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配网电力工程技术的可靠性研究论文_黄家勇

对配网电力工程技术的可靠性研究论文_黄家勇

绵阳供电公司经济技术研究所 621000

摘要:现代社会各个行业迅速发展,使社会的各个领域对用电的需求逐渐增加,人们对于电力的需求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对配网电力工程技术进行升级是优化电网系统的重要步骤,但我国的配网电力工程技术还达不到发达国家技术程度,我国平均每年都会出现一定时间的停电。为了减少我国各省市的停电时间,要及时对配网电力工程技术进行升级。

关键词:电力系统;配网电力技术;可靠性

中图分类号:TM732

文献标示码:A

引言

面对用户的用电需求,需要具备相应的可靠性,并且它是配网供电基础的重要部分。但是,经常会有各种影响因素,使其无法正常供电,不仅有切实的安全隐患问题,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的不方便,也会使电力企业受到严重的指责,因此,现如今当务之急就是提高配网供电系统的可靠性,保障整体供电系统的安全。

1影响电力配网运行可靠性的主要因素

1.1供电设备未能及时更新

短时间内建成完善的电力配网系统的难度较大,且供电设备全面翻新所需要的时间与精力都不小,因此部分地区设备较落后导致的安全事故频发。例如2017年3月26日,某供电局的一名员工误将变压器失灵问题归结于高压电线断路,而在维修时缺少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在检修时触电身亡。事故除变压器本身的损坏问题外,变压器供电能力不符、监控器失效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抢救的及时性。

1.2电力配网系统不够完善

部分地区线路设计与现实需求不符,电缆连接失效的情况干扰整个配电系统。系统不完善带来的后果较为严重,电力部门一旦出现电缆重叠交错的现象,就很容易造成整个配电线导线负荷过高。例如武汉市某区人民政府需要完成道路的检修工作,为保证安全暂停了周边的供电系统。由于当地电力线设置不当的问题致使电缆重叠,而检修工作使线路问题加剧,导致检修结束后电力系统迟迟不能恢复。

1.3部门人员合作意识薄弱

部分地区的供电企业内部的管理系统及其相应的制度规范都不够合理,管理存在较大程度的权责不清问题,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联系不足。于是因沟通不足而导致的工作效率大幅度减少,工作人员不能及时发现电力配网运行可靠性的安全隐患问题。在这种制度僵化的情况下,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降低、工作服务不达标,电力配网运行可靠性也难以提升。

2配网电力工程技术可靠性优化措施

2.1完善对配电网络的规划方案

对配电网络进行合理规划,是电力系统的建设问题中的重中之重,在电力系统的升级中,对配电网络的规划是不可缺少的环节。在对电网的规划中,往往要考虑电源的建设、线路走向等问题。在对电力系统进行建设时,都是根据配电站的选址来对电线进行连接,很少对电线的连接线路进行分析。缺乏对现实情况中的供电范围的分析,导致了电线连接方式的不合理,使整个线路处于杂乱无章的状态,所以在对配电网络进行规划时,要根据供电地区的地形和需求来计划连接线路方案,使设计的配电方案既可以满足人类当前的用电需求,还可以为人类的发展规划提供资源支持,满足城市居民的长久用电需求,使每一个电源电线的布局满足实际情况,形成供电能力强、电源稳定的配电网络体系。此外,在配电网络的规划过程中,对电力负荷的预算是一项非常重要的部分,因为电力的负荷设计直接决定了电网规划的规模。要根据不同行业制定不同的供电规划,要结合电网规划范围内城市的一些往年电负荷量的数据,运用不同的计算手段对负荷进行预算,在多个方案中选出最优方案,使得电网规划在实际应用中得到充分利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保障元件质量,提高配网供电的可靠性

