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FH教育及其在中国的实践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德国论文,中国论文,FH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49.12(5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219(2007)01-0019-07
德国的高等教育具有悠久的历史,因其严谨的办学风格、高质量的教学、高水平的科研,在世界高等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享有很高的声誉。其中,德国的高等应用型教育及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也独树一帜,研究和借鉴其办学特色、分析其发展趋势,对发展我国高等应用型教育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一、德国的高等教育体制
德国高等教育体系主要由三种教育类型构成,均为本科以上教育。据2006年颁布的统计资料,德国目前有各类高等学校336所,其中国立235所,私立101所。在所有高校中,大学117所;应用科技大学 162所;其他艺术、音乐大学57所。
(一)大学(Universitaet)
大学主要指综合性大学,也包括工业大学,是德国高等教育体系的核心。这类学校培养的是学术型、研究型人才。德国最古老的大学是海德堡的鲁帕雷希特—卡尔斯大学,创建于1386年。德国大学的特点是“科学与教学的统一”,不仅是教学机构,同时也是独立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基地。“纯科学”的原则严格要求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因此学生在校学习时间通常比较长。
(二)应用科技大学(Fachhochschule)
应用科技大学(简称FH)是德国高校中最年轻的一种类型,是德国高教体系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它是伴随着德国工业化的进程和经济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20世纪六七十年代德国青年人上大学人数明显增加,企业及社会各用人单位普遍要求高校毕业生了解生产、能解决实际问题,而传统的大学又不能满足这些需求。在此背景下,以当时的工程师学校(Ingenieurschulen)、高级专业学校 (Hoehere Fachschulen)为基础,在保持其办学总体特色的前提下创建了应用科技大学。三十多年来, FH不断壮大,目前已将近占德国高校数量的一半。
FH的书面英语统一为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其内涵和本质是高等工程、技术教育,培养高等应用型人才,其基本任务是对学生进行理论与实际紧密相连的教育,要求学生掌握科学知识和方法、具有技术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为今后的职业生涯作准备。它以面向职业、技术应用性强和学制短而见长。正是因为FH的培养目标不同于综合性大学,具有鲜明的特色,使其在整个德国高等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受到青年学子的欢迎。
(三)艺术、音乐大学(Kunst-und Musikhochschulen)
艺术、音乐大学主要对艺术人才进行职业基础教育,通过科研和教学对艺术加以扶植和发展。这类高校通常包含造型艺术、音乐和表演艺术三大领域,可以说是德国未来艺术、音乐大师的摇篮。
二、德国FH的基本状况和发展趋势
(一)入学条件
FH的新生主要来自专业高级中学(Fachoberschule)和完全中学(Gymnasium)。前者实施12年的中小学教育;后者实施13年的中小学教育。FH成立之初,新生大都来自专业高级中学。据统计,1975年完全中学的毕业生占FH新生的比例还不足20%,目前已超过50%,而且呈现继续上升的趋势。此外,不论学生来自哪一种学校,FH都要求其在入学前具备相应的实践经验(接受过职业培训或实习)。例如,已接受13年教育的毕业生,如果要进FH,必须进行几个月的企业预实习,这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十分有利。
(二)学习年限与实践学期
德国高等教育总法明确规定:FH的学习年限一般为4年,其中包括2个学期即1年的实习期,因此简称为“3+1”学制。这充分表明FH教育高度重视实践教学,并有法律保证,这也是其特色所在。目前,在实践学期的具体安排上各校各专业各不相同。需要强调的是,在FH教育中,1年的实践学期是其整个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
(三)专业设置与发展
