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市政工程是指市政设施建设工程,包括城市、乡镇的各种公共生活配套和基础设施,包括电气、燃气、广场、绿化、道路灯的建设。它对于居民生活和城市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面对目前市政工程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必须全面分析,并做出相应举措才能提高市政工程质量,让其更好的服务于城市现代化建设。
关键词:市政工程;建设管理;措施
1导言
现如今,我们国家市政工程项目之中依旧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导致施工质量受到影响,尤其是在施工技术方面,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断层的现象,假使病害没有及时的进行处理,其不仅仅会影响到后期的使用效果,还会影响到整个城市建设与发展,最终给居住在这个城市的人们带来安全隐患,所以我们务必要重视这个问题,另外还需强化市政工程的施工技术,从根本之上来充分的保障其质量。
2市政工程建设管理内涵分析
市政工程涉及内容较为复杂,针对不同类别的市政工程项目,其建设管理工作重点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在管理规范性要求、以及一般性管理流程方面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建设管理具体是指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通过一系列科学的管理模式构建,及时发现并解决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保障施工顺利进行以及工程质量符合施工设计要求的工作。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城市规模扩展明显,市政工程规模和施工复杂度也随之升高,故而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实施科学、系统的建设管理,对于提高市政工程整体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市政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1工程质量管理意识不高
目前,工程管理意识不高的情况在市政工程中很常见,然而,市政工程管理意识的提高对于工程的顺利进行有着重要作用。其中市政工程管理意识不高的情况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施工单位擅自修改施工方案。施工单位对于市政工程质量没有一个总体的概念和重视,在工程具体的施工阶段随意根据自己意愿修改方案。例如为了最大程度的节约成本、减少工人数量,缩短工程时间,随意加快工程进度,不求工程质量,这样没有任何工程质量管理意识的随意更改工程设计方案,给工程埋下了莫大安全隐患;其次,施工单位购买质量差的建筑工程施工材料。因为质量不达标的建筑材料能带给施工单位更大的经济利润,所以施工单位为了实现一己之利,不惜购买劣质材料,导致工程整体上的质量不达标;最后,施工单位的质量监督部门没有真实发挥其监督作用。没有守好材料检查的最后一关。没有对进入工地待用的建筑材料严格检查,对施工进度和流程进行严格把握,对竣工工程进行严格验收。即使相关的监督部门做了监督的工作,但也多是走马观花,限于形式而已,没有从根本上对工程质量加以重视,对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加以认真对待。
3.2市政工程建设施工单位存在问题
在市政工程建设的具体施工中,其一,施工单位一般最关注的是可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而对工程的质量并不在意,这就导致在施工过程中很有可能出现偷工减料的行为,使工程质量得不到保证。其二,工程转包和分包的现象经常发生。有些市政工程并不是由原本的中标单位来进行施工的,中标单位中标后直接将工程转让给分包单位进行施工,这些不具备施工资质的施工单位来进行施工。另外很多工程会直接交由分包单位进行施工,但是总包单位对分包单位的管理不到位,再加上分包单位资质不够,就会使市政工程的质量得到威胁。其三,市政工程建设很多时候会不按事先的设计进行施工。
3.3政府部门缺乏管理
市政工程作为政府工作的一部分,是评价政府绩效的重要依据,自然政府部门给予了高度重视。但是此重视非彼重视,这种重视大多体现在例如工程进度,是否能如期完工方面的重视,对于工程的质量也缺乏足够的重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加强市政工程建设管理的相关措施分析
4.1强化对于施工主体的监管力度
