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特区与中国社会的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特区论文,中国社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确立了分三步走、21世纪50年代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宏伟目标,改革开放是实现这个目标的重要途径,经济特区是改革开放政策的试验基地和窗口,它的成功必将推动中国社会发展,促进宏伟目标的实现。
一
中国封建社会长期闭关锁国,帝国主义的坚船利炮敲开了中国的大门,迫使中国“门户开放”,成为它们的殖民地、半殖民地。解放以后,整个世界处于“两极化”的格局,帝国主义对我国实行封锁禁运,外交上我们实行“一边倒”的政策。在国内,我们照搬前苏联的经济模式,这种模式是在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对外开放论述不充分的情况下建立起来的。在这个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前苏联的对外经济关系没有得到多大的发展。我国照搬前苏联模式,执行“一边倒”的方针,对外开放也十分有限。正是这一点,阻碍了建国以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邓小平同志总结了我国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指出,要使我国经济更快发展,必须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他说:“目标确定了,从何处着手呢?就要尊重社会经济发展规律,搞两全开放,一个对外开放,一个对内开放。对外开放具有重要意义,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①为了实现对外开放的思想,1980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确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建立“经济特区”。从1980年至今,特区的发展已有10多年的历史,对外开放的理论和实践都有了很大的发展。
在经济特区建立之初,我们引进外国资金,建立“三资企业”,没有重视商品的对外输出,1985年8月1日邓小平指出了这个问题,他说:“我们特区在经济从内向转到外向,现在还是刚起步,所以好的产品,能出口的不多,只要深圳没有做到这一步,它的关就还没有过,还不能证明它的发展是健康的。”②此后,深圳重视了这个问题,经过几年的努力,它的外向型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到1991年,深圳外贸出口总额34.5亿美元,出口产值已占全市工商业总产值的61%,其中自产产品出口额达到23.5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68.3%,并且在世界各地建立了80多个驻外机构和销售网点,出口产品销往70多个国家和地区。1994年深圳的出口额已达83.35亿美元,跃居全国首位。早在1987年邓小平同志就说;“深圳搞了七、八年了,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当然一个完全新的事物不允许犯错误是不行的,有一点错误也是很少的。他们自己总结经验,由内向型转为外向型,就是说能够变成工业基地,并能够打进国际市场。这一点明确以后,也不过两三年的时间,就改变了面貌。深圳的同志告诉我,那里的工业产品百分之五十以上出口,外汇收支可以平衡。现在我可以放胆地说,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决定不仅是正确的,而且是成功的。”③
纵观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经济的外向发展历史,大体上都经历资本输入、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三个阶段。特区经济的外向发展也不例外。在输出商品的同时,特区也开始向海外输出资本,到1991年9月,深圳市共在海外设企业86家,投资总额2亿港元,折合美元约3000万元。就全国来说,到1992年底,共在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办各类企业4117个,还帮助70多个发展中国家建成451个成套项目,并对300多个建成项目进行巩固。发展境外投资的好处很多,它可以利用当地资源,组织生产,当地销售,或者将产品销往欧美市场,避开贸易壁垒。美国人谈中美贸易,总说中国产品销往美国太多,顺差太大。