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恐怖主义的主要特征与发展趋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恐怖主义论文,发展趋势论文,主要特征论文,世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81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4812(2011)05-0008-15
在这个世界上可能没有比恐怖主义更令人痛恨的,但也可能没有比恐怖主义更令人困惑的事物了。世界各国反恐已历时十年,但各国官方一致认可的恐怖组织仍然只有一个基地组织。虽然几乎全球一致地反对恐怖主义,但是却没有全球一致地反恐怖行动,“一个人眼中的恐怖分子是另一个人眼中的自由战士”的分歧仍然存在。①恐怖主义照样有广阔的生存空间,只是其形式与特征都在随着时代变化而变化。本文主要分析2001到2010年十年间的世界恐怖主义形势,以期为认识世界恐怖主义的发展趋势提供借鉴。
一、世界恐怖活动概况
从世界范围来看,在过去十年中,2006-2008年是世界恐怖活动的一个高峰。自2008年以来,世界恐怖主义出现缓和迹象,有关热点地区和国家的恐怖活动,在活动数量和人员伤亡方面都有所下降,但南亚、尤其是巴基斯坦的恐怖活动有恶化趋势。
(一)世界恐怖活动整体状况
从全球恐怖主义数据库(Global Terrorism Database,GTD)提供的数据来看,在2000年到2008年间,世界恐怖活动呈上升趋势,但是在2002年到2004年间出现了一次低潮。这一点也可以得到美国官方数据的证实。在2002年到2003年间,美国国务院记录的国际恐怖事件与2000年和2001年相比大幅下降。俄克拉荷马城防恐怖国家纪念研究所(the Oklahoma City National Memorial Institute for the Prevention of Terrorism,MIPT)的数据虽然有些不同,但基本表现类似的趋势(详见表1)。
如表1所示,进入2005年以后,由于美军没有有效稳定阿富汗局势,各种武装组织纷纷发展起来。这不仅恶化了阿富汗的安全形势,也动摇了巴基斯坦的相对稳定局面。这一变化在各数据库中都有清晰的体现。虽然也有数据显示从2008年开始世界恐怖主义形势有明显好转,但这种好转的可持续性不强。尤其是在也门等国家,“基地在阿拉伯半岛”(AQAP)等组织的活动日益猖獗,逐渐成为新的国际恐怖主义中心。世界恐怖主义形势也许再次出现暂时缓和,但未来前景并不容乐观。
(二)世界恐怖活动地区分布
虽然世界恐怖主义整体形势不容乐观,但是地区间差异非常大。在过去十年中,除了中东、南亚和东南亚以外,世界其他地区的恐怖主义形势都出现好转,拉美和西欧的恐怖主义形势尤其得到缓和。
Source:Global Terrorism Database,http://www.start.umd.edu/gtd/search
如表2所示,在GTD数据库记录的从1970年到1999年的69706起恐怖事件中,发生在拉美的有26966起,占世界总数的38.7%;发生在西欧的有13375起,占世界总数的19.2%;发生在中东和北非的为9432起,占同期世界总数的13.5%;发生在南亚的为7730起,占世界总数的11.1%;发生在东南亚的为2916起,仅占同期世界恐怖活动总数的4.2%。但这一分布状况在2000-2008年有了很大的变化,拉美和西欧恐怖事件的数量及其比例急剧下降,而中东和南亚的数量及比例则迅速上升,在很多年份分别占世界总量的30%甚至40%以上。2008年,南亚恐怖事件占当年世界总量的36.2%,史无前例地居世界第一位。与中东和南亚相比,东南亚的恐怖活动数量并不显著,但是在2000-2008年间发生的恐怖活动数量占同期世界恐怖活动的11.2%,是1970-1999年间的2.7倍。
