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劳动力资源的配置与政策导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劳动力论文,导向论文,政策论文,资源论文,世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国际资源配置或要素流动是国际经济学研究的核心课题之一,然而对于作为基本生产要素的劳动力,却没有像资本那样得到应有的关注,对经济自由化条件下的劳动力资源的配置与政策导向更是缺乏实证研究。本文试就此做粗略分析。
一、世界劳动力资源配置的现状
当代社会,无论是富国还是穷国,绝大多数家庭的基本生活来源依然主要是工资收入,因而从事各种生产性活动便是当今世界劳动力资源配置的集中点。90年代中期,世界各国从事生产性活动的约为25亿人。其中,14亿人生活在人均年收入低于695美元(1993年标准)的低收入国家,6.8亿人生活在中等收入国家,3.8亿人生活在人均年收入高于8626美元的高收入国家。然而,世界劳动力资源远未达到充分利用的状态。目前约有失业人口1.2亿[①a]。进入80年代中期,世界各国程度不同地进行了经济调整和改革,因而劳动力资源配置状况大为改观,新就业机会迅速增加,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当然变革带来的失业效应也在所难免。一个总的估计是,30年来世界劳动力翻了一番,而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一倍。
在就业结构上,不同类型的国家差异明显。在低收入发展中国家,从事农业(主要是家庭农业)的劳动力占就业总量的61%,22%分布在农村的非农产业和城市的非正式部门,仅有15%的人工作在有正式工资契约的岗位,他们主要就业于城市的工业和服务业部门。在中等收入国家,约有29%的劳动力从事农业,18%的人从事农村和城市的非正式活动,46%就职于工业和服务业部门,即一半左右的就业人员属于工薪阶层。而在高收入的发达国家,绝大部分劳动力工作在正式部门,其中农业就业比例仅为4%,工业部门为27%,服务业则高达60%[②a]。总的说来,低收入国家的就业结构仍带有浓重的农业经济(甚至是自然经济)色彩;中等收入国家是以工业就业为主的就业结构,表明其正处于工业化阶段;高收入国家就业则带有明显的服务化特征,这是其进入后工业化时代的主要表现。
当然,必须看到,我们正处在一个变革的时代,就业状况和劳动力资源配置状况不可避免地要发生变化。一般认为,如下5点是影响和决定世界劳动就业状况及其变化的关键问题:1.贸易与投资自由化,加快了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货物、资本在国与国间加速流动的同时,人员流动及劳动力在世界范围的优化配置也大为改观。那么,国际经济自由化会形成过度的就业压力或引致严重失业吗?2.进入90年代,各国对市场机制在配置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取得共识,许多国家开始了以建立市场制度为核心的改革和调整,使得这些国家的劳动就业问题引人注目,直接关系到市场化改革措施的推行和成功。3.与上述问题相联系,受影响部门的劳动待遇和社会福利等问题愈益突出,向政府劳动政策调整和工会建设及劳资关系的调整等提出了挑战。4.世界经济自由化将给发达国家带来更多的利益,而以效率为主要目标的国内市场化改革又使一部分人收益迅速增加,这些会在国际和国内两个层次上拉大贫富差距,这一世界性的社会问题不容忽视。5.经济自由化还向关系到劳动者长远利益的基础投资提出挑战。经验表明,要提高劳动生产率、保持持续增长、改善劳动者福利和工作环境,关键是要扩大资本,增加对教育、保健、基础设施和技术方面的投资。
二、贸易与投资自由化对世界劳动就业的影响
贸易与投资自由化既会冲击原来受保护的部门,也会加快国际间产业结构的调整,这些都会对相关国家的劳动力资源配置产生影响。世界银行发展报告指出:世界经济一体化对各国工人都是利大于弊,商品、劳务、资本和人员的国际流动给绝大多数劳动力带来新的机会,增加了他们的福利,促进了其生活水平的提高。这种积极效应可以通过以下3个方面具体揭示:
