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伴董事长剖析失败之谜——“商业企业要有独特的唯一的竞争能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要有论文,之谜论文,竞争能力论文,董事长论文,独特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从1928年诞生到1997年破产,日本八佰伴公司存在了69年。作为一家跨国商业连锁集团,八佰伴在最辉煌的时候,员工曾达到了25000余人,在全世界16个国家开设了450家商店,年销售额达5000亿日元,折合成人民币大约为300亿元。
1950年的一场大火没有将八佰伴烧垮,20世纪90年代末日本经济的衰退却无情地将八佰伴淘汰于国际商业市场大门之外。
和田一夫,八佰伴公司董事长,八佰伴在其手中50年,从发展、壮大,到最终破产。日前,他来到中国,和千百位中国商人坐在一起,回忆了他失败的经历。
始料不及的破产
和田一夫后来在日本回忆八佰伴倒闭的书中说:“因为从未曾料到过公司会破产,因此在处理银行贷款时,我都以个人的财产作担保,现在我剩下的只有日常生活的一些最简单的必需品和自己的这个躯体。一夜之间,我和全家从天堂掉入了地狱。”
八佰伴日本公司宣布破产前的总负债额为1613亿日元,折合约13亿多美元。在东京证券交易所第一市场上市的超级市场破产,这在战后的日本还是第一次。同时,它也是日本百货业界最大的一次破产事件,因而震撼了日本和亚洲。
事实上,自1996年11月以来,八佰伴日本公司的经营状况就已经开始恶化。八佰伴日本公司把公司利润以及通过发行公司债券这种“炼金术”聚集的大量资金投到了海外市场。然而这些资金的回收情况却不尽如人意。
而“八佰伴日本”直接向金融市场发行没有银行担保的公司债券的方式显然也得罪了长期交往的主力银行。因此,当“八佰伴日本”资金流通不畅,而发行的公司债券却到了必须偿还的时候,那些曾经担当“八佰伴日本”主力银行角色的东海银行、住友信托银行、日本长期信用银行却采取了袖手旁观的姿态。
1997年,和田一夫被授予“上海市荣誉市民”称号。而作为“八佰伴国际流通集团”核心的日本八佰伴公司的破产,就发生在当年的9月18日。那一天,八佰伴国际流通集团的核心公司─—日本八佰伴公司向法院提出了《公司再生法》适用申请,事实上是宣布了公司的破产。
惨痛的经验教训
和田一夫回忆说:“当时,我的手下并没有把真实的数字告诉我,如果我早三年知道公司业绩的真实情况,八佰伴可能就不至于破产。”
“而在我把总部从日本迁到香港后,媒体上到处宣传我,好事接踵而来,慢慢地我产生了一种错觉,好像一切都是自己干出来的。我也忘记了母亲常常提醒我的‘创业精神’。”
更让和田一夫意想不到的是,日本经济在20世纪90年代中衰退的速度之快。对日本经济总趋势的错误估计是他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那时候他身边的人都在告诉他,日本的经济在世界上是"NO.1"。
作为一个典型的家族经营企业,八佰伴公司很多高层都是和田家族的人。和田一夫后来才意识到,在企业创办之初家族式的经营方式有利于产生凝聚力,但是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后,家族式经营的种种弊端就暴露无遗。
把总部迁到香港后,和田一夫将日本八佰伴的总裁的位置让给了跟随其40多年的弟弟。他后来回忆说:“如果5年前就拿出勇气替换社长的话……我深切地体会到,在残酷的生意场上,温情是致命伤。我学到的第二点,就是不能因为是一家人就放松管理,以至于做出人事上的错误判断。”
向中国商业企业进言:“企业要有独特的唯一的竞争能力。”
中国入世,机遇与危机共存。一些企业将在竞争之中强大,还有一些企业将在竞争之中被淘汰。和田一夫向中国的商业企业进言:“一定要有独特的唯一的竞争能力。”
和田一夫解释说,“唯一”包括很多方面,比如人才培养,经营理念等等。日本向美国学习,在流通领域中,很多也是向美国学习的。学习在发展期可以,但发展到一定阶段,没有独特的东西,就没有竞争力了。
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速度将吸引很多外商投资,中国人将有很多的学习机会,和田一夫提醒中国企业,在学习的过程中,在确立自己唯一的思想方法。
“为自己描绘一个蓝图,把这个蓝图告诉你的员工,保持自己独特的竞争能力,这张蓝图就一定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