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新媒体环境下开放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论文

探究新媒体环境下开放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论文

探究新媒体环境下开放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

陈希 江苏开放大学

摘要: 3G 提升了速度,4G 改变了生活,5G 将带来社会性的改变。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开放教育行业也逐渐实现了现代化改革,从广播电视大学到开放大学的转型,教学模式也逐步发生了变化。尤其是在新媒体的运用和发展下,开放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更加充满生机。

关键词: 新媒体;校园文化;开放大学

从报纸到电视,电脑到手机,电子阅读器等,每一次媒介技术的革命,都使得信息的传播变得即时、多维和完整。2019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将在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的大背景下,更生动地展现智能时代、5G 时代的活力,凸显价值的引领。相比之下,传统媒体确实是在走向衰老,新兴媒体正在茁壮成长并迅速成为主流文化[1]。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新媒体元素,通过其开放、丰富的特性更好地建设校园文化。

一、新媒体的概念及特点

对于新媒体的界定,学者们众说纷纭。那么,到底什么是新媒体?新媒体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新媒体指传统媒体利用新的技术手段,比如网络等将内容进行传播,例如纸媒、广播、电视等机构。广义新媒体泛指一切利用新的技术手段进行信息传播的个体,不仅仅包括“媒体”行业,比如微信、QQ、微博等。新媒体的迅猛发展,掀起了传媒革命的新一轮浪潮[2]。与之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具有自身的显著特点:

(一)交互性。 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是单向的、线性的以及不可选择的,而新媒体的传播方式是双向的。例如,我们可以在微博、微信平台编辑发布消息,受众者可以转变为信息的发布者,同时还可以“点赞,转发”进行互动。

(二)时效性。 传统媒体受时空约束具有滞后性,新媒体通过互联网可以迅速地从大量信息中搜寻我们想要的讯息,不受时空的限制。

为什么单独说这一句呢?因为这句让我特别有感觉,大家猜个脑筋急转弯,请问初一和十五,什么时候月亮更圆?正确答案是,什么时候的月亮,都是一样圆。

(三)碎片化。 新媒体的发展日新月异,各种形式的创意也是层出不穷。新媒体信息传播的碎片化打破了传统媒体的时空限制。

二、新媒体环境下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

对新媒体进行了一定的了解后,我们得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在潜移默化中已与新媒体紧密构建在了一起,并在其影响下产生了多样性的变化。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中国将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不断扩大投入,努力发展全民教育、终身教育,建设学习型社会,努力让每个孩子享有受教育的机会,努力让13 亿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获得发展自身、奉献社会、造福人民的能力。由此看出,开放教育承担起了重要的社会责任[4]

传统的报刊、杂志已经不能满足于学生对信息的需求。新媒体相对便捷、迅速,更能满足学生的需要。但是受网络环境的影响,一些自控力差的学生容易过度沉溺于网络游戏、网络社交,甚至造成不健全的价值观,失去自我判断的能力。

1.削弱了传统媒体传播信息的主导地位

1 1月1 3日,通用电气(GE)公司下属公司贝克休斯(BHGE)和通用电气公司联合宣布,通用电气将出售贝克休斯近1/4的股份,将两者之间的关系定位为“战略合作伙伴”。通用电气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H. Lawrence Culp表示:“今年早些时候,我们宣布了与贝克休斯有序分离的意图。今天宣布的协议加速了该计划,使公司及其股东双方都受益。”

新媒体环境下信息的传播速度之快,导致网络监管力度跟不上,难免会有一些虚假、不良信息的出现。多数高校尚未建立完善的新媒体监管机制,导致不良信息的传播不能得到及时遏制。而学生对信息的真假辨别能力相对薄弱,容易对人生观、价值观造成影响。

我们常常把校园比作一所“象牙塔”,里面的人出不去,外面的人也进不来。新媒体的出现在社会与校园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

2018年11月8日,中国邮政中欧班列铁路运邮国际小包业务已经正式开通,这预示着国际邮件可以搭载中欧班列这趟“顺风车”直接抵达欧洲腹地,实现欧洲23国“自由行”。据了解,中欧班列铁路运邮目前开通两条线路,分别为重庆线和义乌线。重庆线中邮国际小包开办城市为重庆、广州、深圳、东莞四地,义乌线中邮国际小包开办城市则为义乌和杭州两地。两条线路均可通达西班牙、荷兰、英国、意大利、瑞典、比利时、法国、捷克、德国、挪威、白俄罗斯、瑞士、波兰、斯洛伐克、芬兰、立陶宛、丹麦、爱尔兰、葡萄牙、奥地利、乌克兰、拉脱维亚和匈牙利等23个欧洲主要国家。

学生可以通过新媒体的传播了解当今社会的变化,接触更多的流行文化,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形成创新性的思维。同样,通过新媒体,高校的文化成果得以向社会传播,让更多的人了解学校的理念和文化。

(三)新媒体为教学管理提供了便利

信息化教学改变了教师的传统教学模式,优化了教学内容,使得“课堂”更加丰富精彩,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同时,也节约了成本避免不必要的浪费。老师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及时有效地解决学生的问题,做到沟通交流,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事物的发展都是矛盾共同体,我们说新媒体是一把双刃剑,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带来了消极影响。