第一,自由化刺激下的经济迅速增长,是以出口规模剧增为先导的,而研究表明,更多的出口意味着更高的工资,对于实施出口导向战略的国家尤其如此。据世界银行统计,1970—1990年间,在37个被调查的实施出口导向战略的发展中国家,随着其出口依存度的迅速上升,年平均实际工资增长率达到了3%以上;在32个出口依存度下降的国家,年平均实际工资却出现了负增长。可见,增加出口已成为各国保持经济增长、提高职工福利的不可或缺的条件。一般说来,国际贸易会在两个方面改善人们的实际收入水平:1.作为消费者,工人可以从贸易活动中获得购买、消费廉价进口品的利益;雇主可以购置到最适宜的设备和技术,使工人的劳动技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和开发。事实上,东亚的迅速工业化,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大规模进口西方最具效率的技术和机器设备的基础上的。对于工业国来说,从低成本厂商那里进口产品,则会获得明显的降低成本的利益,尤其利于降低劳动密集型消费品的价格。2.更重要的是,市场国际化把人们从国内需求的束缚中解脱出来,面对愈益开放的国际市场,工人的就业技能和福利状况改善的空间越来越大。东亚的“四小龙”和东盟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起飞靠的是国际市场,南亚制造业发展缓慢的原因则与过度保护政策下的进口增长缓慢密不可分。应当看到,较之国内市场,全球市场不仅广大而且稳定,尽管发展中国家的出口正以每年5%的速度增长,总额达到了9000亿美元,但仍只占发达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3.5%[①b],国际市场的开发潜力依然很大,发展中国家劳动资源的有效利用在很大程度上仍取决于其开拓出口市场的业绩。
当然,需要指出的是,国际贸易增长对不同国家、不同行业的劳动力的收入效应是不均等的。在国内,从事国际需求旺盛产品生产的工人会从自由化中获得更多的利益,处于被调整或淘汰行业的工人则会受到贸易的损害。发达国家同发展中国家进行贸易,往往对其非熟练工人的收入和就业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据估计,过去20年发达国家总就业的1—3%的非熟练工人就业受到影响。但这并不完全是一件坏事,它促进了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其在高附加值产品贸易中更具比较优势,获取更多的贸易利益。此外,自由化还可能冲击发展中国家和计划经济国家的受保护部门,给这些部门的工人造成损害。尽管如此,自由贸易的总体效应是积极的。因此,政策制定者要坚定信心,采取各种措施促使劳动力合理流动,提高劳动技能和效率,逐步使劳动力具备应变力,就能使受影响劳动力的暂时利益损失较快地得到补偿,并更多地分享贸易扩大的利益。
第二,在许多发展中国家,贸易自由化同贫困减少密切相关,实证资料表明,出口意味着较少的贫困。1985年摩洛哥开始实行贸易自由化政策,5年间贫困线以下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从26%下降到13%[②b];东亚诸国和智利、毛里求斯及土耳其等贸易改革力度较大的国家,也不同程度地出现了贫困减少的效果。同时,自由贸易带来的新工作机会将大量农村非熟练劳动力吸引到了城市。当然,贸易增长的收入分配效应在各国间并不平衡。东亚和摩洛哥等国的出口增长带动了居民收入的增长,同时基尼系数逐年降低,产生明显的公平分配效果;拉美国家(尤其是智利和墨西哥)贸易自由化的收入公平分配效果则较差,白领工人和受过高等教育的员工获利多,工资增长很快,表明该类劳动力的稀缺性。
第三,投资自由化促进了外国直接投资的迅速增长,跨国公司在增加世界就业量和改善就业质量方面的作用日益明显。据统计,1992年底跨国公司在国内外雇佣了7300万人,约占世界劳动力的3%,占非农业活动工薪阶层的10%,如果仅考虑发达国家则可高达20%。而且,跨国公司通过原材料采购、分包商和外部供应商的零部件加工等,还创造了至少相当于以上直接就业效应的间接就业机会。1994年联合国世界投资报告指出,跨国公司每一直接就业至少会再创造一个就业机会,照此,90年代初与跨国公司有关的就业量就可达1.5亿。与母公司相比,国外附属公司的就业增长要快得多,这对主要作为受资国的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资源配置是十分有利的。