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经济学分析_新经济论文

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经济学分析_新经济论文

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经济学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学论文,道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文章编号:1003-6636(2003)01-0001-06;中图分类号:F120.3,401.3;文献标识码:A

一、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提出

现代化是当代每一个发展中国家的共同目标。后起的发展中国家有必要遵循现代化的一般规律,走先行现代化的国家所经过的基本路线,但又必须结合本国的国情及新的国际国内经济社会政治环境走出具有自己特色的现代化道路。

现代化是从工业化起步的。现代化的共同规律无论是东方国家还是西方国家都必须遵守。由于发展中国家同发达国家在文化资源、制度等各个方面都存在着很大差异,因此,现代化进程不能完全采取西方模式,必须有自己的特色。

我国目前仍处于工业化阶段。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新型有两个含义:第一相对于我国原有的工业化道路是新型的,第二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走过的工业化道路是新型的。新型工业化的特征就如十六大报告所说的: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其实质是转变经济发展的模式,改变在上个世纪西方国家现代化过程中曾极大地提高生活水平的以矿物燃料为基础、一次性物品充斥的经济的西方工业模式。一般的工业化都会经历高消耗高污染的阶段。如重化工业阶段。新型工业化意味着依靠最新科学技术跨越这个阶段。现在推进的信息化就能起到这种作用。不仅可以使工业化水平一下子进入国际前沿,同时可以以其对物质资源的替代和节省,实现低物质消耗,以其带来的清洁生产而降低污染。

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换过程既会形成对土地资源的强烈需求,又会形成对矿产资源、水资源的需求。工业化过程中,因办厂的需要,可耕地转向工业用地是不可避免的。工业生产所造成的环境污染(水污染、空气污染等)和生态的破坏等都是发展的代价。重工业化是一个国家制造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阶段。重工业化必然要大大增加对矿产资源及各种能源的需求,从而大大增加不可再生的资源的消耗。

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由于以下两个方面原因会使自然资源的消耗更快,浪费更严重。

一是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的初期,为了实现赶超,往往是忽视可持续发展,不计代价追求增长。在这些国家感觉最为缺乏的要素是资金和技术,而没有感觉到自然资源稀缺性,因而在追求经济增长时往往不计自然资源消耗的代价,由此出现滥用自然资源的状况。

二是发达国家当年推进工业化和重工业化时,虽然也要加大资源消耗,但那时欠发达国家处于农业社会,发达国家可以通过掠夺欠发达国家的资源来实现工业化。现在发达国家正在进行结构转换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将高污染高消耗的行业转移到欠发达国家,再加上现在欠发达国家也在进入工业化阶段,其资源、环境、生态等问题将更加突出。

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都会提出赶超战略,追求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但是经济增长的高速度以什么为基础,这涉及到发展目标问题。由于经济增长是依靠各种资源的投入的增加和每一单位资源投入的产出(投入效果)的增加而实现的,因此经济能否持续保持高速度,涉及国民经济中究竟有多少资源可以连续投入,每一单位资源投入的产出如何才能增大。与此相应,经济增长的速度有两个基础:一个是投入基础,一个是效益基础。

新型工业化道路在一定意义上是要突出经济增长的效益。经济效益是社会生产活动中资源劳动占用和消耗同其成果(产出)与社会需要满足程度的对比关系。它包括两个层次的比较:(1)资源消耗和占用同其成果的比较。一定量的资源占用和消耗取得尽可能多的成果,或者说,为取得一定量的成果,耗费尽可能少的资源。(2)产出和社会需要满足程度的比较。产出充分地满足社会需要,耗费在其中的劳动便可得到社会充分的承认和补偿。因此,效益目标便是,社会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支出,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