如果没有后来的“故事”,一切的一切就就是爷爷奶奶结了婚,有了我爸才后来有了我呗!正因为事没那么简单,所以说啊,引出了“一系列”。

(二)新媒体促进了校园文化的对外开放

传统媒体技术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始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具有较强的公信力,传播力。

开放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是开放大学建设的灵魂和精神,是现实与虚拟的统一体,是凝聚师生力量的重要桥梁。在新媒体环境下,开放大学应该在虚拟网络上下功夫,树立科学的开放观念,构建开放大学特色的校园文化。

新媒体的迅速蔓延极大地拓展了校园文化活动的发展。我们应该深刻认识到借助新媒体建设校园文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正确认识和利用网络,结合高校实际能够将更多的、更丰富的文化知识传递给学生。不再拘泥于传统媒体的图片、文字和影像等表现形式,不断创新传播的载体和形式,使得校园文化建设更加的丰富精彩[3]

3.对新媒体监控力度的缺失

油膜自然破裂边界位于最小油膜厚度hmin之后的某个位置φ2处,在数值求解过程中,当计算出某节点Pi,j为负时,则取为0,并以此点作为该行上破裂边界近似位置,经过ξ次迭代后,破裂边界就会逐渐向自然破裂边界逼近 [7-8]。

三、新媒体时代下开放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新路径

(一)新媒体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有利平台

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灵魂,是学校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的重要特征。

2.学生成谜于虚拟网络世界

(一)媒体融合发展,构建校园文化新格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媒体融合发展,提出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建设全媒体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课题。开放大学本身区别于普通高等学校,它是一所具有终身化学习的特色学校。因此,开放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应具备自己的特色,将新媒体的科技优势与传统媒体的优势有机结合,进行优势互补,形成多媒体传播平台。不再是单一的通过纸媒进行传播,而是融入新媒体元素,如创办有特色的电子刊物,今年是电大成立40 周年,可以将学校发展的大事记、优秀校友事迹等通过网络进行宣传,让学生充分了解开放教育的动态;学生开学典礼、毕业晚会等大型活动可以通过微直播等形式传播校园文化活动,让不在现场的学生也能身临其境;创建具有特色的校园主题网站,开展一系列网络大赛,如微视频创作大赛、抖音大赛等活动来提升学生对校园文化的认识。

一部地理科学史,就是一部地理科学家们的奋斗史。教材通过介绍古今中外地理学家不畏艰难、执着奋斗所作出的重大贡献,或讲述科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以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追求真理的精神。教材中对地理科学史人物的介绍,不能停留于素材表面,而应挖掘其教育内涵。如学习“马寅初和他的《新人口论》”专栏时,不仅要介绍马寅初是新中国提出控制人口数量第一人的时代意义、《新人口论》的学术价值,更要通过他的正确思想遭到错误批判但仍坚持真理并最终得到平反昭雪的事例,对学生进行科学观教育,培养学生坚持真理的科学精神。

(二)依据网络技术,优化教学模式

气体流量:柱流量 2mL/min;隔垫吹扫 3mL/min;尾吹气流量 58 mL/min。 进样量 1.0 μL, 不分流进样。

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新媒体的传播速度快,内容丰富,互动性强,因此,利用移动终端进行学习的方式将会更有效地扩展学生的学习时间和学习地点,更能满足开放大学“人人、时时、处处”的办学目标。开放大学的学生主要是以网络媒体为学习载体,与教师进行线上沟通交流,切实打破“课上难开口,课下没时间”的条件局限[5]。网络学习环境下的课程并不仅仅是先进的技术,而是要将学习者和学习内容的“交互”活动放在核心位置,让学习者与学习者交互,学习者和教师交互,学习者和各种学习资源的交互。利用线上平台,教师们可以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将课堂知识与网络知识充分融合。例如,面向社会的实验实训实习活动,在网上组建学习兴趣小组进行交流,以评促学,学评互动等各种方式。

文献中存在许多种函数形式用于描述泡沫金属在准静态压缩下的应力-应变关系。Zheng等[12]提出了与式(1)形式类似的函数关系,称为刚性-塑性硬化(R-PH)模型,记为

(三)正确引导媒介素养,强化网络管理监控

要想促进新媒体的健康发展,形成良好的网络环境,就必须完善校园媒体的管理制度,充分发挥新媒体的积极舆论导向作用。例如,可以定期开展新媒体教育专题讲座,使学生正确认识新媒体并更好地运用新媒体。其次,信息化建设部门要加强对网络舆情的时时监控,及时了解新媒体上的信息趋向。

现如今,新媒体已经成为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交流沟通工具。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给高校校园文化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我们要与时俱进,充分发挥新媒体在校园文化中的重要作用,从而构建美好和谐的校园文化。

参考文献 :

[1]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报告(2019)[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6.24.

[2]余瑾,刘双清,姜盈.新媒体环境下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J].文化学研究,2018(30).

[3]翟朝霞.浅谈新媒体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J].新西部,2018(9).

[4]王广胜.加快建设开放大学校园文化步伐切实提高开放大学办学软实力[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3).

[5]唐金土,马良生.建设新型大学-江苏开放大学的实践与探索[M].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年3月第1 版.

标签:;  ;  ;  ;  

探究新媒体环境下开放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