桦南县第四建筑工程公司
摘要:当前建筑行业不断发展进步,建筑结构施工中极易受到温度、沉降以及收缩等因素的影响而出现裂缝问题,严重影响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合理应用能够有效防范建筑结构物的有害裂缝,从而为建筑施工质量提供可靠保证。本文就建筑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技术进行简要分析,仅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在建筑施工中,后浇带施工中通过变形缝的合理控制能够有效减少混凝土收缩变形裂及应力进行科学化控制,减轻对建筑整体结构的影响,提高建筑布局质量,并改善建筑外观状态。在建筑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合理应用能够有效减少建筑沉降差,并对混凝土温度变化进行科学化控制,为建筑施工整体质量控制打下良好的基础。
1 后浇带
所谓后浇带,是指在大型建筑施工或异体类施工中,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开设变形缝,并依照相关要求在变形缝上浇筑混凝土,促进连续整体结构的形成,以促进大型建筑或异体类建筑的钢筋沪宁图收缩李峰、温度应力以及沉降差等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后浇带主要包含三种类型,一是后浇温度带,能够有效缓解钢筋混凝土收缩变形问题;二是后浇收缩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混凝土温度应力问题;三是后浇沉降带,在实际建筑施工中能够有效解决高层主体与低层裙房之间的沉降差异问题,促进建筑施工质量的不断提升。
2 建筑施工中的后浇带施工技术
2.1施工准备
在建筑施工中应用后浇带施工技术时,为确保其施工技术的实际应用价值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全面提高建筑施工质量,应当充分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为后浇带施工的顺利进行提供极大便利。因此在建筑施工中应用后浇带施工技术时,应当在正式施工之前对后浇带表面进行规范清理,及时去除后浇带表面污垢以及浮浆等,并以高压水枪对后浇带表面进行冲洗,在全面提高混凝土粘性的基础上,以促进后浇带施工的顺利开展。在此基础上,施工人员应当密切观察钢筋具体情况,及时对端头生锈的钢筋进行除锈,若钢筋锈迹严重无法在建筑施工中加以应用,应当及时补充标准规格的钢筋,以免影响建筑施工各项工序的顺利开展。
为推进后浇带施工的顺利进行,在施工准备阶段应当掌握好混凝土的配合比,以加强混凝土强度控制。因此在建筑施工准备阶段施工人员应当对高性能早强型减水剂进行合理利用,将水灰比范围控制在0.4左右,以确保混凝土性能满足建筑后浇带施工的实际要求。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可以通过调整配合比的方式控制水泥用量,将膨胀范围控制在0.1%-0.2%,并添加适量UEA膨胀剂,进而对混凝土性能进行优化控制。
2.2合理控制施工时间
在建筑后浇带施工中,应当结合建筑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加以综合分析,在沉降施工完全形成后开展后浇带施工操作,以保证混凝土结构强度和稳定性。为避免高层板式建筑与裙楼在沉降上出现差异,应当在主楼完全沉降后开展后浇带施工,以加强施工质量控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若受到建筑施工工期以及季节性交替等因素的影响而导致浇筑工作延后,则应当在建筑设计图纸上充分体现出来,以便于施工人员及时采取可行措施控制混凝土浇筑时间,从而为后续施工操作的顺利进行打下良好的基础。
2.3后浇带部位的模板支拆
施工中,应在墙体后浇带两侧的钢筋相交点的位置布置拉钩,并保证保护层垫块挂到位以及所用钢筋保护层有足够的厚度,以避免发生钢筋骨架偏位现象。为了方便将后浇带中的异物垃圾等打扫干净,可整体下移后浇带垫层的面标高0.2m,将后浇带中的异物垃圾等放置在下移部分,在对这部分采用水泥砂浆将其进行覆盖整平处理,最后对后浇带进行浇筑混凝土过程。在进行后浇带梁、板的支模时,可采用钢管架或门架作为底模的支撑结构,这些支撑结构只有在后浇带二次浇筑混凝土完成浇捣处理后且混凝土结构满足强度要求时才能拆除。采用松木材料作为后浇带的侧模,其厚度为2cm,且应在松木板上制成小口,以方便将其固定于后浇带的侧面。