在目前的工业化阶段,速度型效益还在起作用。就是说,经济增长的效益还在很大程度上寓于经济增长的速度。原因是直接影响效益的开工率、市场购买力等因素都同速度相关。因此不能将效益和速度简单地对立起来。在现阶段,若是为了效益而降低速度,不但不会获得效益,还会付出牺牲速度的代价。这就给予现阶段安排经济增长提出了两方面要求:一是在效益还与速度相联系时,保持较高的速度是必要的,但要努力寻求效益和速度相互促进的机制。二是片面追求产值指标,单纯依靠增加投入的速度不会产生速度型效益,这种速度则要有所控制。

世界银行2000年发布的报告题为《增长的质量》。该报告对仅仅依赖GDP增长作为衡量进步的标准提出质疑。 要求突出增长的质量:将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与普及教育、加强环保、增加公民自由、强化反腐败措施相结合,使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报告强调:我们需要更多更好的“高质量”的增长,这不是一种奢侈品,这对于国家抓住时机改善这一代人以及子孙后代的生活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显然,所有这些质量要求实际上包含在新型工业化的内涵中。

二、可持续发展对现代工业化的意义

根据生产函数模型,实现增长需要耗费各种要素。不仅有人力物力和财力消耗的代价,还有各种“牺牲”的代价。特别是自然资源的耗费。从许多发展中国家谋求经济增长的现实看,为了谋求高速度,资源开发过度,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环境受到严重污染,其结果是人类的生存条件遭到破坏。

可持续发展不仅仅强调持续增长,还有公平要求。首先是发达地区(国家)与不发达地区(国家)间的公平。如果发达地区的发展以掠夺不发达地区的资源为代价,如果不发达地区的发展除了消耗自然资源外没有其他资源可以获得,由此造成的不公平就可能导致不可持续发展。其次是代际公平。持续增长基本是本代人的要求,谋求本代人的福利。现在需要指出的是,相当部分的自然资源具有可耗竭及不可再生的特点。这些资源为了实现本代人的福利而被滥用、被耗竭,就会牺牲后代人的发展条件,因而牺牲后代人的福利。这种以牺牲后代人的发展条件为代价的增长,显然也是不可持续的。

从一般经济学考虑,现有的资源应该得到充分利用,充分地对经济增长起作用,使之充分“就业”。即便是考虑效率,也不是不要这些要素“就业”,而是要使这些“就业”的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使这些要素在节约使用的条件下充分发挥推动经济增长的效能。而从可持续发展考虑,对不可再生的资源,就不能让它在本代就“充分就业”。

环境退化很大程度上是由贫困引起的。因此消除贫困即使不是经济增长的充分条件,也是必要条件。如果经济增长自身既不能导致环境的持续性,又不能消除贫困,那它就显然不是持续发展的目标,

目前的发展趋势恰恰是,经济在持续增长,但自然资源的供给条件越来越恶劣,环境越来越恶化。由此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是,寻求一条新的发展道路,不是一条仅能在若干年内、在若干地方支持人类进步的道路,而是一直到遥远的未来都能支持全球人类进步的道路。满足当代人的福利又不损害子孙后代福利的发展,就是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可持续发展不是不要发展,而是在发展中采取积极的措施,调整发展战略,减少向自然界的索取,增加对自然界的投入,改善自然资源的供给条件。

研究经济发展史,便可发现,现在所出现的各种不可持续发展问题基本上都是发达国家造成的,它们当年谋求工业化、现代化所实行的战略和具体措施大都属于掠夺资源型的。现在,在这种全球环境恶化及资源供给条件恶化的背景下,许多发展中国家开始进入工业化现代化的阶段。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摒弃发达国家所实行过的工业化模式和现代化道路,当然,发展中国家为此所付出的成本要比发达国家大得多。

就发展中国家来说,环境恶化的根源在于贫困。由于资金的紧张,发展中国家为了求得经济增长,顾不上环境保护,发展中国家也缺乏环境保护的技术。贫困也迫使人们滥用自然资源。为解决燃料、粮食和住房等燃眉之急,人们往往滥伐森林、滥捕野生动物,于是造成水土流失,生态平衡被破坏。贫困也迫使这些国家为求得增长不惜进口有毒废料,引进污染严重的投资项目。问题是经济增长了,人类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健康受到危害,这种增长还有什么价值呢?环境污染等问题,可以说是经济增长的一种代价。从经济发展的目标来看,这种代价必须严格控制在最小限度。因此,边增长边治理污染,并进一步发展到先治理后增长,应该是工业化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

