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21世纪初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_发展中国家论文

论21世纪初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_发展中国家论文

论21世纪前期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特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世纪论文,世界经济发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世纪是个伟大的世纪,人类在创造生活、改善生存条件方面,取得了惊天动地的业绩,经济的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但在取得成就的同时,也为自身的生存遗留下了一系列的问题:饥饿、贫困、战争、灾荒、疾病、暴力、经济危机……人类该以一种什么样的姿态跨入21世纪,这是在即将进入新世纪的时候人们在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世界银行的最新报告《1998/1999全球经济展望和发展中国家》对世界经济的过去、现在和将来都作了简要的总结和预测。那么,21世纪前期世纪经济的发展到底呈现出一些什么样的特征?作者认为,主要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美国将继续保持其“霸主”地位

20世纪80年代英国历史学家保罗·肯尼迪的畅销著作《大国的兴衰》,追溯了1500年以来一些帝国——奥斯曼帝国、西班牙帝国、拿破仑帝国和大不列颠帝国——是怎样最后垮台而灭亡的。曾经拥有世界1/4人口和1/5领土的英国“比罗马人、亚历山大大帝、成吉思汗、哈里发和拿破仑的所有征战都更富有暴力”,它拥有600个属地, 其中包括加拿大、南非、印度和澳大利亚,加起来几乎等于英国本土面积的100倍, 称为“日不落帝国”。世界似乎成了从属于英国强权下的和平。但是,“太阳”还是终于落了,并且是一个个的落下去了。

然而,如果人们用同样的眼光来观察当今世界上庞大的美利坚帝国,那就大错而特错了。很难有迹象表明,美利坚帝国也会步前述帝国的后尘。一些美国的政治家和学者曾自豪地说,20世纪是美国的世纪。确实,在20世纪两次毁灭性的世界大战中,美国是惟一的赢家;美元是20世纪世界上最主要的交换媒介和储藏货币;80年代末90年代初它又把苏联社会主义送进坟墓。在可以预见的将来,美国的威力是不可挑战的。今天的美国,其经济发展就像一架“永动机”,每个部分都在推动其他部分继续运转——而且无限地运转下去,形成了一种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体系。全球经济增长减慢也为美国这一“永动机制”作出了贡献,亚洲、欧洲的企业都转向了美国,在这里以相当于打折的价格出售其商品,从而抑制了通货膨胀。同时,外国的投资者又用在这里挣得的美元,购买美国的债券、股票,而不是回国投资,这又促使股市上扬。正是这种“永动”的作用,使得美国1998年第四季度的经济出现了6 %的增长速度。(注:〔美〕路易斯·尤奇特尔:《经济越强劲,经济学家就越紧张》,《纽约时报》,1999年3月21日。)可以说, 在经济力量和军事实力方面,几乎没有其他任何一个国家能与其匹敌。美国的文化和货币在全世界处于支配地位。尽管美国社会也是矛盾重重,但当今的美利坚帝国与从前的那些帝国显然不可同日而语。如今的美国有着非常完备的政治、经济预警系统,其抗御风险的能力是相当强大的。因此,21世纪前期有可能仍将是美国的世纪,美国将成为21世纪前期主宰世界经济发展的中心。

一是美国克服了连年的财政赤字。居高不下的财政赤字是美国经济发展中的一大顽症,1990年至1997年,美国的财政赤字分别为2212亿美元、2694亿美元、2904亿美元、2551亿美元、2031亿美元、1639亿美元、1074亿美元、219亿美元。1998 年联邦政府的财政第一次出现盈余达700亿美元。国会预算局和克林顿政府对1999~2009 财政年度的预算盈余进行了预测,估计如下表:(注:据美联社1999年2月1日电。)

