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与全过程环保管理的思考论文_戴明华

环境影响评价与全过程环保管理的思考论文_戴明华

深圳市景泰荣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逐渐意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为了确保国家长期稳定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政府部门不仅制定了科学合理的经济发展规划与战略目标,同时通过对经济规划执行过程中出现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进行了全面的评估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制定了有效的解决措施,确保了我国社会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本文就环境影响评价与全过程环保管理展开探讨。

关键词:环评;全过程环保管理;思考

引言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从实施以来对保护环境和社会发展发挥了较大的作用,随着国务院“放管服”改革的推进,需要进一步创新思维,提高环保管理的效率和实效。通过对项目建设主要过程及其环评和环保工作的筛理,从全过程环保管理的思路,重新审视设计、环评以及建设单位和管理部门等在项目各个阶段中需做好的环保工作,从而进一步理清思路,更好地做好环境保护工作。

1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基本概念

环境影响评价这一概念首次提出是1964年在加拿大召开的一次国际环境质量评价学术会议上,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于1969年首次在美国确立。而我国于1973年首先提出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在1979年颁布的《环境保护法(试行)》第六条明确提出“在进行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时,必须提出对环境影响的报告书”,正式确立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我国在2002年通过了《环境影响评价法》,首次以专门立法的形式确立了该项制度,并于2003年9月1日开始实施,该法的实施,标志着我国的环境立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特点主要体现在:环境保护法律强制性;规划和建设项目均纳入评价;并且环境影响评价纳入基本建设程序,需要经过审批。境影响评价制度结合了法学和科学,其中的很多法律法规具有技术性,并且该制度的实行过程中采用了一些科学技术手段;综合了多种学科,包括环境科学、化学、生物学、流体力学等等,并且要综合分析各项人类活动对各个环境要素的影响和对整体区域环境的影响。

2做好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一些建议

2.1完善环评方法,加大对环评机构、环评工程师的管理力度

首先,从技术角度出发,我国的环评机构要对当前的环评方法进行完善,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环评工作开展措施和经验,并结合各个地方的具体需求,对环评内容体系和方法措施进行优化,争取在最短时间内形成一套完善的环保措施。此外,对于环评市场,应构建一套公平、公正、公开的诚信体系。对于那些弄虚作假和工作质量低下的环评机构,要坚决采取淘汰处理措施。对于那些评价内容针对性不强、评价方法不科学、评价结果不明确或弄虚作假的环评报告,由于环保资质已经不再作为强制要求了,目前国家相关的法规也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对项目环评工程师(报告项目负责人)视严重程度采取可相应的惩罚措施,如:取消注册环评工程师资质甚至定罪等惩罚。这也从侧面说明了新形势下的环保工作的严峻性。

2.2加强监管与审核

就目前而言,环境影响评价单位为了减少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量,大多采取将环境现状监测工作外包给第三方环境监测公司的方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但是由于环境影响评价单位,无法对环境监测质量报告较差的监测公司进行处罚。所以,质监部门必须与环保部门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加强对第三方环境监测公司监管的力度,定期的对其进行质控体系的检查,一旦发现监测质量差且弄虚作假的问题必须立即予以处罚,同时环境影响评价单位还应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要求,加大环境现状监测投入的力度,才能确保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2.3完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相关法律法规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国家应该进一步完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相关法律法规,在立法中扩大适用范围和对象,将环境影响评价纳入国家政策层面、战略层面;加大对违法的惩罚力度,明确法律责任,出台一些执行细则,灵活设置不同的项目工程责任机制。

3环保工程全过程控制管理措施

3.1建立健全环保工程全过程控制管理体系

首先企业要健全管理体系,并在此过程中也要建立相应的监督管理体系,有助于环保工程的顺利进行,实现环保工程的效益,确保企业的环保目标的实现。

3.2运行期环保管理

为有效地做好运行期的环保管理工作,应明确企业的主体责任和自律要求,进一步划分和明确各部门、各单位及人员的职责和工作任务,抓住工作重点进行监管,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6]81号)发布以来,国家对固定污染源开始实行新的排污许可证管理,并且随着《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分类管理名录(2017年版)》(环境保护部部令第45号)、《排污许可管理办法(试行)》(环境保护部令部令第48号)以及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环境管理台账及排污许可证执行报告技术规范、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等一系列文件的出台,逐步形成了一套对排污单位的管理体系,尤其是加强了运行期的环保管理要求。企业从取得排污许可证后,在运行期需加强环保管理、安装在线监测设施或进行自行监测、编制环境管理台账和排污许可证执行报告、进行信息公开等,环保管理部门则负责进行监督、检查、处罚等。排污许可证制度的实施及今后的完善,对固定污染源运行期的环保管理工作将是一个较有效的管理方式。同时,从全过程环保管理、排污许可证体系的建立等审视环评,对环评的作用和任务以及环评文件的内容也应有一个新的思考。

3.3加强人才培训与引进,提高人员环保意识

重视环保相关人才的培养与引进,人才资源是环保工程实施的必要保证,由于环保工程的特殊性,对人才的专业性要求极高,因此需要积极引进相关的人才,并组织专门的培训,使环保相关人才的专业素质得到提升。同时,管理人员要提高环保意识,不仅从理论上有认识,还要加强对环保理念的深刻理解,保证严格执行环保标准,确保环保工程实施质量。

3.4项目事中事后的环保管理

在简政放权、深化改革的形式下,环保部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和办法以加强对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事中事后的监督管理,事中是指项目自办理环境影响评价手续后到正式投入生产或使用期间,事后是指项目正式投入生产或使用后。事中要监督管理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的情况,事后要监督管理项目投产或使用后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等情况。要构建政府监管、企业自律、公众参与的综合监管体系,创新监管方式。在注重源头预防的同时,要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以督促环保措施和要求的落实。关注全过程环保管理的理念,关注过程管理的重要性,明确项目建设全过程中各个阶段的环保工作任务及各个单位和人员的职责、责任,在过程中逐一落实各项环保措施和要求,将有助于减轻事中事后监管工作量并取得更好的实效。

结语

总之,虽然环境影响评价法的实施对我国日益恶化的环境问题有着积极的遏制作用。但是,由于环境影响评价法在实施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很多急需解决的问题。所以,为了确保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顺利开展,政府部门必须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积极的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策略的创新与完善,才能在确保环境保护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上,为我国社会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云南省环境工程评估中心,500kV输变电工程环境保护全过程管理研究报告[R].2018.

[2]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九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

论文作者:戴明华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2

标签:;  ;  ;  ;  ;  ;  ;  ;  

环境影响评价与全过程环保管理的思考论文_戴明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