据统计,设在发展中国家的附属公司就业量已从1985年的700万增加到了1992年的1200万。外国直接投资还提高了东道国工人的福利,1985至1992年间,跨国公司世界范围工资增长的60%发生在中低收入国家。更重要的是,跨国公司为提高东道国就业质量发挥了积极作用。具体表现在:1.就职于跨国公司的东道国员工通常能享有较优厚的工资待遇、工作条件和社会保险福利,有关待遇标准往往高于东道国一般标准;2.跨国公司在其工作场所将国际知识和技能与特定区位的人力资源开发结合起来,为雇员提供多样化的学习和培训机会,使雇员和东道国经济从外国直接投资的就业效应中受益。当然,外国直接投资的迅速增长,以及大量地流入发展中国家,对世界劳动资源配置也提出了一些挑战。最突出的问题是:1.目前维护东道国劳工权益、协调劳资关系的国际框架和相关规则尚不完善。2.作为投资国的发达国家,可能会对对外直接投资的就业转移效应存有忧虑,尽管研究表明这种负效应是十分有限的。然而,外国直接投资的剧增,是世界经济一体化和世界产业结构调整的客观反映,必然带来国家间和地区间就业的再分布。
三、市场化改革对中低收入国家就业的影响
目前,世界约有14亿劳动力来自处在向市场经济转换过程中的中低收入国家。这些国家正在不同程度上改变着宏观调控机制和发展战略,在减少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更大程度与国际市场接轨的同时,放宽市场调节范围,培育包括劳动力在内的要素市场,减少不必要的政府干预。这些变革必然对劳动力资源配置产生显著影响。从积极方面看,市场经济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加速劳动力流动,提高其总体利用效率,形成竞争机制,提高劳动力技术和福利水平,大大改善劳动力资源的总体配置。
尽管如此,市场化改革对劳动力影响的长期与短期效果往往是不一致的。在初期,往往会出现宏观经济波动和高通货膨胀以及劳动力需求下降的现象,这些都会引发失业率骤然提高和实际工资水平暂时下降的不良结果,进而导致就业向非正式部门转移。阿根廷、玻利维亚、智利和墨西哥,改革初期的实际工资下降了约1/3多;东欧和俄罗斯等国经济转轨的第一年,实际工资下降了18—40%,保加利亚和波兰等国还出现了15%以上的失业率[①c]。
但从长期看,这种不良影响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劳动者最终会从改革中获得持久而巨大的利益。
市场化改革会使原有就业结构发生变化,从而使一部分人付出更多的代价[②c]。从调整和改革中受益最大的往往是那些在非正式部门就业的员工以及农民和城市的熟练工人,城市工人和妇女作为一个整体是得失参半,且在不同地区差异明显。在东欧、南部非洲和部分亚洲国家,改革拉大了正式部门与非正部门的工资差距,如波兰改革初期,后者的工资往往是前者的几倍,而且同其他东欧国家一样,地下经济逃避了大量的国家税收。农村与城市比较,改革虽使农民明显受益,但广大贫困人口仍主要集中在农村。此外,就妇女就业而言,东欧和亚洲妇女从改革中受益最多,尤其在亚洲,妇女在经济和社会转变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这在很大程度上源于这些地区服务业和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国内外需求的增加。然而,我们所处的是一个技术起日益重要作用的时代,在任何地区,调整的压力和负担都更主要地落在非熟练工人肩上,受过良好教育的、有工作经验的熟练工人的就业相对容易。
总之,市场化改革既可给一部分人创造机会,也会对另一部分人产生扭曲效应。因而,如何使受影响员工的利益损失最小,便成为政府劳工政策的主旨。经济转换过程中劳动政策的关键点应当是:完善劳动力市场,促进人员的有序流动;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其他转移支付制度,向劳动者提供强有力的社会支持;增加教育投入,发展各种职业教育和培训事业,提高劳动者素质及其应变能力。
四、新环境下的劳工政策与工会组织
为适应经济自由化环境的要求,在国内和国际两个层次上应进行劳工政策的调整,同时积极完善工会组织,在优化世界劳动力资源配置中发挥作用。