在施工时,布置的后浇带其两侧的模板支撑架不仅要在使用时能够紧密牢固地结合在一起,而且在使用完毕后易拆除。可以在梁板底筋以下的位置采用防水水泥砂浆材料做成一道宽约5cm的阻拦坝结构, 以免由于使用一次性单层钢板网容易造成混凝土进入后浇带的现象发生。只有在后浇带二次浇筑混凝土完成浇捣处理后且混凝土结构满足强度要求时才能将后浇带的模板拆除,模板拆除顺序应从上往下。
2.4浇筑混凝土
混凝土浇筑前,应彻底清扫后浇带内的残留杂物,并对钢筋进行除锈处理,充分浇水润湿模板和带内老混凝土接触面。后浇带混凝土浇筑时,根据已设计好的施工顺序,先浇筑底板后浇带,再浇筑外墙后浇带,最后浇筑顶板后浇带。施工中应安排责任心强的人负责混凝土的振捣工作,以确保混凝土的密实性,减少收缩。为了避免漏振、欠振和超振,混凝土的振捣工必需保证必要的振捣时间、插入深度和插点间距,振捣时严禁长时间碰撞模板、旧混凝土和垂直于后浇带的板、梁钢筋。浇灌外墙后浇带混凝土时,深度2m以下的混凝土应采用串筒入模,分层振捣的厚度不超过50cm,并连续均匀浇筑。
混凝土表面的泌水收缩,易产生塑性收缩裂缝,它一般发生在混凝土终凝之前。为防止这类裂缝的产生,在混凝土经振动器振密实,表面出现浮浆时,随即用刮尺刮平,待混凝土终凝硬化前l~2h,用木抹子连续抹压搓平,以闭合混凝土表面因泌水收缩产生的裂缝。
2.5后浇带防水
后浇带接缝形式与两侧混凝土接缝防水是做好防渗漏的关键。为此,止水带的接头处理应严格按要求处理,遇水膨胀止水带在浇筑前要避免与水接触;采用钢板止水片防水,则钢板止水片接头必须为搭接焊接,搭接长度应不小于50mm,焊接必须4个方向焊接,焊接中必须饱满,无夹渣、咬肉、气泡;在内墙、顶棚后浇带接缝处用柔性腻子涂刷两遍,可避免沉降及伸缩过程中产生细小裂缝。
2.6后浇带的养护
为了避免在施工过程中污染钢筋,造成垃圾堆积,后浇带施工缝处理完毕并且清理干净之后,其顶部要用木模板进行封盖,并用砂浆做出挡水带,在四周还要设立临时的栏杆进行维护。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后,采取覆盖物保水的方法进行养护,养护时间要持续15d以上,同时,在后浇带的两侧和附近要搭设栏杆进行围护。在加强养护的同时,还要注意防范超负荷的震动,以确保新旧混凝土的结合达到理想的效果。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后浇带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建筑沉降差,减少混凝土温度收缩变形以及温度应力,便于加强建筑施工质量控制。因此在建筑施工中应用后浇带施工技术时,应当严格依照建筑后浇带施工规范及标准开展施工操作,为混凝土浇筑施工提供极大便利,确保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实际应用价值在建筑工程施工中能够得到充分发挥,全面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 付西然 建筑工程中后浇带施工技术浅谈[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9)
[2] 魏光伟 浅谈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 《门窗》, 2014(2):71-71
[3] 李骏,高艳超 浅析房屋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要点[J]. 《科技致富向导》, 2013(23):373-373
论文作者:吴俊平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25
标签:混凝土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建筑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钢筋论文; 裂缝论文; 温度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