实际上,中国市场上一年所销售的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吉利刀片、柯达胶卷和万宝路香烟等商品是非常多的,但这些商品的绝大多数都是美国在中国的企业当地生产,当地销售,不经过美国海关,也不经过中国海关,当然不算进出口贸易,中国要扩大欧美市场,也应当走跨国经营的道路。发展境外投资也以扩大出口,引进外资的技术,获取境外第一手信息,例如深圳市设在香港的企业,回投到国内的项目共35个,总金额达2.1亿港元,相当于深圳在香港企业投资总额(1.1亿港元)的一倍。由此带动内地新建出口商品生产基地80多个,建立中小工厂200多家,扩大了出口能力。它可以针对本地区资源的情况,到国外资源开发,以投资利润形式,返回所需要的原材料等等。总之,搞跨国公司是势所必行。但是,从整个发展过程的现状来说,特区经济的外向度还不很高,目前特区的出口产品,大约一半货源在内地,在特区自产的产品中,有一半左右是属于对外加工装配的产品,属于商品输出的初级阶段,尚需要提高到高级阶段,并进一步向资本输出阶段发展。
二
中国过去实行的是前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这种体制下,政府是经济活动的主体,它通过指令性计划来控制各个企业的经营活动,各企业无条件服从国家计划,没有自主经营权,因此也缺乏活力。要使经济快速发展,必须改革这个僵化的体制。究竟选择什么目标模式去代替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呢?在当今的世界上除了原苏联、东欧实行的计划经济模式以外,还有西方国家实行的市场经济,在这个模式中,企业为市场的主体,有充分的自主权,它在市场竟争之中求生存和发展。特区的改革就是以市场经济为取向的。由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私有制联系在一起,我们不能照搬照抄,但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经过几百年的发展,现已处于相当成熟的阶段,它在市场配置资源机制、市场运行规则、企业运营机制等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这是人类文明历史演进的结果,可以为我们所吸取,我国所进行的改革就是吸收市场经济的一些有效做法,突破计划经济的传统框框。经济特区正是这一改革的试验场。
计划经济体制下,由政府决定价格,由计划配置资源,市场经济体制是通过市场来配置资源,放开价格是市场建设的重要一环。特区建设初期首先要勇闯价格关,先后放开蔬菜、鱼、肉、禽、蛋等农副产品价格,接着放开粮油价格,取消定量供应的票证,以后又放开工业产品价格。80年代,深圳97%的商品由市场定价,95%以上的生产资料由市场采购,而不是由政府调拨。紧接着根据市场配制资源机制,将生产要素商品化,先后建立各种要素市场,如生产资料市场、劳动力市场、资金市场、产权市场等等,初步形成社会主义的市场体系。市场经济遵循竞争规律,在竞争中优胜劣汰,经营好的企业得到发展,经营不善的则被淘汰,根据这个优胜劣汰规律,深圳市政府于1989年颁布“深圳国营企业产权转让规定”,允许企业兼并和收购企业股权,实际上是试行的破产法。从1989年至1992年已实现产权转让的企业达60家,使得厂房、设备、生产力等要素从经营不善的企业流向有发展前景的企业,充分发挥其作用,取得很好的效果。同时,还根据市场发展的客观需要,参照国外的有关法律,制定一系列市场运行的管理规定,使特区的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细胞,要使市场经济发展,企业就应从作为行政部门附属物变成“四自”(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市场主体。因此,市场经济取向的改革必然关系到企业运行机制的转变。深圳的改革是从建筑业企业的承包责任制开始的,建筑业企业实行“建筑工程投标,业务层层承包”,使企业成为市场经营的主体。承包制改革以后推向其它企业,承包制虽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大锅饭”的弊端,但是还没有解决企业的根本问题即产权归属问题。深化改革的措施是对国营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明确产权关系,将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使企业成为自负盈亏和有自主经营权的经营主体,进一步把企业推向市场,到1992年底,深圳已有股份有限公司150多家,其中上市24家。由于经营机制的转变,这些企业都增强了活力,而获得较快的发展。
市场经济有序推进,既取决于企业机制的转换,也取决于政府管理体制的变革。计划经济体制是“大政府,小社会”,政府管得很多,企业没有自主权。市场经济的运行需要“小政府,大社会”,政府将该由企业管的权力还给企业,使企业有经营的自主权。如果政府职能不改变,企业的经营机制也不能改变。特区的市场取向改革就包含着转换政府管理体制的试验。