大多数FH在其发展的初期专业设置面较狭窄、单一,往往只有一两个专业,如今则不仅有工程、经济、管理与法律维护、社会教育、健康与治疗、艺术、农业类专业,而且已扩展至一些自然科学的应用专业,如应用数学、化学工程、物理工程等领域。比如德累斯顿的FH在2000年春季学期开设8个系,21个专业,涉及工程技术、信息、经济、艺术四大类。
随着经济和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信息和通讯技术在几乎所有领域的应用,只有单一专业知识的毕业生越来越难在激烈的竞争中找到合适的位置。在德国,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对学校的生源起着决定性作用,而生源则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为了适应企业界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近几年来德国的FH通过校际组合拓宽专业方向,设立一些全新的面向就业的专业。例如设置了工程与经济组合的专业,发展了一些交叉和边缘学科,如物理/技术、医学/技术等。这说明,FH的专业设置十分注重市场的需求。
(四)学位授予及认可
德国传统的学位制为二级学位制,即Diplom学位(人文、社科类专业授予Magister学位)和博士学位。FH具有Diplom(FH)学位授予权。FH可根据专业的不同分别授予Diplom-Ingenieur(FH)、Diplom-Informatiker(FH)、Diplom-Designer(FH)等38种不同的Diplom学位证书。联邦文化部长联席会议在关于“引入学士学位、硕士学位课程的结构性规定”中明确提出:大学和大学类高校的Diplom和Magister学位相当于硕士,FH的Diplom学位相当于4年制的学士学位。
德国政府1998年修订了高等教育总法,在保留传统学位制的同时,允许德国大学和FH设置国际通用的学士、硕士专业,并授予学士、硕士学位。特别要指出的是,FH在引入学士、硕士专业的过程中较好地保持了其应用性的特征。
(五)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根据FH教育的总体培养目标,各校精心设计了专业培养计划和考试大纲。每个专业的培养计划对本专业的具体课程设置、课程数量以及考试形式等都作了明确规定。德国各州文教部长联席会议与大学校长联席会议联合设立的“培养计划与考试大纲协调委员会”制定了一个培养计划框架和考试大纲范本,保证各州各高校培养标准的可比性。在这个框架文件指导下,各校制定了符合自身特征的专业培养计划和考试大纲。
德国FH教育的显著特征是教学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除了理论学习以外,学生还得完成不少于 20周的企业实习。FH的教学形式多样,有讲座课 (Vorlesung)、研习课(Seminar)、练习课(Uebung)、实习课(Praktikum)及学术旅游(Exkursion)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不仅有利于学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也有利于学生从实践中学习,拓展理论知识的应用。
(六)应用型科研
为促进应用型科研开发及技术转让,FH纷纷成立了技术转让中心,例如埃斯林根FH、曼哈姆FH、斯图加特技术FH等。FH在从事科研活动中,尤其注重与中小型企业的紧密合作,努力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为减轻教授们繁重的教学任务,FH还为其安排了科研学期,教授们也可以根据申请到的科研项目要求减免一定的教学工作量。现在,应用型科研与技术转让已成为FH非常重要的工作任务之一。
(七)与企业共同生长
德国的FH是随着企业需求的增长而发展起来的,与企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企业是学校生存的依靠、发展的源泉,而学校则是企业发展的人才库和技术革新的思想库,校企相互依存。一方面,企业为学校提供一些短、平、快的应用研究项目,为学校捐赠一些更新下来的大型设备,为学生提供实习位置,为毕业生提供工作位置;另一方面,学校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输送新鲜血液。许多FH的教授本身就来自企业,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有能力为企业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通过由基金会资助设立的技术转让中心,FH为企业提供专业服务,例如提供技术现状的情报、为企业介绍研究和开发机构、为企业进行人员培训、提供专家鉴定和管理服务、将技术成果直接转让给企业等,为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就地理位置来看,FH的周围一般总有一些著名的大企业,如埃斯林根FH的周围有奔驰、 Bosch、AEC等大企业;曼哈姆FH紧邻德国三大化学企业之一的BASF公司;沃芬比特FH离大众汽车公司不远。这些FH设置的专业都适应邻近企业的需求,同时,根据企业产品的结构调整和转型,专业也作相应的调整和补充。这充分体现了FH与企业休戚与共的关系。