年份 国会预算局预测 政府预测

1999年1070亿美元790亿美元

2000年1310亿美元1170亿美元

2001年1510亿美元1340亿美元

2002年2090亿美元1870亿美元

2003年2090亿美元1820亿美元

2004年2340亿美元2080亿美元

2005年2560亿美元2310亿美元

2006年3060亿美元2830亿美元

2007年3330亿美元3200亿美元

2008年3550亿美元3540亿美元

2009年3810亿美元3930亿美元

财政赤字的克服,对美国经济的发展无疑将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是美国的经济“拒绝减速”。在90年代,美国经济增长的势头一直没有间断,其原因在于美国的经济规模大,世界上三个经济规模最大的经济实体——美国、日本和新的欧元区——加起来占世界经济的66%以上。同时,富有、稳定的美国有能力利用自己的货币满足本身的投资需求。而经济实力较弱的国家,就必须借入富国的货币,来支付道路、水坝或者工厂的建设费用。因此,美国这样的富裕大国通常不会受到资本外逃和金融袭击的影响,它的行为可以葬送一个新兴经济,但它自己却可以安然无恙。美国经济1998年以3.9%的年率增长, 第四季度更是高达6%,失业率只有4.3%,通货膨胀率低至1.6%, 是美国历史上历时最长、战后少有的经济增长。美国经济令人惊奇地没有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损伤,并且以飞奔的速度进入1999年,标准—普尔公司下属的数据服务公司的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辛西亚·拉塔认为,1999年美国经济将以坚挺的3.9%的速度向前发展,增长速度连续四年超过3%。

三是美国人踊跃在高科技领域投资。美国经济“奇迹”的奥秘,许多人认为, 其关键因素是由于美国人热心于高科技领域的投资。 从1992年到1998年,美国经济的增长为美国创造了更多的财富,这几年增加的财富数额已相当于德国的国内生产总值。而自1996年克林顿连任以来,他实际上什么事也没有做,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成了事实上的美国经济这架飞机的惟一驾驶员,剩下的工作都是由企业家们来完成的。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许多高科技基地在迅速发展,除了硅谷以外,丹佛、芝加哥、奥斯汀、圣迭戈、华盛顿等城市,高科技也得到了极快的发展,成为美国这架生产机器创造就业机会的催生器。1992年开始美国每年平均可创造200多万个实实在在的就业机会,在德士古公司、 波音公司等都在裁人的时候,那些电子信件快递公司、写字楼及住宅清洗服务公司、通讯业、服务业等部门,就业机会却有增无减。来自俄罗斯、中国、印度、甚至法国等国家的高科技人才,在美国的生物技术或信息部门工作,并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为工业、服务业等部门提供了大量廉价的劳动力和技术来源,推动了美国经济的发展。(注:〔美〕皮埃尔—伊夫·迪:《美国经济出现“奇迹”的奥秘何在》,《费加罗报》,1999年2月8日。)由于有了微软公司老板比尔·盖茨和英特尔公司总裁安德鲁·格罗夫作为美国先进技术的旗手,美国人以自己在工艺技术方面所处的领先地位而在这次达沃斯经济论坛上神气十足。格罗夫在会议上言简意赅地说:在这方面,我们所处的领先地位是他人几乎不可能赶上的。但是,美国的技术领先地位到底还能保持多久呢?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通过研究得出结论:拥有高技术的一流国家的排列顺序将在未来年代里出现非常大的变化,美国的地位将向后,日本仍将是一个“巨大的技术革新中心”,而北欧国家芬兰、瑞士、瑞典、丹麦和德国将获得领先地位。不过,美国的综合技术仍然处于领先地位。

四是金融运作娴熟,操纵世界经济发展。21世纪前期世界经济发展的一大特点是,美国将以其经济实力为基础,以金融运作为手段,继续控制国际金融市场,实施对外经济扩张。美国在实施金融改革后,利用美元的独特地位,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对资金的运用十分成功。所以在20世纪末,每年约有7000亿美元的外资流入美国,除了填补其1700亿美元的经常项目赤字外,还有5300亿美元的资金可以投入国际金融市场,实现包括资本项目在内的金融自由化,以使其资金自由进出这些国家。然而,在美国的各类基金中,有相当部分是投机性很强的套利基金,主要流入股市、汇市等短期资本市场。这些资金的流入,吹起经济泡沫,制造虚假繁荣。1997年发生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美国的这些投机基金在作怪。21世纪前期,美国将会乘经济全球化、金融自由化的机会,利用其经济实力和金融优势,继续控制国际金融市场,特别是资本市场的交易。欧元有望成为美元最强的竞争对手,削弱美元在国际金融市场中的地位。不过,21世纪前期,可能依然是美国依靠其金融和高技术优势,继续控制全球经济,力保其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