这一地区间不平衡现象,也可以得到美国国务院相关数据的验证。从表3可以看出,2005年时,伊拉克一国发生的恐怖事件,就占世界恐怖活动总数的31%;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被绑架人数占世界当年总量的28%,其中死亡人数更是高达8300多人,占当年世界恐怖活动死亡总数的55%左右。②但是,从2008年以来,中东恐怖主义形势有所缓和,南亚恐怖主义形势则逐渐恶化,已经超过中东地区位居世界第一位。在2009年发生在83个国家的11000次恐怖事件中,大约4850起(占44%)发生在南亚;在14971名死亡人数中,有6270人约占世界问题的42%死于南亚地区。③
二、当代恐怖活动的主要特征
与上个世纪相比,新世纪世界恐怖主义既有一些新变化,也有很多类似之处。从根源上来看,宗教极端主义仍然是国际社会面临的主要恐怖主义威胁来源;从策略和手段上来看,爆炸、尤其是自杀式爆炸仍然是当代恐怖主义的主要手段;从恐怖组织和恐怖分子的组织形式与联络渠道来看,国际化与当地化是当前世界恐怖主义对立统一的重要特征。
(一)宗教极端主义仍然是主要的恐怖主义威胁来源
自从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宗教极端主义在世界恐怖主义运动中的地位逐渐上升,在一些地区和国家甚至成为主导性恐怖主义根源。④进入21世纪以后,以“9·11”事件为代表的国际恐怖主义浪潮,更吸引了国际社会的主要目光。在1968年到2007年间,MIPT数据库共记录了2770起宗教极端主义型恐怖事件,占世界恐怖活动总数的22.6%;但这些恐怖事件却造成了13705人死亡,占同期世界恐怖活动死亡总数的50.7%。
近年来,发生在中东和南亚的恐怖事件占世界总数的70%左右,其中大部分与宗教极端主义有关。2009年,单是基地网络、高加索酋长国(Caucasus Emirate)和其他伊斯兰极端组织就在伊拉克、俄罗斯、沙特、索马里、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等制造的9起重大恐怖事件中,就造成了642人死亡、2900人受伤。与此同时,其他宗教背景的恐怖组织也在积极从事活动。2009年1月17日,上帝抵抗军(Lord's Resistance Army)在刚果(金)东方省(Orientale)特拉(Tora)地区从事了一系列的袭击活动,造成大约400人死亡。⑤
这种状况到2010年并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各种打着宗教旗号或有宗教思想背景的恐怖组织和恐怖主义运动,仍然在世界各地肆虐。尤其是在中东和南亚,宗教极端主义势力的影响更加显著。2010年,单单是在巴基斯坦就发生56起宗教派别之间的恐怖事件,造成504人死亡,1167人受伤。⑥据另外一个数据库的统计,自2001年“9·11”事件以来,世界各国共记录了14800多起与伊斯兰极端主义相关联的恐怖暴力事件,导致88000多人死亡,约14.4万人受伤。⑦
(二)爆炸,特别是自杀式爆炸是当代重要的恐怖活动手段
冷战后世界恐怖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各种爆炸案件层出不穷,成为恐怖活动的主要特征。根据MIPT数据,在2001年到2007年间,恐怖爆炸事件达12888起,占同期恐怖事件总量的53.6%;造成23821人死亡,占同期恐怖活动死亡人数总量的54.4%。⑧而根据GTD数据,在2001年到2008年间,共发生8928起恐怖爆炸案件,占同期恐怖事件总数16625起的53.7%。⑨恐怖爆炸事件不仅数量多,造成的伤亡数量大,手段也不断翻新。目前,有“穷人的轰炸机”之称的汽车炸弹、有“穷人的导弹”之称的人体炸弹继续肆虐,路边炸弹、马车炸弹、自行车炸弹、毛驴炸弹⑩、独轮车炸弹等也前赴后继,在阿富汗等地还出来了用废弃的注射针头和刀片等制造的艾滋病病毒“脏弹”(11)和用欺诈手段实施的儿童炸弹等。并且,恐怖爆炸事件具有很强的渗透性,西欧发达国家也难以独善其身。2004年3月11日的西班牙马德里火车连环爆炸案和2005年7月7日英国伦敦地铁连环爆炸案,就分别造成2241人和1052人死伤。
