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中医药大学 四川 成都 610404)
【 中 图 分 类 号 】 R249【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 1550 -1868( 2016) 04
摘要: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在中医里归属于“肺痿”病范畴,中医辨证属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以肺、脾、肾虚为关键,标实指痰与瘀,笔者认为肺虚、脾虚、肾虚病机之中,脾虚为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主导因素。脾虚导致肺虚、肾虚,而正虚导致痰浊、血瘀的行成,临床治疗上应以补脾益气为主,兼顾肺肾,并与化痰、活血相结合。
关键词: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肺痿;脾虚;治则
1.引言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是病因不明的长期慢性间质性肺疾病,主要症状是进行性呼吸困难,尤其以活动后呼吸困难更为常见,亦有不同程度的咳嗽,主要为干咳或有少许白色粘液痰,可出现食欲差,消瘦,乏力等症状。现代医学对于该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并且无特效的治疗方法。,在中医论述中,由于本病以呼吸困难、咳嗽、咯痰为主要临床表现,又具有慢性经过或多年缓解的病理过程,故一般将其列入“肺痿”、“短气”、“咳嗽”等门中,病位在肺,与脾、胃、肾等脏腑密切相关。从古到今都以补肺生津为主,兼顾脾、胃、肾。笔者认为本病应从脾论治,兼顾肺、肾。
2.脾虚
2.1脾气虚:中焦属土,土爰稼穑,化生万物,故脾胃乃为气血生化之源,气机升降之枢纽,《素问·经脉别论》言:“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故脾胃气虚,无以生化布施津液,津液不能上输养肺,土不生金,肺失濡养,可发为肺痿。若脾虚气血生化乏源,肺阴不得滋养,则津液亏虚,肺叶痿而不用。脾、肺为母子之脏,脾胃虚弱,土不生金,津液生化乏源、布散无权,母病及子,致肺燥津枯,肺失濡养,最终发展为肺痿。肺主气,脾生气,宗气的生成,既靠肺的呼吸之气,又依靠脾化生的水谷上输的精微之气,因此,脾气愈虚,肺气愈弱,肺气虚弱,而失其所主,宣降无力,无力布散津液,久而久之则为肺痿。脾气虚弱,运化无权,痰浊内生,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从而导致肺痿标实--痰浊形成的重要原因。由此可见,脾气虚是肺痿发生的重要病机。
2.2脾阴虚:脾阴虚在临床上很少被提及,有学者甚者认为并无脾阴虚证,但是万物皆可分阴阳,就脾胃而言,胃为阳,脾为阴,脾土又有脾阴、脾阳之分,故脾虚又可分为脾阳虚、脾阴虚。脾阴即所指水谷所化生的营血、津液、膏脂等精微物质。喻嘉言曾经在《医门法律·肺痈肺痿门》中作出比较详细的论述,“盖肺金之生水,精华四布者,全借胃土津液之富。上供罔缺,但胃中津液暗伤之窦最多……大要缓而图之,生胃津,润肺燥……脾阴胃液耗伤,气阴不能上输于肺,肺阴不足,津伤肺燥而成肺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肺的津液充足及布散需要中焦脾土津液的充盈,脾阴一亏,无源上润,则肺阴不足,肺痿既成,故脾阴虚也可致肺痿。
2.3脾阳虚:脾居中焦,肺位上焦,脾阳虚弱,不得腐熟水谷,水谷之气不能蒸腾上润于肺,犹如釜底无薪,则锅中干燥,肺中虚冷,肺中精亏,肺失润养,渐致肺叶枯痿不用,若釜底加薪,则枯笼蒸溽湿润。脾胃虚则肺最受病。脾阳一虚,肺气乃决,生化无源,脾胃阳气不升,不能顾护肺卫,从肺与脾的关系而言,脾阳是根本。故从脾阳虚论治肺痿也是有可行性的。
3.治疗
3.1现代医学:由于本病病因尚不完全清楚,目前除肺移植外别无有效治疗措施。一般予药物治疗如糖皮质激素合用免疫抑制剂,吡非尼酮对治疗肺间质纤维化的机制尚完全不清楚,疗效差。再则就是非药物治疗如肺康复训练,长期氧疗,戒烟,预防感冒等。最后就对症治疗,提高生活质量。
3.2中医:治疗大法则是重视脾胃,兼顾肺肾,缓而图之。脾土乃是后天之本,肺金之母脏,培土有助生金。具体来说,脾气虚者,症见咳嗽,咳声低微,咳痰量少,气短,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肢体怠倦,形体瘦弱,面色淡黄,舌淡苔白,脉缓或弱。治法补脾气,润肺燥。方予四君子汤合清燥救肺汤加减,前方益气健脾,后方润燥养阴益气,药物予人参、白术益气补中,茯苓甘淡健脾,炙甘草甘温益气,助人参、白术补中,杏仁、桑叶、枇杷叶清宣肺燥,胡麻仁、麦冬、阿胶润肺养阴。脾阴虚者,症见咳嗽咳痰或痰浊带血丝或咳吐浊唾涎沫,其质黏稠,咳声不扬,甚则音嘎,气急喘促,午后潮热,皮毛干枯,口干咽燥,大便干结,小便频数,舌红少苔而干,脉虚细而数。治法滋脾阴,清虚热,润肺生津。方予麦门冬汤合清燥救肺汤加减,麦门冬汤益阴生津,降逆下气,清燥救肺汤,润肺养阴,清金降火,药物予人参、大枣、甘草、粳米益脾气、生津液、补中焦,麻仁、麦冬、阿胶、芍药养脾阴,润肺燥,桑叶、石膏、地骨皮、银柴胡清肺之燥热、脾之虚热,杏仁、枇杷叶、瓜蒌化痰止咳,下气降逆。脾阳虚者,症见咳吐涎沫,其质清稀量多,口淡不渴,短气不足以息,头眩,畏寒怕冷,四肢不温,食少便溏,甚至完谷不化,小便数,面色少化或虚浮,舌质淡胖或有齿痕,舌苔白滑,脉虚弱或沉迟无力。方予附子理中汤合生姜甘草汤加减,附子理中汤温中补气健脾,生姜甘草汤补脾助肺,益气生津,药物予干姜大辛大热,温中祛寒,振奋脾肺,人参、白术补气健脾,促进运化,生姜、甘草、大枣甘温补脾,益气生津。
4.结语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由于近年来吸烟人数的增加以及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使之该病的发病率也连年升高,且本病为进行性加重疾病,病情凶险,对人民群众特别是老年群体的健康构成较大威胁[9]。现代医学尚无理想药物及治疗方法,而中医药对特发性肺间质纤维的症状改善,延缓病程进展,提高生活质量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中医来说,肺痿病位在肺,病机重点在脾,脾居中焦,属土,具有承载、生化、受纳万物的性质,即土为万物之母,所以本病重点应在补益脾胃,培土生金,佐以滋阴润燥,兼顾标本,随证加减,灵活化裁,以期获得最大疗效。
参考文献:
[1]郭明霞,徐梅.肺间质纤维化的中医辨证治疗.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0):226-227
[2]周仲瑛中医内科学[M].第2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1:120
[3]邹宇,张伟.从虚论治肺间质纤维化.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0(1):60-61
论文作者:周小龙,黄一薇,王莉,王娟,邓利君,何燕(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界》2016年4月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7
标签:津液论文; 脾胃论文; 间质论文; 生津论文; 化生论文; 脾气论文; 益气论文; 《医药界》2016年4月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