五是独霸世界为所欲为已成“昨日黄花”。至于美国是否能长期主宰世界 这也是许多学者正在探讨的问题。确实,当今世界,美国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国家,是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似乎全世界都靠美国来维持和平与稳定。正如希望在2000年当选总统的前副总统丹·奎尔所说:对美国最有利的也是对世界最有利的,因为我们是维护和平、自由和稳定的力量。这对我们是好事,对世界也是好事。哈佛大学约翰·肯尼迪政治学院院长约瑟夫·奈说:如果你希望动荡的世界稳定和安定,那美国就是惟一的一个势力遍及全球的国家。如果我们不做,那没有人能取代我们。美国人的这种狂妄态度,足以表现出美国确实是实力非常强大的国家。但是,也无可怀疑,美国在全球的地位正在下降,我们今天看到的是美国在国际上地位的顶点。《外交》杂志的主编法里德·扎卡里亚说,今天的美国只是“徒有虚名的霸权国家”,美国在世界各国的地位正在削弱。(注:〔美〕布赖恩·米切尔:《学者反思美国在21世纪的作用》,美国《投资者商情日报》,1999年1月27日。 )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美国在东南亚金融危机后,尽管它的经济增长势头看好,其绝对地位仍然是无可动摇的,但其相对地位却大大降低了。随着世界经济多极化的发展,特别是随着欧元货币区的日益强大,俄罗斯的恢复,日本经济的稳定和发展,中国经济的壮大,美国的相对地位将更加削弱。“山姆大叔”在政治上、经济上主宰世界、独霸世界事务发言权、为所欲为的时代将成为“昨日黄花”。

欧洲将成为“世界大国”

欧洲单一货币的启动,使欧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21世纪前期的欧洲,将是欧洲所有国家在和平与相互理解的基础上共存的欧洲。但是,尽管有了欧元,欧洲经济仍然脆弱,即使在欧盟和欧元区,1999年的经济发展能达到发达国家2.2%的最好的增长水平, 受亚洲金融危机和俄罗斯危机的影响,仍然包含着一些令人担忧的因素。只要经济增长速度降到2%以下,欧洲3个主要大国就会再次出现失业猛增,人们的信心也会下降。另一个不确定的因素就是内部需求不振,特别是德国和意大利。投资不振是欧洲国家,特别是投资占欧元区国民生产总值70%的法国、德国和意大利的经济发展的致命弱点。因此,对欧元的未来不能盲目乐观,欧元与美元并驾齐驱还需要5~10年的时间。这一时期一旦到来,世界就将形成美元、欧元和日元等主要货币并存的局面。欧洲人拥有单一货币是一个政治事件。欧洲将在今后几年内必须解决两个重大问题:扩大欧盟和谋求政治方面的统一。一旦这两个重大问题得到解决,它将改善经济和共同市场的运转,加强欧洲的团结,提高欧洲人的共同觉悟,迫使欧洲各国政府更好地合作,加强欧盟在世界上的地位。

世界拥有一个起支配作用的大国并不是世界和平和欧洲稳定的最高保障。安全和同一性方面的天然感情将导致欧洲国家在21世纪前期组成一个“大国”。这个“大国”将是一个与美国结盟、同美国平起平坐的“大国”,且这个“大国”人口更多,几乎同美国一样富裕,具有同样的社会准则。而且,欧洲有人才、有财富、有必要的知识。从地理位置、对自然资源的依赖、人口的平均年龄、历史影响、已经占有的地位和引起的怨恨程度上来看,欧洲比美国有更多的理由成为一支支配力量。在发挥这种作用方面,欧洲的舆论支持度并不低于美国的舆论支持度。(注:〔法〕《欧元以后》,《费加罗报》,1999年1月6日。)

