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评估的工作方法及发展趋势论文_姜万林

地质灾害评估的工作方法及发展趋势论文_姜万林

广东省地质局第三地质大队 广东韶关市 512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工程建设有了很大进展,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地质问题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在工程的施工前期及施工过程中,若出现地质问题,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施工的质量及工程的进度,严重情况将导致人员的生命财产受到损失。所以,建设单位必须做好地质灾害评估工作,从根本上解决工程地质问题。文章结合前人的实践经验,对地质灾害评估中的工程地质问题加以深入探究。

关键词:地质灾害;评估;工作方法

引言

地质灾害主要是指因为自然灾害或者是人为的破坏而带来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等地质方面出现的危险灾害,会严重的危害到人们的生命安全以及财产安全。经过野外的调查以及现有的资料等进行了分析,发现在本评估的区域内能够发生的主要地质灾害有岩体崩塌以及泥石流。

1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内容

工程项目建设区域地质状况存在一定的不同,以下对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内容加以分析:(1)地质危险性有关评估规范,工程评估任务,工程评估目标;(2)通过对工程地质灾害评估级别与范围加以明确,从而对使用何种工作加以选择;(3)实地勘查研究工程建设区域的地质结构、水文地质、地形地貌、稳定性等;(4)评估工程项目建设范围的地质灾害特征、类型、危险程度;(5)待完成地质灾害评估工作以后,相关人员需要预测工程建设过程中有没有影响到地质灾害;(6)对工程项目各个区域地质灾害危险程度、该区域是否可以用作建设用地进行明确,并对相应的防治措施加以科学制定;(7)对工程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加以合理编制,将有关原件加以附上。对于工程项目地质灾害的评估,我们可以使用以下方法:(1)试验模拟,结合已经确定的灾害研究所取得数据,模拟灾害出现与演变规律,这一评估方法的优点在于:对造成灾害的影响因素加以排除,杜绝了混杂因素的干扰,可对灾害的形成机制加以更加深入的研究,有利于对灾害风险进行归类与预测;(2)资料分析,即借助统计的方式,查阅相关文献及自然界记载;(3)遥感GIS法,应用遥感技术对灾害进行调查,并对灾害加以动态检测,借助GIS,对数据进行管理,对模型加以预测;(4)数字模型,具体包括:神经网络、灰色系统模型、模糊数字、动力学模型等,对于数学模型的选择,主要是结合灾害的风险程度,从而使用数学模型评估灾害风险。在灾害损失评估时,具体指对灾害损失评估的指标体系加以构建,并给出灾害损失评估的定量方式。对于灾害的划分,可使用的方式十分多样,主要是应用“灾度”概念对灾害加以损失评估;也可选择其他模式识别理论对灾害损失级别加以评估。如:在灾害的空间分布状态方面,可采用模糊模式识别理论加以探究,也可结合时间序列及马尔科夫状态转移模型加以探究。

2地质灾害评估方法

2.1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勘察工作

首先要做的就是对施工现场的勘察工作进行加强,以此来保证能够对施工现场的危险性评估进行科学有效的分析。想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完善的勘察工作,应该要对施工过程中的水利工程施工进行科学的要求,对施工所需的材料进行完善性的管理,保证在进行施工中使用的技术以及材料的合理性,从根本上保证水利工程建设的稳定性,提高施工质量。水利工程大多是在山区的位置来进行施工的,所以更应该要对周边的地形进行全面的分析,保证施工设计方案的可实施性,在施工的过程中能够更好的进行指导。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对工程地质问题加以预测评估

建设单位对其地质灾害和灾害危险性进行预测与评估是十分必要的,通过相关的评估与预测,即可将建设的工程情况加以充分掌握,对有效的野外作业调查结果进行获取,再结合所收集的资料、建设现场的自然条件与地质特点,从而对即将建设的工程的自然因素及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可以导致的地质影响或是灾害加以有效预测。在这一过程中涉及到的问题主要有:(1)做好流域下游范围内的预测工作,当发生水害问题时,即将建设的工程项目现场会被直接淹或冲,进而导致工程地质问题、地基失去稳定性;(2)即将建设的工程项目现场附近的边坡延迟、受到切割处理后,将会导致丘陵区域的坡土丧失稳定性,残积土在台地堆积,进而严重影响工程的顺利建设;(3)即将建设的工程项目现场土层与土体等缺乏稳定性,将会影响到建筑的结构及建设的场地,再结合已有资源,有效的预测工程项目建设可能出现的地质灾害,这一灾害可以出现在哪一时间段,其会有多大的影响规模;(4)预测由于工程建设可能导致具备区域、地貌形态发生一定的改变而诱发相应的地质灾害问题,对工程地质灾害出现的可能性加以有效评估,且预测可能出现的工程地质灾害而导致的危害;(5)预测工程正式建设期间、建设完成后对工程现场附近和以往建筑结构造成的影响,即对灾害所出现的危害可能性及导致的影响等加以预测;(6)分析整体原因,预测可能造成工程项目建设现场建设结构、相邻建筑物、岩土体及先前地貌地质等问题,并推测其发生的可能性与影响度。

2.3定性与定量法分析

定性与定量法分析对于灾害评估是较为全面的,从量与性两个方面对灾害评估进行评价。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定量法分析涉及的内容较多,其分析难度比较大。利用定量法进行分析,需要有具体的分析标准,还需要以大量的数据为依据,从而通过推理计算等方法得出最终的评估结果。在整个评估过程中,需要最大程度的保证评估的完整性、准确性。相较于定量方法,定性分析法具有一定的优势,利用定性分析,可以解决灾害发生的原因等问题,其对于实质性问题的解决更为有效。当前的灾害评估一般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可以取长补短,评估效果也更为明显。

3地质灾害评估发展趋势

(1)依据现如今工程项目建设的具体情况、相关预测评估结果,从而对工程项目建设区域的地质条件及地质灾害隐患加以综合考量,在本质上对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加以明确,且量化可能存在的危害,最后借助定性指标加以准确表达;(2)对地质灾害的危险程度加以恰当划分,对于建设用地合适性的判定,主要依据为:地质灾害的防治难度、防治过程、危险系数;若判定为具备较高的适用性,这就需要提出处理难度较小、处理错误的问题,再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如果判定为基本适宜,这就需要对具有可行性的地质灾害项目加以提供,对地质环境条件的改善方式加以明确提出;若判定为具有较低的适用性,这就需要重点提出建设用地存在的问题,对可能存在的危险会造成的后果加以指出;(3)充分考虑建筑的经纬位置、地质地貌、人为改造、高度特点等,对诸多负面因素(湿陷性黄图、水土融陷、砂土液化及地震危害等)制定对应的防治措施,并对可能出现的危害加以科学预测,对潜在的地质工程问题加以清晰的提出。

结语

总而言之,现如今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频繁发生地质灾害事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相关部门必须做好工程地质灾害评估工作,以此在极大程度上降低威胁性。为此,相关部门应对工程地质问题加以全面分析,做好相应的评估工作,提出有效对策,从而尽量避免地质灾害的发生,并对相应地质灾害的治理措施加以提出,从而大大降低地质灾害发生的几率,确保工程建设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汪晨彬.地理信息系统在地质灾害评估中的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33):2478.

[2]丁艳.地质灾害评估中的工程地质问题探讨[J].城市建筑,2016(24):336.

[3]余绍魁,白斌.地质灾害评估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J].环球人文地理,2017(8):39.

论文作者:姜万林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5

标签:;  ;  ;  ;  ;  ;  ;  ;  

地质灾害评估的工作方法及发展趋势论文_姜万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