在施工建设过程中,建设工程本身就是该项工程的重要环节,所以加强现场监管力度,其实也就是加强对于施工工程本身的管控力度。在具体工作中,主要从施工质量以及建设材料两方面同时入手。就施工质量来说,现场管理人员应根据施工计划制定相应的监管方案,在施工过程中,根据工程的推进落实对于施工质量的把控。同时,在施工过程中,还用加强对于施工器械的定期检查,提升工作效率的同时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此外还应根据现象管理工作的具体任务安排相应的管理人员,确保各项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对于建设材料的管理,重点应从材料自身的质量入手。在材料的选择上应根据工程建设的需要以及施工标准选择适当的材料型号,在材料的储存上,应根据材料特性分类保存管理,发现材料性状发生改变应及时进行处理,禁止使用质量不达标的建筑材料。
4.2加强市政施工技术管理
在市政工程施工中,整体施工工程技术方案的优化是工程实施的前期保障,是保证施工任务顺利进行的关键,优化技术方案决定了整体市政工程施工进度。首先根据实际工程施工需要及相关施工规定制定合理科学的施工方案,精心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制定相关技术路线和策略优化,对工程项目所需的人力物力做出分析和规划,以达到资源优化配置最佳效果。明确工程实施的最终目标,为防止发生意外,可准备一套相关备用方案,在较短的时间周期内顺利完成工程并投入使用,有效地提高经济效益降低生产成本为目的。
4.3提高人员管理效率
要切实提高人员管理效率,首先制定一个工程各进度标准的管理制度和流程。在工程的正式施工前,提高对施工人员的教育和项目工程的详细介绍。全程强调施工安全保证增强工程质量意识。保证定期对于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和职业道德培训。全方面的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为工程的保质保量完成奠定基础。还要建立完善的工薪体系和奖惩制度,这样才能更好地吸引员工,有利于提高员工管理效率。具体而言,可以对表现突出有贡献者给以一定的物质奖励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赏罚分明,有奖励就有惩罚,对于工作失误者以一定的惩罚以起到警示作用,更好的保证工程的顺利竣工。
4.4加强进度管理
施工进度计划是施工项目实施阶段的进度控制标准。计划的制定水平直接关系到后续各项施工能否顺利展开。因此在工程开工前,施工单位一定要编制一份详细的、可行的进度计划。以施工进度计划为主要点,进度计划编制的同时应编制与进度计划相适应的资源需求计划,包括资金需求计划和其他资源(人力和物力资源等)需求计划,以反映工程施工的各时段所需要的资源。通过资源需求的分析,可发现所编制的进度计划实现的可能性,若资源条件不具备,则应调整进度计划。施工进度计划是工程施工项目中不同的施工单位和各工种在施工中的衔接与配合,合理安排施工人员和各种物资材料的供应时间,确定各分部、分项工程的工期安排情况的依据。
加强施工的技术措施完成对施工进度的控制。在建设项目施工的全过程,要对计划进度与实际进度进行比较,批准的进度计划是工程施工与各方协调的依据。对施工进度要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的管理,保证施工按进度计划进行。加强对工程进度控制认识,积极协助、配合监理工程师做好工程质量、工期、安全监督的工作。尽量减少设计变更,施工过程中,引起变更的原因很多,包括设计变更、进度计划变更、施工条件变更等都是影响工程进度的不利因素。要保证资金充足到位,按工程形象,施工进度,及时拨付工程款及劳务工资。要保证工程材料,机械设备等资源按时进场,保证施工进度按计划顺利进行。
5结论
总而言之,市政工程质量直接影响城市面貌和交通能力,政府是市政工程建设的投资主体,做好市政工程是政府工作效率提升的具体表现;施工单位是施工的责任主体,应强化自身实力,选用优良的施工方案,规范主体行为,对影响施工成本的各种因素加强管理;监理和监管单位是监控主体,要有职业操守。全方位突破才能全面做好市政工程的管理。
参考文献
[1]申屠玉峰,王燕儿.关于市政工程建设管理的问题探析[J].建筑知识,2016,04:117-118.
[2]应雪丹.加强市政工程建设管理的措施探讨[J].山西建筑,2013,32:244-245.
[3]张海鹏.市政工程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外企业家,2016,29:216-217.
[4]俞艳滨.试析市政工程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住宅与房地产,2015,19:129.
论文作者:李碧波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6
标签:工程论文; 市政论文; 市政工程论文; 工程建设论文; 计划论文; 进度论文; 施工单位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