信息社会南北差距更大

世界银行发表的1999年《世界发展指标》报告指出,亚洲和拉美经济增速明显放慢,前苏联转轨国家经济前景黯淡,非洲艾滋病持续蔓延,所有这些因素进一步增加了国际社会为实现到2015年使全球贫困人口比1990年减少一半等主要发展目标的难度。发展中国家经济在1991年至1997年期间的平均增长年率为5.3%, 使得人们期待世界大多数地区的生活水平会继续得到提高。但是,亚洲金融危机不但降低了人们的期望值,而且使那些原已脱贫的许多人重新陷入贫困。据统计,1989年前苏联地区还只有1400万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到90年代中期,贫困人口就猛增到1.47亿,即每3个人中就有1个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发展中国家收入分配不均的现象也日趋恶化,在马来西亚等34个发展中国家中,最富的20%的人口获得了全国一半以上的收入,而最贫困的20%的人口,却只得到了不到6%的收入。尽管占全世界人口38 %的中国和印度的经济发展避免了金融危机,在过去30年间,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居世界第三位,为8.5%, 但发展中国家贫富悬殊拉大的趋势正在加剧却是不争的事实。

世界贫富差距、南北差距拉大不仅仅表现在经济发展上,更主要的表现在信息的占有上。据《世界发展报告》称,电信和计算机革命正迅速扩大全球知识的影响面。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21世纪的社会是信息社会。在这样一个社会中,世界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将比20世纪更大。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南方”,其发展水平与新技术的使用,与它参与新的信息社会的能力有着直接的关系,与利用贸易、教育、文化、娱乐、通信和公民参与等方面的各种机遇有着直接的关系。21世纪“南北”之间的差距将不再是经济指标上的差别,而更主要地表现在人文发展的指数上,特别是表现在信息社会的参与因素上。1998年底,全世界因特网用户有1.3亿人,而发展中国家, 也就是说“南方”用户只有1000多万户,仅占全部用户的7.8%,而发达国家, 即“北方”的用户有1.2亿人,占92.2%。在人口比例上, “南北”差别就更为突出。欧盟,加上挪威、瑞士、日本、美国、加拿大、新西兰和澳大利亚,只占世界人口的17%,而他们的因特网用户却占了总用户的82%。在发达国家,每6.8人中就有一名因特网用户, 他们的确是生活在信息社会。而“南方”每440人中才有一名用户。 另一项统计更能说明问题:在美国,每15名居民就拥有一台计算机,加拿大为24人,欧盟为55人,日本为91人,而在因特网发展最快的拉美,每1120人才有一台计算机。但是在非洲(每189人拥有一台计算机的南非除外),平均25127人才有一台计算机。芬兰每千人移动电话的占有率是世界上最高的,为417部,其次是挪威,为381部,第三是瑞典,为358部。这些数字表明,不但在经济上存在着“南方”,在信息网络上“南方”更加突出。

如果我们从质量上来分析,“南北”社会在信息上享受到的福利差距则更大了。例如,在非洲许多国家,每月的上网费比当地的一名教授的工资还要高。尽管电讯技术投资和联网服务正在普遍得到改善,成本也在减少,但分配差别却非常大,发展中国家的“南方”出现了“信息贫困”和“信息盲”等。因特网的使用水平与不同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惊人地相似。因特网的屏幕上,实际上是再现了不同国家的经济发展,尽管造成这种差距的并不是信息社会或者说是因特网,但可以肯定,因特网的使用将加大了“南北”国家在过去世纪存在的差距。(注:《信息社会与全球化》,《联合国技经贸信息网新闻》,1999年1月6日文。)