从深圳的实践来看,政府职能转变的试验是从两方面着手的,纵向上,简政放权,取消行业主管部门,建立起各类公司和经济实体,如把粮食局改为粮油公司,商业局改为商业总公司,物资局改为物资总公司,把微观经济管理权限交给企业,改变了政府与企业的行政隶属关系,使企业形成有事找市场而不去找市长的经济运行机制。从横向上,把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职能从政府主管分离出来,建立国家管理公司,实行税利分流;税收上缴国家财政,利润上缴国家投资管理公司,由投资公司对企业的扩大再生产进行投资。政府主管部门对企业的管理逐渐由直接管理转向间接管理,即由行政干预转向以财政、信贷、利率、汇率、税收等来调控市场,由市场信号来引导企业活动。在纵向放权和横向分权的同时,政府还加强规划、协调服务和监督的职能,保证市场经济运行有序地进行。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目前,深圳初步形成了资源配置上以市场配置为主,经济活动上以市场协调为主的市场经济体制。
按照传统的观点,资本主义实行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实行计划经济。所以,我们过去一直对市场经济加以“限制”,随着改革的发展,认识也有进步,由“限制论”发展到“补充论”,由“补充论”发展到“结合论”,但是由于旧观念的作怪,有些人对市场经济始终抱怀疑态度,有些文章认为‘社会主义是有计划商品经济’的提法,“落脚点仍然是商品经济,计划经济被抽掉了”。特区市场取向改革的成功,解放了人们的思想,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也同特区改革的成功是分不开的。
三
经济特区作为改革开放的“窗口”,它率先克服了“闭关锁国”现象,破除“高度集中的僵化体制”,使经济飞速发展,创造“特区速度”,以深圳为例,从1980年到1992年的12年中,国内生产总值由1.9亿元增加到174.46亿元,年均递增45.4%;国民收入由1.6亿元增加到127.57亿元,年均递增44%;工业总产值由0.6亿元增加到255.2亿元,年均递增65.4%;农业总产值由1.5亿元增至10.007亿元,年均递增19.8%;预算内财政收入由0.17亿元增至27.31亿元,年均递增44%,使得深圳由一个边陲小镇发展为一个现代化的大城市。将深圳速度与亚洲“四小龙”发展最快的七十年代来比,“四小龙”的年均增长率:香港19.3%,台湾18%,新加坡9.4%南朝鲜24.8%,深圳特区的年均增长率高出它们20个百分点以上。如果以第一批四个特区为例,1992年它们的工业总产值593亿元,工业资金总额294亿元,地方财政收入66亿元,各个指标比特区建立时的1980年均增长了几十倍。1991年国内生产总值为275亿元,按可比价值计算,比1980年增长30倍,平均年递增36.8%。
特区的发展速度,使它的社会经济水平在全国城市中处于领先地位。它向小康目标迈进也处于全国城市的前茅。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指标课题组选择了30个指标组成小康指标体系,对包括特区4个城市在内的全国188个城市,在实现2000年小康目标的程度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比较,188个城市实现小康总水平的平均数为75.6%,深圳为98.6%(居第一位),珠海97.1%(第三位),厦门88.9%,汕头79.6%(第十四位),特区四个城市均处于平均线以上,居于188个城市的前列。
由于经济飞速发展,特区人民生活水平也有很大提高,以深圳为例,从1979年到1991年,农民的收入由129元提高到2270元,增长17倍多,年均递增146%;职工年均工资由769元提高到5016元,增长6倍多,年均增54%。过去,深港两地生活水平差距很大,人心不稳,外流人员占宝安县(深圳前身)人口的一半,现在特区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两地差距日益缩小,外流现象已不存在,而且还有不少人从香港回来定居,增强了建设社会主义的信心。同时,特区市场经济的发展,促使人们观念的变化,人们头脑中时间观念;效益观念;竟争观念等等都加强了,从而取得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同步提高。
特区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排头兵”,但是特区的经济发展不只是为特区本身,它还要对中国其它地区经济发展起促进作用,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
首先,经济上的“特区优势回流”。
