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枫湖污染底泥环保疏浚方案分析论文_杨爱青

红枫湖污染底泥环保疏浚方案分析论文_杨爱青

贵阳市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贵州省贵阳市 550081

摘要:红枫湖是贵阳市及周边地区最重要的饮用水源地,受流域内居民及工厂的污染,水质不断恶化,仅2004-2007年间就发生了数次水华、蓝藻爆发事件,严重威胁居民饮水安全。近年来,贵州省各有关部门对红枫湖做了大量的工作,包括控制污染物向红枫湖的输入、控制湖体内部污染物负荷等。在此基础上,为了去除沉积在湖中的污染物质,还可在红枫湖范围内开展底泥疏浚,削减底泥中所含的总磷及总氮,进一步改善水质。

关键词:底泥疏浚;含泥水处理;污泥处理

引言

为了进一步去除沉积在湖中的污染物质,改善水质,拟在红枫湖约9.1km2范围内开展底泥疏浚,底泥疏浚量约为307万m3。将为红枫湖削减底泥总磷约2300吨、总氮约4600吨,促进湖泊水质好转。

1 确定疏浚区域

据调查结果表明,红枫湖全湖底泥样品的有机碳平均含量为3.2%;总磷平均含量约为0.12%;总氮平均含量为0.31%。即红枫湖治理的核心任务是削减总磷、控制总氮和COD,恢复生态系统。

红枫湖30cm以下底泥中总磷含量普遍低于1500mg/kg,大部分低于1000 mg/kg。据此,确定底泥总磷含量1500~2000 mg/kg为推荐疏浚区,大于2000 mg/kg为重点疏浚区。

通过野外现场考察,综合考虑水下地形、局部水文条件、底泥污染状况、污泥输送距离、堆场地质条件等因素,在污染严重湖区选取9.1km2的范围进行底泥疏浚。

后午湖区是红枫湖底泥污染最严重的区域,而且该区离附近的贵阳市西郊水厂取水口较近,对取水口水质影响较大。该湖区水深相对较浅,大部分湖区为10~15m,湖面开阔,有利于开展底泥疏浚施工。为确保取水口水质安全,疏浚区离取水口设置500m以上的安全距离。

2 堆场选择

疏浚工程输出的淤泥需选择合适的堆场进行处置,堆场的选址不仅涉及地质条件、经济排距等技术因素,还必须综合考虑土地占用、对区域景观的影响等因素。对堆场的地基土层和围堰土体阻隔污染物的能力必须进行实验检测,必要时需对堆场进行防渗处理,以避免底泥泥浆中污染物随水分外渗至堆场周围环境中。后午湖区有一个可供直接利用的堆场:清镇电厂粉煤灰场,分为三个人工库区来堆放。由渣浆泵抽出的泥水混合物可选择该场地作为淤泥的堆场,清镇电厂已对该堆场进行了防渗等系列处理。

3 疏浚方案

按照控制方法原理的不同,湖泊污染底泥治理技术可分为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三种。其中,目前在国内外应用最为广泛的底泥污染治理技术——物理方法环保疏浚。

根据红枫湖实际情况,可采用两种方法疏浚:

(1)水深40m以内的地区,采用环保疏浚,采用“绞吸式挖泥船”,在湖区进行污染底泥治理。

(2)水深40m以上的地区,采用普通的疏浚方法——泵吸式疏浚。可采用“潜水泥浆泵”、“潜水抽沙泵”、“多功能潜水泥浆泵”加两艘可移动泵船平行安装,中间设四台吸泥泵。

4 疏浚工艺

疏浚:选取环保绞吸式挖泥船用于选取地点的底泥疏浚。

输送:采用浮船(或筏)管道输送。管材采用钢管(D600),加橡胶柔性连接短节。污泥经压力管道输送至岸边调节池(蓄泥池),再由泵抽送至前库。

絮凝沉淀:对原电厂粉煤灰堆场进行改造,利用电厂灰场建立三级沉淀池,延长泥水沉淀时间,其中:

一级沉淀——自然沉淀。调节池污泥经泵提升至前库,根据平流沉淀机理——理想沉淀池理论,污泥经重力脱水进入中库;

二级沉淀——同一级沉淀;

三级沉淀——微波处理后经反应池流入后库。在中库的出口采用“废水微波处理技术”对泥水进行进一步处理后再沉淀。处理后的余水水质可达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III类标准,流经后库的自然草地和湿地后可直接排入红枫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污泥固化:采用离心式脱水机,对污泥进行干化(固化)处理,将含水率降到75%的污泥(泥饼状)运送至指定填埋场,或在后库的一个地点,可以再进行制砖。

5 底泥堆放

疏浚工程输出的淤泥需选择合适的堆场进行处置,堆场的选址不仅涉及地质条件、经济排距等技术因素,还必须综合考虑土地占用、对区域景观的影响等因素。对堆场的地基土层和围堰土体阻隔污染物的能力必须进行实验检测,必要时需对堆场进行防渗处理,以避免底泥泥浆中污染物随水分外渗至堆场周围环境中。