在恐怖爆炸事件中,以自杀式恐怖爆炸活动更为剧烈,心理和政治影响也更大。(12)根据美国“芝加哥安全和恐怖主义研究项目”(Chicago Project on Security and Terrorism,CPOST)的统计,从2001年到2008年全世界共发生1563起自杀式恐怖事件(基本都是爆炸事件),造成22801人死亡、48223人受伤。(13)根据美国国务院的统计数据,虽然自杀式恐怖事件从2007年的525起、2008年的405起下降到2009年的299起,(14)特别是伊拉克自杀式恐怖事件有了大幅度的下降,但是在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等国,自杀式恐怖事件仍然十分盛行。据统计,2009年,巴基斯坦发生76起自杀式恐怖事件,造成949人死亡;2010年,自杀恐怖事件虽然下降到49起,但造成的死亡数量却增加到1167人。(15)
不仅如此,恐怖组织还根据反恐机制和相关措施的漏洞而不断发展出新的恐怖爆炸手段。(16)2009年12月25日发生在荷兰阿姆斯特丹飞至美国底特律航班上的圣诞节炸机阴谋,恐怖嫌疑犯就使用了少量的固体炸药和一种伪装成药品的小剂量液体为引爆剂,以避开当时的机场安检设施。2010年10月底,“基地在阿拉伯半岛”(AQAP)分子就掌握了有关国家机场关于邮寄墨盒的相关规定,掌握了打印墨粉与固体炸药在放射性检测中有类似反应的技术细节,成功地将爆炸品送上了飞机。
(三)国际化与当地化趋势对立统一
在全球化背景下,世界恐怖主义自然也会出现国际化趋势,尤其是在恐怖主义的根源、动机、活动策略等方面尤其明显。但随着“9·11”事件以来国际社会反恐怖措施的不断强化,恐怖主义的当地化趋势反而日益明显。(17)从2000年到2007年,国内恐怖事件占当年恐怖事件总量的比例分别为89.8%、87.8%、88.2%、85.4%、84.4%、93.3%、99.9%和95.7%。(18)这一数据虽然有起伏,但是2005-2007年间的上升趋势还是明显的。并且,即使是一些被公众认定的国际恐怖事件,事实上也是本国人所为。例如,西班牙马德里火车连环爆炸案,其实是由被国际恐怖组织招募的本国贩毒组织成员利用自有资金在西班牙当地购买恐怖活动材料所从事的;英国伦敦的地铁连环爆炸案的主要成员,也是在英国本土出生、受到国际恐怖主义思想影响或受到国际海外恐怖活动技能培训的本国公民所为。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在英国、德国、丹麦和挪威等发生或被破获的恐怖活动阴谋,也基本上是由本国公民从事的。即使是“基地在伊拉克”(AQI)这样国际化程度很高的恐怖组织,也仅仅有10%的成员是外国战士(foreign fighters)。(19)
三、当代世界恐怖主义的发展趋势
当前,世界恐怖主义又出现了一些新动向。随着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一些国家的国内经济和社会秩序受到冲击,意识形态型恐怖主义有恶化趋势;恐怖组织的小型化、分散化和草根化趋势也比较明显;(20)网络恐怖主义等从概念成为现实;恐怖组织与跨国组织犯罪的关系也更加多元、复杂。
(一)意识形态型恐怖主义的恶化形势
冷战时期,意识形态型恐怖主义曾是世界恐怖主义浪潮中的主要部分,但后来低落。(21)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随着欧美国家经济形势不良以及印度等发展中国家收入差距扩大等因素,意识形态型恐怖主义出现明显的恶化趋势。从表4可以看出,印度整体恐怖主义形势有很大的改善,但极左恐怖活动却有恶化的趋势。2010年印度有1174人死于极左恐怖活动,占当年印度恐怖活动死亡人数的62.1%。目前,印度两大武装组织——人民战争组织与印度毛派共产主义中心合并组成新的组织“印度共产党毛派”及下属武装组织人民解放游击军。该组织不仅拥有约有6500-7000名核心成员、约5500件轻重型武器,还要建立一个从尼泊尔到印度南部的“紧密革命区”(Compact Revolutionary Zone,CRZ)。(22)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一些欧洲国家采取削减政府福利开支等财政政策,引起社会底层民众的不满,意识形态型恐怖主义也出现返潮迹象。西班牙、希腊和意大利三国共于2009年报告了40起左右的极左和无政府主义暴力活动,比2008年上升了43%,是2007年的两倍。2010年,西欧共报告了45起极左和无政府主义恐怖活动。其中希腊的问题最为严重,在2009年共有6个左翼恐怖组织从事了15起恐怖活动,2010年有5个恐怖组织从事了20起恐怖活动。(23)目前,“革命挑战”(Revolutionary Struggle)和“火焰阴谋”(Conspiracy of Fire,or Fire Conspiracy Cells)等恐怖组织,在希腊活动非常积极,目前还将恐怖袭击活动扩散到希腊以外。(24)