(八)加强国际合作
在经济全球化、教育国际化的推动下,FH努力适应德国企业的跨国发展与劳动力市场对人才的强烈需求,积极致力于教育的国际化。德国是世界上劳动力价格最为昂贵的国家之一,德国的企业为了降低成本,纷纷将企业驻地移往劳动力和生产成本低的国家。德国企业的全球化,势必要求其雇员不仅具有专业知识,而且必须在一定程度上对所在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情况有所了解。为此,德国 FH也纷纷走出国门,加紧进行国际合作。目前FH与上百个国家的高校签订了近千个校际交流协议。FH国际化的主要内容为:积极鼓励德国学生赴外国学习、实践或做毕业论文;吸引外国学生来FH学习,撰写毕业论文;开设国际化专业,与国外大学联合进行培养,授予两国高校的双学位证书。
(九)在高校中的地位
不论官方评价还是民众的向往程度,FH在德国高校中的地位不断上升。早在1981年德国科学评议委员会就对它作了如下定位:FH和大学及大学类高校是“不同类型但是等值”的高等学校。1990年在对 FH作展望时又指出:必须尽快大力扩建这类大学并进一步发展其理念。高等教育总法也明确规定:“不同的高校形式作为不同类型的高校体系中等值的要素而相互存在。”联邦教育与科研部也一再强调要优先考虑FH的扩建,扩大FH的招生能力,在2000年出版的《德国的Fachhochschulen》一书中又提出要将FH的在校生比例提高到40%。德国经济界对 FH的教学质量也给予了充分肯定,并一再对快速扩大FH在整个高校体系中的比重表示赞成。
事实上,目前德国约2/3的工程师、1/2的企业经济学家和计算机信息技术人员毕业于FH,而且FH毕业生的就业率始终高于其他受教育人群,包括大学及大学类高校毕业生。FH的受欢迎程度同样体现在越来越多的完全中学的毕业生选择FH就读及FH越来越多的专业采取了入学限制条件。
总之,德国大学注重基础、着力原创,而应用科技大学(FH)面向实际、面向应用,特色鲜明。两类大学是德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两根支柱,缺一不可,它们保证了人才结构的均衡。德国FH的“3+1”的学制、教学改革、与企业的紧密结合以及国际化合作等,显示了其极强的灵活性、实用性和生命力,确立了其应有的地位,不失为一种高效率培养高等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三、德国FH教育的特色
由于人才培养适应了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求,德国的FH教育显示出比普通高等教育学习时间短、毕业生就业前景更好的优势,因而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生。
(一)办学理念
FH贯彻面向应用、面向实际的办学方针,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教学与企业、社会紧密结合,并采取一系列适合德国国情的有力措施,如:要求教授具有博士学位及至少5年的职业实践经验,其中至少3年是在高等学校范围外进行,并在有关应用或开发科学知识和方法方面取得特殊成就(像柏林 FH,300名教授平均有13年工业界经验);有足够的经费投入,校内有先进的实验室,校外有实习场所,保证实践教学质量;考试考核制度严格。
(二)学制
德国的教育制度与其他国家相比不同,如大学实行二级学位制等,其大学学习时间平均在6年以上,再加上考试将近8年时间。而FH的学制为4年,相对而言学习年限较短。
(三)职业取向
从联邦德国的高等教育法规有关条款可以发现,为某一职业作准备的高等学校并非仅指FH,而是涵盖了包括大学在内的所有高等院校。联邦德国高等教育总法中第7条是培养目标,其中规定:“教学和学习应为学生今后从事某一职业打下基础,按学生所学专业传授给他们必要的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培养他们在一个自由、民主和福利的法制国家里以负责的态度从事科学艺术工作的能力。”第 18条第1款规定:“通过高等学校考试,即完成一项职业教育的学生,由学校颁发大学毕业文凭,并在文凭中注明所学专业。”
与FH一样,德国的各类高校都有为毕业生今后从事职业作准备的任务,从这个意义上说,高等教育都是“职业教育”,但它绝非特定意义的职业教育。那么作为FH特色,面向应用的含义是什么呢?卡尔·杜依斯堡基金会在介绍FH时特别强调:联邦德国的所有高等教育机构都有这样的任务,即在科学/理论的基础上,为了专门的职业培养他们的学生。同时,FH还有下列任务,即:使得学生能解决来自实际的问题;完成新的科研项目;在应用理论/科学方法的技术性生产中引进、优化和监控新方法的使用。
从FH成立至今的演变看,这种可归入国际教育标准分类中5B的高校,其立足点是放在劳动力市场上,着眼于就业形式的变化,其内涵和本质是高等工程、技术教育,并不是一种注重单一职业培训的教育。
四、FH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关系
