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英语写作中的母语迁移现象_英语论文

高中生英语写作中的母语迁移现象_英语论文

高中生英语写作中的母语迁移现象,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母语论文,英语写作论文,现象论文,高中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引言

听、说、读、写是高中生学习英语应掌握的四项基本技能,其中用英语写作是学生综合运用能力强弱的具体体现。中国高中生学习英语由于没有真实的英语语言环境,大部分的学生在进行英语写作时,要先用汉语进行组织,再逐字逐句地将头脑中组织好的汉语翻译出来,所以他们的英语写作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汉语的影响…。而汉英两种语言在有一定相似性的同时,也有很大的差异,由此导致汉语在英语写作中起到一定帮助作用的同时,也给学生写出流畅、连贯、符合英语习惯的文章造成极大的干扰,产生很多失误。本文从迁移理论出发,探讨母语迁移在高中生英语写作各个层次的影响,鼓励学生通过各种方式熟悉英语文章的各个层次特征,用英语思维方式组织写作,从而达到用流利、纯正的英语写作的目的。

二、迁移理论

语言迁移(language transfer简称迁移)是指“由于目的语与先期习得的其他语言之间的相似点或差异而产生的影响”(Odlin,2001)。一般说来,迁移可以分为两种:正迁移和负迁移。如果先期习得的语言可以促进目的语的学习,这种影响则称为正迁移;先期习得的语言干扰或阻碍了目的语的学习,这种影响就称之为负迁移[2]。

根据Odlin对于迁移的定义,母语迁移指的是在学习语言过程中母语对所学语言的影响。当母语的某些特征和目的语相类似或完全一致的时候,就会对所学语言产生有利的影响,即产生母语正迁移;反之,当母语与目的语某些特点相迥异时,学习者若盲目套用母语,就会对语言学习产生不利影响,即母语负迁移。

大部分的高中生学习英语缺乏真实的英语环境,头脑中缺乏真实正确的英语知识输入,在英语写作时,他们头脑中先期存在的相关汉语信息无疑会迁移到他们的英语写作中。

三、高中生英语写作中的母语迁移

1.词语及句法结构迁移

在英语写作时,学生常将汉语中的词、短语、句式结构迁移到目的语中。当两种语言中的词语、句子是一一对应关系时,就会产生母语正迁移。如“她很活泼”可直接译为“She is lovely.”。但如果不是一一对应关系,硬性地将汉语的词语、句式结构迁移到英语中,就会引起母语负迁移,造成失误。如在写一封E-mail时,有的学生写了这样一句话:“If you are convenient,...”这位学生错误地将“you”和“convenient”搭配在一起,这是因为他们头脑中缺乏这种英文句法图示,在英语中我们应该这样表达这句话:“If it is convenient for/to you,...”再如当描写家乡发生巨大变化时,一位学生这样表达:“My hometown have taken place great changes in the last few years.”如果熟知英语的句式结构及“take place”的词性,她就可以很容易写出正确的表达:“Great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my home-town in the last few years.”还有一位学生将所给的汉语提示“吃水不用担”表达为“People live in my hometown use clean water conveniently in their home.no longer to bring it from a long distance.”这位学生没有注意到汉语和英语的句式结构的差异性,汉语句子没有主谓结构的限制、无谓语和非谓语的差别,一个简单句可以同时出现几个动词或名词短语的并列,句子结构松散,而英语句子要依靠各种各样的连词来构成一个框架,将句子的各种成分组合在一起。如果能够注意到汉语和英语不同的句式结构特点,这种“一主多谓”的错误就可以避免了。

2.文化迁移

文化迁移指的是学生在用英语写作时母语文化对他的影响。在进行汉语写作时,学生善于引经据典,大量地使用谚语、习语、夸张等修辞手法来达到吸引和论证的目的。他们认为一篇文章使用的修辞手法越丰富,文章的含金量越高,就会越吸引读者的注意,于是他们将这一观点也迁移到了英语写作中。如果使用的修辞手法和汉语的类似,引起母语文化正迁移,就会达到预期的效果。如“有志者,事竟成”在英语中对应“Where there is a will,there is a way.”“Strike the iron while it is hot.”对应汉语中的“趁热打铁”等。但如果是汉英两种文化相差异的知识而生搬硬套,就会产生母语文化负迁移。如一位学生在描写自己的父亲身体强壮时就写了这样一句话“He is as strong as ox.”,他们不知道的是,在西方国家,人们认为马这种动物是最强壮、最有用的,而不是牛。

3.语篇结构迁移

汉语语篇结构倾向于归纳法(从具体到一般);汉语句与句之间很少使用过渡句,主要依靠松散句之间的上下文连接和逻辑关系来衔接。而英语语篇惯于使用演绎法(从一般到具体):英语文章的主题句常出现在一篇文章或一段文章的开头,然后整篇或整段文章都围绕这一主题句展开,而句与句之间会有适当的过渡句或“and,furthermore,in addition,in other words,on the other hand”等一些并列或转折连词等加以衔接,使整篇文章具有连贯性。

以汉语为母语的学生在进行英语写作时常受汉语表达习惯的影响,通篇找不到主题句,句与句中间缺乏必要的过渡句和连接词,整篇文章读起来松散不连贯。仍以描写家乡发生巨大变化这一片写作为例,一位学生是这样描写的:“It is easier for people to use water.They needn't go far away from home to get water.They use marsh gas to cook food.Marsh gas has a great effect on people's health.The people in my hometown can watch films on television instead of going to the theatre.The children now can receive good education.It may play an important part in their future.”姑且不论其他方面的失误,单纯从语篇结构来看,本段文章明显缺少主题句“Great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my hometown”。再从文章的衔接和连贯性来看,第一和第二句、第三和第四句及第六和第七句之间明显缺少并列连词,第二和第三句、第四句和第五句及第五和第六句之间少过渡句,散乱的结构给读到这篇文章的人造成很大的困惑。

四、启示

1.充分利用母语正迁移,提高英语写作能力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母语在英语写作中起到一定的正面作用。我们在平时的英语写作训练中,要充分利用汉英两种语言的相似性,对于汉英两种语言相同和相似的词语、句式结构、语篇结构加强输入和记忆,将母语和英语中的相似知识正确地迁移到英语的使用中,提高英语写作水平。

2.尽量克服母语负迁移,提高英语写作水平

如果不加以区别地将所有的汉语知识应用到英语中,就会起到负面作用。我们在平时的英语写作训练中,一定要注意分析汉英两种语言在词语、句法、语篇等方面的差异,避免错误的迁移。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就要通过各种途径,如观看英语电影、阅读各种英语文章,在真实的英语情境中了解英语词汇所蕴含的文化信息,掌握其正确用法;了解英语文化、宗教、历史、价值观等各方面的文化背景知识,在写作中正确使用,增加文章的可读性;通过阅读和分析大量的英美本土人的文章,把握英语文章的语篇结构。

五、结语

以汉语为母语的高中生在进行英语写作时会或多或少地将已经习得的汉语词语、句式和语篇结构正确或不正确地迁移到英语文章中。在平时的写作训练中,学生应该充分利用母语的积极作用,尽量消除母语的负面影响,用英语组织文章的写作,提高他们的英语写作水平,写出衔接自然、连贯流畅、符合英语习惯的文章。

标签:;  ;  ;  ;  

高中生英语写作中的母语迁移现象_英语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