按可持续发展要求形成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从对自然资源竭泽而渔的做法转向以再生能源为基础、重复或循环利用资源的经济模式。在处理发展与治理环境污染方面,由先发展后治理转向边发展边治理并进一步转向先治理后发展。

一般说来,发达国家可依赖其充裕的资本和先进的技术克服大自然的吝啬。对这些国家来说自然资源相对地说不甚重要。但发展中国家自然资源稀缺性的缓解受资金和技术的限制,一个国家越是不发达,资金供应越是小,自然资源供给的数量和性质便愈是重要。就目前来说,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不能不考虑由自然资源供给条件设置的自然界限,不能不考虑资源的有效而充分的利用,不能不考虑改善自然资源的供给条件。

需要指出,自然资源的约束不一定是指本国自然资源拥有量的约束。日本是典型的资源小国,但它仍能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率。在现代经济中,一个国家缺少的资源可以通过国际贸易的途径获得。但这又取决于这些国家的出口竞争能力。对不少发展中国家来说恰恰是缺乏这种能力。

我国自然资源存量在总量上可称为地大物博,但按人口一平均是资源小国。特别是我国现在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阶段,这一过程正是经济结构显著转换的过程,资源消耗推动经济增长的特点较为明显。这种结构转换和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形成巨大的需求,从而使本来就捉襟见肘的自然资源更为紧张。

首先是土地资源的供求矛盾。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因办厂和建设道路等基础设施的需要,不可避免要占用一部分耕地。这时,为了保证农产品供给不减少并有所增长,耕地数量减少必须适度和有控制,同时要借助投入的增加和技术的改造提高土地的肥力来弥补耕地数量的减少。

其次是矿产资源的供求矛盾。发达国家成长的历程表明,工业化是以矿产品消费的迅速增长起步的。现阶段矿产品消费的增长率快于经济增长率,同经济结构转换有关。这一阶段的结构转换主要是指工业化,在工业结构中消耗能源、矿产原材料高的重工业部门要有更快的增长。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中工业产值所占的比例高,其中能源密集的产业所占的比重更高。能源消耗高的另一个原因是能源利用率低。造成这种状况的因素有技术落后、专业化协作水平低,也有因体制原因所造成的浪费严重。

再次是环境资源的破坏和保护。经济增长不仅能改造环境,还能破坏环境。环境污染同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也有联系。工业化程度越高,生产和消费的规模越大,环境污染越严重。在工业结构中重化工业占的比重越高,环境污染越严重。城市化程度越高,城市规模越大,城市中人口越多,环境污染也就越严重。

面对自然资源的稀缺性,特别面对一些不可再生的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是寻求替代,即相对宽裕的资源替代稀缺资源,被消耗自然资本必须由后天资本替代。根据吉利斯和罗默在《发展经济学》中的分析,从可持续发展意义上讲的资本对自然资源的替代,主要是指产业替代和技术替代。“可持续性的内涵可以包括自然资本的消耗和农业、渔业、林业、采矿业、石油工业及其他依靠自然资源的部门的最终削弱。”在这些行业削弱的同时,成长起来制造业、公共事业、建筑、金融、运输、通讯等行业。当然,这些行业也要用到自然资源,用作原料、燃料等,“如果技术不能发展,以减少这种对原材料的依赖,一个国家,甚至整个地球,都有可能耗尽这些必需的资源。”这就进一步提出了技术对自然资源的替代问题,技术进步是需要资本投入的,由此形成后天资本对自然资本的替代。(注:吉利斯、罗默:《发展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0页。)现在许多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我国由于技术的原因,能源密集度超过了发达国家的水平,能源的有效利用率很低,因此对能源使用较多的部门进行技术改造,将能大大地节约能源。对此,应重视这些部门的技术改造,引导固定资产投资较多地投向旨在降低能源、原材料消耗的技术改造项目,猛增的自然资源需求将有所控制。