我们在广泛查阅、研究德国有关FH方面的文件、资料以及相关学校的材料介绍后发现,FH在其办学过程中经常强调面向应用(Anwendungsorientiert)、面向实际(Praxisorientiert)、面向未来(Zukun ftsorientiert),并未见其称为高等职业学校。据了解,德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有其特定内涵,也分为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两部分,但未列入高等院校体制序列。在德国部分联邦州确有称为职业学院(Beruf-sakademie,简称BA)的教育机构,它是第三级教育领域中采用了学校与企业紧密结合的双元制教育模式,属于第三级教育中的高等学校。它的入学条件为经过12年教育的高级中学毕业生;学习时间为 6个学期(3年);授予Diplom(BA)学位。另外,作为开展职业培训的学校(Fachschulen),属于更低一层次的职业教育。开设有工长培训班,学制半年至2年;技术员培训班,全日制2年,在职4年;颁发国家认可的工长(HWK/IHK)和技术员证书。
德国的FH和职业学院既有区别,也有共同点,即都采用了学校与企业紧密结合的双元合作模式,但在做法上有所不同,应明确双元合作模式与“双元制”不是等同的。FH采用“3+1”式,即3年在校学习,1年在企业或其他培训场所实习;职业学院则采用“双元制”式,每个学期都安排一半时间用于理论学习,一半时间用于实践教学。尽管FH和职业学院具体做法不尽相同,但都体现和发挥了双元合作模式的以下特点:
培养目标明确,针对性强。培养掌握科学的方法、擅长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技术专门人才以及相应层次的职业人才。他们注重实践、突出应用,尤其注重和强调能力培养,能够把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在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产品的技术过程中起到“桥梁”的作用,而这往往正是我国普通大学培养的人才较为薄弱之处。
培养计划和教学活动紧紧围绕社会的发展和需要。学校的专业与课程设置面向职业、面向实践,根据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而定,学校教育教学大纲制定的普遍原则是:企业需要什么,学校就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教学计划和大纲的修订跟随科技的发展而变化,企业的新标准、新规范能及时反映到教学大纲中。课程体系的设计、教学模式都从实际效果出发,合理实用,行之有效。
与企业密切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承担培养任务。学校的经费由国家和企业合理分担。学校负责理论教学,企业负责实践教学。学校内建有各类实验室用于教学和科研,其在应用领域内做出的贡献,受到了企业界的充分肯定。同时,大型企业设有实训的生产岗位和专为培训设置的企业培训中心,中小型企业则提供实际的生产岗位,为实践教学提供切实可靠的保障。
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宗旨。德国FH和高等职业教育在理论与实践教学中均采用了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独立工作的教学方法,全面促进了学生素质和能力提高。
毕业生质量高。德国的FH和高等职业教育在社会上都享有较高的声誉,其主要原因是毕业生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有良好的职业前景和较稳定的工作岗位。
在我国介绍德国Fachhochschule办学经验之初,不少资料中将Fachhochschule一词翻译为“高等专科学校”或“高等专业学院”,直至现在还被不少人沿用,这在客观上造成了不必要的误解。
在我国教育界,“专科”这个词是与办学层次紧密相连的,中国的高等专科学校至今学习年限一般仍为3年,毕业生不授予学位。但由于FH的这种译名与我国高等专科学校名称相同,因而被划等号也就在所难免。以上情况可能造成的错觉已使一些德国的FH和相关的机构感到忧虑,在他们对FH的介绍中特别强调“德国的FH不同于我国3年制的高专,也不同于我国高校中设立的2年制或3年制的大专,因为二者在入学条件、课程设置和内容以及毕业时达到的学历层次方面均有重大差别,故不可相互混淆”。应当强调指出的是,实践学期是FH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也符合我国的习惯,如同中国的医科院校在医院实习时间相当长,也列入学习时间内一样。
根据德国文化部长联席会议和高校校长联席会议作出的决议,FH的英文名称从1998年开始统一为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也有称为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 and Arts(如汉诺威FH)。由此,我们认为现在有必要把Fachhochschule译为应用科技大学更为合适,可避免不必要的误解。