深圳有句著名的口号:“全国支援特区,特区服务全国”。在特区建设之初,全国从人才、技术、物资等各个方面支援特区,特区也以其优越的条件(如优惠的政策、有利的地理位置等等)吸引内地的资金,但当特区经济迅速发展以后,反过来向内地投资。据统计,深圳在北京、武汉、西安、南京等地投资达50多亿元,建立5000多家企业,“深资”成为继“外资”、“港资”、“台资”之后所出现的一支新的经济大军,人们把这称之为“特区优势回流”。这种现象,一方面说明经济特区起到了“窗口”的作用,它增加内地发展经济的资金,“深资”在内地所办的企业,完全实行特区企业的运行机制,对内地企业机制转换起了一个近距离的示范作用。另一方面也说明特区本身需要有一个更大的发展空间,需要调整自身的经济结构,将劳动密集型的企业迁到内地,发展技术密集型的企业,使特区经济发展上一个新的台阶。
其次,特区经验的推广。
特区率先改革开放,推动其经济飞速发展,这一事实反过来证明改革开放政策的正确。其他地方对特区的成功经验十分羡慕,纷纷学习和仿效。另外,特区的企业按市场经济要求,转换经营体制,内地的企业还是计划经济时的体制,在两种不同体制企业的竞争之中,内地的企业由于缺乏活力,而处于不利的地位。同时,由于两种体制经济的存在,会产生腐败现象,有些“能批条子者”会利用计划调拨物资与市场价的差别,进行“官倒”、“权钱交易”。如果所有企业都按市场经济要求转换经营机制,都由市场来定价,那种由于两种体制而产生的腐败现象也会消除。所有这些,都促使人们认识到深化改革开放的必要性,从而推动内地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
第三,内外经济的交汇。
特区通过“内引外联”,使内地许多单位到特区办企业,到1991年,全国各地和中央各部委到特区举办的企业有5000多家,有23个省市和中央25个部门,30多所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到厦门举办各种联合体1100个,设立政府办事机构300多家,国外、境外的企业家到特区办“三资企业”,特区成了内外经济交汇点。内地企业通过特区了解到外部世界经济发展的最新信息,把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吸引进来转向内地,同时把内地的原料、半成品运到特区加工增殖,然后出口创汇,推动内地的外贸出口。国外。境外企业家通过特区认识中国,直接到特区以外的其他地方,建立分公司(厂),寻找新的合作伙伴,开辟新的投资领域。
第四、多层次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形成。
特区开放的成功,以极大的辐射力,推动全国的对外开放,我国的对外开放有个发展过程,(1)从地域来看,1980年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四个特区,1984年5月决定开放上海、广州、天津等14个沿海城市,1985年1月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厦漳泉作为沿海开发地区,1987年又把山东半岛列入沿海经济开放区,1988年建立海南省,并确定将它建为最大的经济特区,1990年决定开发开放上海浦东。东部沿海地区的开发开放,使得这些地区的对外经济发展起来,同时使沿江内陆地区与沿海地区在经济发展上拉开了差距,如1986--1989年粤、闽、浙、苏、沪等5省市的社会总产值在全国所占的比重由28.55%上升到31.04%,增长了2.49%。1979年湖北的国民收入为170.04亿元,财政收入为31.62亿元,分别比广东只少9.35亿元和2.8亿元。两省的经济实力相差不大,而到了1989年,湖北和广东两省的国民收入和财政收入的差距扩大到421.94亿元之多(根据国家统计局综合司编:《历史统计资料汇编1949-1988》,统计出版局)。我们虽然让一部分地区先发展起来,但最终目的是全国各地共同发展,共同富裕。所以,在开放沿海地区以后,又要开放沿江内陆城市。
同时,沿江内陆地区有着资源的优势,以长江流域来说,从长江三角洲一直延伸到西南内地,面积18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面积的18%,人口约占全国的35%,工农业产值约占全国的40%。沿江地区有着丰富的资源,在全国已发现的164种矿产中,就有130多种,已探明储量的有30多种,水能蕴藏量2.68亿千瓦,可发量1.97亿千瓦,拟建的三峡电站的发电量相当于10个大亚湾核电站。长江中流地区的粮食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40%,水稻约占70%。长江沿江内陆对外开放,使下游地区的经济优势向上扩散,上游地区的资源优势向下转移,两种优势结合,使长江流域东、中、西部三大地带得到协调发展,使处于内陆的上、中游一起走向世界,走向繁荣。