缺乏信息和通讯技术的直接后果,就是导致第三世界国家人民的健康水平愈来愈差,从而扩大了“南北”差距。任何人不能忽视这样一个基本事实,即贫穷和经济恶化是第三世界国家国民健康状况差的主要原因,约有25亿人生活在发展中国家,约占地球人口的40%。在这个应是繁荣和富裕的时代,饥饿比过去任何时候更多,亚、非、拉美和加勒比国家约有1/3的人口患有营养不良症。穷国和富国之间的健康差异十分明显,因为经济状况与健康状况休戚相关,工业国家只占世界人口的21%,但却控制着世界产值、贸易和消费的85%,而占世界人口80%的贫困国家却只占世界产值的14%,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份额还不到1%。联合国发表的报告指出,从1960年至1990年,发展中国家人均收入增长了4倍,而发达国家却增长了8倍。贫富世界之间的差距相差90多倍。在大部分贫困国家,平均每一万人只有一位医生。饥饿、早婚、早育、超生或人口爆炸、营养不良、炎症和性病等各种传染病,使得发展中国家人口的健康状况越来越差,日益恶化,而发达国家中的心脏病、癌症和高血压、肥胖病等却在增长。世界只有10%的医疗卫生预算(约550 亿美元)用于发展中国家需要的医疗卫生研究,其余的都用在发达国家。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平均每人医疗费只有10美元,像乌干达这样的国家,患艾滋病的人很多,平均每人每年医疗费只有3美元, 而需偿还的外债利息平均每人达15美元。尽管近30年来,发展中国家人口的预期寿命增加了30年,成年人受教育率提高到了40%,营养水平提高了20%,儿童死亡率下降了一半,但与发达国家比起来,仍然有很大的差距。改变发展中国家国民健康状况的最有效的手段是将信息革命和现代化的通讯技术纳入这些国家的政治和社会结构。因特网是把世界经济、社会和医疗等机构互相连接在一起的最重要的国际通讯网络,可以通过因特网交换各种信息,西方国家已经完全实现了信息技术现代化,而世界上3/4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却被剥夺了基本医疗和文化需要的权利。在7 亿非洲人口中,只有80万人利用因特网,其中80%又在南非。而欧美国家有1/6的人每天都在使用因特网。

地区货币体系逐渐形成。(略)

跨国公司成为全球化的主角

20世纪美国等发达国家利用原子弹和尖端技术征服着世界,成了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但是,到21世纪,统治世界的将不是军事技术,因为核聚变给我们带来的惟一结果就是大规模的毁灭。统治世界的将是跨国公司的联合体,经济实力将取代军事和政治实力。根据跨国公司的需要,国家的作用将是第二位的。波音公司和麦道公司、埃克森公司和美孚公司、英国石油公司和阿莫科石油公司、赫施公司和罗纳—普朗公司以及梅塞德斯—奔驰公司和克莱斯勒汽车公司等这样的“巨人”的合并。总部设在英国的沃达丰财团PLC 公司拟议购买美国的空中联系通信公司而将创立世界上最大的通信公司,金融、木材、电信、因特网、粮食销售、遗传技术和旅馆等行业大型跨国公司的形成。美国各大行业进行大兼并的趋势到处可见:汽车行业形成了三大制造商,会计行业形成了五大公司,烟草业形成了三大公司,电信业、音乐界、软饮料以及其他数不清的行业,都出现了由少数几家大的跨国公司主宰世界的局面。它们每家都拥有数十亿乃至上千亿美元的资产,其规模比世界上许多国家的预算还要大得多。其拥有的职工人数,有些比美国一些州的人口还要多。如果继续这样演变,在未来40年,这些巨型的联合企业,最终将构成世界性的权力。石油公司不仅仅是合并,也许还会购买运输公司、银行股份公司,拥有生产集团的粮食销售公司或世界大型冶金企业的汽车公司等。然后这些巨型企业将会相互吞并或联合,最后形成一个拥有最大的经济和政治势力的财团。世界性的组织,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贸组织等,将只是这种跨国公司势力的帮手。这些巨型跨国财团将决定和制定有关各国应如何表现才能获得跨国公司好处的规定,而那些拒绝接受这些条件的国家将注定贫困,并且肯定不会从跨国公司那里得到好处。控制世界经济的跨国公司将对世界行使最后权力。这样,所有的人将为高效率的、建立在那些执行其规定并答应其条件的国家的某家跨国公司工作,它的法律将是全球性的法律,跨国公司的董事长和总裁们,成为实际上的“帝王”、“无冕之王”。