与欧洲不同,美国则面临着不断上涨的极右势力威胁。2009年,美国新增了363个新爱国主义组织,总数上升244%达到512个。(25)并且,这些组织的增加并非孤立的政治现象。根据“哈里斯互动”(Harris Interactive)的民调,2010年上半年,有40%的美国成年人相信奥巴马总统是一个社会主义者,25%相信奥巴马总统没有出生在美国、没有资格担任美国总统,20%认为奥巴马总统正在做希特勒做过的事情,14%的人说奥巴马总统也许是反基督教的。(26)在美国历史上,每次发生这种社会现象以后,都会带来极右犯罪活动包括恐怖活动的增加。2009年以来,美国反恐部门就不断破获了一些反政府恐怖活动阴谋。进入2011年刚刚一个多星期,美国就发生了针对国土安全部长的邮包炸弹事件;1月8日,民主党女议员吉福兹(Gabrielle Giffords)在亚利桑那州遭遇枪手袭击,造成18人伤亡。
(二)恐怖组织的小型化、分散化和草根化趋势比较明显
恐怖组织,特别是基地等被受到严厉打击的国际恐怖集团,在“9·11”以后不断演变,从一个等级制的组织体系变成一个网络式的平面结构。(27)近几年来,基地在世界各地的分支与追随组织更加多样,既存在“基地在阿拉伯半岛”(AQAP)和“基地在伊拉克”等比较大的、结构紧密的组织,也存在一些散布在世界各地的潜伏组织或睡眠组织。这些组织成员很少,且以亲威、朋友、同学或教友等关系为纽带,很难预防也很难破获。其实上,很多所谓的基地分支事实上已经在行动上脱离了基地体系,在基地战略目标之外从事活动。中东北非的政治动荡出现以后,基地网络更面临着一个如何将当前形势整合进基地意识形态之中的问题。(28)在这个意义上,本·拉登的死亡反而为基地网络的继续分散化和多元化提供一个契机。
在其他类型的恐怖主义运动中,也出现了类似的草根化趋势。希腊极左恐怖组织已活动一年多了,至今没有发现大的组织迹象。2011年1月8日美国亚利桑那州众议员吉福德(Gabrielle Giffords)遇袭案中的恐怖嫌犯杰里德·劳纳(Jared Lee Loughner)(29),7月22日挪威枪击爆炸案的肇事者布雷维克等,也基本属于这种草根型的、独立的反政府极右恐怖分子。
(三)新型恐怖主义从概念变成现实
长期以来,学术界在人们广泛关注的网络恐怖主义和大规模杀伤性恐怖主义问题(30)上一直争论不休。除了1995年日本东京地铁案中使用过一次沙林毒气以外,这些恐怖主义基本上只存在于概念和学术研究之中。(31)但是2009年9月以来,一种名为震网(Stuxnet)的计算机病毒虽然感染的电脑并不太多,但是可自动寻找并攻击特定软件中的特定程序,并可能让设备自毁,成为第一种被发现的、能够通过虚拟空间对现实世界造成破坏的病毒。(32)很显然,通过虚拟空间破坏有形目标如供水、电力和通讯等逐渐成为可能,网络恐怖主义等新型恐怖主义也从一个有争议的概念变成现实。
(四)恐怖组织与跨国犯罪组织的关系更加复杂
在过去,恐怖组织与跨国犯罪组织的结合形式主要有两种:第一,恐怖组织提供人力资源、跨国犯罪组织提供资金和人员往来渠道等方式进行合作;第二,恐怖组织自身或分支从事跨国犯罪活动,以筹集资金、伪造证件等。但是现在,还出现了第三种类型,即跨国犯罪组织向恐怖组织演变的现象。2004年3月11日针对西班牙马德里市郊火车系统的连环爆炸案件的实施者以前属于一个贩毒组织。受到基地组织的影响以后,这些贩毒分子以恐怖组织的名义,用自己的资金和人力资源从事了这起规模空前的恐怖事件。除此以外,海盗组织等也出现了恐怖主义化的趋势。(33)