五、德国FH在中国的实践
中德两国政府建交以来,在各个领域特别是教育领域的交往合作日益深入。中国高等教育界对德国FH办学模式以及取得的成功给予高度重视,相关部门作了许多研究,并就FH办学模式引入中国进行了有益尝试。2002年4月9日,两国部长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政府关于互相承认高等教育等值的协定》。根据这个《协定》,两国的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等值,中德相互承认高等教育学位学历等值。这将大大促进我国高等院校与德国高校的合作交流。
下面举几个我国高校与FH合作的例子。
(一)浙江科技学院(Zhejiang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浙江科技学院(原杭州应用工程技术学院)是一所集工科、艺术、管理、职教师资为一体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院根据国情,学习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办学经验,积极探索社会需要的高等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之路,可以说是一个在我国较早学习、借鉴德国FH并取得成功的案例。学院隶属浙江省管理,目前全日制在校生7000余人,在社会上影响和认同度不断提高。
1985年,浙江省和德国下萨克森州签订协议,引进了德国的FH办学模式,共同建设杭州应用工程技术学院。1990年,两国政府正式换文,开始政府级合作建设学院的项目,具体由德国经济合作与发展部委托德国技术合作公司操作。1997年11月,学院承办了由国家教委主办的“中国和德国高等应用型人才培养和发展趋势”的大型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中德两国高层教育界人士对该院借鉴德国FH办学模式,在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应用型国际化科技人才培养方面取得的成绩给予了高度的评价。目前,新一轮的合作项目已开始启动,并向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
(二)中德工程学院(Sino-German College of Engineering)
中德工程学院是根据中德两国教育部长2003年9月的谈话纪要,于2004年7月成立的。该纪要明确:要在中国按照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模式建立一所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教育机构,并同意在上海同济大学进行这项合作。
在国家教育部的直接关心下,同济大学中德工程学院已运行两年多,中德双方进行了实质性合作,其基本特点和经验可归结如下:
1.办学宗旨
同济大学中德工程学院是中德两国政府间的教育合作项目。其宗旨是引进和学习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办学模式,充分利用德国优质教育资源,积极探索新的办学体制和运作模式。学院以就业为导向,为中德两国企业经济界培养具有较强工业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国际化技术、管理人才。学生通过四年本科学习,能用德语和英语进行跨国交流,在本专业领域具有一定的专门知识,并基本通晓国际行业及其他相关领域的规则。学院积极开展以应用为目的的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旨在将学院办成中德高校合作的窗口和校企合作的桥梁,为我国高等学校的工程技术人才培养起到示范作用。
2.专业设置
中德工程学院现设机械电子工程、汽车服务工程、建筑设施智能技术3个专业,分别与德国埃斯林根应用科技大学、布伦瑞克/沃尔芬比特应用科技大学、埃尔福特应用科技大学等14所FH合作。这3个专业都具有注重学科交叉,强调实用性的特点,符合我国目前产业发展方向,符合社会对高等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
学生可获得同济大学颁发的毕业文凭和学士学位证书;符合德国合作大学毕业条件,同时获得德国合作大学颁发的学士学位证书。
3.教学安排
中德工程学院学制4年,前3年在同济大学学习,通过标准德语考试、学习成绩合格的学生可赴德国合作大学完成最后一年学习和实习。学院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校内实践与企业实习相结合,除安排为期12周的基础实习以外,还专门安排学生去企业实习3个月。
中德工程学院的课程由同济大学教师、德国合作方FH教师和企业专家共同讲授。中德双方联合制订培养计划,德方培训中方教师及实验室技术人员,提高其实施应用型教育的素质。按照教学计划规定,德国合作方高校的教授承担30%的专业课程,中德企业资深的技术和管理人员作为学院的兼职教师承担15%的专业课程,旨在使学生学到国外新知识,了解工业新技术的发展趋势。