边境地区经济落后,但又具有对外开放有利的地理位置。1988年国务院决定开放边贸,1992年3月批准东北的黑河、绥芬河、满洲里、珲春四个城市为开放城市,以后又决定沿边开放,从而大大推动了沿边地区的经济发展。黑龙江省19个边境市县,由于经济落后,以前每年省财政补贴3600万元,开放以后,边贸得到发展,1992年其边贸进出口总额超过全省一半,利润达4.5亿元左右,吸引国外投资到位7.5亿元,新上项目130多个,国民生产总值增长速度高出全省3.65个百分点,人均财政收入180元,为内地市县的2倍多,他们迅速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
以上论述可以看出,我国的对外开放,循序渐进,逐步推开,从地域上经历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地带──沿边、沿江和内陆中心城市这一过程,形成了一个多层次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
(2)从产业来看,我国的对外开放从80年代第二产业为主到90年代以开放第三产业为主。
80年代的开放以第二产业为主,由“三来一补”发展到引进外资,办“三资企业”,取得很大成绩。90年代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以发展第三产业为主,利用外资开放商业、贸易、金融、证券等第三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第三产业起很大作用,近几年来。世界的商品进出口的“有形贸易”增长缓慢,信息、金融、保险等“无形贸易”却迅速发展,已经占世界贸易出口总额的40%,特别在一些西方发达国家,“无形贸易”出口额在其国民生产总值中占有轻重的地位。中国经济对外开放,不仅第一、第二产业开放,第三产业也必须开放。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经济腾飞。上海要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也必须开放第三产业。浦东的开发就实行“金融贸易先行”,早在1991年2月,邓小平同志作过这样的指示:“金融很重要,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搞好了,一着棋活,全盘皆活。上海过去是金融中心, 是货币自由兑换的地方,今后也要这样搞。中国金融方面取得国际地位,首先要靠上海。④”这段话指明金融在经济中的核心地位,肯定金融贸易先行方针的正确,并对上海在金融上的发展寄予厚望。
开放和发展金融贸易,使资本市场国际化,对我国经济发展有重大的影响。发展经济需要资本,用金融手段吸收外国资本,一般有三种形式:政府贷款、商业银行贷款、发行股票债券。这后两种都与资本市场国际化有关。其中发行股票吸收外部资本更具优越性,因为发行股票吸收资本,在数额、用途等方面限制比较少,股票没有期限,由投资者自巳承担风险,不象政府和银行贷款要按期还本付息,由于有这样的优越性,发展中国家往往通过资本市场国际化这个途径来引进外部资本。哪个国家资本市场发展和开放程度高,它就能争取到更多的外部资金。谁的资本市场不发达,开放程度低,它就会在争夺国际资本的竟争中处于不利地位。至于要成为国际金融中心之一,要求就更高了。它应该吸引更多的大银行到上海落户,例如全球500家大银行中,上海应成为相当一部分的金融总部和分支机构的集中地。只有这样,才可能带来资金集散效应。它还应该建立起健全完善的证券交易场所,形成巨额的证券交易量、外汇调剂量、资金融通量等等。经过这几年的发展,上海在金融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目前已有59家外资金融机构在沪设立分支机构,11家中资金融机构在浦东设分行,这些金融机构的存贷款余额比1990年增长了10倍。浦东新区现有3万多个从事第三产业的企业,比1990年增长10多倍,这些都将为上海经济发展和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创造良好的条件。
注释:
①②《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17、133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39页。
④《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66-367页。
标签:经济特区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中国改革开放论文; 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地位论文; 深圳经济论文; 深圳特区论文; 中国资源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 贸易金融论文; 社会资源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