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要明确支持国有企业改革_劳动关系论文

工会要明确支持国有企业改革_劳动关系论文

工会要旗帜鲜明地支持国企改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旗帜鲜明论文,国企改革论文,工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省委、省政府决定,把加快国有企业改制作为今年全省改革发展的重中之重,集中力量打一场国企改革攻坚战,基本完成国有工业企业的改制任务,为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再造体制和机制优势,增强我省加快发展的能力。在这场攻坚战中,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充分发挥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人翁精神,是我们必须坚持的原则。工会要审时度势、提高认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准确定位、积极工作,旗帜鲜明地支持国企改制,做深化国企改革的促进派。

一、工人阶级要勇做推动国企改革的主力军

在我省整个经济结构和布局中,国有经济比重过高、国有企业活力不足和自我发展能力较弱,是加快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这次改革攻坚,就是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从体制上机制上搞活国有企业,做大做强做优国有资本。使现有的国有企业甩掉包袱,打造新的体制与机制,增强企业的生机和活力,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确保市场经济体制完善、项目建设、结构调整、国有经济战略布局调整有效地进行,实现经济快速发展和吉林老工业基地振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推进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包括工人阶级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只有经济发展了,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和具体利益的实现才能得到切实的保障。从这个意义上说,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是工人阶级自己的事业。

历史和现实已充分证明,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始终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是不断发展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坚定力量,是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的中坚力量,是党最坚实可靠的阶级基础,是国家当之无愧的领导阶级。我国革命与建设事业所取得的每一项伟大成就,都离不开工人阶级的积极参与和主力军作用的发挥。在国企改革攻坚破难之际,自觉投身改革的伟大实践是工人阶级光荣的历史使命,主动承担起参与推动改革的重任是工人阶级义不容辞的责任。广大职工群众要始终站在改革的前列,积极参与和推动改革;要顾全大局,正确对待改革过程中利益关系的调整,处理好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具体利益与根本利益的关系,正确对待并勇于克服改革中遇到的暂时困难,努力为党和政府分忧,在改革的整个进程中起到重要的示范和支撑作用,显示出工人阶级不愧为企业改革、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中流砥柱和中坚力量。

二、工会工作要把支持改革与履行维权职责统一起来

工会作为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国家政权重要的社会支柱、职工利益的表达者和维护者,在服务和服从于改革攻坚大局的过程中,要从正确认识和把握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的高度出发,既要旗帜鲜明地支持改革、促进发展,又要立场坚定地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并努力使二者统一起来,正确处理履行维护职责与促进改革的辩证统一关系。

改革是利益格局的调整,国企改革攻坚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得以更好地实现。维护好以经济利益、政治民主权利、精神文化权益和发展要求为主要内容的劳动者权益,既是法律赋予工会的地位和职责,也是工会以此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的重要任务与途径。工会履行维护职责,前提是维权与维护稳定相统一、监督与协助相一致,实际上是通过维护广大职工的合法权益,更好地激发广大职工投身改革与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更好地推动改革、促进发展、维护稳定。而改革顺利实现,经济健康发展,社会安定团结,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就能得以实现。所以,维护是为了更好地推进改革,支持企业改革本身也是维护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

深化国企改革要有稳定的环境,包括社会稳定、企业稳定和职工队伍稳定。这次我省国企改革攻坚涉及国有企业816户,职工60多万人,时间集中,问题集中,矛盾集中。随着改制的深入进行,各种矛盾和困难都会凸显出来,甚至会出现一些我们始料不及的新情况,有些问题和矛盾由于工作滞后、举措失当,可能还会激化。因此,各级工会组织要有清醒的认识和高度的政治敏锐性。要认真学习、研究、了解和掌握我省促进国有企业改革方面的政策,围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企业环境,围绕职工队伍的稳定,既要特别注意解决好改制企业职工的实际困难,实实在在地为职工排忧解难,又要“未雨绸缪”,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对改革、改制中出现的问题和情况,及时向党委和政府反映。对于突发的职工群体性事件,要积极协助政府及企业行政做好化解矛盾、理顺情绪的工作。对于职工的合理要求,要督促和协助有关部门尽快解决。在支持和推进改革中,要表达好广大职工的愿望和呼声,使改制方案充分体现党和政府对职工利益的关心和维护,尽量趋于完善,防患于未然,从源头上保证和维护改革发展的稳定环境。

三、在国企改制中要不失时机地建立起新型劳动关系

和谐的新型劳动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随着改革的深化,企业通过改制与职工重新签订劳动合同,同时办理解除原劳动关系的手续,并支付给职工一定的经济补偿金,将原来按所有制性质确定的职工身份,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劳动者,建立起企业自主用工、劳动者自主择业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企业新型劳动关系。这也是深化国企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工会作为职工利益的表达者和维护者,作为协调劳动关系的重要一方,服从服务于国企改制大局的最重要任务,就是推动新型劳动关系的建立。

要充分发挥职工民主管理的作用。职工民主管理是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体现,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大职工是改革的主体,只有搞好职工民主管理,才能进一步推进国企改革和发展,切实维护企业职工的合法权益,推动改制企业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促进企业改革规范有序健康发展。职工代表大会是企业实行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是职工实行民主管理权利的机构。改革的实践证明,改制企业,凡是把改制方案、职工安置方案等重大问题提交职代会审议或讨论通过,坚持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就能有效地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就能得到广大职工群众对改制的理解和支持,企业改制就能顺利进行。今年国企改革攻坚,要进一步充分发挥职工民主管理的作用,尤其是发挥职代会的作用。要把着力点放在改制程序的规范和政策的落实上,要在改制过程中进一步落实好厂务公开制度,切实防止在改制中因暗箱操作而引起大量的劳动关系纠纷,以保证改革的平稳运行。要积极探索职工民主管理和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有机结合的方式,不断创新职工民主管理的有效途径,促进企业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要加强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和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建设。改制后的企业,将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形成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劳动关系将出现企业化、契约化、合同化、运行市场化的特点。因此,工会对劳动关系处理的协调机制也相应发生变化,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必须随之改变。影响劳动关系稳定的主要因素是劳动者与企业的地位不平等,这种非均衡状态可能引发劳动合同的签订和履行方面不平等现象。这就迫切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建设。集体合同是企业劳动者集体一方与企业方就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进行对等谈判,双方协商一致后以合同的方式确立下来的契约。集体合同制度克服了单个劳动者这一弱势个体与企业不平等的弱点,从而使企业与劳动者集体之间建立起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但是,仅在企业范围内推行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是不够的,从协调劳动关系的整个社会化发展要求来看,还需要建立起能够促进劳动关系协调与稳定的社会机制,就是由政府、工会和企业方面代表三方通过建立起一种积极的、目的明确的,以协调劳动关系为主要任务的三方协调机制,用三方协调机制来体现对更高层次上的劳动关系调节作用,促进各方利益主体的相对一致性,以达到三方共同利益和目标的实现。

各级工会组织要把健全和完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抓住集中推进企业改制这一有利契机,把握好协调劳动关系的各主要环节,加强对民主管理、厂务公开、平等协商、集体合同以及三方协调机制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充分发挥劳动合同制度、集体合同制度、劳动争议调处等制度的整体作用,坚持从实际出发,着力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新型劳动关系,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标签:;  ;  ;  ;  ;  

工会要明确支持国有企业改革_劳动关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