三、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新型工业化道路突出信息化实际是关注建立在最新科技成果基础上的科技创新。

新增长理论代表人物罗默和卢卡斯在说明现代经济增长时对资本作了新的界定。罗默提出“知识外溢长期增长模式”,该模式突出知识资本的作用,强调生产性投入的专业化知识(知识资本)的积累是长期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卢卡斯则提出“人力资本完整性增长模式,突出人力资本的作用,强调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将这两个理论结合起来,知识资本和人力资本是新经济中的两大资本,前者突出知识的创新,后者突出知识的积累。

新经济的另一个表述是知识经济。作为知识经济的特征性的表述应该是以知识创新为基础的经济。依靠知识创新,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涌现,新知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速度大大加快。在推进科技进步时我们就有技术创新和知识创新的选择。

根据定义,我国的科技进步面临两个层次的问题:一方面我国总体上还没有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就推动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来说,我们的经济增长主要还以技术创新为基础;另一方面,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我们有必要在尽可能的范围发展知识经济。

科技进步的全过程包括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技术创新主要是在中下游环节的创新;知识创新主要是在上游环节,即知识创造领域的创新是技术创新的源。

在新经济条件下技术创新和知识创新有相互交汇的趋势。过去,技术创新的最终环节是将新技术应用于生产过程。在现代,技术创新的先导环节进一步延伸到科学向技术的转化过程。知识创新的环节过去主要限于科研机构和大学这样的知识创造和传播领域,现在之所以出现知识经济的概念,就是因为知识创新延伸到了科学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领域。这样高科技的孵化领域成为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交汇点。

在新经济时代,人们对发展高科技的创新机制的关注点,由关注技术的采用转向关注技术进步的源泉(知识的创造领域)及其转化。这就提出了加强大学、科研机构与产业部门的联合与合作的要求。现在一讲采用高新技术就讲引进。引进固然需要,但是在现阶段的中国,高科技的国际差距小于高科技产业的国际差距。在高校和科研机构发现的高科技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并不象高科技产业的国际差距那么大。这意味着费用较低的创新捷径是:推进产学研结合,使高校和科研机构发现的高科技成果迅速产业化、商业化。这里的关键是建立知识的创造和知识向生产力转化的上下游联系。一方面解决好大学和科学院研究课题的商业化价值问题,另一方面解决好企业敢于对高科技的研究进行风险投资问题。

现代经济增长依靠科技投入的增加。对科技的投入是生产性投入,投入越多,科技在经济增长中的比重越高。对科技的投入包括三个过程:一是科学研究的投入,二是将科研成果“孵化”出新技术、新产品的“孵化器”和中试基地,而这方面的投资不仅数额大,而且风险高。对这方面的投资不足便成为对科技投入的缺口,形成科技与生产之间的断层。因此,建设高科技“孵化器”和中试基地应该成为对科技投资的重点。只有这样,才能及时地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在新经济条件下,知识和技术的创新与知识和技术的创业是相联系的。在许多场合,知识和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是通过知识和技术的创业实现的。创业即是将知识创新的成果通过创办科技企业途径孵化高新技术。创办科技企业普遍面临的问题,是进入该领域创业的往往是有技术缺资金,并缺乏经营企业和市场运作的经验。这就提出了创业机制的创新问题。

在旧经济时代,创业主要靠资本(资金),而在新经济时代,创业主要靠知识和技术。前者是以资金招技术,后者则是以知识和技术招资本(资金)。该领域的投资属于风险投资,当然高风险也可能有高收益。这就提出了对风险(创业)投资的需求。孵化高新技术要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在这方面政府投入必不可少,但是更为重要的是为之提供顺畅的风险投资(创业投资)渠道,也就是为有技术而缺资金的项目提供风险投资。

因此,新型工业化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新机制是:促进科技创新和创业的资本运作和人才汇集机制。