(三)上海—汉堡国际工程学院(Shanghai-Hamburg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College)
上海理工大学与汉堡应用科技大学合作自1985年开始,以汉堡应用科技大学与原上海高等机械专科学校(后并入上海理工大学)开展的以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和实验设施建设的交流合作为基础。1998年双方开始进行以电气技术和机械制造为专业方向的大学课程方面的合作,招收本科学生。在此基础上,双方的合作朝着深层次方向发展,现已正式成立上海—汉堡国际工程学院,设立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国际经济与贸易几个专业。
(四)中德工学院(Sino-German College of Technology)
由华东理工大学与德国吕贝克应用科技大学合作成立的“中德工学院”,是一个采用国际化合作办学模式的多科性工科学院,学制4年。参照德方课程设置,采用原版教材、双语及英语教学;实施“两段式”培养模式,即第一阶段(第1~5学期)在国内学习,第二阶段(第6~8学期)到德国吕贝克应用科技大学学习。中国教育部于2003年10月正式下文批准了这一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目前设置两个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环境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中德双方分别颁发本科文凭。
六、借鉴德国FH经验发展中国技术应用型本科教育
(一)明确发展技术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意义
根据研究,科学和技术作为人类两种规模巨大的创造性劳动,既是人类认识自然的产物,也是人类改造自然的工具。“科学的作用在于理解,技术的作用在于做、制造和实施”;“技术依靠科学又促进科学”,“科学依靠技术变成应用”。在当代科学活动中,几乎都包含有技术活动。技术的进步推动技术概念的内涵扩展,从过去以经验为主的技能、技巧发展为以科学理论为基础的方法或手段。现代技术已不是经验的产物,而是科学物化的结果。
技术的发展必然会对职业岗位的内涵和外延产生重大影响,也必然对承担这类岗位的技术应用型人才提出新的要求。专家的研究结果认为:技术应用型人才仍需独立存在;他与其他相关人才存在重叠与转换;他在现代社会中重要性不断提升;这类人才知能结构呈现新的特征。
发展我国高等应用型教育,除进一步办好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外,应借鉴德国FH的办学模式,发展技术应用型本科教育(简称技术本科教育或本科层次的技术教育),培养四年制技术应用型人才。对于发展技术本科教育的必要性问题,教育界许多专家从不同方面都做了具有说服力的论证。
我国要建设创新型国家,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紧缺的是大批高素质的技术应用型人才。高层次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日益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其中,最为匮乏的就是“现场工程师”或“现场工艺师”。因此,发展四年制技术本科教育是推进我国经济发展更上一个层次的必然要求,体现了人性化教育的需要,也是构建技术教育体系的需要。
(二)准确定位技术应用型本科教育
技术应用型应用型本科教育如何发展?首先应明确定位,其培养目标要有别于普通本科专业,重心要下移,毕业生服务于现场第一线,从事技术与管理工作。其次在培养方案设计上,应根据技术教育的特点,改革课程模式,强化知识的应用,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增加实践教学时数,突出应用技术的理论教育和专业技术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不但“知其然”而且能“行其然”。在明确定位的前提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我们不必忌讳会涉及工程型或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相关问题。事实上,技术型人才与工程型人才、技术型人才与技能型人才间没有明显的界线,他们之间均存在重叠与转换。
(三)借鉴与创新
高等职业教育就其内涵或其主体而言是高等技术教育,培养的是技术应用型人才,因此要巩固和扩大近年来高职高专教育进行的各项卓有成效的改革,坚持走培养高技能人才之路,总结并有效地推广其成果。同时,应适时地选择一些办学指导思想端正、办学成绩突出的本科院校以及师资力量强、实践教学条件优越的个别高职院校开展类似德国FH本科层次的技术教育试点,具体做法为:科学定位,坚持面向应用、面向实际、面向未来;树立与企业共命运、同发展的办学指导思想;以学生为主体,加强实践和开发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独立自主。