对于内部因素造成的配网供电系统受到影响,应该有针对性的具体解决方案。一方面,线路处理要根据地形特点、敷设情况进行分析,首先确定造成供电系统故障的原因。在线路大多处于室外的情况下,造成线路故障的原因多种多样,影响配网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其次,要合理的规划线路敷设,多使用绝缘导线,让线路的性能得以提高,并且对于不同的地形区域,采用不同的线路敷设。例如,在偏远地方,可以使用架空明线的方式,不仅降低了建造的成本,还能有效提高线路的安全性能。最后,在线路设计方面,着重完善中压网架,要将配网供电系统建设成互为备用模式,可改造线路形成“2-1”联络,具备完全可转供电能力,一旦有一个线路发生了故障,不至于造成供电系统无法使用的情况,另一条线路也可以使配网供电系统继续运行,极大的提高了供电系统的可靠性。

与此同时,变压器作为供电系统中的一级设备,其优异的运行质量是提高配网供电系统的可靠性的保障。所以,在实际应用变压器时,对于供电系统的负载要有具体的分析,针对实际负载量来选择变压器,以免在实际使用变压器中,造成超负荷运行的情况,使变压器的稳定性得以提高。并且采用实时监控,对于故障可以及时处理,使维修周期缩短,提高维修质量。

2.3完善配网供电体系,强化供电质量

对于配网供电系统的管理体系进行完善,可以有效控制运行过程,对于问题及时发现,因此,需要从三方面进行处理。首先,管理目标要明确,针对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情况,有不同的管理目标,不过绝大部分的管理目标就是用户人数以及用电数,其次,在建设配网供电系统时,因其要用大量设备,需要的投资金额巨大,所以,在进行建设时,对于设计要求严格,尽量避免不必要的重复设计、规划等问题,需要各地的供电局要进行实际考察,根据用户人数进行用电量的分析,对将来的供电负载情况进行预估,使工作规划具有前瞻性,不能仅凭想象进行建造设计,这样不仅浪费资源,还会使用户的用电量达不到标准。最后,当配网供电系统建设完毕,正式运行时,对于停电检修要管理好停电的范围,考虑好能否进行转供电,最好不影响人们正常的生活以及工作。例如,在高层出现停电检修的情况,电梯需要有备用发电机,方便人们的出行。同时,也要尽可能的缩短用户停电时间,请专业人员加快抢修进度与质量,不要出现“设备等人”以及反复停电的现象。这样,才能有效提高配网供电的可靠性,使供电局赢得用户的好感,降低经济以及用户的损失。

2.4加强停电和维护的规划和管理,并在首次报告后实施停电

首先,对于真正需要停电的工作,在工作计划事先准备好之后采取停电的形式。二是将“停电后等待现场”改为“人在现场,等待停电”,以控制操作的质量和进度。施工结束后,电力传输将及时恢复,停电和电力传输信息及时释放,缩短停电时间。

2.5展配网事故处置预案的编制及演练

制定各种类型事故预案,尤其是接有重要用户线路都有专题事故预案,包括转移负荷措施等。通过故障维修的精益管理,缩短了配电网的停电时间,提高了配电网供电的可靠性。

结束语

总而言之,供电企业的服务水平的标准就是供电可靠性,随着社会的急速发展,对供电可靠性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电力单位对于配网供电的可靠性的改革力度也会越来越强。因此,在实际的操作中,要针对影响配网供电可靠性的因素具体分析,从多方面入手,切实地提高配网供电可靠性,保障人们的生活水平,使电力事业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立启.配网供电可靠性影响因素及其控制措施[J].内燃机与配件,2017(13):121-122.

[2]杨汉清.配网供电可靠性的影响因素与技术措施[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4(21):85-86.

[3]牛文浩.浅谈配网供电可靠性的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J].科技风,2012(19):67-68.

[4]徐志刚.配网电力工程的技术问题分析与解决[J].电子世界,2017(22):192-193.

[5]代峥嵘.浅析配网电力工程技术的可靠性[J].企业技术开发,2017(3):91-92,95.

论文作者:黄家勇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电业》2019年第0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31

标签:;  ;  ;  ;  ;  ;  ;  ;  

对配网电力工程技术的可靠性研究论文_黄家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