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思想教育缺失问题及对策论文_赵杰

农村留守儿童思想教育缺失问题及对策论文_赵杰

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洛塘中心小学

1引言

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使我国留守儿童的数量不断增加,由于缺乏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正确指导,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教育问题令人担忧。在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之下,提升农村留守儿童的道德思想教育是当前我国各界应重点关注的问题。

2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

2.1缺乏思想引导导致留守儿童学习的问题突出

留守儿童年纪小,自觉性差,家长的学习指导或监督本身缺乏。但是学校很多老师并没有考虑到其成长的特殊性,没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取了整齐划一的方法,甚至对部分成绩差又调皮捣蛋的学生放任不管。学校教育理念中存在"重智轻德"弊端。现如今,农村学校教育仍然注重应试教育,老师对留守儿童的自信心鼓励做得不够,缺乏有针对性地鼓励与交流,很容易导致留守儿童失去学习的兴趣。所以留守儿童的学习劣势,没有得到学校方面的措施弥补,导致同非留守儿童相比,在整体成绩方面相对较差。留守儿童在学校以外的学习资源上处于劣势。由于留守儿童多是隔代抚养,受年龄,文化,思想差别影响,多为放任溺爱或者简单粗暴式教育,缺乏正确引导。亲戚抚养的留守儿童,因为不是自己的孩子,所以在教育的轻重缓急方面,不好把握,所以很是被动,承担不了学习上监护责任。

2.2缺乏思想教育导致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缺失

农村留守儿童在心理健康方面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他们经常出现自我封闭和自卑的心理,他们抑郁的性格也会使自身常常出现较为低落的情绪,在为人处事方面常常表现出不合群和孤僻的特点。一些儿童甚至还会出现憎恨或者仇视心理,甚至表现出暴力倾向。而在诸多的问题之中最为严重的一个便是孤僻和脆弱的性格以及对于亲情的渴望。留守儿童大都会表现出对在外务工父母强烈的思念之情,在没有父母在身边的情况下又会产生安全感缺失的表现。因为缺少情感方面的交流以及共同生活的经历,也使他们之中的很大一部分人与父母之间出现亲情疏离的问题。

2.3缺乏思想教育导致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水平偏低

因为留守儿童与父母处在长期远离的状态,他们难以感受到父母亲情带给自己的呵护与关爱,在道德规范、是非观念以及日常行为等方面都难以得到及时和正确的指导,另外,由于隔代教育存有很多的弊端与不足,农村环境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可能影响到留守儿童的道德品行。他们在道德品行上的不足常常会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小偷小摸、自律性不足、撒谎欺骗、不服监护人与教师的管教、逃学旷课、沉溺于网络环境之中以及打架斗殴。

2.4缺乏思想教育导致农村留守儿童安全教育缺失

虽然留守儿童大都有人监护,然而这些监护人大都是一些老一辈的亲友或者邻居,他们常常因为年龄偏大或者经济层面与精神层面的限制而无法对留守儿童予以细致和全面的监管照顾。这种情况就使很大一部分留守儿童在离开学校之后便在课余时间成为绝对自由的人,处在一个完全失控的无人监管状态。由于他们在自我保护方面能力和意识上的不足,也常常会使他们成为一些不法分子侵害与攻击的对象。

3农村留守儿童思想教育对策

3.1转变传统的说教模式,重视农村留守儿童的积极情绪情感体验

转变传统的说教模式,培养农村留守儿童的积极情感体验。首先,培养他们的幸福感体验。积极心理学家认为:"幸福感就是主体主观上对自己已有的生活状态正是自己心目中理想的生活状态的一种肯定的态度和感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虽然我们不能改变留守儿童原生家庭的生活状态和环境,但是可以改变他们对一些事物的看法,改变他们固有的原生家庭观念,给他们积极的暗示。老师通过与农村留守儿童交流,增加他们对父母外出务工的了解与理解,让他们说出自己对父母看法以及尽可能地让他们理解父母对他们的爱,让他们切身感受到父母的爱,增强他们的幸福感。其次,培养他们积极乐观的情感体验。教他们学会正确归因,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善于将其归为外部因素;在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时,善于将其归为自己努力获得的而不是靠运气,还教他们学会在自己的身上找优点。同时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自己的学习设立小目标。最后,培养他们积极的情绪体验。让他们学会发现美,鼓励他们写周记,记录每周遇到的或者自己亲身经历的开心事,以及将自己发现的美好的事物都记录下来,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3.2加强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主导作用

学校是农村留守儿童接受道德思想教育的重要渠道,应该不断完善政思想教育体制,创造良好的思想教育环境。学校应该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改变教学理念,加强智育与德育的共同建设,建立科学的考核制度,不以学生的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注重学生文化、心理、道德观念与道德行为共同发展。要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的师资力量,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通过深入德育教学内容、创新德育教学方式、引导学生道德行为等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系统、有效的思想道德教育。学校应该完善寄宿管理制度,注重对留守儿童的生活管理,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心理状况,对于出现的心理问题,及时进行交流与沟通。通过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让寄宿的留守儿童不断丰富生活内容,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学校要定期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活动,通过讲座、班会、献爱心等活动让学生感受到道德的温暖与力量,促进学生在生活中潜移默化的接受思想道德教育。

3.3强化家庭职责,积极发挥农村留守儿童自身主观能动性

一个健全良好的家庭环境是一个孩子健康成长发展的重要条件。儿童正处于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父母缺席可能会影响孩子正常成长。父母在做好自身工作的同时,不能忽略对孩子的关心和教导,毕竟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言行对孩子会产生极大影响。外出务工父母可以在节假日抽时间回家看孩子,给予他们最大的关心。在与孩子沟通时,父母应该树立民主平等意识,与孩子敞开心扉交流,建立良好和谐的关系,正确引导孩子成长。此外,如果留守儿童的思想政治品德出现了问题,虽然有家庭,学校环境的原因,但自身也是其中的一个因素。虽然父母不在身边,但不能自甘堕落,而是积极向上,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在学校努力学习,与老师、同学友好相处。在家里孝敬老,尊老爱幼,对生活持有一种积极乐观向上的态度。树立自己心中的榜样,可以向他们学习,逐渐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品德,然后外化为行动,长期以往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样,自己的思想品德素养会得到很大提高。

4结束语

在当前我国社会大环境下,农村留守儿童在农村儿童总数中占很大一部分的比例。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国家及社会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注度增高,国家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为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及教育环境问题提供了很多的保障,但是农村留守儿童还是存在很多待解决的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还要从社会、学校、家庭三个方面去解决。

参考文献

[1]文寒.区域电视媒体对"留守儿童"思想教育的效用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6.

[2]李丽丽.农村留守儿童思想品德教育问题及对策[J].新西部,2018,02:22+32.

[3]廖静.农村留守儿童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其对策研究[J].现代交际,2017,14:135-136.

论文作者:赵杰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工》2019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5

标签:;  ;  ;  ;  ;  ;  ;  ;  

农村留守儿童思想教育缺失问题及对策论文_赵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