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妇幼保健院 江苏淮安 223001
摘要:目的:探讨研究推拿结合功能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自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这段时期内收治的80例痉挛型脑瘫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40例)和对照组(40)两个临床小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措施,在此基础上对研究组的患者实施推拿结合功能训练,对对照组的患者仅实施功能训练,观察比较这两组患者的前后内收肌MAS 评分和粗大运动功能GMFM评分。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MAS 评分均较治疗前有了显著下降,且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MAS 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治疗后GMFM评分均较治疗前有了显著上升,且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GMFM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痉挛型脑瘫患者实施推拿结合功能训练可以有效促进其运动功能恢复,从而改善患者预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推拿;功能训练;痉挛型脑瘫;运动功能;影响
痉挛型脑瘫俗称大脑瘫痪,是一种临床常见病。为了探讨推拿结合功能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现选取我院自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这段时期内收治的80例痉挛型脑瘫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这段时期内收治的80例痉挛型脑瘫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40例)和对照组(40)两个临床小组:研究组患者中男性共有23例、女性共有17例,各占总数的57.5%、42.5%;年龄在9-82个月之间不等,平均年龄(31.4±4.1)个月。对照组患者中男性共有21例、女性共有19例,各占总数的52.5%、47.5%;年龄在10-79个月之间不等,平均年龄(30.6±5.3)个月。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不显著,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措施(包括电疗、针灸及中药熏蒸等),在此基础上对研究组的患者实施推拿结合功能训练,对对照组的患者仅实施功能训练。
运动训练采用Bobath疗法、Vojta疗法及Rood神经发育疗法等,对于三岁以下的患者宜从控制头部、翻身、俯卧、爬、保持坐位平衡、保持手膝位及爬行等低难度的运动开始,逐渐过度到保持膝立位、单膝站立、跪行及辅助站立等中难度动作;对于三岁以上的患者宜从中难度动作开始,逐渐过度到保持立位平衡、独立、辅助下步行及实用性步行等高难度动作训练[1]。训练40min/次,1次/日,每周共训练6日,休息1日。
推拿的方法为:首先令患者取仰卧位,选择下肢内外侧,采用一指禅推法联合手掌按揉法施术,强度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和耐受度进行调节,在保持正常关节肌肉位置的前提下,在髋、膝、踝关节周围利用扳法和摇法来提高患者的关节活动度,并对挛缩的肌肉、肌腱进行延展;若患者伴有上肢功能障碍,则在上述基础上再施加肩、肘、腕关节的推拿。然后再令患者取俯卧位,推拿者取坐位,将患者的双下肢放在大腿上,选择下肢后侧,采用一指禅推法联合按揉法、滚法等施术;若患者伴有上肢功能障碍,则在上述基础上再施加肩关节周围推拿,并采用按揉法和指压法在脊柱两侧自上至下施术。最后再令患者取侧卧位,采用牵拉法来促进患者躯干的旋转能力、增加患者上下肢的伸展范围以及纠正患者的脊柱侧弯[2]。推拿30min/次,1次/日,每周共推拿6次,休息1日。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这两组患者的前后内收肌MAS 评分和粗大运动功能GMFM评分。MAS 评分和GMFM评分均在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三个月时进行评定,为方便统计,将MAS 评分的六个分级分别量化为1-6分。
1.4 统计学分析
对以上所有临床研究数据均利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来进行分析和统计,对其中的计量资料均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均采取卡方检验,若P<0.05,则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MAS 评分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MAS 评分均较治疗前有了显著下降,且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MAS 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MAS 评分对比表
3 讨论
痉挛型脑瘫的发病原因是由于大脑发育不成熟而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导致发育不全,引起非进行性损伤,造成人体运动及姿势紊乱[3]。虽然随着近年来我国医疗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新生儿的死亡率大大降低,但新生儿痉挛型脑瘫的发病率却未见下降,甚至有所增长,给无数家庭和整个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负担[4]。
功能训练对于痉挛型脑瘫的康复十分重要。通过功能训练,可以有效抑制患者的异常姿势,缓解其肌张力,从而改善其运动功能。目前,功能训练是国内外公认的痉挛型脑瘫的主要治疗方法。而除了功能训练以外,还有一些有效的方法可以促使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例如传统中医学中的推拿法就可以通过作用于患者的经络和穴位而达到舒筋活血、调整气血、滋补肝肾、改善功能的作用。温和的揉、推、按、滚等手法不但可以给予机体良性的物理刺激,同时还能够抑制患者的紧张和哭闹、改善其皮肤呼吸、促进其关节周围血液和淋巴循环[5]。这些都非常有助于韧带弹性活动性的增强。
本次研究结果示:两组患者经治疗后MAS 评分均较治疗前有了显著下降,且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MAS 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治疗后GMFM评分均较治疗前有了显著上升,且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GMFM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得出结论:对痉挛型脑瘫患者实施推拿结合功能训练可以有效促进其运动功能恢复,从而改善患者预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赵斌,高晶,王丽娜. 推拿疗法对痉挛型脑瘫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J]. 四川中医,2014,07:155-157.
[2]杨娟,雷婷,罗旭,甘韵. 浅析运动疗法对脑瘫儿童康复的重要作用[J].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4,05:75-77.
[3]唐乐平,邵湘宁,易宣超,郝盼盼. 推拿治疗痉挛型小儿脑瘫的Meta分析[J]. 湖南中医杂志,2014,10:142-144.
[4]郑宏,张建奎,雷爽,马丙祥. 辨证施术推拿按摩对痉挛型脑瘫粗大运动功能及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3,10:952-954.
[5]刘璨,王跑球,刘跃琴,刘洪文,龙亚君. 推拿对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肌张力和运动功能的影响[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3,10:960-962.
论文作者:吴云岚, 高晶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9月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29
标签:患者论文; 功能论文; 评分论文; 脑瘫论文; 统计学论文; 两组论文; 对照组论文; 《医师在线》2016年9月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