经过国际社会的十年反恐,世界恐怖主义形势确实发生了重大变化。除了部分中东和南亚国家以外,世界其他地区和国家享受了一段比较良好的安全形势。但是这些安全收益都是在高昂反恐投入的前提下获得的,具有很大的可逆转性和不可持续性。特别是2009年以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国际恐怖主义运动已经在思想和行动上被植入到很多国家,包括欧美发达国家的社会内部(34),成为一种更难应对的内生型恐怖主义问题。自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西到波斯尼亚,东到菲律宾,北到车臣,南到苏丹,一系列的冲突与战争培育了大约1万至3万名穆斯林外国战士。(35)这些都为国际恐怖主义运动的存在与发展提供了人力基础。在意识形态冲突上升、恐怖主义草根化趋势明显以及恐怖组织在不断发明新的恐怖活动手段和组织形态的情况下,国际社会更不能忽视恐怖主义威胁。
注释:
①Vlatko Cvrtila,Anita Peres in,"The Transformation of Terrorism and New Strategies",Politicka Misao(Croati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2009,Vol.46 Issue 5,p.124; Martin Harrow,"The effect of the Iraq war on Islamist terrorism in the West",Cooperation & Conflict,September 2010,Vol.45,Issue 3,pp.274-293.
②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State Office of the Coordinator for Counterterrorism,"Statistical Annex",Country Reports on Terrorism 2005,April 2006,p.V.
③"National Counterterrorism Center:Annex of Statistical Information",in "Country Reports on Terrorism 2009",issued by US Office of the Coordinator for Counterterrorism,August 5,2010.http://www.state.gov/s/ct/rls/crt/2009/140902.htm.
④胡志勇,“宗教视角下的南亚恐怖主义特征与反恐的若干思考”,载《世界宗教文化》2010年第5期第19-24页。
⑤US Office of the Coordinator for Counterterrorism,Country Reports on Terrorism 2009,August 5,2010,p.294-295.http://www.state.gov/s/ct/rls/crt/2009/140902.htm
⑥"Sectarian Violence in Pakistan:1989-2010",http://www.satp.org/satporgtp/countries/pakistan/database/sect-killing.htm
⑦"Islam:Religion of Peace",http://www.thereligionofpeace.com/.
⑧MIPT数数据,http://www.tkb.org/Home.jsp,已关闭。
⑨GTD,http://www.start.umd.edu/gtd/search.
⑩“毛驴炸弹成塔利班新武器”,《环球时报》,2009年12月1日。
(11)英国《太阳报》2010年6月10日报道。转引自邱永峥、郝洲:“塔利班‘艾滋炸弹’惊扰北约”,《环球时报》,2010年6月13日。
(12)B.Peter Rosendorff & Todd Sandler,Suicide terrorism and the backlash effect,Defence & Peace Economics,October 2010,Vol.21,Issue 5/6,pp.443-457.
(13)Chicago Project on Security and Terrorism(CPOST),http://cpost.uchicago.edu/search_results.php.