目前科学技术存量的绝大部分,90%以上的研究开发投资都在发达国家进行。科学技术是人类的共同财富,没有国界。作为社会主义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完全可能通过技术引进的途径,充分利用世界上已有的科学技术成果,在引进技术的同时积极发展我们的科学技术研究,以便真正吸收、消化引进的技术,变外来技术为自己的技术,及早使我国经济增长纳入依靠科技进步因素的轨道。

发展中国家虽然也不同程度地进入了工业化阶段,但是其工业化水平滞后于发达国家。有的处于工业化的初期阶段,有的处于中期阶段。通常的逻辑是发展中国家追随发达国家亦步亦趋。实践的结果是不但跟不上,距离还在进一步扩大。一些成功国家的经验就是瞄准发达国家技术的最新发展,直接采用最新技术而实现跨越式发展。例如一般的工业化都会经历重化工业阶段。这个阶段具有高消耗高污染的特征。信息化的一个重要意义是借助信息化之类的高新技术跨越或缩短重化工业阶段。

根据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要求,当前产业升级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推进高科技产业化。不仅要在现有产业中采用高科技,提高产业的高科技含量,更为重要的是直接发展一部分高科技产业,如微电子产业、信息产业、生物工程产业、新材料产业等等。

发展高科技产业需要以美国等发达国家出现的新经济为参照系。现在的工业化正在进入信息化阶段。在美国等发达国家,信息和网络技术,信息和网络服务正在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也正在使工业等产业的技术基础发生革命性变化。新经济时代的主导和支柱产业是以信息技术产业为代表的新兴的高科技产业,即以电子信息技术为领头的集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光电子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机电控制技术的高科技群。新经济并没有完全摒弃传统产业,新经济的生命力在于对传统经济的整合和改造,通过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渗透,很多传统产业部门一跃进入新经济阶段。

新经济的产业特征是信息技术产业,决不意味着发展新经济就只是发展信息技术产业,严格地说是发展以信息技术产业领头的高科技产业。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产业创新有国际标准。这就是国际合作组织(OECD)的标准:一方面,计算机、电子、通讯、新材料、生物工程等新兴产业是知识经济时代具有特征性意义的高科技产业;另一方面是知识密集的服务部门发展非常迅速。新产业也有生命周期,据预测信息经济时代将会持续到21世纪20年代,接着将迎来生物经济时代。

四、人力资源优势充分发挥的工业化

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是改善民生,就业是民生之本。在人口众多的中国推进工业化,需要有效解决就业问题。

尽管社会主义制度为劳动者创造了充分的就业机会,但劳动力总供求失衡的状况在我国仍然严重存在,劳动就业的压力非常沉重。

就劳动力的供给来说,人口基数大和人口增长过快导致劳动年龄人口规模过大。城镇就业不仅有新增劳动年龄人口的压力,还有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压力。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农村商品化的发展,特别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外国农产品大量进入中国市场,会有更多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要离开土地寻找新的就业机会。就劳动力的需求来说,经济增长提供的就业机会是有限的。就开拓新的生产领域来说,不但受当时达到的技术水平的限制,还要受劳动者择业意愿的限制。由于这些限制,一方面经济增长对劳动力需求有相对减少的趋势,另一方面劳动就业人数增加一定限度便起不到推动经济增长的作用,其边际生产率可能趋向于零或负数。

就业压力还体现在经济发展目标的冲突上。在国民收入一定,且其中的消费份额一定时,就业人口的过大增加会在相当程度上降低在业人口的收入水平。为了给新增就业人口创造就业机会,在许多领域不得不采用劳动密集型技术,放弃采用资金集约型技术的机会,放慢技术进步的步子,从而牺牲许多发展的机会。所有这些表明,就业压力,归根到底是对我国经济长期发展的压力。