近几年来,一批高等专科学校相继升格为本科院校,同时涌现出一批民办本科院校和独立学院,这有利于高等教育的协调发展。这类院校不应向学术型、研究型、综合型方向发展,他们更有条件学习和借鉴德国的FH经验,发展技术应用型本科教育。其实,相对于高职教育,适当延长学习时间,实行四年学制,既有利于学生拓展理论知识、提高实际能力,又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工作岗位变化的适应性。因此,这类学院应该坚持办学方向,坚持改革、不断创新、提高质量;致力于加强师资队伍、实训实习设施、课程体系和内容3个环节的建设和改革,走有中国特色的高等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道路。
在我国众多的高等院校中,有一批传统上与行业、企业关系密切的本科院校,这些院校有鲜明的行业背景,历史上是由行业开始举办的,专业设置、人才培养都是为行业服务的。尽管目前这类院校的隶属关系发生了变化,有脱离行业的趋势,但我们认为这类院校在学习和借鉴德国的FH有其明显的优势,它们仍应把培养高等应用型人才作为今后发展的主要任务。此外,部分传统上是工科类的重点大学或综合性大学也有其独特的优势,可以在一些专业领域与德国FH进行国际化教育合作,培养高等应用型人才,这也有利于不同类型人才培养的交叉。
七、若干思考与建议
技术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办学模式一定要有鲜明的特色,要充分反映技术教育的内涵,体现高新技术的发展要求。在构建我国技术应用型本科教育时,应重点解决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理念问题
德国FH有较高的地位,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德国崇尚实际、崇尚能力,不片面追求学历文凭;企业注重有真才实学的人才;学生和家长比较实际和理性,完全根据社会的需要和学生的个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教育。这是理念问题。国家的教育体制也适合了不同个性特长的学生发展和成才需要,形成了科学合理的人才结构。借鉴德国FH的成功经验,在中国举办技术应用型本科教育首先要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改变长期已经形成的思维定式,形成符合我国客观实际的办学理念,同时需要创造良好的内部和外部舆论环境,支持改革、支持尝试、支持创新。
(二)体制与机制
中国的高等教育办学体制几经变化,缺乏一套完整、稳定并长远的规划;学校的管理也缺乏灵活性,各方面的制约较多,难以发挥实际办学人的积极性。德国FH能够得到健康发展首先有法律保障,无论是联邦德国或各州都明确确立了FH的法律地位,使之得到社会的认同;同时行业协会的地位有法律保障,可行使一定的政府职能,具有权威性。因此,企业为学校提供办学支持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义务,同时他们也得到了国家规定的免税等优惠政策,从而保证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形成了良性的循环。我们必须在体制、机制方面创造良好的条件,支持技术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试点。
(三)师资与设施
师资队伍和校内实训设施建设,是实施德国FH办学模式的两个极其重要的环节,需要大量的投入。高水平的师资、高标准的设施能为高质量的人才培养奠定重要基础。德国政府在这方面发挥了主导作用,政府调控力度大,效果好,保证了FH教育的健康发展。对此,在我国试点技术应用型本科教育时,仍应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运用政策杠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结合实际,创造条件,逐步提高师资要求和水平,改善校内实践教学条件。
(四)经费
德国FH办学经费是由国家和企业分担的,或者由基金会资助,对学生免收学费。中国的国力已具备支持举办FH模式的条件,建议实行“国家统筹、地方支持、企业捐赠、学校自筹”的多元化、多渠道经费筹措方式。还可以成立专门的基金会,用于支持高等应用型教育,推动高等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五)学位
学位授予是一个非常敏感的问题。学位象征了其受教育的学术地位。德国的FH在法律上明确了其地位,FH和大学及大学类高校是“不同类型但是等值”的高等学校,这也正是FH迅速健康发展的基础。因此,在中国发展技术本科教育也应建立相应的、得到社会认同的学位,例如是否可以建立技术系列的学位,从根本上确立技术本科教育的法律地位。
收稿日期:2006-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