在红枫湖后午清镇电厂粉煤灰场有原有的三个人工库分别为前库、中库和后库。由渣浆泵抽出来的淤泥可利用三个库堆放。在原有人工库上有四个坝体分别为一号、二号、三号、四号坝。由于堆放的泥浆余水中含N、P等污染物,所以泥浆堆放在该处必须做好防止污水再倒流入红枫湖的工作。红枫湖百年一遇的最高水位为1240.0m,因此一号坝和二号坝需要加高,防止雨水倒流入湖内再造成污染。

淤泥由泵抽出堆放在前库进行泥水沉淀后,上层泥水由前库流入中库,经过两库的沉淀,泥水基本分离,在三号坝处西侧,上层含泥水(浑浊度在100~500NTU),经抽送加药,再经微波处理泥水后经库内反应池进入后库沉淀,最终经4号坝排除出的是清水。

利用在该堆场来处理疏浚淤泥是经济可行的,一方面淤泥与粉煤灰混合可以制砖可变废为宝,实现经济效益与环保效益的双促进(另作课题研究);另一方面由于淤泥含有大量有机质和氮、磷成分,可弥补粉煤灰养分不足,日后有助于该库区林草生长,改善环境。

6 含泥水的絮凝沉淀设计

絮凝的目的是使水中悬浮微粒集聚变大,或形成絮团,从而加快粒子的聚沉,达到固-液分离的目的,这一现象或操作称作絮凝。

在本堆场,疏浚淤泥的余水,正常情况下需流经约2km长的粉煤灰和湿地才到达出水口。因此需对原堆场的三个人工库进行改造,建立串联的三级沉淀池,延长泥水沉淀的时间。

在三号坝库尾西侧,由于疏浚淤泥余水中仍含有一定量的氮磷等污染物,拟采用 “废水微波处理技术”对余水进行进一步处理。利用投加环保型FSA泥沙聚沉剂促进泥水快速分离。FSA泥沙聚沉剂是一种能使大量悬浮淤泥迅速聚集沉降,同时水与淤泥絮凝体自动分离,用以达到降低泥沙含水率,同时保护水体的自然生态环境的聚沉剂。FSA泥沙聚沉剂对高含水淤泥具有聚合絮凝、减阻、结合、助沉性。FSA泥沙聚沉剂无毒、无污染,是典型的环保型聚沉剂。含泥水经微波处理后,再经混凝反应,各项理化指标,可以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的Ⅲ类标准,其中主要理化指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Ⅰ~Ⅲ类标准。流经后库的自然草地和湿地后可达标直接排入红枫湖。

7 污泥进一步脱水及固化设计

在三号坝附近,建污泥脱水机房,从前库和中库中抽泥至脱水机房,利用离心机械脱水,共三台离心脱水机,脱水后干污泥达含水率75%左右,最后将干污泥放入后库指定的地点。

污泥既使经过浓缩调节处理,含水率仍高达97%左右,体积很大,难以消纳处置,必须经过脱水处理,提高泥饼的含固率,以减少污泥堆置的占地面积。

离心脱水机主要由转载和带空心转轴的螺旋输送器组成,污泥由空心转轴送入转筒后,在高速旋转产生的离心力作用下,立即被甩人转毂腔内。污泥颗粒比重较大,因而产生的离心力也较大,被甩贴在转毂内壁上,形成固体层;水密度小,离心力也小,只在固体层内侧产生液体层。固体层的污泥在螺旋输送器的缓慢推动下,被输送到转载的锥端,经转载周围的出口连续排出,液体则由堰四溢流排至转载外,汇集后排出脱水机。

由于离心脱水机处理能力大,脱水后污泥含固率高,管理控制相对简单、对运转人员的素质要求不高等特点,采用卧螺式离心脱水机进行污泥脱水,脱水后干泥堆放在指定地点,可以制砖。

8 结束语

底泥疏浚可有效的削减底泥中的总磷、总氮,将有效遏制湖水富营养化趋势,促进湖水水质好转,为最终改善水质、保障人民群众饮水安全。对促进红枫湖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也具有重要意义。

另外,将两种污染物(淤泥与粉煤灰)结合起来变废为宝(砖)非常符合当前循环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政策要求,可实现经济效益与环保效益的双促进,也可为喀斯特高原湖泊污染底泥治理提供示范和借鉴,推动环保疏浚产业技术进步。

参考文献:

[1]房玲娣,朱威.太湖污染底泥生态疏浚规划研究[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11年

[2]吴美平,胡保安.环保疏浚底泥资源化技术研究进展[J].中国港湾建设.2009(1)75-78

[3]林莉,李青云,吴敏.河湖疏浚底泥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研究进展[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4(10)80-88

论文作者:杨爱青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4

标签:;  ;  ;  ;  ;  ;  ;  ;  

红枫湖污染底泥环保疏浚方案分析论文_杨爱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