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文化站群众文化工作的推进策略分析论文_张恩玲

乡镇文化站群众文化工作的推进策略分析论文_张恩玲

曹县普连集镇社会事业服务中心 山东菏泽 274417

摘要:当前,农村文化活动存在着基础设施配置不齐全、文化队伍素质水平不高、活动质量有待提升、农村群众缺乏文化意识和学习意识等问题,乡镇文化站应就上述问题,针对性地实施相关策略,更好地推进农村群众文化工作。

关键词:乡镇文化站;群众文化;推进;策略

如今,随着物质需求的进一步满足,农村群众的文化需求也得以提升。满足农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是加快构建和谐农村的重要课题。文章将从农村群众文化生活的现状入手,探究如何进一步推进农村群众文化建设。

一、新形势下群众文化活动困境

(一)群众文化基础设施配置不齐全

我国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大力推进文化活动室、图书馆等基础设施建设,但是与实际情况来看,群众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表现出极强的地区差异性,总体上来说群众文化基础设施配置不齐全、不完善。一是大部分地区尤其是农村还没有建立综合文化中心,图书馆、体育活动中心等场所的缺乏,使得群众文化活动项目十分有限。二是镇乡、街道文化发挥作用有限,还没有建立独立的文化服务中心,对群众文化活动指导不足,使得群众对文化活动模糊不清、认识不足,难以积极参与到群众文化活动中去。

(二)群众文化队伍素质水平不高

就目前群众文化整体队伍素质水平来说,存在着结构不优、素质不高的双重问题。一是渠道不通畅与福利待遇不佳使得群众文化活动人才引进不足。二是受区域发展影响基层群众文化队伍业务水平普遍不高,尤其是农村地区和山区,文化工作者都是从当地居民选择出来的,他们对群众文化认识不足,也缺乏足够的能力用活基层各项资源,难以搞活群众文化活动。

(三)群众文化活动质量有待提升

文化活动形式较为单一。自从党中央给予“三农”问题以高度关注之后,农民的生活境遇较比以往有了极大的改善,特别是在取消了农业税之后,伴随着现今城镇一体化的建设进程,农民的物质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各类以往只有城市人才有条件获取的电子娱乐产品也开始进入到农民的日常生活之中,由此使得农民有了更多的娱乐方式选择,不过这种情况仅仅是满足了农民个体的精神生活需要,从大众精神生活的角度来看,受基础娱乐设施的限制,农民所能够进行的大众娱乐活动类型依然没有显著的改变,还停留在上网冲浪、收看电视节目、扎堆聊天以及广场舞等,即便是文化部门组织文艺汇演下乡或者是播放电影,对于部分农民来说吸引力也不高。

(四)农村群众缺乏文化意识和学习意识

从现阶段国内绝大多数地区所开展的农民群众文化活动的内容来看,活动的中心是万变不离其宗的,即还是围绕娱乐和消遣为主题,这表明农村民众的文化意识依然存在着较大的提升空间。尽管对于上级文化部门安排的文艺汇演活动,农村民众能够给予较大的支持,但是当文教部门组织的“科技下乡”活动时,则少有人前来问津,而更让人感到尴尬的是,许多农家图书室陈列的农业科技图书落满了灰尘,而一些快餐类读物却被翻阅得卷了角。因此可以说,文化主管部门应当下大力气改变农村民众这种过于重视娱乐和消遣的习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新形势下群众文化活动策略

(一)整合资源、加强群众文化基础设施配置

一是要充分挖掘和发挥区政府的作用,加强群众文化活动顶层设计,促进相关部门协同作战,从建设用地、资金与人力资源投入等多方面给予支持,推进文化活动中心的建设。二是借助新农村建设机遇,对基础设施条件较差、地理位置偏远、群众文化活动不发达的农村和社区,在政策与资金上予以倾斜,为统筹谋划群众文化活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思路。三是要深入推进群众文化活动项目管理机制,响应号召加强重点文化项目建设,实施重点文化惠民工程,构筑群众文化阵地与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四是要统一群众文化活动制度建设,对群众文化阵地建设加强管理、评价和考核,形成县、镇、村三级联动发展的群众文化管理机制和服务网络,为群众文化活动持续化、常态化、有序化开展提供支持。

(二)加强群众文化队伍建设、重点提高其综合素质

一是要立足于新形势下群众文化活动创新的需要,各地区要高度重视群众文化的基础上,要积极创造条件,加强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良好创作意识和创新意识的文化人才走进群众文化活动队伍中。二是要整合资源加强对现有群众文化队伍的培训,通过业务培训重点培养和提高他们的文化意识、服务水平以及业务水平等,不断更新他们的知识结构和运用工作经验创新群众文化活动的能力,从而合理利用区域资源为群众文化活动开展提供支持。三是要吸引当地高素质专业文化志愿者进入到群众文化活动领域,通过管理员培训、业务培训等形式充实群众文化队伍,进一步活跃群众文化活动氛围。更重要的是,要建立与群众文化活动相匹配的激励机制,通过评价考核对表现优异的群众文化工作者给予相应的奖励,要坚持优胜劣汰的原则,淘汰业务水平与业绩不佳、态度消极的群众文化工作者,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群众文化工作队伍。

(三)丰富活动形式、提高群众文化活动品质

首先,要深入挖掘群众文化活动的实际需求,发挥群众文化工作者的作用,挖掘和提供优秀群众文化作品,进一步落实文化下乡活动。要提高群众文化活动参与的积极性、参与面与影响面,通过普遍性、常态化和特色性文化活动的开展,让广大群众“各展其长、各得所乐”,并挖掘与区域特色相关的文化资源,打造群众文化活动精品和品牌,增强群众文化活动对广大群众的吸引力、凝聚力。其次,丰富群众文化活动形式,增加群众文化活动的魅力。

(四)提高农村群众文化意识与学习意识

在追求文化满足自我文化需求的过程中,部分农民由于受教育程度较低,文化水平较低,可能会感到迷茫,更热衷于纯娱乐消遣类的活动。为此,乡镇文化站可以联合政府和大众媒体,对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进行有效的规范和引导,从而帮助农民在追求文化的道路上,披荆斩棘,云开雾散,给自身的文化需求满足定准位,把好关,切实提高农村群众的文化意识与学习意识。

三 结语

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对提高群众凝聚力和向心力具有积极的作用,有利于增强群众的集体意识和民族意识。尤其是新形势下我国高度重视“文化自信”,推进群众文化活动发展,要坚持本土与外来文化相结合、草根文化与高雅文化相结合,开展有本土特色、文化气息浓厚、高雅色彩鲜明的群众文化活动。

参考文献:

[1]谢玉莹.街道文化站群众文化活动的几点探索[J].大众文艺,2018(04):15.

[2]相九芮,陈艳如.艺术教育在基层群众文化构建中的必要性和推进策略探究[J].山东工会论坛,2016,22(04):28-30.

[3]李志民.城乡一体化视角下的农村社区文化建设问题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5.

论文作者:张恩玲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9

标签:;  ;  ;  ;  ;  ;  ;  ;  

乡镇文化站群众文化工作的推进策略分析论文_张恩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