在20世纪末疯狂的交易中,寡头垄断公司开始走向全球化,正如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主要商业历史学家路易斯·高隆博什指出:“寡头垄断全球化就像日出那样不可避免”。经常被斥责为谋求垄断市场或者独霸市场的大公司,事实上宁愿与少数竞争对手瓜分市场。为什么如此之多的行业出现了少数几家所谓跨国公司主宰市场这样自然形成的均势呢?理由当然是大公司注重实际、经济实惠,甚至是心理学方面的原因。美国商界领头的公司长期以来更喜欢寡头垄断,而不是独家垄断,因为寡头垄断能使它们在无需割让太多控制权的情况下进行某种程度的竞争。而独家垄断必须严格遵从管理,比如公共事业公司的管理,否则就会有垄断被打破的危险。但寡头垄断情况就不同了,一个集中的但又不是过于集中的行业,可以给厂商——甚至给消费者——带来特别的好处。事实也证明,寡头公司之间的竞争是有益处的,因为它能防止出现墨守成规的僵化局面,并能确保公司长期具有创造性和有效性。市场上的大的跨国公司需要有挑战者,这样才能使它们保持警觉。看一看微软公司与网景公司的共舞,我们就能发现寡头垄断巨头们的苦心。美国司法部正在进行的反垄断的努力中,微软公司将面临如下的指控:指控它首先提议与网景公司瓜分因特网浏览器市场,从而造成寡头公司之间的竞争局面,然后试图搞垮那些羽翼未丰的公司。微软公司否认这样的指控。然而,网景公司的存在,迫使微软公司在提供自己的浏览器方面投入巨额资金。

寡头垄断全球化所能带来的美好前景,必然使得各行业公司之间的合并成为势不可挡的趋势。据1998年、1999年各地媒体的报道,公司购并的风潮风起云涌。1998年,拉美企业购并活动创历史记录,达到710.51亿美元,比1997年增长了25%;韩国现代汽车公司于1999年3月29日宣布,以11780亿韩元(9.6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起亚汽车公司。戴姆勒公司与克莱斯勒公司的合并协议已经完成,福特汽车公司与沃尔沃汽车公司的协议也在签订,全世界的汽车工业将合并为6大公司或8大公司,两家美国汽车公司、两家日本汽车公司和少数几家欧洲的汽车公司将是幸存下来的少数几家公司。全世界生产半导体的主要公司将只有12家,其中有4家负责向全世界提供收音机和录音机。20世纪末,只有10 家公司主宰着制药行业,并且还在通过兼并,减少公司数量,甚至连这些大公司都在担心它们自己的规模,嫌自己太小,没有能力进行全球性竞争。在全世界的软饮料行业中,能主宰市场的只有三家,最小的一家1999年1月把它的业务部分卖给了头号公司可口可乐公司。在商业航空领域能主宰国际市场的只有两家闻名全球的公司,即波音公司和空中客车工业公司。固特异轮胎橡胶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萨姆·吉巴拉说:“你所得到的是连锁反应。我们之所以要走向全球是因为我们的顾客已开始走向全球。接着,由于我们走向全球,我们的供应商也必须全球化。”固特异轮胎橡胶公司与日本一家对口公司联合,这一安排实际上建立起向全世界供应轮胎的新的头号公司。(注:见帕斯卡尔·扎卡里:《大公司为何更喜欢寡头垄断》,〔香港〕《亚洲华尔街日报》,1999年3月9日。)

从前的殖民化是通过军事实力来实现,它带来了巨大的伤痛,充满了血腥味。而21世纪前期的殖民化将是通过跨国公司的经济扩张来实现,它是一种“无痛分娩”。这种以人治人的新型殖民化,成为一种以没有核心权力为特点的世界新势力。这种势力惟一追求的就是效率,而就业或工作条件并不重要。以跨国公司为中枢的新型殖民化,将在那些为它提供政治支持并根据它的需要制定法律的国家中发展,它将彻底改变世界秩序。

标签:;  ;  ;  

论21世纪初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_发展中国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