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中心医院肺一科 湖南长沙 410004
【摘 要】目的 PICC置管与外周静脉输液给药对结核性脑膜炎患儿的影响。方法 分析我院收治的结核性脑膜炎患儿共40例,分为对照组(20例)和实验组(20例),对照组采用外周静脉输液给药途径,观察组采用PICC置管静脉给药途径。结果 实验组患者发热、哭闹和恶心呕吐恢复正常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照患儿仅出现导管脱落1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ICC置管能够促进药物吸收,提高患儿临床疗效,减少并发症,应在结脑患儿治疗中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PICC置管;结核性脑膜炎;护理效果
外周静脉植入中心静脉导管插管术(PICC)作为一种先进的新型输液器材,上世纪80年代已在欧美国家普遍应用。近年来,国内PICC临床应用不断增多,PICC导管输液方便、快捷、安全,体内留置时间长,既减少了多次静脉穿刺的痛苦和不适,也有效保护了外周静脉,实现了静脉输液全程“一针治疗”,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有效的满足患者输液、抢救的需要,也为带管回家患儿每周一次导管维护提供方便,降低花费。结核性脑膜炎患儿因长期治疗和使用化疗药物,故静脉输液处置较多,反复穿刺,血管条件差,配合度差,为了减少穿刺痛苦及保护患儿静脉,保障药物治疗顺利进行,本科室分析40例结核性脑膜炎患儿分组使用PICC治疗与常规外周静脉输液,通过加强PICC置管前后的相关护理,取得了较好效果,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5月~2015年12月本院肺一科结核性脑膜炎患儿40例,患儿年龄≤4岁,男性30例,女性10例。患儿经病史、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颅脑 CT检查确诊为结脑,符合结脑诊断标准[1]。按给药途径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外周静脉输液组)和实验组(PICC置管组),每组各2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情无明显差异,等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外周静脉输液给药进行抗结核、降颅压、保肝和激素等常规综合治疗。
实验组进行PICC 静脉给药途径,选取对照组同样药物,采用美国巴德公司生产的型号为4.0F安全型PICC导管,选择粗直、弹性好、不易滑动的血管,避开皮肤不完整和关节等部位,因人而异根据情况选用右侧贵要静脉、腹股沟静脉。穿刺前护士在操作前应有针对性的对患儿家属讲解使用PICC的目的和优势以及并发症,并获得患儿家属同意且签署知情同意书,做好患儿镇静准备。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动作轻柔,做到一针到位,必要时x光透视置管。穿刺完毕后在标签上注明穿刺日期和外露长度,测量穿刺臂围并记录出血、置管部位及过程,交代注意事项。
2 PICC护理要点
2.1 维护与交班 穿刺置管24h 后更换敷料,以后每周更换一次,敷料松动、潮湿时及时更换。每次更换敷料同时严格消毒导管接头更换肝素帽。治疗期间护士应加强巡视,做到班班交接,防止意外脱管。同时加强对患儿家属的健康宣教,对于躁动及不配合的患儿可采用适当约束及保护,确保导管正常使用。
2.2 防止静脉炎 行PICC后由于血液流速减慢及导管在血管内造成异物刺激,易造成上肢肿胀、疼痛、静脉炎。为减少静脉炎发生,应选择导管型号与血管管径相适宜,穿刺动作要轻柔,可减少对血管的机械性刺激和损伤血管内膜。输入刺激性较强的化疗药物,易引起化学性静脉炎,输注前应确保导管尖端在上腔静脉内。如发生静脉炎,应抬高患肢,局部湿热敷。
2.3 预防堵管 每日治疗完毕,用10ml生理盐水脉冲式封管。如管道发生阻塞,可利用负压技术将尿激酶按操作要求冲洗管道。
2.4 留置时间 本研究留置时间多为2~4个月。以往报道导管留置时间延长会增加PICC并发症的发生,但宋敏[2]等研究发现,PICC并发症与导管留置时间并无相关性。因为插管后,皮下潜行段导管与皮下组织形成紧密结合,有一定的机械阻挡作用。国内报道导管最长留置时间425天,国外报道最长留置时间2年。
2.5.拔管护理 当治疗结束或出现并发症时,应及时拔管。操作前让家属签拔管同意书,并向患儿家属讲述拔管过程,以缓解其紧张心理。拔管时可转移患儿注意力,安抚情绪,再缓慢拔出导管,拔管后检查导管是否完整。嘱患儿家属按压穿刺点不少于5 min,并用无菌纱布覆盖穿刺点24 h,叮嘱患儿家属拔管后24 h内尽量减少穿刺肢体活动,以防出血。
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症状(发热、哭闹、恶心呕吐 和昏迷)恢复正常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记录静脉炎、静脉栓塞以及导管堵塞、断裂和导管相关感染发生情况。
4结果
2.1两组患儿症状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 实验组患儿发热、哭闹和恶心呕吐恢复正常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2.2两组并发症对比 对照组出现静脉炎7例,静脉栓塞4例;实验组无1例出现静脉炎和静脉栓塞,无导管堵塞、断裂和导管相关感染发生,仅出现1例导管脱落。两组并发症对比,差异统计学意义(P <0.05)。
5 讨论
PICC是先进成熟的技术,PICC的应用给临床护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方便,此项技术简化了中心静脉的穿刺过程,降低了中心静脉的穿刺风险和感染机率,延长了导管的留置时间。目前PICC导管已成为发达国家和地区继中心静脉导管之后又一种极其重要的输液途径和方式,主要适应于长期输液、静脉化疗、TPN外科大手术、老年、小儿、家庭病床或意识障碍不能很好配合治疗的病人等[3]。但在我国临床留置时受到护理方法和患者自我护理意识的影响,使PICC的保留时间缩短,应用效率下降。为保护静脉,减少穿刺痛苦,保障用药治疗的顺利进行,缩短治疗周期,本科实验组对20例结核性脑膜炎的患儿使用PICC,此类患儿病情严重,病程长,均使用过甘露醇、抗结核药等高渗药物及化疗药物,且营养需求大。PICC置管化疗,减轻了患儿因反复穿刺造成的痛苦,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因长期化疗引起的静脉炎、化疗药物外渗造成的组织损伤或坏死,并能始终保持静脉通畅,有利于化疗周期的顺利完成,缩短住院时间,从而提高了患儿的生存质量和治疗效果。
因此,本研究发现对结核性脑膜炎患儿行PICC置管,加强对PICC正确使用和使用过程中给予必要的护理,可以延长PICC的使用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并使治疗效果得到保障,减少患者的医疗成本;同时留置时间的保证也相应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利于抢救的开展,提高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计惠明.PICC的临床应用及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19(11):75-76.
[2]韦坚,雷奕.多部位中心静脉置管术的应用体会[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12):39-40.
[3]宋敏,郑振东,乔峰,等.肿瘤化疗患者PICC置管的临床对照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2(4):50-51.
论文作者:饶勤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0
标签:导管论文; 患儿论文; 静脉论文; 时间论文; 脑膜炎论文; 实验组论文; 静脉炎论文; 《航空军医》2016年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