就业对经济增长不仅有上述总量的压力,还有就业结构所产生的压力。就业的产业结构指的是全社会劳动者分别在第一、二、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就业结构的变动趋势是: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对劳动力需求的增加主要出现在工业和服务行业之中;技术进步使农业部门需要的劳动力在绝对量和相对量上都迅速减少,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相当一部分劳动力剩余。

我国的就业结构变动速度要慢得多,其主要特征是:第一产业劳动力就业比重下降缓慢,带有低收入国家特征;第二产业的劳动力就业比重接近中等收入国家水平;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则低于低收入国家水平。

就业结构的压力还体现在结构性失业的压力上。结构性失业的压力主要是指劳动者的知识结构及素质不能适应就业岗位的需要而产生的失业。这种状况目前已经十分明显,随着经济增长逐步转上依靠科技进步的轨道,这种结构矛盾将愈来愈尖锐。劳动者的择业意愿也会造成结构性失业。这种结构性失业使经济增长难以产生降低失业率的效应。

由重视就业量的扩大转向重视就业效率和就业人口素质的提高,不可避免地会进一步加剧已存在的就业矛盾。然而,失业由隐性形式转向公开形式,是个痛苦的转变,难免会出现摩擦和震荡。社会主义国家作为向人民负责的政府需要采取一系列改革和发展的措施,减轻可能产生的摩擦和震荡,实现充分就业和就业效率的均衡。

面对如此严重的就业压力,我国工业化的特殊性在于,不仅仅发展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还要保留并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不仅仅采用节约劳动的技术,还要采用提供更多就业岗位的技术。既要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又要继续发展劳动密集型传统产业,特别是就业容量大的旅游业、社区服务业、商贸餐饮业;既要积极发展大企业大集团,又要扶持发展中小企业;既要加强国有企业的改组改造,又要大力发展外资企业、私营个体企业,千方百计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使广大劳动者能够自食其力、各得其所。

第三产业将是就业容量最大的部门。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于扩大就业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都是十分有利的。此外,在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的进程中,不排斥采用劳动密集型技术和发展一部分劳动密集产业,以便能在经济增长进程中保留必要的就业岗位,使我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

作为现代经济增长基础的科技进步不仅物化在具有较高技术等级的机器设备上,还体现在劳动者知识和技术存量的增大。在现阶段最有价值的资源应该是与先进的机器设备相适应的知识和技术。面对我国目前存在的人力资本存量同物质资本存量不成比例的巨大缺口,当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点应是加大人力资本投资,提高劳动者素质。

人力资本是人的知识和技术的存量。劳动是经济增长的一个要素,但劳动要素不是均质的、无差异的。在不同的国度、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劳动者之间身体素质、文化素质、各自的技能是不同的。这些差异也就是人力资本的差异。人力资本的差异便产生不同的生产率,从而使劳动要素的投入产生不同的贡献。显然,生产力发展到现在这个阶段,对经济增长起作用的劳动已不是简单劳动,而是掌握一定知识和技术的劳动。劳动要素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主要在于投入的劳动力的质量,而不是劳动力的数量。显然,进行人力资本投资,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成为新型工业化的重要内容。

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方面是教育投资。新增长理论指出了教育投资所产生的规模递增、效益递增的外部效应:教育的收益并不仅仅取决于科学家或经理人员对自己受教育进行个人投资而导致生产率提高的程度。如果众多的科学家和经理人员对自己受教育进行投资,便会有许多受过教育的人向其学习。正是这种相互影响,形成了外部效应。这意味着对人力资本投资会使投资产生更高的效益。

因此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急需对现有就业人口进行文化教育和技能训练。这种教育和训练需要在供给和需求两方面采取措施。在供给方面便是加大教育和训练费用,建立多种形式的专业和技能训练学校或课程。在需求方面便是建立相应的制度迫使劳动者自觉地接受训练,其中包括确定以某种专业知识和技能为标准的就业和上岗条件,以专业知识和技能为标准的工资等级,以及不适应产业升级的结构性失业制度。

标签:;  ;  ;  ;  ;  ;  ;  ;  ;  ;  ;  ;  ;  ;  ;  

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经济学分析_新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