第一,就发展中国家的国内政策而言,当务之急主要是:1.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扩大适用范围。目前90%的发展中国家都建立了不同形式的社会保障制度,但覆盖面大多限于正式部门的员工,其中低收入国家约为劳动力总量的15%,中等收入国家约为45%。如此小的社会保障范围,不利于劳动力的高速流动,必须迅速完善之。2.完善劳动法规,使劳工政策的作用范围涉及农村和非正式部门,以规范这类部门的就业行为,保护该部门劳工的合法权益。3.在鼓励劳动力流动市场化的同时,强化政府干预,通过行之有效的公共行为来改善劳工状况。其中,在农村和非正式部门,关键是改善工人的工作环境、安全状况和健康条件;在正式部门政府采取适当措施,以提高效率、促进公平、保护受冲击员工。4.企业、工会要与政府相配合,在工会监督下,由政府建立起一套公正、合理的劳资谈判规则,形成规范的劳资争议调解机制,以及保证劳工健康和安全的基本法规。5.在各种劳动法规执行过程中,政府应更加关注童工和歧视女工的问题。在这方面,印度、巴基斯坦、菲律宾、巴西等国,通过制定法规、采取公共措施、增加入学机会等途径,做出了积极努力。6.调整公共部门就业政策。多数公共部门工作量大、成效明显。但在许多中低收入国家(尤其是南部非洲和中东地区),公共部门存在着超员、工资低下和管理弱化的问题,在经济自由化环境下,该部门的员工必将受到冲击。因而,必须在强化管理的前提下,削减冗员、提高效率,使公务员、教师、医务人员和政策制定者的待遇有明显改善。
第二,从国际角度出发,世界经济一体化必然呼唤各国劳工政策的规范化或基本协调一致。但就此所做的探讨,首先遇到的一个敏感问题是,应否将保护劳工权利的诸原则同国际贸易协定(规则)联系起来?对此,世界银行专家的观点十分明确,多边贸易协定涉及内容应限制在与贸易直接有关的范围内,以防止某些国家滥用劳工权利与国际贸易的“联系”,谋取保护主义利益,从而影响中低收入国家的国际贸易活动。贸易改革的实践证明,即使考虑最为周密的贸易措施,也难免为保护主义钻空子,更何况在保护劳工权利的借口之下呢!因此,需要明确的是,世界范围的劳工政策调整与贸易自由化并行不悖,但决不能将劳工权利与多边贸易协定联系起来。
第三,在以市场化和国际化为基本特征的经济自由化环境下,工会问题显得越来越重要。一般说来,在完善的法律环境下运作的工会机制对劳动力资源配置是十分有利的。具体表现在:1.工会活动会在劳资之间形成稳定的制衡机制,加强了劳资沟通和就业稳定性,使企业各种提高效率的措施得以顺利执行,因而工会具有提高生产率效应。2.工会利于公平收入和减少歧视,这在推行经济自由化过程中十分重要。但工会的存在可能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工会活动具有明显的推动工资上涨效应,给自由化改革带来经济压力。如有些国家,会员与非会员的工资差距达到了31%;工会活动有时具有对抗改革的效应,给政府经济自由化改革方案的实施带来了政治压力,政府如不谨慎行事,就会引致社会动荡。为此,工会应认清经济自由化对提高劳工长远利益的重要性,加深对政府改革计划的理解,进而成为推动经济自由化的积极力量。
经济生活的日益国际化,特别是跨国公司在东道国社会经济中的日益增长的作用,给工会活动提出了新的要求。各东道国工会应通过各种国际性的联合行动,努力建立起协调跨国公司劳资关系的国际框架,这种努力至少应包括:1.建立如各国工会联盟和国际工会秘书处等形式的国际工会机制,监控跨国公司劳资关系,并随时采取协调行动。2.制定处理劳资关系的国际标准和行为准则,减少劳资纠纷,维护东道国员工利益。3.建立有关劳资关系情报的国际交换渠道和制度。在此基础上,通过国际劳资关系的协调机制,保证跨国公司在世界范围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的活动中,具有合法性、合理性和高效性。
注释:
①a ②a《世界银行政策研究公报》1995年第4期,第1页。
①b ②b世界银行《发展概要》1995年11月,第62页。
①c 《世界银行政策研究公报》1995年第4期,第5页。
②c 世界银行《1995年世界发展报告》,牛津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标签:企业工会论文; 收入效应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国家经济论文; 宏观经济论文; 发展中国家论文; 国家部门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