(14)US Office of the Coordinator for Counterterrorism,"Annex of Statistical Information",in Country Reports on Terrorism 2008,April 2009,p.10; Country Reports on Terrorism 2009,August 5,2010,p.295.
(15)"Fidayeen(Suicide Squad)Attacks in Pakistan",http://www.satp.org/satporgtp/countries/pakistan/database/Fidayeenattack.htm.
(16)恐怖组织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和自我适应能力,这已经得到相关学者的论证。参见邵峰:“当前全球恐怖主义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载《太平洋学报》2010年第9期,第95-96页。
(17)Samuel J.Rascoff,"The Law of Homegrown(Counter)Terrorism",Texas Law Review,June 2010,Vol.88,Issue 7,pp.1715-1749.
(18)MIPT 数据库,http://www.tkb.org/Home.jsp,已关闭。
(19)"Iraq:10 Percent of Al Qaeda In Iraq Foreign-Report",http://www.stratfor.com/sitrep/20101227-iraq-10-percent-al-qaeda-iraq-foreign-report.
(20)Antony Field,"The 'New Terrorism':Revolution or Evolution?" Political Studies Review,May 2009,Vol.7,Issue 2,pp.195-207.
(21)张家栋:“现代恐怖主义的四次浪潮”,载《国际观察》2007年第6期,第62-68页。
(22)"Communist Party of India-Maoist(CPI-Maoist)",http://www.satp.org/satporgtp/countries/india/terroristoutfits/CPI_M.htm.
(23)"EU Terrorism Situation and Trend 2010 and 2011",https://www.europol.europa.eu/latest_publications/2.
(24)"The Greek Anarchists' Aggressive Parcel Bomb Campaign",http://www.stratfor.com/analysis/20101102_greek_anarchists_aggressive_parcel_bomb_campaign; "Greece:Rebel Group Claims Courthouse Attack",http://www.stratfor.com/sitrep/20110105-greece-rebel-group-claims-courthouse-attack.
(25)Mark Potok,"Rage on the Right:The Year in Hate and Extremism",http://www.splcenter.org/get-informed/intelligence-report/browse-all-issues/2010/spring/rage-on-the-right.
(26)Michelle Leland,"When Right-Wing Extremism Moves Mainstream",http://www.npr.org/templates/story/story.php?storyId=124906766.
(27)Leah Farrell,"How Al Qaeda Works:What the Organization's Subsidiaries Say about Its Strength",Foreign Affairs,Vol.90,No.2,March/April,2011,pp.128-138.
(28)Periodical Review:Summary of Information from the Jihadist forums,The second half of April 2011.http://www.ict.org.il/LinkClick.aspx?fileticket=Sw3Z9CGx 1E8%3d&tabid=344.
(29)"Initial Profile of the Arizona Congresswoman's Shooter",http://www.stratfor.com/analysis/20110108-more-arizona.
(30)Mowatt-Larssen,"Nightmares of nuclear terrorism",Bulletin of the Atomic Scientists,March 2010,Vol.66,Issue 2,pp.37-45.
(31)蔡翠红,“试析‘9·11’后美国国家信息安全战略”,载《美国问题研究》,北京:时事出版社,2006年版,第292-326页;谢明刚,“网络恐怖主义探析”,载《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2010年第2期,第114-117页;朱永彪、杨恕,“网络恐怖主义问题初探”,载《中州学刊》2006年9月期,第140-142页。
(32)包小龙等,“离奇病毒攻击伊朗核电站”,载《环球时报》,2010年9月28日。
(33)肖洋、柳思思,“索马里海盗的‘恐怖主义化’及对策”,载《当代世界》2010年第1期,第57-59页。
(34)Khusrav Gaibulloev and Todd Sandler,"Growth Consequences of Terrorism in Western Europe",Kyklos,August 2008,Vol.61,Issue 3,pp.411-424.
(35)Thomas Hegghammer,"The Rise of Muslim Foreign Fighters:Islam and the Globalization of Jihad",International Security,Vol.35,No.3,Winter 2010/11,p.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