”字在父亲这类知识分子身上写下了一个变体的“穷”字,无言地道出了父亲在那个动荡社会中的寒酸、潦倒、清苦。正是这布质的粗陋服饰,成为“父亲”那个时代众多文化人在困窘中的一块无可奈何的“栖息地”,是那个社会底层文化人经济地位、社会地位的残酷而又合理的体现。我的“紫毛大衣”在当时也许算不上华贵的服装,很可能是无衣食之忧的中等人家的极普通服饰。但这是父亲在失业、家境惨淡的情况下,为儿子做的,不仅寄托了父亲的殷殷爱子之情,也寄托了父亲对儿子的无尽期望。更重要的是“紫毛大衣”与布制的“小帽”“大褂”“棉袍”形成鲜明的对比,在一定意义上不能不说这“紫毛大衣”正是与“父亲”生活在同一个时代的、已经接受西化教育的年轻一代知识分子的“栖息地”。新老两代知识分子的情感在“服饰的栖息地”交流融合,所折射出的时代灵光,便聚合成旧中国辛苦辗转的小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
3.《背影》表现了一种民族集体无意识
朱自清在1947年7月《答〈文艺知识〉编者关于散文写作的八问》中,曾谈到写作这篇散文的动因:“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里那句话(即指‘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的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的那一回,想起来跟在眼前一般无二。我这篇文只是写实,似乎说不到意境上去。”(注:转引自张怀久.语文教材中朱自清散文简介.上海教育,1980.11)由于作者本人的说法,人们便认为该篇是以父子深情感动读者而成为名篇的。傅书华先生认为这是《背影》成名的外显动因,而真正的内隐动因则是作者也没觉察到的“一种民族的集体无意识”。他这样阐释:“《背影》以慈爱作为父辈的主要特征,以忏悔作为子辈的情感基调,根源于对父辈的认可、趋同,对子辈的否定、批评。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尊父弑子的文化,这种文化有其不合理性,那就是对君、父、上级、既定的社会规范等等的五条件服从;这种文化也有其合理性,那就是每一个人都要从年少走向年长,从儿子成长为父亲,这是每一个人都要必经的人生历程……这种种的合理性与不合理性相互渗透交混成为民族的集体无意识,《背影》就是以父子之爱为形式对这种集体无意识的生动展示,这也是《背影》以短小的篇幅涵括了巨大的社会历史文化属性而成为名篇的主要原因。”(注:傅书华.永远的〈背影〉.语文教学通讯,2001.17)
四、难易适度,适合学生学习
自1933年《背影》入选教科书以来,历经七十余年。今天,无论是香港、台湾还是内地,都将它作为中学语文教材的传统篇目沿用下来。李广田曾在《最完整的人格》一文中说:“《背影》一篇,论行数不满五十行,论字数不过千五百言……由于这篇短文被选为中学国文教材,在中学生心目中,‘朱自清’三个字已经和《背影》成为不可分的一体。”(注:朱金顺.朱自清研究资料.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背影》折射出来的主题,正是十二三岁的孩子面临的生活命题:小时候,觉得父亲的形象十分高大,往往把父亲当作偶像来崇拜;到了十二三岁的年龄,处于既懂事又不懂事的阶段,会认为父亲并不可敬,以为自己处处比父亲强。这个年龄的孩子在父辈面前自作聪明的心理正在萌生,心理学上把这个阶段称作“心理断奶期”。由此可知,朱自清的《背影》之所以堪称经典,就在于用一支平常之笔,以常人所见平凡之事抒写了看似平常的人间亲情。不同时代的读者都可以从“厚载爱的”“文化的”“审美的”“背影”中不断拓展社会文化所赋予作品的无限阐释空间。
五、结语
《背影》落选、入选的风波,以报社编辑部的《致歉启事》趋于平静。《背影》落选也许是一个假新闻,但它引出的却是一个真问题——初中语文教科书选篇标准的问题。这个新闻播下的是“跳蚤”,收获的却是“龙种”。《背影》作为传统初中语文教科书中的一篇选文,七十年间几番取舍,所引发的一次次大辩论,不仅反映了不同时期初中语文教科书选文标准的变化,也说明了无论从教科书编写的历史进程,还是从文本自身所蕴涵的时代、社会、文化内涵来看,《背影》入选初中语文教科书都是无可非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